<p class="ql-block"> 華家亭,現為上杭縣蛟洋鎮華家村,清代,詩、書、畫“三絕”藝術家、中國畫壇的一代宗師華嵒故里。華家,古稱“化蛟藤”,相傳在凹背村道與省道交接處(即華嵒亭處)為交通要道,是村莊主溪流的交匯點,此處原有一片小樹林,溪邊有兩根粗大的藤條形如蛟龍,相互緊緊地纏繞在一起,橫過溪流,可供人們當作橋梁行走,因此有人把此地稱為“化蛟藤”,后來有施善者在此地蓋一涼亭,施茶與路人解渴,因而又命為化蛟亭,后人又在華家和嶺背交界的“麻公凹”蓋茶亭稱“華政亭”,在歷史的發展中,原居于此地的陸、陳、袁等姓人家逐漸遷往外地,村內聚居姓氏全為華姓人家,故改名為華家亭。</p> <p class="ql-block"> 周六,野豬戶外相約華家貓頭爪小小環穿,路程不遠海拔千米,按貼子上說屬休閑探路登山路線,上周登江山天瓦崠,走出十余千米略感疲憊,此次巡山也是陽過春節后第二次登山。</p> <p class="ql-block"> 貓頭爪,坐落華家村西南方向,海拔1050米,與高寨頭、文峰頂三個高峰形成西南屏障,毗鄰白砂鎮的嶺背村。</p> <p class="ql-block"> 華家區位獨特,國道三五八線穿村而過,古時是通往上杭、連城、龍巖等地的交通要道,上杭縣城通往連城古道,由白砂圩經華家、中村、坪上及再興、板寮芷溪到新泉,蛟洋經華家往白砂去上杭。華家村歷代人才輩出,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華嵒,字德嵩,更字秋岳,號白沙道人、新羅山人等,老年自喻"飄篷者",上杭白砂里華家亭人,后寓杭州,有進士華時中以及一批舉人秀才。</p> <p class="ql-block"> 境內有建于清代保存完好的廊橋,以及萬安橋、文昌閣,后來又捐資興建華嵒亭。村里古民居保留許多江南特色,為華嵒、華時中等在浙江、安徽一帶做事為官時引進建造,其中建于明朝的“寅山祠”,華嵒當年曾在該祠內作過《高山云鶴》《水國浮牛》《青松懸崖》《倚馬題詩》壁畫。還有有眾多庵堂、寺廟、禪院,據民間文字記載,唐天寶十二年仲秋月建嶇山庵,清康熙十六年重修取名普圓山寺,白云寺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華家片村民信眾集資重建。</p> <p class="ql-block"> 華家村宋、元、明時期隸屬白砂里,清光緒二十四年,隸屬古蛟區、北三區,1956年后分別隸屬白砂公社、白砂工委管轄,1965年4月起,歸屬蛟洋公社,至今隸屬蛟洋鎮。</p><p class="ql-block"> 華家村中央有一株古銀杏,高31米,胸徑3.86米,冠幅1600平方米。此樹枝繁葉茂,雌雄異株,雄株傲然挺拔,枝葉稀疏;雌株奇特古雅,留著雷擊的痕跡;樹身三米以下,雌雄株粘連一起,盤纏交錯;經專家確認,樹齡達1200多年。2013年,銀杏樹榮登龍巖市第二屆“銀杏王”榜。</p> <p class="ql-block"> 一行二十三人驅車前往華家寨羅背自然村,先前抵達的“云美”詢問當地人方知貓頭抓在對面的山峰,等待“老火”帶路,繼續行駛至坡頂,拐入破爛不堪舊的公路,進入白砂鎮嶺背村一工地。</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上山的路徑被破壞,“驢掌”、“老火”、“愉群”分別按軌跡在芒草中尋找入口,山坡比較陡峭,又無樹木鋪助抓手,開始就給我們增加了難度,有好幾位驢友向上爬幾步又溜了下來,在上拉下托互相幫助下終于爬上了第一道坎。</p> <p class="ql-block"> 艱難的攀爬,不一會就大汗淋漓,鉆“爐基”穿樹林,腳下落葉厚積,稍不留神就滑倒,久旱無雨塵埃撲鼻,給本已難爬的山坡增加了些難度。山色蒼碧,林海茫茫,整齊的杉木郁郁蔥蔥亭亭玉立,無拘無束地屹立在無垠的天空下,陽光被樹葉過濾成淡淡的光影,尖尖的葉子一不小心“親”上一口麻麻酥酥,微風過處,它們仿佛在淺吟低唱,變得溫柔嫵媚,風情萬種。</p> <p class="ql-block"> 軌跡迂回曲折,轉過山的另一邊,一段機耕道樹木雜草叢生,走過百米便到了盡頭,地面上有鉆探過,原來這里地下有礦床,不知為何沒有開采。春暖花開,遠山近嶺巍峨起伏層巒疊嶂,森林茂密郁郁蔥蔥,山風清新,山花爛漫,老遠就能聞到陣陣花香,團團簇簇如花似玉的梨花在溫和的春光下,潔白無瑕溢光流彩,璀璨晶瑩,鮮艷的杜鵑點綴山野,山脊的右邊便是華家亭,民居屋舍星星點點,鑲嵌在群山之中,左邊是相鄰的嶺背村和白砂鎮所在地,連綿的村莊和縱橫的阡陌田野一直向南延伸,高速公路在崇山峻嶺中穿越。</p> <p class="ql-block"> 山脊向上,此時的“路”只是還能辨別出一些痕跡,又一頭鉆進叢林,畸形異樹,藤蔓纏繞,上山近二千米,用時兩個多鐘,可謂是一路披荊斬棘,拱路走走停停。</p><p class="ql-block"> 貓頭抓山頂灌木叢生,都沒有立足之地,更談不上風景,戶外人注重強身健體,體驗的是征服山峰汗流浹背自虐的過程。幾棵名為“魚骨柴”的小樹開滿了花朵,能與金銀花相媲美,溫文爾雅色白如銀,在綠葉的襯托下美不勝收,而我們在花叢中或站或坐來個合影,平添了幾分嫵媚和樂趣。</p> <p class="ql-block"> 小環線穿越,下山更是險象環生,溝谷峭壁小心翼翼,不時踩到松動的石頭滾下山谷,至谷底藤條尖刺布滿荊棘,稍不留神就扎進皮肉或鉤住衣帽進退兩難,即使最后的幾十米也是垂直下降,這是一次路程最短,卻是有些難度的登山。</p> <p class="ql-block"> 文/圖 廖亮璋</p><p class="ql-block"> 2023 03 14</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浦县|
凤山县|
巴塘县|
太湖县|
房产|
泗洪县|
花莲县|
宁陕县|
麻阳|
鄢陵县|
池州市|
永嘉县|
靖州|
治多县|
安达市|
宝丰县|
新泰市|
咸阳市|
泽州县|
西平县|
海安县|
章丘市|
上栗县|
宜都市|
达州市|
祥云县|
来宾市|
闽侯县|
白玉县|
烟台市|
阳西县|
浪卡子县|
宝清县|
大荔县|
天水市|
耒阳市|
博白县|
永德县|
安阳市|
碌曲县|
德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