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康德是最著名的哲學家之一,是人類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理論承前啟后,至今也在影響著我們對世界和人類的認知,凡是念過點兒書的人都知道康德的大名。一般人覺得哲學家都呆板單調,他們只會坐在家里望著天花板敏思苦想,可康德并不是這樣,他不光仰望著星空,也混跡于周邊的女人當中。</p> <p class="ql-block">康德1724年誕生于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現在這個城市已經劃歸為俄國,改名為今天的加里寧格勒。所以還真說不好康德是哪國人,就像我們的司馬遷,到底是陜西韓城人還是山西河津人一直沒有定論。康德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哥尼斯堡這座城市,但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著豐富的世界知識,又通曉社會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更別提他深奧敏銳的哲學頭腦了。</p> <p class="ql-block"> 康德日常生活極有規律而且非常守時,除了寫作和授課外,還喜歡參加各種社交聚會。康德又瘦又小,身高才1.57米,但穿著打扮既講究又入時。他不喜歡時髦,認為那是一種愛好虛榮的表現,可他又說,“做一個時髦的蠢人比做一個不時髦的蠢人要好”。可見在康德那里蠢人也是分等級的,人們認為他是一個“穿著雅致的碩士”,不過沒人說他蠢。</p> <p class="ql-block">康德風趣幽默,人緣極好,特別是有相當的女人緣。每每社交聚會,那些貴婦和名媛都圍著他問長問短談笑風生,而那些紳士們經常會受到冷落。于是康德每天中午都邀請一些男性社會名流共進午餐,以此彌補社交場合的不足。他那本著名的《純粹理性批判》出版之后,就連貴族家待字閨中的小姐們也都人手一冊,引以為時髦和驕傲。</p> <p class="ql-block">康德大學畢業后直到35歲才獲得博士學位,這期間他給別人當家庭教師。在第三次當家教的時候,據說那家的女主人凱瑟琳伯爵夫人愛上了康德,親手給他畫了一張肖像畫,那是康德人生中的第一幅肖像畫。康德原本學的是物理,他的碩士論文題目是《自然通史和天體理論》,偏偏這位凱瑟琳伯爵夫人酷愛哲學,她使勁勸康德改學哲學,最后康德接受了她的建議。所以后來人們說,康德偉大的哲學理論啟蒙于女人。</p> <p class="ql-block">康德受到那么多女人的青睞,但一輩子沒結婚。哲學家不結婚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兒,柏拉圖、笛卡爾、霍布斯、洛克、萊布尼茨、休謨都沒有結婚。有心理分析學家認為康德不結婚是因為他的“戀母情結”,這妨礙了他對別的女性的喜愛。康德本人否認了這一點并解釋說:“當我需要女人的時候,我卻無力供養她,而當我能夠供養她的時候,她已經不能使我感到對她的需要了”。康德說的是實話,他一直是租房子住,到他六十歲那年才買了一所私人住宅。孑然一身的康德其實并不是不需要女人,他說:“男人如果沒有女人便不能享有生活的樂趣,而女人沒有男人則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由此可見,康德沒結婚實在是環境所迫,所謂非不為也乃不能也吧。為了寬慰自己,他還說未婚的或早已成為鰥夫的男人“能夠更長時間地保持顯得年輕的外貌”,而成了家的人“則帶有重累在身的痕跡”,因而使我們有可能推測到前一種人比后一種人要長壽。</p> <p class="ql-block"> 康德雖然獨身,卻對女人有著深刻而又獨到的見解。他寫的《對于美好和崇高的感情的觀察》那篇文章,沒有使用艱澀的哲學術語,卻散文般地講述了人類的感情世界。他說,夜晚是崇高的,白天是美好的。女人的智慧是美好的,男人的智慧是深沉的。女人之所以厭棄丑惡的東西,并非由于它是非正義的,而是由于它是污穢的。女人不懂什么是“應當”、責任和迫不得已,她做某件事全憑她的愛好和情緒。女性不受規則約束,但是上帝卻給女人心靈中注入了善良和同情心,賦予她們通情達理的細膩感情,然而你卻不能要求她們做出犧牲和自我節制。</p> <p class="ql-block"> 康德在英文雜志上看到一種說法:對男人來說,最大的侮辱莫過于被說成是騙子,而對女人來說,最大的侮辱則莫過于說她不貞潔。可康德不這么認為,他說,對男人來說,最大的侮辱莫過于被說成是蠢人,對女人來說,最大的侮辱莫過于被說成是丑陋的。我們不得不佩服康德能在十八世紀就說出了男女性別差異的根本,這句話提早預言了中國當下的社會心理。騙子被認為智商高,笨蛋和不成功的男人劃了等號。女人保持貞操被認為是保守的老黃歷。而面對女人,人們當下都習慣的稱呼“美女”,即使是丑陋無比,實在無法恭維時,也要說她“心靈美”,這幾乎成了“撩妹”的不二法則。</p> <p class="ql-block"> 沒結婚的康德對女人認識的如此深刻,那他到底有沒有過女人,人們一直在猜測,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就在他去世之后,有一個叫弗里茨的老女人一口咬定說康德曾經愛過她。康德有一位叫做鮑羅夫斯基的學生兼朋友,他斷定他的老師曾經兩次愛過女人并且兩次都想要結婚,但不肯透露女人的姓名,因此都無法驗證。</p> <p class="ql-block"> 更有意思的是,有個傳記作家在康德檔案的書信里看到了一封來信。這封信出自當地一位美女瑪麗婭·夏洛蒂雅可比的手筆。這位美女寫信的時候才二十三歲,不過那時她已經離了婚。信里面說她前一天沒見到康德,萬分思念,于是織了一條佩劍的帶子想送給他,信中寫道:“懇求您于明日午后到我這里來。我現在仿佛聽到您在說:好,我當然要來!好吧,我們將等待著您,我的表將上滿弦,請原諒我提起這句話。”那么“我的表將上滿弦”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這位傳記作者百思不得其解。</p><p class="ql-block"> 后來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了一本當時很流行的小說《特里斯特拉姆·申紀》,是一個叫泰恩作者寫的。小說主人公申紀的爸爸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個星期日的晚上都要給一架大座鐘上滿弦,然后上床去過夫妻生活。結果那位申紀的夫人就形成了一種固定的聯想——給鐘上弦和性交。而康德非常喜歡斯泰恩的小說,那本書出版于1760年,那年康德36歲。給他寫信的那位雅可比夫人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女人,她給康德的信可以說毫不隱晦,康德不會不明白。留下的問題就是康德到底赴約了沒有,赴約后又怎樣了?這位傳記作者到最后也沒能查清楚,當然也不可能查清楚。</p> <p class="ql-block"> 不管能否證明康德有過女人,但他曾經清楚的說過,性欲是一種“強烈的肉體快感”和“特殊的快感”,它同“精神之愛毫無共同之處”。這是一種只有體驗過才能說出的感受,僅靠思辨是得不出這種結論來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一個關于康德的傳說,說是有幾個康德的學生覺得老師一直不結婚,難免孤獨之苦,于是這幾個壞小子想出了一個主意。他們在酒店租了一個房間,找了一個妓女藏在里面,然后告訴康德,他們晚上準備舉辦一次沙龍聚會,重點探討道德問題,特別邀請老師前去參加。康德愉快地接受了邀請,精心打扮一番后就到了那家酒店。學生們恭敬地把老師領到了那個房間,打開門一下子就把康德推了進去,然后迅速把門反鎖上了。一直到轉天早晨,這幾個學生才過來開門,看到康德衣冠不整的走出來,便嬉笑著問老師這一晚過得如何。康德尷尬的回答說,“不過是一陣愚蠢的躁動而已。”如果這個傳說是真的,那么康德對性欲的描述還真不是空穴來風。</p> <p class="ql-block"> 我們應當注意,康德把這件事說成是“愚蠢的”,但沒說是“不道德的”。康德晚年時說:“犬儒主義者的純凈無欲和苦行僧式的禁欲主義對社會并無任何益處,這是對美德的歪曲,使美德變成令人反感的東西。”他認為男女是互相補充的,婚姻使他們結合成為一個道德的個體,它具有男人的理智和女人的情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康德生活的年代是法國啟蒙學派風頭正勁的時候,他受到“追求幸福合理性”的思想影響,反對犬儒主義和禁欲主義。康德一方面夸贊女人,但另一方面也說過:“女性的天性完全由自然需要來定義,缺乏主見。由于這些弱點,女人需要男人的保護。由于恐懼和膽怯,女人不適宜于做學術工作。”有的話甚至相當無理,“女學者的學問就像一塊表,只是為了向他人展示炫耀,實際上是停擺的,顯示不了時間。”他還說“只有女人想做男人,沒有男人想做女人。”顯然康德對女人的看法有著明顯的歷史傳統痕跡。</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來,那些所謂著名的思想家們,沒有一位是平等看待女人的。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中國的孔子,董仲舒,朱熹。近代的盧梭,黑格爾,孔德,斯賓塞,更別提叔本華和尼采,他們幾乎一致認為男尊女卑。被康德所欣賞的法國啟蒙派中,盧梭攻擊所有的社會不公正,卻沒攻擊男女的不平等。</p><p class="ql-block"> 所謂以愛心為本的宗教,更是充滿了對女人的蔑視。基督教認為女性不過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而且是不潔之物。伊斯蘭教主張“男人掌管女人,因為真主把他們中的一個造得比另一個更好。”佛教講禁欲不近女色,但是最高的修行卻是歡喜佛的那個“空樂雙運”,把人家小女孩兒拿來做“男女雙修”,還美其名曰“以欲制欲”,實在是混蛋至極。</p> <p class="ql-block"> 康德還算不壞,他首先肯定了自然主義基礎上的女性地位,男女結合的婚姻才是道德個體,離開女人就無法實現道德。可在骨子里,他還是把女人放到了從屬的地位上,男人是第一性的,女人是第二性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薩特那位沒領證的老婆波伏娃寫過一本書,書名就叫《第二性》。波伏娃認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變成的。”意思是女性所扮演的角色是被男權社會意識強加的,而不是女人真正的人性和天性。波伏娃認為女性獲得解放必須要有經濟上的獨立性,只有女性經濟地位的變化才能獲得精神的、社會的、文化上的平等地位,但前提是女性必須對自身的認識要有根本的改變,才有可能真正實現男女平等。</p><p class="ql-block"> 1908年3月8日,美國婦女紐約市游行,爭取自身權利,就誕生了今天的三八國際婦女節。隨著經濟的獨立和地位的提高,婦女在當代社會已經不再受到歧視。在女權主義影響下,一些國家在行政上還出現了女總統和女總理,在經濟社會中出現了女企業家和企業的女高管,這些無疑是扇了黑格爾的耳光,因為他說:“女人擔任政府首腦時,國家就會立即陷入危險。”</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從理論上來說,由于男女在生命和生存權上是平等的,那么也就應該在人格上,選擇權上,社會地位上保持平等。但我們又必須承認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是有差異的,承擔的社會分工也是有差異的,因此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必然還存在某些不平等。不過承認這些差異和不平等,并不等于可以回到傳統的男尊女卑。</p><p class="ql-block">可惜我們目前社會現實中,那些荒唐的結婚彩禮問題,大齡剩女問題,女孩兒爭嫁豪門問題,加上一些女性的物欲橫流,恰恰表示著女性的自甘從屬和自甘墮落。如同波伏娃所講,這些女人幾乎沒有清醒的自我認識,更沒有高層次上自我人格的認識。</p> <p class="ql-block"> 說到這里,我們不得不回到康德,他對女人的看法雖然具有時代的局限性,但他說:“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這個絕對的道德律令要求的就是捍衛人的自由,并且認為這是最高的道德。康德最關心的是人類最終的解放,而廣袤的星空下,不光有男人也有女人。</p> <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来县|
永年县|
德庆县|
长汀县|
大名县|
西华县|
拉萨市|
五常市|
平邑县|
永川市|
白朗县|
白水县|
襄垣县|
当涂县|
无锡市|
南平市|
连城县|
武义县|
石柱|
安顺市|
广德县|
深州市|
斗六市|
沙湾县|
鄂托克前旗|
张北县|
汾阳市|
呼伦贝尔市|
莲花县|
伊春市|
出国|
喀什市|
茌平县|
安康市|
陕西省|
邛崃市|
丹江口市|
文登市|
海林市|
镇江市|
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