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龍南——中國圍屋之鄉,客家人聚集之地。“未見客家人,先見客家樓”,隨處可見的各式圍屋,印證著客家人的生存歷史,習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這一帶的圍屋外形以方形為多,也有半圓形圍屋,不同于閩東南的圓形圍屋。建筑以南北子午線為中軸,東西兩邊對稱,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p> <p class="ql-block">各式圍屋均圍繞著生存安全防御而建,雖然許多圍屋現已無人居住,但仍然保留著功能原貌,槍孔炮洞等防御功能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傳說燕翼圍四層的土墻是用糯米、雞蛋清、厥粉做成的。牢固堅實自不用說,一旦遭圍攻時間長了,土墻可以作為備戰充饑的食物,供圍屋里居住的人生存半年。</p> <p class="ql-block">圍屋前面都有個池塘,起到蓄水、養魚、防火、防旱等作用。</p> <p class="ql-block">自1700多年前西晉末年開始,唐宋明清每個朝代幾乎都有客家人的大遷徙。歷史上他們為避戰亂,五次遷徙,用自己遠行的腳步,帶著朝代的記憶與中原文化習俗,長時間大規模地流浪。一路南行,縱橫千里,最終在四面環山,水道環繞的閩粵贛交匯處,找個避戰安身之地,聚集生息,成就了這一帶客家文化的生態圈。</p> <p class="ql-block">圍屋的泥墻和屋檐,存留著人們生活過,浸潤過,熏染過的氣息。走進圍屋如同走近客家人流動的生命、歲月的深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中宁县|
兰州市|
正定县|
东乌|
洛隆县|
金溪县|
河间市|
东源县|
沾化县|
巴楚县|
颍上县|
贵定县|
沈阳市|
惠东县|
喀喇|
土默特右旗|
沁源县|
扶沟县|
安龙县|
广灵县|
淮阳县|
德庆县|
三穗县|
水富县|
中宁县|
卓尼县|
开鲁县|
福安市|
耒阳市|
盈江县|
曲麻莱县|
额尔古纳市|
黑龙江省|
开阳县|
龙胜|
峡江县|
米易县|
隆子县|
诏安县|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