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清的駱馬湖啊,一望無際……</p><p class="ql-block"> 一首《清清的駱馬湖》,讓駱馬湖成為歷史文化名城宿遷一張活力名片。駱馬湖水產品資源物產豐富,魚蝦品類眾多,駱馬湖魚類從生態上分析有三種類型:一是定居型魚類,如鯉、鯽、銀魚、白魚等;二是半洄游性魚類,如青、草、鰱、鳙、等;三是海淡水洄游性魚類,如刀鱭、河鲀、鰣魚等。蝦類主要有青蝦、白蝦、龍蝦三種,此外還有細螯沼蝦、細足米蝦、糠蝦等品種,但在這眾多品類中,品質優良,名聲在外的還屬“駱馬湖三白”?! ?lt;/p><p class="ql-block"> 駱馬湖銀魚,通體晶瑩剔透,色白如銀,顧名思義銀魚,它是駱馬湖里長得最有意境的美魚。如果你駐足在駱馬湖的漁家船邊,俯視波光粼粼的清清的駱馬湖,說不定就有幾條玲瓏剔透的銀魚兒跳躍出來,像一個個調皮可愛的小精靈。仔細觀察,大的銀魚如鉛筆般粗,小的銀魚只有水筆芯那么細。晶瑩剔透的身體上鑲嵌了一對小小的烏黑發亮的眼睛,炯炯有神,再加上一條微灰色的小尾巴,實在是惹人喜愛。銀魚的營養價值豐富,魚肉細膩,鮮嫩潔白,無刺無鱗。銀魚的做法有:“銀魚炒雞蛋”“銀魚蛋湯”“香辣酥銀魚”“紅燒大銀魚”“尖椒銀魚干”等,做法雖然多種,但我認為用鮮銀魚煮面條的味道最是鮮美,做法是豬油燒熱后蔥姜爆鍋,加水煮沸,鍋中放入銀魚,待銀魚煮熟后加入手搟的面條煮制,淋入雞蛋液,放些雞毛菜煮熟即可,出鍋時撒點白胡椒粉,喜吃辣的若是再伴點新鮮的鹽豆,更是味覺極美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白魚以小魚蝦為食,它在分類學上屬于鯉科一類,駱馬湖人俗稱白絲,翹嘴鰱子。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嘴巴上翹,與身體基本上呈近90度的一個直角,體型細長,通體銀白色,鱗下脂肪較多,肉質細嫩潔白,品味鮮美,非常像長江鰣魚,唯一的不足,就是白魚的魚刺比較多,成細軟狀。唐代的大詩人杜甫就曾經寫下“白魚切如玉”的詩句來贊頌它。《吳郡志》有“吳人以芒種日謂之入霉,梅后十五日謂之入時。白魚至是盛出。謂之時里白”,在隋朝的時候,都作為貢品而入貢洛陽皇家餐桌。由此,可見一斑。</p><p class="ql-block"> 駱馬湖船菜因起步較晚,能夠以白魚做出切合當地文化內涵及花樣的飯店不多,我們對于宣傳及推廣也存在一些欠缺,不為外人所熟知,所以在一些飲食書籍當中,白魚相關制作方法及文化故事在江南太湖一帶的記載比較多。其實,從水質上來講,駱馬湖水質的PH值是堿性的,堿性水質因水質清潔、無污染,所謂好水養好魚,所以駱馬湖的白魚肉質緊密鮮嫩、富于彈性,無需蘸料、本味鮮甜,在烹制過程中是無需太多調味料的。</p><p class="ql-block"> 白魚的正常做法有“清蒸白魚”“紅燒白魚”“清燉白魚”“白絲魚丸”“白絲魚糕”“油爆鮮白魚”“白魚餃子”等,其中“清蒸白魚”的做法有好多種,原始的做法是:白魚抹上豬油、剞一字刀口或十字刀口、墊上蔥姜蒸制后,取出蔥姜,魚身淋入蒸魚豉油,鋪上三絲(蔥絲、紅椒絲、姜絲),滾油沿著三絲澆上魚身,此時刺啦聲響,魚香、蔥姜香、豉油香數種香氣混合而出,香滿廚房,沁人五蘊;現在改良后的做法:有白魚開背剞刀鋪入盤中,盤中墊入螺絲,蔥姜開蒸;有白魚剞刀口處夾以臘肉或鮮五花肉開蒸的;有白魚剞口處輔以白米蝦銀魚開蒸的、謂之“清蒸三白”。</p><p class="ql-block"> 我們飯店根據西湖醋魚的方法做過一道“駱馬湖醋白魚”。具體的做法為:白魚剞十字刀口放入魚盤中、魚身底墊入蔥姜,蒸熟后,將蒸過的白魚魚湯,放入鍋中,依次加入白糖、醬油、香醋用水淀粉勾芡,然后淋少許香油,制成芡汁,撒上姜米即可。此菜芡汁稠濃紅亮,以澆在魚身上似流不流為佳,過稠則影響形美,過稀則有損成菜的風格,味微甜微酸是此菜的特點。</p><p class="ql-block"> 近年來隨著駱馬湖旅游業的興起,不少外地的游客前來我們飯店就餐,常常有游客會問你們飯店有“銀刀”魚嗎?我想點個“清蒸銀刀”,剛開始時候、我常常不明所以,以為是毛刀魚。后來有個顧客同我講了一個故事,我才明白銀刀的來歷。</p><p class="ql-block"> 順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關后,為鞏固統治,頒布“剃發令”,因引起漢族的不滿和反抗,于是公開廢除此令,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后,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剃發令”,規定:“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發”。剃發令所到之處,民眾無不反抗。針對清廷“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野蠻政策,老百姓針鋒相對,喊出了“頭可斷,發不可去”的口號,世居江南湖泊的漁民劉阿銀帶領一幫人與清兵激戰。在一次湖上戰役中,劉阿銀與清兵兩船相遇,雙方近身肉搏,劉阿銀手臂中箭,大刀掉入湖中。他忍住劇痛,下水撈起大刀,向清兵殺去,只見刀鋒所至、銀光耀眼、刀氣縱橫、所向披靡,清軍被他氣勢所震撼,紛紛落荒而逃。劉阿銀再一瞧手中,居然是一條銀光閃爍的白魚,于是乎,因劉阿銀名叫阿銀,所以老百姓就把白魚稱之為銀刀了。</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白,就是我們駱馬湖的白蝦,在我們駱馬湖邊,白蝦一般俗稱為“白米蝦”,當湖邊的漁民捕撈上來的白蝦放在漁網里的時候,乍一看,就像滿滿的白米一樣,在獲取經濟價值的同時,也飽含著滿滿的收獲喜悅感。白蝦是水生甲殼動物,生長期一般為一年左右。白蝦沒有專門汛期,每年六月到八月中下旬,是白蝦產卵旺季。此時的蝦腹中蝦籽飽滿,漁民也稱"爆子蝦"。其他區域所產的蝦會"死蝦泛紅",駱馬湖的白蝦卻不然,燒熟晾干也不變紅,渾身依然白色,所以謂之白米蝦。</p><p class="ql-block"> 白蝦殼薄、肉嫩、味鮮美,各種做法層出不窮,但漁民最喜歡的吃法卻是制作簡單“尖椒炒白米蝦”,做法為:鍋中油熱加入蔥姜蒜爆香,隨后放入尖椒絲炒制斷生,最后放入白米蝦,因白米蝦比較鮮嫩,只需加入適量咸鹽,無需放其他的調味品,隨意翻炒幾下便可。上桌時候卷著我們宿遷當地的特產煎餅,吃在嘴里,愜意無比。</p><p class="ql-block"> 白米蝦不但炒制好吃、做湯亦是不錯、我常制作的湯菜是“碧玉荷包白米蝦”,做法為:荷包蛋用豬油煎好后、切成小塊備用,鍋中放油加蔥姜爆香,加入開水,放入荷包蛋,待煮至湯色乳白時,放入萵筍片、白米蝦,撒入適量咸鹽即可出鍋,此菜特點,湯色乳白,萵筍如碧,白米蝦鮮嫩,荷包蛋醇香。當然了,白蝦的吃法還有很多,名目繁多,各有特色,鮮食有鹽水、油爆、蝦片、蝦仁、蝦圓、蝦卷、蝦仁可做成蝦仁炒蛋、蝦仁羹湯、石榴蝦仁、碧螺蝦仁、用作配料的菜則更是不勝枚舉:蝦肉餛飩、餃子、饅頭、蝦絨蛋球、蝦珠鯽魚、薺菜蝦餅、孔雀蝦蟹等百十道名菜。</p><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人,在駱馬湖歷史發展長河中,這些美妙食材,已經深深的烙在人民心中。隨著湖區退捕后,生態養殖的駱馬湖“三白”也成為了駱馬湖帶動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張很好的明信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福县|
南陵县|
虎林市|
孟州市|
岑溪市|
牡丹江市|
天祝|
土默特右旗|
洛宁县|
虞城县|
饶河县|
牟定县|
黄山市|
安顺市|
杭州市|
毕节市|
中宁县|
巢湖市|
商水县|
阿克苏市|
岳西县|
治县。|
英吉沙县|
辽阳市|
郧西县|
图木舒克市|
余干县|
个旧市|
育儿|
浙江省|
黄山市|
淳安县|
平潭县|
铅山县|
明溪县|
临海市|
凭祥市|
永胜县|
瑞丽市|
本溪|
汾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