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記浙江甬南控股集團黨總支組織黨員參加臨海“清風之旅與歷史同行”的廉政教育活動</p> <p class="ql-block"> 2月28日,浙江甬南控股集團黨支部組織各支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來到臨海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清風之旅與歷史同行“活動。公司黨總支書記張承志、業務部黨支部書記林營、生產部黨支部書記吳興建、面料支部黨書記劉家宏及21名各支部黨員參加了此次清廉教育主題活動。</p><p class="ql-block"> 臨海歷史底蘊深厚,人文古跡遺存眾多,“厚德崇文、見賢思齊”是這座城市歷經千年積淀的文化精髓。古老的廉潔脈息與時代的清正之音在這千年府城交匯,奏響一段新的樂章,政風、民風、社風隨之舒展。請隨我的鏡頭,一起來看看我們的“清風之旅”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戚公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上臺階,首先映入眼目的是這顆百年樟樹,它象一位忠誠的老兵,為戚公祠放哨,保護著祠堂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固山南麓的“戚公祠”,總占地面積9800平方米的戚公祠里,祠內設有清風長廊、止止堂、清風堂等廉政場館,還有“廉政文化展、戚繼光與臨海展”等六個主題展,是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臺州市、臨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整個建筑群由主院、中國冷兵器博物館二個部分構成。整個祠院西北高東南低,呈階梯狀,形象嚴謹穩重,極具層次性與立體感。分為入口牌坊、抗倭場景展示廳、紀念館、陰陽井、冷兵器博物館等五大景觀,形成了以“紀念景觀軸、文化景觀軸、紀念區、展示區、宗教區”為內容的“兩軸三區” 。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1555年和1561年在臨海及浙東沿海一帶,組織大規模抗擊倭寇戰斗的“心在國家,身先士卒,勇不畏難,某善料敵”的豐功偉績。特此建立“戚公祠”。</p> 拾階而上,抬頭便能看到戚繼光的大幅畫像,栩栩如生,莊重大氣;畫像兩側書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詩句。 戚公祠外殿的一樓,是以“山魂海魄 氣正風清”為主題的廉政文化展,集中展現了臨海這座負山枕海、山水靈奇的古城中,源遠流長的廉政文化。 剛進展館,迎面而來的便是“廉”字墻,字體各異、飄逸靈動、規整大氣,在明暗的光線對比中,烘托出古樸濃重的廉政氛圍。 進門,前天井兩側是清風長廊。墻體的長幅壁畫再現了戚繼光募兵、練兵的場景,生動的墻繪和展板,講述了戚繼光及其父親戚景通的廉政愛民故事和家風傳承。 <p class="ql-block">漫步長廊,山上微風拂過,愛國情、報國志和勤廉心,和著清風廉意,交織碰撞,憾動人心。</p> <p class="ql-block">“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繼光率領威震天下的戚家軍,連續在新河、花街、上峰嶺等水陸九次大戰,均獲大捷,使得侵犯臺州的1萬余名倭寇遭到毀滅性的的打擊,并解救了被擄的萬余名百姓,而戚家軍累計陣亡不到20人,九戰九捷,史稱“臺州大捷”。</p> <p class="ql-block">戚繼光身上的浩然正氣與所謹守的“忠孝廉節”,在戚公祠內交相輝映,共同繪就了臨海的清風長卷。</p> 二、東湖<div>東湖嚴格來說算是一個人工湖,北宋熙寧四年(1071),臺州郡守錢暄壘石修城導致大水漂溢,因此疏浚鑿建而成湖,并辟為園林。自宋朝以來,東湖代代屢有浚修,逐漸成為臺州園林之首。,這個被稱為“小西湖”的東湖,能給人不一樣的驚喜。比起戚公祠的厚重,這里的風景讓人感覺很輕松很美好。</div> 清代著名文人俞樾在其《春在堂隨筆》中寫道:“杭州有西湖,臺州有東湖。東湖之勝,小西湖也。”又說:“好山好水,出東郭不半里而至,宜睛宜雨,比西湖第一樓何如。”東湖現在是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的一部分,分為三大景區:湖東景區,湖心景區、后湖景區。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只能以十二分每公里的配速走馬觀花...... 東湖最核心的也是最美的部分就是在湖心島上,有湖心亭、九曲湖橋、半勾亭、駱臨海祠、樵云閣、逢源亭等。 <p class="ql-block">湖心亭亭閣三層,飛檐八出,翹角滴翠,梁壁輝煌,氣勢宏偉,構造精心。此亭為全湖攬勝之佳處,誠如“湖心亭”楹聯所贊:“劃開移仙島,畫就湖山入寺樓。”</p> “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才華橫溢、品質高潔,因正直敢言曾被貶為臨海縣丞,并留下了《久客臨海有懷》等詩作。如今,東湖建有“駱臨海祠”就是為紀念他。<br> <p class="ql-block">此外,湖中所建“半勾亭”,如一朵青蓮綻放在湖面,清幽雅致,亭名取自“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也是意韻十足,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穿過駱臨海祠,眼前一座高樓,那便是“樵云閣”,它是仿清代建筑,全木結構,非常精致華麗,也是東湖最高的樓閣。</p> <p class="ql-block">最后北門附近的琪水園,是由蘇州專業的園林設計師設計興建的。假山、小橋、流水……一步一景,處處可見江南園林的婉約風流,繁花錦繡,綠樹蔥蘢。其中廊橋更是與蘇州拙政園中的小飛虹別無二致。</p> <p class="ql-block">出了北門,登上城墻的顧景樓回望,東湖又是另一番美景。</p> <p class="ql-block">三、攬勝門</p><p class="ql-block">面高聳如云的攬勝門“好漢波”始建于東晉,巍巍聳立的城墻見證了臨海的變革。</p> <p class="ql-block">戚繼光不止留下了彪炳史冊的戰績,還在城墻設計修建方面展現出過人的巧思,他和知府譚綸在臺州府城墻創造性地加蓋了二層中空敵臺,遺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四、梅園</p><p class="ql-block">位于北固山西側的梅園,依山而建,與城墻相映,與靈江相望。逢歲末年初,一旦盛開,紅花似火,白花勝雪,粉花如霞,色香俱佳,襯著歷經歲月的古城墻,平添幾分滄桑傲骨。遺憾的是我們去的時候花期已過,但若有心留意,還是有幾枝讓我取景得到的,感謝上蒼對我的惠顧。</p> <p class="ql-block">城墻下幾只悠閑的梅花鹿,與我的鏡頭對峙。</p> <p class="ql-block">五、郭鳳韶故居</p><p class="ql-block">走進紫陽街諸天巷,臨海革命先軀郭鳳韶烈士的故居坐落于此。這是一個蕩氣回腸真實故事。郭鳳韶,臺州第一位犧牲的女共產黨員。她從小就懷有拯救祖國和民族的雄心壯志,犧牲時年僅十九歲。如煙花般璀璨生命,卻也因此隕落......我們來不及走進小院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她的英勇,只得在城墻上拉近鏡頭,俯拍下這座故居。但烈士那“廉知、廉情、廉意、廉信、廉行”的精神,也將縈懷在心。 </p> <p class="ql-block">六.紫陽街</p><p class="ql-block">紫陽街是臨海第一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縮影。走進這條古色古香小巷,只見整個小巷全用青石板鋪成的,每塊青石板大小相同,顏色相同,都是精心雕琢的,非常講究。兩旁的房子別具特色。它沒有現代建筑的氣魄雄偉,但卻有明清朝代的風范,那木頭房有的只有三層高,門和窗戶雕刻著各種圖案:那飛舞的龍活靈活現,那翱翔的鳳栩栩如生,紫陽街的燈籠特別引人注目。家家戶戶的窗口、屋檐下,張燈結彩,掛滿了一盞盞、一串串的大紅燈籠,紅得格外鮮艷。遠遠看去,像一串串小紅辣椒似的。正如城樓下的二幅對聯:右手煙火味,左手書卷氣。</p> <p class="ql-block">早有所聞海苔餅是遠近馳名的 臺州 特產,是臨海紫陽必帶回去的伴手禮之一。排隊是不可避免的,隊伍已經轉了三個彎了。現做現賣,剛出爐的海苔餅色澤鮮亮,一口咬下去,酥脆的餅皮和海苔的清香自然地混合在一起,滿滿都是幸福感。</p> <br> <br> <p class="ql-block">七. 朱自清紀念館</p><p class="ql-block">在紫陽街上有了一座朱自清紀念館,紀念館由中國人民銀行臺州支行的一部分改建而成,古色古香。展廳里介紹了朱自清在臨海的教學過往。臨窗的房間布置成書房的樣子,書香文藝,依稀能想象出先生伏案桌前的專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樓有一間“教室”,桌椅俱很質樸。</p> <p class="ql-block">館內傳來楊波老師深情的朗誦,這是一首我十分喜歡的朱自清的散文詩《匆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p> <p class="ql-block">是啊,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歷史的腳步從不因誰而停留。時代在變,事物在變,但對于府城百姓來說,有些精神傳承亙古不變,譬如這座古城的正氣,譬如城中人事的清廉。正是這份篤定與堅持,讓無數清官廉吏的故事流傳至今,更讓清廉文化的種子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清風拂過,花香漫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山县|
茂名市|
龙门县|
康乐县|
陆川县|
盖州市|
禹城市|
肃北|
遂昌县|
临沧市|
依兰县|
乐业县|
赤水市|
明星|
九台市|
舞阳县|
西昌市|
达日县|
万荣县|
绥化市|
乐山市|
罗甸县|
渭源县|
唐海县|
容城县|
黔西|
阳高县|
乡宁县|
陇西县|
长宁县|
龙口市|
和龙市|
横峰县|
土默特左旗|
惠水县|
衡阳市|
襄城县|
葫芦岛市|
嘉义市|
新竹市|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