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三個地方,值得我們常常思考。第一個地方是街邊,最好是紅綠燈一側(cè),你就站在那里,看看那些匆匆忙忙過來過去的人群,你不認識他們,一個都不認識。這很有趣,因為你不認識他們,你盡可以看看他們的身影,有一個家伙正在跑過去,好像有很著急的事情一樣,結果他背包里的東西掉在地上,他胡亂收拾東西,前后都是別人的腳后跟。你就像一個攝影師一樣,關注這一切。一個坐在輪椅的人,用手推動車輪,那種往前的努力,令人感動。第二個地方是山頭,或者樓頂也可以——,不過,你站在樓頂?shù)臅r候,最好不要讓別人有你會輕生的感覺,這會造成緊張,接著是很多社會資源為你奔襲而來。你站在高處,你會發(fā)現(xiàn)汽車就像一個很小的點,你分不出奔馳車和普通車,這沒有任何意義,那就是一個點。房子也是一個點,至于里面是怎樣的裝飾你也無法想象。還有一個地方就是河邊,你當然也不要裝得像一個憂郁癥患者,你的臉色應該平靜,略帶喜悅,手里有一本書是很適宜的,你就坐下來,給人的印象你是一個文藝青年,你在那里看書,而實際上你是在察覺流水本身的狀態(tài):它的源頭就足夠你展開想象的翅膀,而蜿蜒盤旋的形式則鼓勵你深入大自然的自身變化的品質(zhì),有一些落葉就在你附近的水草邊滯留,大約幾分鐘后,落葉被帶往更遠的地方,翠鳥站在倒伏的樹枝上,它們不急于捕捉食物,而是瞇著眼睛享受著陽光的溫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相約星期二》中,莫里老教授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事實:我們被無數(shù)瑣碎的日常事務所裹挾(原文用的是wrapped這個單詞,wrap是包裹的意思,就像店員把你買的東西包起來一樣。我用"裹挾"這個詞,更加接近老教授的原意。),這就是我們的文化。我們應該要做的一件事情是,我們要培養(yǎng)自己一種更新的習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往后退,</p><p class="ql-block">關注我們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并且這樣說:</p><p class="ql-block">這是生活的全部嗎?</p><p class="ql-block">這是我所要追求的一切嗎?</p><p class="ql-block">我是不是迷失了一些事情?</p><p class="ql-block">你需要別人來提醒你現(xiàn)在在哪里嗎?</p><p class="ql-block">或者,你不再陷入一種自動化的反應過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依然會建議我的讀者朋友們,在你閱讀《相約星期二》的時候,不要把這本經(jīng)典作品當做故事來讀。故事不是這本經(jīng)典作品的特色。尋找故事,成為了我們急功近利的另外一種形式。要是一本作品沒有故事情節(jié),我們會根本讀不下去。我們需要故事,離奇的古怪的波瀾起伏的,甚至還需要復式結構多重敘述——,評論家總是津津樂道于這樣的故事結構,這樣一方面顯示出來他們的專業(yè),一方面也展示他們的智慧水平。我曾經(jīng)反復閱讀《燃燒的原野》,那些經(jīng)典的短篇,僅僅切取故事的某個片段,很多時候連片段都談不上,一些對話一些黑暗樹林里的對話一些遙遠的村子的狗叫就構成了藝術的精髓所在。如果你要從《燃燒的原野》里尋找故事,這會讓你不舒服。《相約星期二》讀起來就是一個老人一生的生命領悟,這些話語洋溢著生活經(jīng)驗的價值光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往后退,</p><p class="ql-block">關注我們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并且這樣說:</p><p class="ql-block">這是生活的全部嗎?</p><p class="ql-block">這是我所要追求的一切嗎?</p><p class="ql-block">我是不是迷失了一些事情?</p><p class="ql-block">你需要別人來提醒你現(xiàn)在在哪里嗎?</p><p class="ql-block">或者,你不再陷入一種自動化的反應過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把老教授的建議(一生心得)重復一次,我相信這會幫助你更好地懂得自己、懂得生活、懂得命運、懂得如何在短暫的人生中尋找真正的意義、懂得旅程的重要性到底在哪里而不是你急于到達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沒有學會如何往后退的生活藝術。我們被日常事物纏身,被裹挾,以至于我們忽略了生活的中心,在有所迷失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迷失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我們自己的生活保持距離,就像我父親在菜園子總是教我一樣:一棵辣椒苗和另外一棵辣椒苗要隔開一尺五的樣子,這樣每一棵辣椒苗都會長得好。保持距離,需要清醒的頭腦,需要我們確信自己擁有自己的中心,需要我們體驗生活本身而不是被裹挾著隨波逐流,需要我們意識到所有的自動化反應造成了生命的機械、毫無生氣、被瓦解的苦難、喪失自覺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把"積極主動"放在第一,你能夠明白作者的用意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圖文原創(chuàng),毛歌微信號:maoge1965)</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澧县|
绥宁县|
襄垣县|
清新县|
乐至县|
诸暨市|
舒兰市|
山阳县|
剑阁县|
固始县|
南岸区|
涪陵区|
和硕县|
察雅县|
万盛区|
卢龙县|
那坡县|
平湖市|
白玉县|
察哈|
交城县|
葵青区|
巨野县|
镇沅|
孝感市|
威宁|
晋中市|
南澳县|
花垣县|
鄂托克旗|
孝感市|
西峡县|
阿克苏市|
建瓯市|
阳江市|
怀化市|
甘德县|
安吉县|
柳河县|
昌乐县|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