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12”說種樹</p><p class="ql-block"> 圖/文 邊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國人有種樹的傳統(tǒng),一棵樹、一片天,一叢林、一族人。天地人都依傍著樹,樹就自然而然成了紐帶。我們說有杰出貢獻(xiàn)的人宛如參天大樹,祖先保佑叫蔭庇后生,兩情相悅終成眷屬叫喜接連理枝......這樣的傳統(tǒng)當(dāng)和中國的歷史一樣久遠(yuǎn)。</p><p class="ql-block"> 在名人種樹的行列中,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當(dāng)為第一人。黃帝陵古柏參天,黃帝手植柏尤其嘆為觀止。據(jù)說,樹齡已達(dá)5000余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樹高20余米,樹圍7.6米,有民諺曰:“七摟八拃半,圪里圪垯不上算。”于是,這株柏樹被譽(yù)為世界柏樹之父。</p><p class="ql-block"> 由于黃帝帶了頭,炎黃子孫自然效仿,但凡有點(diǎn)名頭之人,都會在其駐足地種植樹木。神州境內(nèi),名人手植樹木數(shù)不勝數(shù)。我生活的銅川市,最有名的當(dāng)屬藥王山南庵下院的藥王孫思邈手植柏,樹齡已達(dá)13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昔日種樹的人早已作古,但他們親手栽植的樹木,雖歷經(jīng)千年百年依然郁郁蒼蒼。似乎那些人早已化作了眼前這株樹,繼續(xù)講述著心中的天道人生;亦或他們原本就是一棵棵傲視蒼穹的大樹,如今用另一種形態(tài),彰顯生命的偉力。</p><p class="ql-block"> 與名人不同的是,普通百姓也種樹。起初,他們種樹大多只是為了記憶。</p><p class="ql-block"> 許多地方的人,一提起祖籍都會說:“祖上是洪洞縣大槐樹人。”是耶非耶?那兒其實(shí)就是一個批發(fā)站,王朝要移民,便把山西等地的人口集中到這里,再一波一波發(fā)往各地。</p><p class="ql-block"> 被移民的人記住了那棵大槐樹,大槐樹也就成了他們的根。不論走到哪里,先要在村口栽植一棵槐樹,告訴子孫莫忘根本。</p><p class="ql-block"> 和外來的刺槐(洋槐)不同,祖先們栽種的槐樹開細(xì)小的黃花,馨香沁人,是為“國槐”。</p><p class="ql-block"> 這種現(xiàn)象在陜西地界十分普遍。幾年前我寫了一篇《老家,安王》的篇什,其中就有城門口老槐樹的章節(jié),許多人說這沒啥稀奇的,他們村也有這樣的老槐樹。</p><p class="ql-block"> 和尋根式的老槐樹不一樣的是,每逢清明節(jié),人們都要給新逝親人的墳頭栽植柏樹。原因有二,一是柏樹散發(fā)的濃香能驅(qū)蟲。老輩人說,地下有一種蟲子叫穿山甲,專門吸食死者的腦髓,但只要嗅到柏樹香味就退避三舍,所以給新墳地栽種柏樹是對亡親的呵護(hù)。二是柏樹結(jié)子成熟后,堅(jiān)果自然開裂,柏子散落,入土就生根。用不了幾年,一棵樹就會引發(fā)一片濃蔭,便如人之繁衍生息一般。</p> <p class="ql-block"> 泱泱神州,開展全民植樹,是在新中國誕生以后,帶頭的就是毛主席。于是,歷任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每年都要在固定時間里種樹。這一日,舉國上下不分長幼妍蚩齊上陣,荒山“四旁”都種樹,這就是中國的“3˙12”植樹節(jié)。植樹節(jié),規(guī)模之大,放眼全球,難出其右。</p><p class="ql-block"> 自從老人家在十三陵植樹的照片,感動了億萬老百姓;自從他“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號召喚醒了全體國民,植樹就成了國人的自覺行動。</p><p class="ql-block"> 建國七十多年了,歲月很難剝蝕我們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毛烏素沙退人進(jìn),黃沙即將消失。這是植樹造林的福音,也是昔日栽樹種草治沙人石光銀、殷玉珍、牛玉琴、王有德留給人們的綠色記憶。他們?nèi)缫恢曛晟沉肋h(yuǎn)守護(hù)者我們的家園。</p><p class="ql-block"> 1979年開展的“三北防護(hù)林工程”,使干旱、風(fēng)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導(dǎo)致的生態(tài)災(zāi)難得到了有效遏制。被國際上譽(yù)為“中國的綠色長城”、“世界生態(tài)工程之最”。三北防護(hù)林建設(shè)局,被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授予“全球環(huán)境保護(hù)先進(jìn)單位”獎?wù)隆?lt;/p> <p class="ql-block"> 而我,對植樹造林最早的清晰記憶則是上世紀(jì)七十年代初。那時我剛上初中,開學(xué)不久學(xué)校就響應(yīng)人民公社的號召,開赴道東溝。都是十三四歲的孩子,我們就在荒山野嶺安營扎寨,在山坡開挖育林帶。</p><p class="ql-block"> 次年,我們又到傅家塬集結(jié),打造人民公社第一個千畝蘋果園。</p><p class="ql-block"> 傅家塬是西晉大哲學(xué)家傅玄老家,后歸入稠桑公社安王村三隊(duì),再后來被國家收為解放軍營地。軍營撤離后我們就在那里種樹,種蘋果樹。兩個人一組,開挖方方一米的大坑。整整一個禮拜,累呀。</p><p class="ql-block"> 如今當(dāng)年的毛孩子都年過花甲,但高山槐、道東溝、西溝三大林場,就像三顆晶瑩的綠色鉆石,鑲嵌在子午嶺的尾端。有人將子午嶺喻為一條巨龍,那么這三大林場當(dāng)是為它量身打造的綠色鎧甲。</p><p class="ql-block"> 當(dāng)年實(shí)施這些計(jì)劃的人是楊書記,今年老人已仙逝。但三大林場的槐花香,卻永遠(yuǎn)縈繞著渭北高原上的一方眾生。</p><p class="ql-block"> 及至我參加了工作,幾乎每年這個時節(jié)都要造林植樹,大家從無怨言。至于那些為了一己之私,虛報數(shù)字的人,老百姓自然有看法沒辦法。</p> <p class="ql-block"> 既然沒辦法,我們就實(shí)實(shí)在在做自己該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記得有一年我們?nèi)O塬賀嘴村了解花椒栽植,大為感動。房前屋后、漫山遍野都是花椒樹。山坡上,只要能擺放一把椅子,就有一棵椒樹。</p><p class="ql-block"> 人不負(fù)地,地不負(fù)人。花椒早已成了當(dāng)?shù)匕傩盏闹鲗?dǎo)產(chǎn)業(yè),不僅富了千萬人,而且綠了一座座山。</p><p class="ql-block"> 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種樹不一定非得在“3˙12”,只要?dú)夂蜻m宜,隨時隨地都可以。按照佛理延伸講,種樹實(shí)際是種福報。常言道:“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所以,植樹造林,是國之大者,是正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江都市|
光泽县|
澜沧|
即墨市|
镇康县|
东平县|
司法|
忻城县|
彰化县|
长沙市|
荔波县|
呼图壁县|
吉林省|
金湖县|
即墨市|
永丰县|
辉县市|
湖南省|
宁乡县|
宁国市|
拜泉县|
普兰店市|
芷江|
东城区|
临桂县|
廉江市|
海南省|
安图县|
望奎县|
石屏县|
兴仁县|
南丹县|
朔州市|
西吉县|
稷山县|
东兰县|
古浪县|
嘉鱼县|
肇州县|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