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歲月留痕</p> <p class="ql-block">一曲熟悉的旋律,將我的思緒又帶到了那闊別多年的萬泉河邊,勾起我記憶深處知青生涯的如煙往事。</p> <p class="ql-block"> “老三屆”中的“幸運兒”</p><p class="ql-block">文革動亂結束后,國家慢慢步入正軌。大約是1968年11月份,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開始了。我們這批當年由周總理親自主抓的國內八所外國語學校之一的廣州外語學校“老三屆”學生,(原本按照外語學校初創(chuàng)時的學制安排是直升大學為國家培養(yǎng)外語人才,但因文革影響,未能完成大學教育,未能定性何等教育畢業(yè),以致我很長一段時間在填寫各種履歷、報表時都稀里糊涂,謙卑地填寫“初中”文化程度。改革開放之后越來越注重文憑和學歷了,在同學們的強烈要求下,教育局才明確了我們廣州外語學校“老三屆”學生學歷證明,明確定性為六年制中專并頒發(fā)了中專畢業(yè)證書)“未來外交官搖籃”里的“準天之驕子”,也未能幸免。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大潮的裹挾下,也踏上了上山下鄉(xiāng)之路。當時除個別人選擇就近或回鄉(xiāng)插隊務農(nóng)外,大部分同學都選擇了去海南農(nóng)墾農(nóng)場(后為廣州軍區(qū)生產(chǎn)建設兵團)“修理地球”的集體生活。</p><p class="ql-block">就在大家都在各忙各的做著動身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之時,學校突然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根據(jù)教委的要求,我們外語學校可安排部分學生(具體數(shù)字記不清了)留校,準備繼續(xù)深造。做夢都沒想到我也被安排在這留校名單之中,幸福來的太突然,令我感覺好像不太真實。然而,它的確又是真實的。這天大的餡餅突然砸到頭上,一下子把我砸懵了。等緩過神來一打聽,原來劉捷(我同班同學)、韓建康、黃維亞(低我一屆的學弟)等幾位平時和我關系比較好的同學也在這批“幸運兒”之中。在這批“幸運兒”名單里的,還有當時比較早就站出來工作的廣州市鐘副市長的兒子鐘建平(他本人性情孤傲,好像沒什么朋友,后來跟我們一起下到一個隊里)。</p><p class="ql-block">感慨、高興之余,心中無比感激上蒼對我如此之眷顧,悄悄暗下決心,定不負上蒼賜予我之寶貴機會,努力完成學業(yè),圓外交官之夢想。</p> <p class="ql-block"> 命運反轉</p><p class="ql-block">當我還沉浸在留校的喜悅之中難以自拔的時候,短暫的幸福還沒享受多久,命運之神突然發(fā)生了逆轉。又一個壞消息傳來,教委未能頂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外語學校被視為“修正主義的溫床”而被迫下馬,所有教職員工和擬留校學生全部解散、下放。命運就像過山車,忽一下子上去,忽一下子下來,還沒等到達喜悅的巔峰,卻又突然直落命運的冰點。兜兜轉轉,跌跌撞撞,不勝唏噓!終于,我們這批所謂的“幸運兒”也還是沒能擺脫命運的安排,又被打回了原形。一個月后,繼上一批赴海南的同學之后,我們也告別父母、家人,乘坐“紅衛(wèi)”輪奔赴海南,開始了知青生涯的人生之旅程。我這個剛剛踏出校園的懵懂少年,在即將步入社會,踏上漫漫人生旅途之時,茫茫然產(chǎn)生了一絲彷徨和忐忑,不知該如何左右自己的命運,如何面對茫然未知的知青生涯及隨之而來的種種磨難和考驗。不知命運之神會將我?guī)蚝畏剑膊恢\之神會將我磨煉成何樣,一切聽從命運的安排吧!</p> <p class="ql-block"> 難忘的知青生涯</p><p class="ql-block">當我們在廣州太古倉碼頭集中之時,才發(fā)現(xiàn)不見韓建康、黃維亞二位的“倩影”。心想,可能這兩位公子哥兒又有了什么好門路留下不走了吧。禁不住心里一陣惆悵,自嘆沒有這樣的門路,只能服從命運的安排,乖乖地去海南“修理地球”吧!</p><p class="ql-block">抵達海口之后,根據(jù)各自的“愿望”,我們這批“幸運兒”被分成幾撥,乘車前往各自心目中的農(nóng)場。我和劉捷去的是瓊海縣南俸農(nóng)場紅流生產(chǎn)隊(后于1969年4月份組建生產(chǎn)建設兵團時成為廣州軍區(qū)生產(chǎn)建設兵團二師一團紅流連),與之前分去的廣州外語學校徐澤榮(高我一屆的學長、外語學校大才子)、聶人民(高我一屆的學長)、袁偉平(我發(fā)小、同屆同學)、殷小杰(我同班同學)、雷建國(我同班同學)等同學會合,從此在一個鍋里攪馬勺,在一起戰(zhàn)天斗地“修地球”。那時已是1969年1月,我的知青生涯從那一刻起就正式開始了。</p><p class="ql-block">下到生產(chǎn)隊之后了解到,原來我們廣州外語學校的知青,基本分布在南俸農(nóng)場紅流、上游、東風三個生產(chǎn)隊。南俸農(nóng)場前身是南俸育種站,專門負責培育橡膠優(yōu)良種苗,后改為橡膠農(nóng)場。雖然相比起其它農(nóng)場,南俸農(nóng)場不算大,但實際面積也不小,總面積達10萬多畝,有十幾個生產(chǎn)隊,各隊之間相距也挺遠。我們紅流隊是新建的生產(chǎn)隊,沒有橡膠園,干的是“天連五嶺銀鋤落”揮舞大鋤開荒挖坑種橡膠的“墾荒牛”的活。</p><p class="ql-block">分到哪個隊基本上都是根據(jù)同學們之間“志同道合”的自由組合,農(nóng)場沒有硬性安排,這一點比較人性化。這樣大家相互間比較合得來,雖然勞動、生活艱苦,但大家伙抱團取暖,苦中作樂,才能更好的經(jīng)受住各種磨難和考驗。</p><p class="ql-block">下到生產(chǎn)隊沒幾天,就收到了韓建康的來信。原來他和黃維亞因事晚動身幾天,也到了南俸農(nóng)場,分到東風隊。當上了割膠工,頭頂膠燈、手把膠刀,披星戴月夜游神似的在橡膠林各自負責的地段“舞刀弄棍(扁擔)”。</p><p class="ql-block"> 紅流隊的經(jīng)歷</p><p class="ql-block">來到紅流隊后,就開始了真正的知青生活,也可以說是真正的農(nóng)墾生活,真正的墾荒生活。</p><p class="ql-block">紅流隊在南俸農(nóng)場的最邊緣,離場部很遠。但離相鄰的東太農(nóng)場很近,只隔著一條河,就是著名的萬泉河,過河就是東太農(nóng)場的場部。流經(jīng)紅流隊的那一段萬泉河,河面不到百米寬,河床全是鵝卵石鋪底,河水清澈,水流湍急。平時水很淺,大約只有膝蓋深,挽起褲腿就能趟過河,但要時刻注意保持平衡,謹防被水流沖倒。星期天休息的時候,知青們大都三三兩兩結伴同行,趟過河去東太農(nóng)場場部逛逛,舒解周身的疲憊,放空郁悶的心情。我經(jīng)常是和劉捷、袁偉平、徐澤榮、雷建國等朋友一起,到東太農(nóng)場場部的小吃店,每人點上一杯一毛五分錢的咖啡(海南當?shù)胤N植的咖啡豆現(xiàn)磨的,當然還是加糖加煉奶的,相當美味)和一份一毛錢一個的“煎堆”(其實是油炸糖冬瓜餡的糯米面團,當?shù)赝涟淤n予它“煎堆”的雅號)慢慢品嘗。只是在那一刻,才能美美地感受到海南島特有的熱帶風情。想不到在那窮山僻壤的山溝里,還能享受到如此美味的咖啡和點心,以及那份令人陶醉的小資情調。</p><p class="ql-block">由于紅流隊是個新建的隊,人員除了部分老農(nóng)工外,其他主要是由知青和本地回鄉(xiāng)青年組成。其中有我們廣州外語學校(當中還有一位武漢外語學校跟隨我們一起下來的女生朱松軍,她父親原是武漢市公安局局長,后調任廣州遠洋運輸公司黨委書記)知青、海口知青和汕頭知青。那時的紅流隊,大多是茅草房,茅草鋪的屋頂,泥巴、竹子糊的墻,樹樁、木板搭的床。雖然簡陋,但畢竟能夠遮風擋雨,且冬暖夏涼,晚晚都能睡個好覺。</p><p class="ql-block">說到墾荒種橡膠,就是將長滿茅草、樹木的山包用長把砍刀砍倒,燒成草木灰之后,按照測量定出的等高線高度修出一道道環(huán)山行,按照規(guī)定的定點距離挖出一個個60X60X60公分的橡膠坑,之后將苗圃培育出來的橡膠苗精心移栽過去并澆水存活。這些活,看似簡單,只要肯出力氣就行。但其實并不簡單,除了力氣,還須相當?shù)募夹g和經(jīng)驗。就拿挖橡膠坑來說,定好的位置不能改動,否則就會影響株距和行距。如果定好的坑位恰好是盤根錯節(jié)的茅草根和樹根,或是風化巖石,那就倒了八輩子邪霉了,對著那難啃的“骨頭”,束手無策,干瞪眼。有時候盡管使出十八般武藝,掄得鋤頭頻頻掉頭,埋頭撅腚吭哧半天也挖不好一個坑,由于沒有經(jīng)驗和掌握要領,徒有愚公移山的精神,縱然使出吃奶的力氣,挖“山”不止,也無濟于事,真是欲哭無淚。</p><p class="ql-block">海南的天氣,大多時候驕陽似火。在炎炎烈日下,我們這些嫩知青跟老農(nóng)工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埋頭苦干,揮汗如雨。或許是我出汗較多,毫不夸張的說,半天下來,汗水能把全身的衣服濕透,就像從水里出來似的。日復一日,天天如此(星期天除外),可想而知一共流了多少汗水。</p><p class="ql-block">農(nóng)場生活特別是成為生產(chǎn)建設兵團之后,過的是半軍事化生活,我們知青不用自己做飯,吃集體食堂的伙食。不過隊里食堂搞的不怎么樣,伙食實在不敢恭維。因老農(nóng)工們大多都是從部隊下來的復退軍人,都攜家?guī)Э冢约洪_伙。在食堂打飯的基本上就是知青,人少,伙食難搞。早上每天都是千篇一律的鹽水煮花生粥(好在還有花生,是隊里自己種的花生),午飯和晚飯極少有肉,關鍵是菜也品種單調,且沒什么油水,好在還能勉強對付下飯,吃飽肚子。</p><p class="ql-block">剛下紅流隊不久,我就參加了有生以來第一次,也許是今生唯一一次亞熱帶雨林中的伐木,而且還受了點小傷,記憶尤為深刻。那是隊里組織的一次進山伐木,人員是清一色的男爺們兒,除部分老農(nóng)工外,男知青大部分都參加了。我們去的這片雨林并非長滿參天巨樹,密不透風、不見天日的那種雨林,但也是我生平第一次見到的,長滿直徑十幾二十公分粗樹木的密林,很是壯觀,陡然萌生出一分敬畏感。按照老農(nóng)工的指點和交待的注意事項,我們也都有模有樣地開始了砍伐。隨著砍伐工作的順利進行,一棵棵木材被放倒并整理成材。我也在高度新鮮感和興奮中不停地揮舞砍刀,大展身手。就在我成功放倒了幾棵樹之后,一棵放倒的樹由于枝丫被藤條纏繞,在倒下時樹身被藤條帶著反彈回來,我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被倒下的樹身砸到了右腳腳背。幸好力度被藤條的拉力緩沖減輕了不少,沒有傷到筋骨,只是腳背腫了起來,像新鮮出爐的小面包。沒關系,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點小傷算不了什么,只當熱熱身吧。</p><p class="ql-block"> 幸運來臨</p><p class="ql-block">1969年5月的一天中午收工后,我們知青拖著疲憊的身子,三三兩兩先后來到食堂領取那份賴以補充能量的午飯,見到一幫不知哪來的外人也來到我們食堂打飯(可能事先通知食堂備飯了)。其中那位帶隊的軍人看到我后可能覺得很對眼緣,笑瞇瞇地走到我身邊和我閑聊起來。一問一答地問了我家住哪里,家有何人及從哪個學校來的等簡單情況。交談中得知,原來他是農(nóng)場轉為生產(chǎn)建設兵團之后我們二師一團的通信參謀陳祖友,來自42軍。這次是帶著警通班下來檢查維護線路,并順帶物色合適人選充實警通班力量。當他得知我出身軍人家庭,更添了一份親近感,對我更是喜愛有加,連忙問我是否愿意到警通班工作。聽到這等好事,我想都不用想就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忙不迭地說“愿意,愿意,當然愿意”。就這樣,我被幸運的調到了團部警通班,成為警通班的一員。陳祖友參謀成了我生命中的一位貴人,之后我倆關系也一直很好。那一次,紅流隊一下子被抽走了兩名外語學校知青,除我之外,還有一位是和我同班的女同學劉小媚,她被調任團部總機話務員兼“廣州軍區(qū)生產(chǎn)建設兵團二師一團廣播電臺”(此乃本人所安之雅號,純屬調侃,實乃團部廣播站)播音員。</p><p class="ql-block"> 警通班的經(jīng)歷</p><p class="ql-block">我們警通班才是真金白銀的正式番號,由清一色純爺們兒組成,班長是位四十多歲的海南漢子,人很開朗,愛開玩笑,還經(jīng)常裝嫩,可能是刻意和我們這些十八九歲的小伙子們拉近點距離吧。我們警通班十幾名小伙子,均是經(jīng)陳參謀精挑細選來自廣州、海口、汕頭的知青,另外還有一名本場子弟,可謂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警通班的任務是負責警衛(wèi)和通信保障工作,具體擔負團部大樓的警衛(wèi)值班及團部對上對下以及對外的通信(有線電話)線路架設、檢查、維護等保障任務。我很慶幸能在這么一個半軍事化的集體中工作、生活,大家工作雖然艱苦、繁重,但相互之間毫無芥蒂,嘻嘻哈哈、打打鬧鬧,一天的工作就在輕松、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完成了。</p><p class="ql-block">當時的電話線路在我看來好像挺原始落后的,不是軍隊那種被復線的,而是用粗重的鐵絲,電線桿也都換成了從海口附近采石場裝運過來的花崗石電桿。我一直就不明白為什么好端端的木頭電桿不用 ,非要換成傻大粗笨的花崗石電桿,我想可能是我們那位可愛的班長大人想要建設“功在千秋”“萬古流芳”的“永備”電話線路吧。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一項巨大的工程。</p><p class="ql-block">我們驅車前往采石場裝運花崗石電桿,往返一個來回包括裝車卸車差不多就要一整天時間。花崗石電桿每根重量至少在300公斤以上,6個人齊心協(xié)力才能抬起一根,裝卸車時還要有兩個人在車上接應。搬運時遇上坡下坡、溝溝坎坎的,每人肩上的份量還會隨時發(fā)生變化,有時會突然增加一到兩倍的重量,如果頂不住就會帶倒大家,甚至出現(xiàn)險情。我因個頭竄得比較晚,初到警通班時還比較矮小,大家伙都很照顧我,抬電桿經(jīng)常不讓我上。但我卻很要強,還是搶著上。雖然踉踉蹌蹌卻始終硬挺著,贏得了大家的贊許。不過這也讓我為此付出了代價,造成腰肌勞損和椎間盤突出而后患無窮。</p><p class="ql-block">在警通班我第一次接觸到并逐步駕輕就熟操作使用洞鍬(一種鐵打的頭部為空心圓柱形,方便將泥土帶上來,專門挖電桿坑洞的專用工具)和緊線器等架線工具。也能較好的配合全班一起完成架線、巡查、維護線路等各項任務。</p><p class="ql-block">在警通班的日子里,工作雖然艱辛,但苦并快樂著,心情非常愉悅。我們外出執(zhí)行架線或巡查、維護線路任務時都是吃的“百家飯”,走到哪個隊就吃到哪個隊,遍嘗各隊“美食”。我們的腳步“丈量”了全團所有的線路,所過之處,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我們的身影光顧了全團所有的連隊,所到之處,盡覽各色景觀。一路上,時而侃侃大山,聊聊八卦;時而“指點江山”,談笑風生,好不快活。說起來慚愧 ,我們這些血氣方剛的大小伙子很難安安分分,偶爾還會干點“偷偷摸摸”的“壞事”,如“偷”摘幾個路邊椰林的椰青,得手后待行至無人處時,便急不可耐地分而食之,大有“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之氣勢,饑餐椰青肉,渴飲椰青汁。綿軟嫩滑的椰青肉,天然有機的椰青汁,令人回味無窮。真是悠哉爽哉,不亦樂乎!</p><p class="ql-block">可能是出于鍛煉培養(yǎng)我們警通班單“兵”獨立執(zhí)行任務的能力,陳參謀特意安排我單獨外出執(zhí)行了一次任務。一天早上,陳參謀交給我一封信件,交代我當天送到位于萬寧縣興隆農(nóng)場的二師師部。當年的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明明是從未單獨外出過,對海南行政區(qū)劃和交通等情況都兩眼一抹黑,連南俸距離興隆有多遠都不清楚,更不要說怎么去了。但我當時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和自信,二話不說就堅決接受了任務。然后向班長詳細了解了應當了解的有關情況和注意事項之后,便勇敢地出發(fā)了。去的時候一切都很順利,圓滿地將該信件送達師部,完成了任務。但回程在到石壁鎮(zhèn)轉車時,天色已晚,沒能趕上回南俸場部的最后一班車。怎么辦?石壁離南俸場部還有十多公里,我毅然決定靠自己的雙腳走回去。就這樣,我踏著黑蒙蒙的夜色開始了夜行軍。那時的海南各方面還相當落后,荒郊野嶺的連個路燈都沒有,四周寂靜無聲,只能聽到自己沙沙沙的腳步聲。說實話,一個人走在這樣的夜路上,心里還真是有點發(fā)毛。但是,既然這次任務是對自己的鍛煉和考驗,就應當鼓起勇氣,勇敢戰(zhàn)勝自己內心的恐懼,把這個夜行軍當成磨練意志、增強膽量和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機會,讓自己更強大。最后,我終于安全回到場“團”部。雖然很累,但很值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團(場)部是當?shù)氐恼巍⒔?jīng)濟、文化中心,也是各種信息的集散中心,信息傳播迅速,八卦新聞很多。我到警通班之后不久,就聽聞一樁荒唐“命案”。據(jù)說一天夜里,某隊兩位職工相約上山打獵,打算乘夜獵捕一種叫作黃猄的野生動物(那時尚無保護野生動物之說),結果因夜色太暗,視線模糊,某甲錯將某乙身上微弱的電筒光誤認為是黃猄的眼睛,遂開槍不幸將某乙射傷,后不治身亡。可憐世間從此又新多了一位寡婦和幾個沒爹的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警通班的裝備——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沖鋒槍</p> <p class="ql-block"> 幸運再次降臨</p><p class="ql-block">1969年11月,就在我知青生涯將滿一年的時候,幸運再次降臨到我頭上。一天上午,陳參謀樂滋滋地對我說:“小韓,你可以參軍入伍了。廣州軍區(qū)有文件來了,現(xiàn)役軍人的子弟上山下鄉(xiāng)滿一年的,體檢合格就可以參軍了,并且不受名額限制。團里已經(jīng)給你們外語學校知青中的4個現(xiàn)役軍人子弟報了名。”</p><p class="ql-block">這第二塊幸運的餡餅砸到頭上,真把我砸暈了,高興的不知如何是好,好半天才緩過勁來。這兩次幸運的消息都是陳祖友參謀帶給我的,真不知該如何感謝這位我生命中的貴人。除了感恩,還是感恩!</p><p class="ql-block">我們外語學校知青中,只有我和袁偉平是海軍(國家海洋局,當時屬于部隊科研單位、海軍現(xiàn)役)子弟;韓建康、黃維亞是軍區(qū)神秘的情報部門子弟。繼我之后,他們三位也都相繼接到了通知。相比之下,我比他們多了一次之前選調警通班的幸運。看來我真是我們這批到海南南俸農(nóng)場知青中幸運兒里的幸運兒啦。為此,不禁由衷感恩上蒼對我的眷顧!</p> <p class="ql-block"> 入伍體檢中的小風波</p><p class="ql-block">二師一團對我們幾位知青中的現(xiàn)役軍人子弟參軍的事情非常重視,專門派了一名軍人領著我們參加體檢。跟著這位軍人,我們幾個在縣醫(yī)院里左轉右轉,過五關斬六將,體檢進行的非常順利,我們這幾位“準”軍人心情也逐漸變得輕松起來,甚至有點得意忘形。在檢查聽力和嗅覺項目的時候,是一位長得挺秀氣的姑娘負責為我們檢測。但她說的一口很不標準的海南普通話,跟她的長相很不匹配。測聽力就是用她那很不標準的海南普通話讀出一些詞句,讓我們聽辨并復述,來判定我們聽力的好壞(這個檢查方法似乎也太落后了吧)。聽著她越是認真讀出來的海南味兒的普通話詞句,我們越是想笑。我和袁偉平都憋著笑,惡作劇地學著她的海南普通話進行復述,后來她聽出我們是故意學她說話,就草草收兵,給我和袁偉平一人一個“聽力較弱”的評語。就這還不算,該姑娘在給我們測試嗅覺項目時,故意把分別裝著白水、煤油、汽油、白酒的小瓶子,飛快地從我們前面劃過去,快得讓我們都來不及聞,結果我和袁偉平又一人一個“嗅覺減退”的評語。沒想到小姑娘斯斯文文的,報復起來還真夠狠的。不過,她給我們的這兩個“小問題”,絲毫沒有影響到我們體檢的“大結果”。最終結果我的體格為乙等體格,符合艦艇乘員條件;袁偉平的體格為甲等體格,符合飛行員、潛艇乘員和坦克乘員條件。黃維亞的體格為丙等體格,符合陸軍兵員條件。不過,唯獨韓建康的情況有點堪憂,他被檢為“心臟雜音”,有可能被刷下來。</p><p class="ql-block">得知他的情況后,我們幾個的心情立馬“晴轉多云”,愁云籠罩,并開始為他進行了艱難的游說和求情,只求“同年同月同日”進部隊。我們一直纏著那位負責領隊的地方醫(yī)生軟磨硬泡,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個都不能少”。不過那人似乎鐵石心腸,盡管我們磨破嘴皮,硬是不為所動,不肯松口。最后我們實在沒辦法,求到體檢總負責的那位軍醫(yī),好說歹說,由他出面協(xié)調,并親自重新為韓建康進行了心臟檢查。在他那句“我看好像沒什么大問題,可以參軍。”之后,我們才“如臨大赦”,終于松了一口氣。那時雖已天色漸晚,但我們的心情卻依然晴朗。</p><p class="ql-block">別了,萬泉河!別了,南俸農(nóng)場!別了,兵團二師一團!別了,知青生涯!</p><p class="ql-block">后來我們四人一起分到海南軍區(qū)131師當上了陸軍“大頭兵”,開啟了我們的軍旅生涯。</p> <p class="ql-block">我在近一年時間的知青生涯里,為祖國寶島的橡膠事業(yè)和兵團基層團隊的通信基礎建設付出了艱苦努力,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在這一過程中,我個人也得到了受益終生的人生歷練,在海南這片祖國寶島的廣闊天地“煉”就了一顆紅心,煉就了一副強健的體魄。經(jīng)過這些艱苦的、難忘的磨練,昔日的青澀小子、懵懂少年已脫胎換骨,蛻變成為日漸成熟的有志青年。破繭而出,振翅高飛,開啟了新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附:廣州軍區(qū)生產(chǎn)建設兵團</p><p class="ql-block">建制(各 師 團 匯 總 表)</p><p class="ql-block">第一師</p><p class="ql-block">1師01團 文昌 南陽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1師02團 瓊山 東昌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1師03團 瓊山 紅明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1師04團 瓊海 東升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1師05團 定安 中瑞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1師06團 瓊海 東紅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1師07團 文昌文昌育種站;</p><p class="ql-block">1師08團 文昌 東路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1師09團 瓊山 三江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1師10團 定安 南海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1師11團 瓊山桂林洋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1師12團 文昌 羅豆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1師13團 定安金雞嶺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第二師</p><p class="ql-block">2師01團 瓊海 南俸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2師02團 瓊海 東太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2師03團 瓊海 東平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2師04團 萬寧 東嶺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2師05團 萬寧 東興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2師06團 萬寧 東和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2師07團 萬寧 新中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2師08團萬寧興隆華僑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2師09團 萬寧 南林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2師10團 陵水 嶺門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2師11團 陵水 南平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第三師</p><p class="ql-block">3師01團五指山暢好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02團 保亭 通什茶場;</p><p class="ql-block">3師03團 保亭 新星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04團 保亭 保亭熱帶</p><p class="ql-block">作物研究所;</p><p class="ql-block">3師05團 保亭 金江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06團</p><p class="ql-block">3師07團 保亭 南茂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08團 三亞 南田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09團 保亭 三道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10團 三亞 南新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11團 三亞 南島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12團 三亞 立才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13團 三亞 南濱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14團 樂東 保國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15團 樂東 保顯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16團 樂東 樂光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17團 樂東 樂中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18團 樂東 抱倫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19團 樂東 福報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3師20團 樂東 山榮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第四師</p><p class="ql-block">4師01團 東方 廣壩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4師02團 東方 公愛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4師03團 東方 紅泉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4師04團 昌江 紅田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4師05團 昌江 紅林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4師06團 白沙 金波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4師07團 白沙 白沙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4師08團 白沙 牙叉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4師09團 白沙 衛(wèi)星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4師10團 白沙 龍江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4師11團 白沙珠碧江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4師12團 白沙芙蓉田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4師13團 白沙 大嶺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4師14團 儋州 紅嶺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4師15團 白沙 邦溪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第五師</p><p class="ql-block">5師01團 儋州 西培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5師02團 儋州 西華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5師03團 儋州 西慶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5師04團 儋州 西聯(lián)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5師05團 儋州 西流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5師06團 儋州 新盈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5師07團 臨高 加來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5師08團 臨高 紅華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5師09團 澄邁 紅光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5師10團 澄邁 金安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5師11團 澄邁 西達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5師12團 澄邁 昆侖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5師13團 澄邁 和嶺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5師14團 儋州 蘭洋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5師16團 儋州 龍山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第六師</p><p class="ql-block">6師01團 澄邁 紅崗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02團 屯昌 晨星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03團 屯昌 黃嶺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04團 屯昌 中坤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05團 瓊中 新進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06團 瓊中 大豐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07團 瓊中 陽江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08團 屯昌 南呂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09團 屯昌 中建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10團 瓊中 烏石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11團 瓊中 南方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12團 瓊中白馬嶺茶場;</p><p class="ql-block">6師13團 瓊中 嶺頭茶場;</p><p class="ql-block">6師14團 瓊中 加釵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15團 瓊中 長征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16團 瓊中 乘坡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17團 屯昌 廣青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18團 瓊中 太平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6師19團 瓊中 新偉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瓊中 營根機械廠。</p><p class="ql-block">第七師</p><p class="ql-block">7師01團雷州奮勇華僑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7師02團 雷州 火炬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7師03團</p><p class="ql-block">7師04團 雷州 南光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7師05團 雷州 幸福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7師06團 雷州 金星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7師07團 雷州 收獲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7師08團 雷州東方紅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7師09團 徐聞 五一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7師10團 徐聞 勇士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7師11團 徐聞 南華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7師12團 徐聞 海鷗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7師13團 徐聞 友好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7師14團 徐聞 紅星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雷州 湛江農(nóng)墾第二機械廠;</p><p class="ql-block">雷州 調豐糖廠。</p><p class="ql-block">第八師</p><p class="ql-block">8師01團 化州 星火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02團 化州新時代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03團 化州新華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04團 化州 育種站;</p><p class="ql-block">8師05團 化州和平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06團 化州 紅陽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07團 廉江 紅湖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08團</p><p class="ql-block">8師09團 化州 紅峰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10團 化州 建設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11團 廉江 黎明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13團 廉江 長山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14團 廉江 東升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15團 廉江 紅江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16團 廉江 晨光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17團 遂溪 前進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18團遂溪羅崗嶺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19團 湛江 湖光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8師803兵工廠。</p><p class="ql-block">第九師</p><p class="ql-block">9師01團 陽江 雞山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02團 信宜 紅旗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03團 高州 大井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04團 高州 勝利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05團 高州 黎垌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06團 高州 團結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07團 高州 火星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08團 電白 曙光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09團 電白 水豐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10團 陽春 喬連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11團 陽春 衛(wèi)星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12團 陽春 三葉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13團 陽春 崗美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14團 陽江紅五月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15團 陽江紅十月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16團 陽江 織篢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9師17團 陽江 平崗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第10師</p><p class="ql-block">10師18團 儋州 八一農(nóng)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江堰市|
苏州市|
稷山县|
浦江县|
巴彦县|
定西市|
溧阳市|
建湖县|
安康市|
凉城县|
德州市|
廊坊市|
马龙县|
布尔津县|
合江县|
沧源|
胶州市|
连平县|
江川县|
茂名市|
万宁市|
彝良县|
临沧市|
桃江县|
惠东县|
梁平县|
永德县|
修武县|
辉县市|
红安县|
湘潭县|
桑植县|
抚顺市|
新民市|
灵丘县|
沽源县|
习水县|
钦州市|
南乐县|
搜索|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