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阿俊</p><p class="ql-block">拍攝:阿俊(老照片由戰友們提供)</p> <p class="ql-block"> 時光匆匆,轉眼間離我們參軍入伍已經是四十五個年頭。昔日的英俊少年們,如今已是兩鬢白發年華已老。當我們相聚在一起,永遠有說不完的話,敘不完的舊,道不盡的喜悅,訴不完的憂愁,永遠懷念著戰友那份別樣的情義。言語之間總是能勾起對部隊的思念和回憶:那是</p> <p class="ql-block"> 1978年3月5日,我們這些十八歲左右的熱血青年,身著綠衣藍褲的軍裝,蹬上北去的火車(貨車車箱_也叫悶灌車)。 </p><p class="ql-block"> 還記得列車緩緩起動,伴隨著車輪與鐵軌哐噹哐啷的碰幢聲,我們的心早已飛向祖國的首都_北京,因為,接兵干部告訴我們,我們當的是北京空軍的兵。</p><p class="ql-block"> 還記得,列車駛出廣元離開四川,翻過秦嶺,越過西安仍然在一路北上,我們翻看著列車線路圖,確認著我們要去的方向。然而,列車離開太原行至大同卻改變了路線向西而去。車廂內眾人議論紛紛,去北京應向東行駛,怎么會轉向西方。當列車經過二連浩特、集寧、呼和浩特,方知已經身在內蒙古的土地上,心里一陣陣失望。列車停靠在土默特左旗,打開悶灌車厚厚的車門,外面是一片白雪茫茫,載著我們的軍車在飛舞的雪花中,把我們送到萬家溝果園_新兵訓練的營房。</p> <p class="ql-block"> 還記得,運兵途中爭搶吃飯的印象。由于是集中運兵,列車多、人員多、停靠時間短,軍供站內特別忙。為了讓每一個新兵路途中都能吃飽每一頓飯,每每到開飯的軍供站,都要派出幾個身強力壯的人排隊搶菜,“一少快吃、二滿慢咽”,這是每個接兵干部都會教給新兵的搶飯決竅。也就是說:第一次打飯時少盛一點,盡快地吃完,再去狠狠地裝滿一缸子再慢慢的吃。即使是這樣,還是有不少的人動作慢、吃的慢,最后還是吃不飽。這是在那個年代運兵中經常出現的景觀,也是每個當過兵的人終身難忘的回憶。</p><p class="ql-block"> 還記得,新兵連各項條例和內務,齊步、正步隊列訓練一站就是一天。向左向右轉,分不清方向,邁左腳出左手順拐的動作時常出現,緊急集合綿褲穿反,跑步回來背包就散亂不堪等等笑話不斷。經過兩個月的訓練,戰友們都克服困難,最終完成了訓練任務。</p><p class="ql-block"> 還記得,新兵連最難忘的瞬間,就是佩發紅色的領章和帽徽的莊嚴時刻。每個新兵都懷著急動的心情,當我們戴上領章帽徽的那一刻起,我們才成為了一名真正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p><p class="ql-block"> 經過兩個月的新兵連訓練,我們分配下連隊,操縱員、報務員、記錄標圖員、油機班、警衛排,無論分配到任何崗位,那都是我們雷達兵的戰場。</p> <p class="ql-block"> 經過短短兩個月的新兵訓練,我們分別了,各自去到了所在的連隊。</p><p class="ql-block"> 怎能忘,大樺背、金鑾殿山高路險,條件艱難;</p><p class="ql-block"> 怎能忘,塔爾湖沙漠連,喝水就當吃鹽堿。</p><p class="ql-block"> 怎能忘,內蒙古一年兩季風,黃毛風白毛風從春刮到冬。</p><p class="ql-block"> 怎能忘,部隊幾年的生活,帶走了你我絢麗的青春和蓬勃的朝氣,留下的是軍人的精神和勇氣。</p><p class="ql-block"> 無論是復原還是提干,我們之間只有一個稱呼“戰友”!一朝入軍營,終生為戰友。一日為戰友,終生是兄弟!</p> <p class="ql-block">自從新兵連分別以后,戰友們各奔東西,以至于幾十年都沒有機會相見。時間一年又一年,青春已逝,年華已老,曾經相遇過的戰友們,總是對當兵的那段經歷保持著一種回憶、一份牽掛、一種回味和永遠的情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安县|
黑山县|
博湖县|
习水县|
台前县|
唐海县|
信丰县|
定日县|
巨鹿县|
闽清县|
涪陵区|
定西市|
崇明县|
东乌|
化德县|
奉新县|
中方县|
马尔康县|
泽库县|
大城县|
农安县|
尼玛县|
收藏|
满城县|
抚松县|
确山县|
册亨县|
祥云县|
浪卡子县|
思南县|
望城县|
运城市|
衡阳市|
邹城市|
稻城县|
凌源市|
永泰县|
保德县|
曲阜市|
横峰县|
宁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