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小學六年級時,班里有個同學要跳井,把大家嚇出一聲冷汗,好在有驚無險;最后大家才得知原因是因為她的爸爸要和媽媽離婚,所以她想以跳井的方式來挽救父母的婚姻。<br><br>之前我并沒有深度思考其背后的原因,直到自己學了心理學系統,尤其是榮姐昨天晚上講的《幸福力教練》里我找到了答案。<br><br>在心理學里有一個著名的受害者三角理論和創造者三角理論,榮姐說:“如果一個家庭里,媽媽陷入了受害者模式,那么她就會吸引加害者,這個加害者很有肯能就是這個家庭里的爸爸,而孩子就會成為拯救者,因為孩子其實是沒有力量當拯救者,他只能創造事件,來緩沖父母之間的矛盾,比如會讓自己生病和抑郁”。 聽完榮姐講的這段話后,我突然理解了我小學同學當時行為了,因為我同學把自己當成了父母關系的拯救者,但因為自己是小孩子其實是沒有力量去當拯救者的,那么她就選擇創造一個事件出來,讓父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她的身上,從而緩解父母的關系。<br><br>所以,青春期很多抑郁癥的孩子,除了因為壓力、恐懼、暴力等問題引發之外,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部分卻又是家長最容易忽視的問題。<br><br>關于這點我自己深有體會,2021年底因疫情導致事業受挫,加上3年生了2個孩子,導致產后有些抑郁情緒,陷入了“總有刁民想害朕”的受害者模式里無法自拔,看誰都不順眼,對著老公吵,對著孩子吼,現在想起來那個時候的自己應該像個潑婦吧! 直到遇到了順道的課程學習后,明白了“只有對自己的人生負全責,這樣才能走出受害者模式”,榮姐講的這句話我聽進去了。打那以后,我好像換了個人,不再抱怨,不再把力量放在別人身上。<br><br>而是收回力量,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每天學習精進自己,整個人從內到外煥然一新;因為我已經從受害者模式逐漸轉化為責任者模式;所以行動起來,便有了創造力。<br><br>當然,轉變的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時候孩子做了錯事,我依然會控制不住自己,咆哮出來,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我會馬上察覺自己的錯誤,我開始了內省和自觀,我學會了不帶評判的去看周圍的人、事、物,用正向去看待周邊的一切事物。<br><br>當意識到自己的不當行為后,我馬上會用零極限的方法去清理,比如那天因為一件事情吼了孩子,我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抱著孩子說:“寶貝,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孩子很快接受,并表示媽媽我原諒你了!<br><br> 在做轉變的過程中,媽媽們一定要給自己更多允許,因為我們是人不是神,哪怕再怎么學習,我們依然會有負面情緒,這些都是很正常的。<br><br>所以當你憤怒的時候,不要咽下你的怒火,不要讓怒火停留在你的身體里。當你感動沮喪、氣憤時,要把情緒真正釋放出去。<br><br>有許多積極的方式可以讓你釋放這些負面感受:你可以關上車窗,坐在車子里放聲大叫;可以捶打自己的床鋪或踹枕頭;可以大吼大叫,把想說的話統統說出來;可以把臉埋在枕頭里尖叫;可以沿著跑道跑步或是打一場球來釋放負面情緒。<br><br>不論你有沒有生氣,每周至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囤積在你身上的緊繃感釋放出來。<br><br>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去及時察覺孩子們微妙的心理變化,有的時候孩子抑郁,也許是因為家庭關系出了問題,可能是父母陷入了受害者的模式而不自知,導致孩子扮演拯救者,從而去創造事件,引發家長的關注和緩和家庭的矛盾。 我發自內心的感慨,真的慶幸自己遇到了心理學和順道的課程,如果我不來學習,我將在受害者模式里繼續打轉,像是陷入死胡同一樣,家庭關系只會越來越糟,孩子也可能在驚慌失措中長大,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心理創傷肯定不會小。<br><br>好在我及時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心理學真的是改命的課程,當你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你才能去改寫自己的人生腳本,去創造屬于你的幸福生活。<br><br>最后,用榮姐昨天晚上分享的一首詩來作為今天文章的結尾。<br><br><b>“每個人都以為自己需要某樣東西才能快樂<br><br>事實上,只有快樂才能讓你快樂<br><br>你就是你一直在尋找的愛和快樂<br><br>你就是你一直在尋找的人<br><br>關系是完美設計出來的只在幫我解答以下問題<br><br>我是誰?<br><br>我為什么在這里?<br><br>我將去向何處?”</b><br><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原市|
白朗县|
兴国县|
西乌珠穆沁旗|
盐山县|
耿马|
南漳县|
河曲县|
县级市|
浦北县|
如东县|
龙州县|
多伦县|
天峨县|
襄垣县|
尉氏县|
金塔县|
富锦市|
湘乡市|
湘阴县|
隆昌县|
安塞县|
屏边|
黑山县|
柳河县|
临邑县|
平顶山市|
阜城县|
垣曲县|
西宁市|
大埔区|
合水县|
冷水江市|
奈曼旗|
高台县|
汉阴县|
庆阳市|
保靖县|
西乌珠穆沁旗|
奉化市|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