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納蘭容若的眼中看見什么?他見到了漢語藝術的經典,身邊的雕梁畫棟像是虛置,容若的意之所向非常明確,他專心培育了詞語之花,詞語之花是他的終生追尋的情花,他由此贏得了孩子般的單純,而這種單純乃是杰出的漢語詩人之常態。滿族公子納蘭容若正是被漢語征服的一個典型。</p> <p class="ql-block"> 唐詩宋詞元曲中<b>“惆悵”</b>是一種經典情緒,是一種深遠廣闊而又持久的意緒;柳永說<b>:“都門悵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b>蘇軾說<b>:“惆悵沙河十里春。”</b>納蘭容若錦衣玉食卻落落寡歡,他的惆悵不是杜撰,不是<b>“為賦新詞強說愁。”</b>被漢語藝術層層包圍的納蘭,惆悵已催生了他的憂郁。</p> <p class="ql-block"><b>殘雪凝輝冷畫屏,</b></p><p class="ql-block"><b>落梅橫笛己三更。</b></p><p class="ql-block"><b>更無人處月朧明。</b></p><p class="ql-block"><b>我是人間惆悵客,</b></p><p class="ql-block"><b>知君何事淚縱橫。</b></p><p class="ql-block"><b>斷腸聲里憶平生。</b></p><p class="ql-block">這首詩傾吐出納蘭所有的哀愁,正因飽嘗人間離愁別苦,情不自禁潸然淚下,豪門貴公子,<b>卻在斷腸聲里憶平生,</b>這一句可對應“<b>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b>詩人棲身于內心的縱橫深處,更活向漢語經典中。</p> <p class="ql-block"> 納蘭曾經的初戀銘心而無結局,接下來由父母包辦的婚姻來臨,盧氏嫁入納蘭府,納蘭對盧氏并非一見鐘情,但溫婉靈秀的盧氏讀過很多書,心靈的通道幽曲而微妙,她諳知納蘭的心事,納蘭仰慕李清照與趙明誠走過的好時光,他們為尋文物走鄉串戶,登泰山絕頂為得到古碑拓,雙雙狂喜…他們愛著且有事干,愛著并不單調,賭書潑茶成為納蘭對愛情的期許。盧氏的到來,給納蘭容若的生命中帶來了最燦爛的陽光,盧氏有孩子般歡笑聲,戶內戶外與夫君捉迷藏,夏季里傾盆大雨天,盧氏打著雨傘憨憨地護著花,雨傘護住幾朵嬌嫩的花,自己卻成落湯雞……納蘭夜晚歸家時,她就在燈下等他,做夢也等他,她要做丈夫的知音,她不棄女紅千針萬縷,繡榻閑時,雕欄曲處,同倚斜陽,并吹紅雨,兩情相悅。盧氏懷孕有喜了,納蘭每日喂她羹湯…她難產死去了,結婚只有三年,一千天,纖纖玉手拽不住,慢慢滑向陰間,深愛者陰陽永隔,這是人類永恒的絕望。</p> <p class="ql-block"><b>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視,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b></p><p class="ql-block"><b>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前夜雨玲。</b></p><p class="ql-block"> 納蘭這一首《南鄉子》中最揪心的一句是“<b>卿自早醒儂自夢”</b>詩人想像妻子脫離人世苦海,而獨落人世的自己飽受煎熬,他對死者的懷念句句斷腸,這首恰似杜鵑啼血的悼亡詞,催人淚下,不忍卒讀。</p> <p class="ql-block"> 納蘭容若有多少錐心離別,就有多少惆悵傷懷,我們只能從只言片語的詩詞當中,得以窺見當年才情橫溢的納蘭容若公子,了解他無限的哀思與嗟嘆,走進他每一筆刻骨銘心的橫豎撇捺,那便是:一曲玉笛聲,兩處淚縱橫、三更明月照、四面殘雪冷畫屏。</p> <p class="ql-block"> 納蘭刻一閑章<b>“自傷多情。</b>”這位漠視門第的貴公子,他的淚最多,但沒有給人留下軟弱的印象,反而是堅硬的。納蘭十歲開始學填詞。方塊字構筑的宮殿才成為他所迷戀。他看不見富貴,而漢字的閃閃發光使他深陷其中,家中的大書房為游牧民族的單純公子提供了避難場所,青燈黃卷美少年在這里讀了大量的書,讀透了兩個字<b>“情,義。”</b></p> <p class="ql-block"> 納蘭是豪門的精神叛逆者,他除了對愛情執著,對友情也是十分執著,在交友上,他最突出的特點是<b>皆一時俊異,于世所稱落難合者。</b>”容若不流于俗世,他的朋友不論門第,不論出身,也不論功名。只要有才氣的有志之士都被視為志同道合的好友。納蘭的一首《金縷曲?贈梁汾》是寫給好友顧貞觀 : <b> </b></p><p class="ql-block"><b>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弟。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此意?不信道、竟逢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b></p><p class="ql-block"><b>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緣、恐結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b></p><p class="ql-block"> 梁汾:是顧貞觀的字,顧貞觀是納蘭容若一生的摯友,顧貞觀被這首詩的真氣淋漓的表白感動哭了。他年39歲,納蘭21歲,滿漢民族的差距,18歲的年齡差距,沒有阻止他們的相知。兩個人都好文學,會詩詞,納蘭府里經常賓客滿座,但納蘭與顧貞觀感情最好,對于一個詞人最重要的莫過于自己的詞集,病重期間,納蘭將自己的詞集交給顧貞觀,請他來集結出版,令人艷羨這似親人托孤的情感。顧貞觀早看慣世事波瀾,但沒想到這位年輕人這樣情真意切。一首詞中“<b>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b>意味著計么?意味著納蘭對豪門的不屑。不屑從何而來?從漢語藝木強大的吸引力而來,至此顧貞觀完全放下被人譏笑攀附豪門的負擔。納蘭以風雅為性命,以朋友為肺腑,重情重義甘為知己肝膽相照。這是朋友間的極至深情,這深情并不遜于愛情。</p> <p class="ql-block"><b>南北三千里,同心不得說,</b></p><p class="ql-block"><b>秋風吹蓼花,清淚忽成血!</b></p><p class="ql-block">納蘭寫為顧貞觀送行的一首五言詩,“南北三千里”的阻隔在古人看來已如天涯海角般的遙不可及,距離的遙遠,交通的不便,通信的落后,讓離別意緒成為古人最重視的情感“清淚”和“血”足見傷痛之深,納蘭將哀婉幽情交付于詞中!</p> <p class="ql-block"><b>握手西風淚不干,年來多在別離間。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后山。</b></p><p class="ql-block"><b>憑寄語,勸加餐,桂花時節約重還。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b></p><p class="ql-block"> 當時的朝野滿漢隔閡甚深,而納蘭的朋友卻都是江南漢族人,皆是坎坷失意之士,納蘭傾盡自己的全力幫助他們。這一天南方傳來噩耗,顧貞觀的母親病故,他必須立刻離京南歸,當納蘭得知這一消息后,他的傷心震驚不亞于顧貞觀,他不僅為朋友難過,也為自己難過,因為他已經成為納蘭不可缺少的一位精神生活的摯友。<b>“握手西風淚不干”</b>一派依依惜別的景象,多情公子將自己止不住滑落的淚水,化成一行行長短句,這里有叮囑,有期盼。梁佩蘭在納蘭性德的祭文中說<b>:“黃金如土,惟義是赴,見才必憐,見賢必慕,生平至性,固結于君親,舉以待人,無事不真。”</b></p><p class="ql-block"><b>這評論用于納蘭卻絕無夸張!</b></p> <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乾隆晚年,和坤為了博得龍顏一悅,獻上了一部《紅樓夢》,乾隆讀罷良久,掩卷長嘆一聲:“書中所寫,不正是明珠的家事嗎?”所幸的是,容若最終還是逃離了最殘忍的一幕,他沒有親眼目睹家道中落的衰敗,不然容若將何去何從?</p><p class="ql-block"> 納蘭容若只活了三十一年,他的生命,不是絢麗多彩的煙花,升起而又立即散落。他出生在冬天,小名冬郎。納蘭更像冬日飄然而至的雪花,飄飄灑灑,在每一個深情又豪邁的人心里融化。<b>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江西省|
庄河市|
临城县|
清水县|
黄梅县|
庆城县|
肥东县|
师宗县|
西乌珠穆沁旗|
本溪|
安吉县|
彝良县|
汝阳县|
康定县|
石林|
东辽县|
沂水县|
桂平市|
定南县|
宝坻区|
彭阳县|
乐清市|
青州市|
镇巴县|
库车县|
大厂|
大埔区|
哈密市|
黑水县|
陆河县|
合山市|
枝江市|
武穴市|
台前县|
高青县|
安徽省|
太保市|
旬邑县|
灵川县|
东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