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遙遠的鐘聲 唯美的建筑

梅凌

哈爾濱 教堂之城 <p class="ql-block">哈爾濱是座充滿異域風情的城市,也是一座教堂之城。由于中東鐵路的興建,先后有30多個國家的僑民定居哈爾濱。有20多個國家在哈爾濱建立了領事館。1922年哈爾濱的外僑人口多達20萬人,是哈爾濱外僑人口數量的最高年份。這些統計數都不包括短期流動的外國人口和不斷進出的外國軍隊。20多萬外僑來哈爾濱定居。大量外僑的涌入,也帶來了各國的宗教文化,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因此,哈爾濱早期的教堂呈現建筑風格之多,全國許多城市都屬罕見。</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font-size:20px;"><b>哈爾濱現存教堂建筑目錄</b></span></h1><p class="ql-block">1、圣·索菲亞教堂</p><p class="ql-block">2、圣·尼古拉大教堂</p><p class="ql-block">3、耶穌圣心主教座堂</p><p class="ql-block">4、哈爾濱基督教堂</p><p class="ql-block">5、哈爾濱圣母守護教堂</p><p class="ql-block">6、哈利路亞教堂</p><p class="ql-block">7、哈爾濱天主教堂(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p><p class="ql-block">8、圣·伊維爾教堂</p><p class="ql-block">9、哈爾濱圣母圣心教堂 (呼蘭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10、哈爾濱清真寺</p><p class="ql-block">11、韃靼清真寺</p><p class="ql-block">12、哈爾濱猶太總會堂(哈爾濱猶太歷史文化紀念館)</p><p class="ql-block">13、哈爾濱猶太新會堂</p><p class="ql-block">14、太陽島東正教塔樓(青年之家塔樓)</p><p class="ql-block">15、哈爾濱圣母報喜教堂</p><p class="ql-block">16、圣母安息教堂建筑群(哈爾濱圣母安息教堂、鐘樓、懺悔亭)</p><p class="ql-block">17、道外基督教會</p><p class="ql-block">18、基督教禮拜堂</p><p class="ql-block">19、伯特利教堂</p><p class="ql-block">20、圣若瑟天主堂</p><p class="ql-block">21、以馬內利禮拜堂(基督教)</p><p class="ql-block">此目錄只是哈爾濱教堂其中很少一部分,有許多教堂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市一類保護建筑</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亞教堂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1996年11月,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開始,擴建了哈爾濱市建筑藝術廣場、中心休閑廣場。</p> <p class="ql-block">許多電影電視劇取景于索菲亞教堂。五十年代開始,有電影《徐秋影案件》……八十年代以后,電視劇有《夜幕下的哈爾濱》《年輪》《馬迭爾賓館的槍聲》《懸崖》《闖關東》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巍峨宏偉</p> <p class="ql-block">哈爾濱圣索菲亞教堂由俄國建筑師克亞西科夫主持設計,氣勢恢弘,精美絕倫,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教堂平面設計為東西向拉丁十字,墻體全部采用清水紅磚,中部突起很高的、帶拱券長窗的16面體鼓座,上冠巨大飽滿、裝飾精美的洋蔥頭穹頂,統率著四翼棱錐式、大坡度的四個大小不同的帳篷頂,形成主從式結構組合。圣索菲亞教堂以其精美的建筑藝術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享譽中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鐘樓</p><p class="ql-block">悠揚的鐘聲,永遠是聽不到了。鐘聲一般來說一天要敲三次,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讓每一個信徒都能在生活中記憶起神的鐘聲,讓他們更依靠著信仰而生活,做一個為社會,為自己有益處的人。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3年3月9日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3年3月9日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索菲亞教堂初期</p> <p class="ql-block">1932年,松花江的洪水泛濫,道里區和道外區許多街道被洪水淹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道里區透籠街88號</p><p class="ql-block">索菲亞教堂正面是市場“八雜市”,俄文巴扎勒базар。一九八六年拆除,建了一個“大商新一百”。“八雜市”如果保留至今,肯定是影視劇和旅游打卡之地。</p> 圣·尼古拉大教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尼古拉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尼古拉大教堂</p><p class="ql-block">亦稱“中央寺院”,俗稱“喇嘛臺”,建于1900年,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紅博廣場中心。尼古拉教堂曾經是整個東北亞地區東正教的重要教堂,地位遠超過圣·索菲亞教堂,是哈爾濱最具有代表的教堂建筑。</p> <p class="ql-block">右側是國際飯店,左側是意大利駐哈爾濱領事館。廣場沒有紅綠燈,沒有人行道。廣場上有人力車、小汽車、有軌電車(摩電車)通行。</p> <p class="ql-block">1957 年開始,尼古拉教堂停止了宗教活動。20世紀60年代,中蘇兩國關系破裂,大量的各國僑民離開哈爾濱,去往他國,東正教在哈爾濱也日漸衰落。</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6年8月23日,文化大革命初,如火如荼的“破四舊”開始了,狂熱的學生紅衛兵(哈軍工)拆除了尼古拉教堂。尼古拉教堂從這一天起就永遠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教堂外墻面布滿大幅標語,紅旗飄揚 ,高處還懸掛毛主席像。紅衛兵們振臂高呼口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尼古拉教堂原址建立的《陽光大廳》</p><p class="ql-block">1966年8月23日深夜,尼古拉教堂被當成“四舊”拆除。1968年在原址建立起“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紀念塔”,因有林彪的題詞,并命名為“紅塔”。1972年被拆除。以后許多年,此地形成一個轉盤道花壇。1996年建成了“陽光大廳”。從1966年尼古拉教堂被拆毀后,至今如何改造紅博廣場的建議就一直就沒有停止(其中就有拆除“陽光大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十年代紅博廣場</p><p class="ql-block">綠色花壇即尼古拉教堂原址,現在是“陽光大廳”。共有五條街道通向紅博廣場,廣場南即是中山路,廣場東是東大直街,廣場西是西大直街、滿洲里街,廣場北是通向哈爾濱站的紅軍街。</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素描作品</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尼古拉教堂重新“復建”</p><p class="ql-block">復建的尼古拉教堂2009年12月24日竣工。現坐落于哈爾濱伏爾加莊園,是依據原建筑一比一比例復建的。</p> <p class="ql-block">曾經消失的哈爾濱標志建筑,復建后依舊輝煌。視頻無人機航拍。</p> 耶穌圣心主教座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耶穌圣心主教座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211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耶穌圣心主教座堂入口</p><p class="ql-block">新教堂建筑是2004年重建。高聳的教堂,教堂塔尖高達51.6米,對襯式分布在建筑主體的兩側,主體白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原斯坦尼斯拉夫教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波蘭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211號,1906年,由居住哈爾濱市波蘭僑民集資,在此地建造了原斯坦尼斯拉夫教波蘭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p> 哈爾濱基督教堂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哈爾濱基督教堂</div>位于南崗區東大直街252號。 1916年建成。原名尼埃拉依教堂,為基督教德國路德會教堂。磚木結構,兩層樓房,平面呈拉丁十字形。臨街設置主入口,上方為鐘樓。采用帳篷式屋面,哥特式尖拱高窗。禮拜堂采用陡坡屋面。紅色墻面點綴著白石線腳,綠色屋頂,色彩艷麗。平面簡潔,造型美觀。為仿中世紀哥特式建筑風格。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基督教堂正門</p> <p class="ql-block">外部用棗紅色、純白色、草綠色裝飾,對比更加鮮明艷麗。</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鐘樓</h3> 哈爾濱圣母守護教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圣母守護教堂</p><p class="ql-block">位于哈爾市南崗區東大直街268號。1930-1932年建,為二層磚石結構建筑,拜占庭式建筑風格。平面呈十字形,中央部分為一高大穹頂,控制著整個教堂。里間為圣所,設置寶座、祭臺、像形棺木,正上方懸掛耶穌復活圣像,外間為祈禱場所,有耶穌十字架受難像及圣象若干幅。該教堂對研究東正教的傳播和建筑藝術具有重要價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圣母守護教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又稱圣母帡幪教堂 烏克蘭教堂</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鐘樓</h3> <p class="ql-block">2024年,對哈爾濱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5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首次到訪哈爾濱,在短暫行程中,參拜了圣母守護教堂</p> 哈利路亞教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利路亞教堂</p><p class="ql-block">位于哈爾濱市香坊區油坊街中部,占地5000平方米,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基督教活動場所。該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氣勢宏偉。哈利路亞禮拜堂于1998年11月11日奠基,2000年8月29日竣工。</p> <p class="ql-block">禮拜堂為哥特式,教堂正上方有兩個鐘樓,鐘樓上方和教堂正中各有一個十字架。教堂有兩個門,一個面向南側2000平方米的教堂廣場,一個面向東。正堂有五門三層(地上二層地下一層)教堂東側的后樓是黑龍江省基督教會和哈爾濱市基督教會辦公所在地。</p> 哈爾濱天主教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p> <p class="ql-block">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士課街47號,1930年建。原為東正教阿列克謝耶夫教堂,1958年關閉,1980年改為天主教堂并恢復宗教活動。磚石結構,俄羅斯建筑風格。平面呈十字形,立面巍峨錯落。鐘樓采用帳篷頂,冠帶小穹頂,中廳用洋蔥頭穹頂結束。內部懸掛圣經故事壁畫,該教堂是哈爾濱市保存最好的教堂建筑,是研究東正教的傳播和建筑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p> <p class="ql-block">現為黑龍江省天主教愛國會、哈爾濱市天主教愛國會和黑龍江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所在地。是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堂正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鐘樓</p> <p class="ql-block">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建筑結構復雜, 外觀別致,墻面線角豐富, 墻體紅白相間。</p> 圣·伊維爾教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歷史建筑</p><p class="ql-block">原為俄國外阿穆爾軍區的軍用教堂,始建于1907年,1908年建成。建筑師為德尼索夫,磚木結構,俄羅斯建筑風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人民政府公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站北廣場旁邊即圣·伊維爾教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圣·伊維爾教堂</p><p class="ql-block">亦簡稱“伊維爾教堂”,建于1908年。為磚木結構,折衷主義建筑風格。它不僅是沙俄侵略者鎮壓哈爾濱義和團運動的重要歷史見證,也是日俄戰爭的重要歷史見證。圣·伊維爾教堂有許多獨特之處。一般的教堂頂部只有1個洋蔥頂,伊維爾教堂卻有5個,再加上鐘樓上方一個和后面的一個總共有7個洋蔥頭。想要拍出7個洋蔥頭的照片不容易。</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圣·伊維爾教堂初期歷史照片 </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伊維爾教堂初期歷史照片</p> 哈爾濱圣母圣心教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圣母圣心教堂(呼蘭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建于1908年,哥特式建筑風格,有左右對稱的五層雙塔型鐘樓,兩塔中間曾懸掛一口黃銅大鐘。因其外觀跟法國巴黎圣母院非常相似,也被稱為東方巴黎圣母院。</p> 哈爾濱清真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哈爾濱清真寺是哈爾濱的清真古寺之一,該寺始建于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哈爾濱清真寺總面積是東北最大的伊斯蘭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位于哈爾濱市道外區十六道街</p> 哈爾濱韃靼清真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韃靼清真寺</p><p class="ql-block">韃靼清真寺是哈爾濱的清真古寺之一,又名土耳其清真寺,始建于1901年。韃靼清真寺建筑面積為300平方米,通高約30米。其風格即受拜占庭影響,又繼承了阿拉伯傳統文化風采,構成新穎獨特的建筑形式。該寺主體建筑呈方形,立面對稱布局,磚石結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通江街108號</p> <p class="ql-block">2005年1月31日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哈爾濱市一類保護建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韃靼清真寺歷史照片</p> 哈爾濱猶太歷史文化紀念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猶太歷史文化紀念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位于道里區經緯街162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猶太新會堂舊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猶太歷史文化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哈爾濱猶太新會堂,1918年9月21日奠基,1921年9月25落成。這里是哈爾濱猶太教哈西德派會堂,可容納800人同時做禮拜。</p> <p class="ql-block">《哈爾濱猶太歷史文化紀念館》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猶太會堂。現作為哈爾濱市建筑藝術館分管重新對社會開放。目前會堂基本陳列兩項展出:《哈爾濱猶太歷史文化展》,主要展示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猶太人在哈爾濱的生活歷史;《凝望—建筑藝術展》,主要通過繪畫、攝影、建筑模型等形式集中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哈爾濱市的城市建設與發展成果。</p> 哈爾濱猶太總會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猶太人活動舊址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猶太總會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國務院2013年3月5日公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黑龍江省人民政府2014年立</p> <p class="ql-block">從十九世紀末至二戰結束時間,由于當年歐洲某些國家實施排猶政策,以及中東鐵路的修建,大批東歐、俄國的猶太人陸續移居哈爾濱,最多時曾達2.5萬人,使得這里成為當時猶太人在東亞的最大僑居中心、精神中心。二戰結束后,猶太人才大批離華,赴以色列以及歐美國家定居。</p> <p class="ql-block">整個建筑為磚石結構,呈拉丁十字形,門窗飾以圓拱和尖拱,屋頂有大小錯落的兩個穹頂,擎起大衛之盾六角圣星,為典型的猶太建筑風格。</p> 太陽島東正教塔樓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青年之家塔樓》</p><p class="ql-block">位于太陽島,建造于1920年。原為東正教小教堂,典型歐式建筑風格。文革時期“破四舊”,塔樓被嚴重破壞。</p> 哈爾濱圣母報喜教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圣母報喜教堂</p><p class="ql-block">又稱圣母領報教堂,俄文音譯“布拉格維音斯卡婭教堂”,原址位于位于今友誼路與中央大街交口處。始建于1900年4月6日,1903年5月落成。氣勢恢宏,建筑精美,被稱為遠東地區最宏偉、最壯觀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圣母報喜教堂原址</p><p class="ql-block">1970年,文革第四年,決定拆毀教堂。拆除難度比較大,墻體非常堅固,殘存的部分只好被包裹砌筑拙劣樓體內(哈爾濱建筑設計院)。</p> 圣母安息教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母安息教堂</p><p class="ql-block">圣母安息教堂建筑群由教堂、鐘樓、懺悔亭三個各自獨立的建筑組成,整個建筑群屬于典型俄羅斯建筑風格。其中教堂始建于1908年,鐘樓和懺悔亭始建于1930年,建筑造型別致。該建筑被哈爾濱市政府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建筑。頂部洋蔥頭和十字架已經拆毀。</p> <p class="ql-block">原址位于哈爾濱市文化公園內,圣母安息教堂正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懺悔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哈爾濱圣母安息教堂鐘樓</p><p class="ql-block">位于哈爾濱市文化公園入口處。頂部洋蔥頭和十字架幾十年前就已經拆毀。經過近幾十年歲月的侵蝕,目前圣母安息教堂和鐘樓都已經是殘破不堪。銅鐘也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圣母安息教堂鐘樓老照片</p><p class="ql-block">四個立柱就是圍墻的大門,上面繪有神像,可惜圍墻已經拆除。</p> 基督教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基督教會</p><p class="ql-block">位于道外區北大六道街18號,建于1938年。即國內唯一最大的《中華巴洛克建筑保護群》 。</p> 基督教禮拜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基督教禮拜堂</p><p class="ql-block">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新陽路160號,建于1920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市不可移動文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基督教復臨安息日會派教堂</p><p class="ql-block">建于1920年。原為<span style="font-size:18px;">基督教復臨安息日會派教堂磚木結構,哥特式建筑風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哈爾濱市人民政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零一六年九月八日立</span></p> 伯特利教堂 <p class="ql-block">哈爾濱市伯特利教堂由原新陽路禮拜堂發展而來。新陽路禮拜堂建于1920年,由于年久失修,已成危房。2005年,把原朝鮮民族文化宮建筑改造成了有現代化特征的禮拜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伯特利教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爾濱市道里區建國街210號</p><p class="ql-block">建造時期 2005年8月16日,哈爾濱市伯特利教堂由原新陽路禮拜堂發展而來。</p> 圣若瑟天主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若瑟天主堂</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位于道外區江畔路98號</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建造年代及發展歷史不詳。</p> 以馬內利禮拜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以馬內利禮拜堂</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位于南崗區宏偉路171號</h3> <p class="ql-block">被拆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波蘭教堂,道里區中醫街,被拆毀。</p> <p class="ql-block">據有關資料介紹 ,哈爾濱市經歷一百多年的變遷,曾經有七十多座大大小小的教堂(是否準確)。但是目前只發現市內二十一座。那些教堂在何處?叫什么名字?還是未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3-3-9編輯</p> -END-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汉阴县| 潢川县| 武陟县| 田东县| 杭锦旗| 曲周县| 监利县| 乐都县| 青岛市| 射阳县| 西充县| 扶余县| 白银市| 鹿泉市| 米泉市| 娱乐| 大渡口区| 邵阳市| 苗栗县| 墨脱县| 中阳县| 肃南| 利津县| 云和县| 定南县| 吉林省| 大庆市| 牙克石市| 陕西省| 广丰县| 兴安盟| 海晏县| 临湘市| 石林| 兖州市| 江城| 张家港市| 兰州市| 广丰县|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