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靈通山,號稱“閩南第一山”,是大溪鎮閩臺客家文化的生態旅游城鎮主要景點之一。主峰擎天峰1280米。2011年入選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2012年入選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具有險峰、奇石、飄云、清泉、幽谷、迷洞之秀,素有“小黃山”的美譽。據專家考察,靈通山的地形是1.13億年前由陸相沉積,火山多次噴發形成的深切割中山地貌類型,上有巨石擎天,下有深谷清泉,險峻雄奇,全國罕見,福建獨一無二。是集觀光覽勝、宗教朝圣、登山運動、避暑療養為一體的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我再登靈通山,是以對理學家,易學家,文學家和書法家黃道周的敬仰。山要巍峨才配為山,但是,還要靈動才會誘人,如同一個人需要有高大偉岸的身軀,但是必須還要有堅強睿智的靈魂才配叫做英雄一樣。遙想當年黃道周還只是一介書生時,給這座高山朗讀過詩文,讀書處就在巖廊觀音廟附近,這無疑給靈通山增添了一道靈氣。黃道周歷經官場波折之后,從北邊一路游覽九華山、黃山,回到南方后,攜手徐霞客一起登臨靈通山。此前,黃道周就已寫下了《梁峰二山賦》,生花妙筆盛贊漳浦的梁山和平和的靈通山(當時叫大峰山),“其巖廊詭巔,或數千步,皆在山膂,如束腰帛;其垂瀑瓢注,或數百尺,皆自山鹵而下,如散鬢結。”黃道周生動描寫的文字如同一件無可比擬的文化盛裝,披在靈通山身上,亦如綺麗的朝霞,映照著這方山水,也時時刻刻渲染著每一位登山者。</p> <p class="ql-block">開心,網名稱為“開心〞的戶外熱愛者,常年組織一批武平人歷覽名山大川,我在龍巖參加了許多戶外的徒步與爬山,但是第一次加入這個古道熱腸的團隊。雖然多年前已去過一次靈通山,但那次到達時已很晚,僅在靈通巖呆一下就己伸手不見五指,這次能在大晴天游歷,想必是怡然而觀的開心旅行。</p>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11日,星期六,我們龍巖市區三輛私家車和武平的超37人大巴車先后出發,武平出發的至此經上杭,永定在南靖縣城附近與我們線路重合。</p> <p class="ql-block">從大溪出高速,來到靈通山下,與附近山峰相比,這一片山峰果然是群峰競立,雄偉之至,從山下到山頂落差近千米,比連城冠豸山還要突兀,所謂不連崗而自立!</p> <p class="ql-block">靈通大佛。一尊惟妙惟肖的天然大佛印入眼簾,神態自若地仰臥在靈山之上,它就是靈通山風景區標志性的景觀——靈通大佛。仰望靈通山,它傲視蒼穹,妙相莊嚴,發須、眼睛、鼻子、嘴巴比例恰到好處,如此逼真,就像天地造化的尤物。觸摸這粗糙而又不規則的巖石肌肉紋理,越是走近,越是令人嘆為觀止,大自然竟有如此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321米世界“第一天然大佛頭像”</p> <p class="ql-block">龍巖出發的先合個影</p> <p class="ql-block">浩蕩的戶外愛好者,在群主開心的指揮下,整齊喊出“來武平,我氧你”</p> <p class="ql-block">從玉屏洞上靈通巖道路正在修繕,一般游客要從后山東面青云寺翻越到靈通巖。我們戶外運動者好說歹說并表明已買保險,方才從門側面草從里進去</p> <p class="ql-block">王屏洞前開始上山</p> <p class="ql-block">這幾個草字,大家識別不了,猜猜是“望月聽泉”吧</p> <p class="ql-block">茶耳公,武平人小時候的美味食物</p> <p class="ql-block">靈通山上的茶耳。茶耳是一種由細麗外擔菌 引發的植物病狀,具體表現為葉片腫大畸形。多發生于幼葉,可食用,微甜或略帶澀酸,口感松脆,富含氨基酸與菌多糖。</p> <p class="ql-block">對面山上的“玉洞回風“</p> <p class="ql-block">石蟾飲露</p> <p class="ql-block">終于登上靈通巖</p> <p class="ql-block">要朝拜必心誠,得從云梯上</p> <p class="ql-block">有氣勢的戶外團隊</p> <p class="ql-block">靈通寺是南方的一座懸空寺,如碰到雨水豐沛的季節,泉水從巖頂巨石激濺流灑下來,散作無數水珠,從空際灑落,如九天珠簾!可惜今日無由得見</p> <p class="ql-block">靈通山上的巖寺、廟宇神像,都有著悠久歷史,最早建于唐朝,這里遍布歷史上有名望的文人騷客的足跡。明朝的大學士黃道周、大理寺正卿陳揚美、太常寺少卿陳天定,他們還未走上仕途前,都曾在靈通巖中讀過書或講過學。順著崎嶇小徑,或行走或攀巖,所過之處依稀可見他們當時留下來的一些碑文勝跡。</p> <p class="ql-block">黃道周是靈通七賢之首,被后世尊為“靈通之神”,他一生與靈通山有著不解之緣,他出生在漳浦,年少時,在靈通山腳下的范厝寨讀書,后來又在這里當過私塾老師,講過學。聽說靈通寺南側有個洞穴,還是他當年藏書和讀書的地方呢。靈通山原本叫大峰山,因黃道周為大峰巖題下“靈應感通”四個字的緣故,人們覺得首尾二字“靈通”甚好,所以開始稱大峰巖為靈通巖,而大峰山也因此為靈通山。</p> <p class="ql-block">我不禁又想起了黃道周與徐霞客這一對亂世中的知已。黃道周是福建省漳浦縣(今漳州市東山縣)人,明代大儒、理學家、教育家和文學家。霞客壯游一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要說其中最為契合的,便是這位德才兼備的黃道周了。從崇禎元年(1628)到崇禎六年(1633),兩人共有4次相見,或坐而論道,或結伴暢游,不但給我們留下了幾十首(篇)優美的詩文,更給歷史留下了一段膾炙人口的友誼佳話。</p> <p class="ql-block">道周是明代大儒,學識淵博,著作宏富,留給我們數百萬字的著作,涉及到天文地理、經史百家等21個門類;尤其對于《易經》的研究,道周稱得上是個里程碑式的人物,他25歲就寫出了《易本象》,56歲時又在獄中寫出20萬字的《易象正》——此書是易學象數派的巔峰之作,被收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道周是學者,也是詩人,他一生作詩2300多首,而在這2300多首詩歌中,有45首就是寫給霞客的,他是和霞客唱和最多的一位名流。上圖為筆者家藏的黃道周全集</p> <p class="ql-block">黃道周著的《三易洞璣》也為筆者收藏</p> <p class="ql-block">崇禎十二年(1639)的二月,霞客到了麗江,土司木增咨以天下人物。霞客說,石齋(道周字)“字畫為館閣第一,文章為國朝第一,人品為海宇第一,學問直接周、孔,為古今第一”,是本朝唯一的至人;說罷,取出隨身攜帶的《石齋詩帖》,詩帖里除了《贈徐霞客》《和徐振之孤云獨往還原韻五首》等詩作外,還有崇禎六年(1633)與霞客同游漳州云洞巖、大峰山(靈通山)時的30首贈詩。</p> <p class="ql-block">奇險絕棱,看上去與北岳恒山的懸空寺不惶多讓。黃道周將此地三十六峰與黃山三十六峰對應,稱此為小黃山</p> <p class="ql-block">大名鼎鼎的徐霞客也應黃道周之邀欣然前來,暢游靈通山后脫口而出“剡舟直掛青天上,山靈莫笑老人癡”的名句盛贊靈通。對于靈通山來說,當時徐霞客這一贊可是相當不得了的,自然可載入史冊了。</p> <p class="ql-block">靈通七峰:獅子峰、紫云峰、玉屏峰、棲云峰、擎天峰、大帽峰、小帽峰,在這邊成了許愿的象征了</p> <p class="ql-block">七星井,按北斗七星排列。水受下部巖石阻隔,沿層間裂隙流出。因有七股流水從裂隙溢出,排列如北斗七星,故得名“七井排星”,“泉源出自石中精,七井同甘一樣清”“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啊!</p> <p class="ql-block">明代《汀州府志》記載七星井:“魁星井,弼星井,祿星井,文曲井,廉星井,武曲井,開星井……舊傳白鶴仙人遷郡之初謂地形如斗,令城內按斗象掘地為七井,以應七星,故名。</p> <p class="ql-block">巨靈石刻,靈字頭中間嵌上“巨”字,表示“巨靈”,獨具匠心,上方“清霄浮景”四字說明了靈通云海奇景的精華。</p> <p class="ql-block">傳說古時候靈通山頻繁遭受雷擊,后來本地堪輿家曾濟美在石壁上刻下巨靈石刻,旁邊還直行刻下“玉旨敕命雷神提名曾先生古跡”,如同一張石符鎮在懸崖石壁上,此后靈通巖雷擊現象就真的消失了,仿佛天上的雷神也畏懼這道靈符似的。巨靈石刻如此靈驗,游客怎么會不與之合影留念呢?</p> <p class="ql-block">在通天臺附近,“通”字碩大,同樣,中間鑲嵌著“天”字浮雕,應該就是通天的意思吧</p> <p class="ql-block">通天臺上極目遠眺,田園山水風光無限</p> <p class="ql-block">上山道路曲折婉娫</p> <p class="ql-block">山下村寨里土樓林立</p> <p class="ql-block">午飯后開始攀登擎天峰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七段鐵架云梯,最是險極</p> <p class="ql-block">春色上坡,坡上青青草</p> <p class="ql-block">這里就是主峰擎天峰的峰頂,海拔1280.4米</p> <p class="ql-block">開始下山</p> <p class="ql-block">魔術般的手折葉魚,看來群里面巧手天才不少啊。</p> <p class="ql-block">山下的水庫</p> <p class="ql-block">下坡也很陡,小心為妙</p> <p class="ql-block">累了就歇歇腳</p> <p class="ql-block">閑庭信步!我深切感到這一對夫妻是最強的“驢”了</p> <p class="ql-block">天堂寺</p> <p class="ql-block">獅子峰</p> <p class="ql-block">“獅子峰”猶如雄獅盤距在峭壁之間,最為險峻</p> <p class="ql-block">望著這方正的峭巖,我不禁想起了黃道周寫了首七律,寄托對徐霞客的哀思,詩的下半首這樣寫道:“知我未凋猶強飯,聞君臨萎送推篷。十洲五岳齊揮淚,屐齒無因共數峰。”人間正道,黃道周能在其后抗清英勇就義,正是中國知識分子的錚錚鐵骨!</p> <p class="ql-block">青云賓館前大家再影一張</p> <p class="ql-block">武平來的大巴已到青云賓館門前等待,他們先車回去。我們還要走三公里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天下名山寺廟多,靈通山有十寺:靈通巖寺、慈云寺、青云寺、朝天寺、祥云寺、白花寺、天堂寺、碧樺寺、天中寺和紫云寺;這里來到青云寺。</p> <p class="ql-block">青云寺前臺階多,讓人感受到它的莊嚴大氣</p> <p class="ql-block">福建多榕樹,青云寺前的這棵雅榕讓我們神往。</p> <p class="ql-block">回家下山路上,開心時不時停下來回拍靈通美景,對此山依依不舍之心盡顯手中。真是一個美麗的航程</p> <p class="ql-block">攝影:開心,龍行天下,石開連,等等</p><p class="ql-block">編成:藍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来县|
楚雄市|
海晏县|
三江|
嘉善县|
新竹县|
新田县|
赞皇县|
安达市|
宜黄县|
威海市|
宣汉县|
洛南县|
肃南|
大宁县|
抚远县|
金华市|
方山县|
黑龙江省|
鱼台县|
泾阳县|
黎平县|
盐亭县|
清新县|
罗田县|
赤壁市|
大宁县|
镇坪县|
德阳市|
伊川县|
定南县|
永安市|
永康市|
定州市|
左云县|
手游|
三江|
安陆市|
盱眙县|
高台县|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