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明媚春光暖,向陽草木青。為深入貫徹新課標精神,促進教師專業發展,2023年3月13日,縉云縣小學數學教研員(名師)工作室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在河陽小學拉開帷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陶宇佳老師執教一年級《第一單元復習》</span></p> <p class="ql-block"> 陶老師以算式開火車切入,發現學生在計算上存在的問題與困難,以當堂課上出現的問題為素材進行算理的復習。再以計算大闖關的方式進行易錯題訓練,讓孩子們提出自己的建議,有效幫助學生鞏固計算。這是一節有層次的復習課,除了對重點知識的鞏固,更有對難點的練習與突破。以植樹節為情境,讓孩子去發現、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鍛煉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引導孩子課后去有規律整理算式,讓一年級的孩子也能學會復習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影老師執教二年級《認識角》</p> <p class="ql-block"> 課上,王老師從生活中的角入手,引入數學上的角,思考他們兩者有什么區別。在開展數學活動時有很強的目標意識,設計了“拉一拉、擺一擺、搭一搭、畫一畫”的小組活動,在動手操作中明白角的內涵,緊接著通過活動角和數學剪刀讓學生明白角是有大有小的,最后回到生活中課桌的角在數學中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交情。整堂課的設計,錯落有致,而所有活動的創設始終貫穿“角”這一主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施環鎮老師執教三年級《分一分》</p> <p class="ql-block"> 施老師從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本節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分蘋果”情境,引導學生認識“一半”可以用分數表示,在多種表示方式的對比中,體會用分數表示的優越性以及學習分數的重要性,再通過一系列操作和描述活動,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的各部分名稱,初步掌握分數的寫法和讀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鄭敏亞老師執教四年級《平均數》</p> <p class="ql-block"> 鄭老師從記錄數據的小游戲導入,初步感知使用平均數的意義。在教學時,借助實物移動,體會以“移多補少”的思想,幫助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概念。對求平均數的方法時,讓學生自主探究,討論交流,并通過教師一步一步引導發現計算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應泳飛老師執教六年級《圓柱與圓錐的復習》</span></p> <p class="ql-block"> 應老師借助長方形既可“卷”成圓柱,又可以“轉”成圓柱,自然牽出分別以一個長方形的長邊與寬邊為軸卷成或旋轉得到的圓柱一樣大嗎?再比較三角形旋轉出的圓錐體積,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同時,引導學生回顧圓柱與圓錐的知識,讓深度學習真實發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施展妍老師執教五年級《確定位置》</p> <p class="ql-block"> 施老師以確定笑笑家的位置為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認知發現確定位置需要確定觀測點、方向和距離。課堂上施老師還進行了兩次比較,一是比較用數對確定位置與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相同點找到兩者的聯系;二是通過比較之前根據方向距離確定位置的區別。兩次比較使學生將以前的知識與今天學的知識進行了聯系貫通。</p> <p class="ql-block"> “數”以積跬步,“學”以致千里;課堂教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聚厚謀遠、深耕細耘,開啟數學教育新篇章,提升數學教育新水平,為數學課堂教學發展注入不竭動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山县|
宿州市|
祥云县|
安岳县|
兴和县|
瑞安市|
托里县|
买车|
雷山县|
彩票|
呼和浩特市|
阳泉市|
安溪县|
治县。|
天水市|
洞头县|
大同县|
绥中县|
武川县|
灵石县|
辛集市|
轮台县|
改则县|
保山市|
贞丰县|
万州区|
衡东县|
靖江市|
阿城市|
和顺县|
剑河县|
海安县|
行唐县|
桑植县|
榆树市|
兴义市|
肥西县|
沽源县|
临泽县|
溧阳市|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