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上海老城的昨天與今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海無疑是中國最大都市,在這金舞銀飾的地方,高大時尚與百年西式建筑交相輝映,中西文化在這里無縫對接,燈紅酒綠伴隨華麗飄渺彰顯著城市的繁榮與發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新中國建立七十多年,城市的人文,制度,社會,經濟,民生等等都有了脫胎換骨的改造提升,人換了一代又一代,城市面貌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人民在建立新的價值體系,打造新的生活,在安定傳統的生產生活同時,老上海人依舊保持海派文化生活特征。四十年來隨著改開日益深廣,與世界的關系更為密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了解這座城市的人,會發現在新舊社會變化進程中,昔日老上海人的那種乖戾與虛榮,精明與自負,細膩與低調,夸張與計較,張揚與忍耐,靜默與智慧等固有特質還依然存留在人們的骨子里,附著在日常生活中,在每個角落流淌,并且在新生代中不斷傳承。即使在占人口多數的外來戶逐漸融入上海后,也會或多或少受到這些特質的熏陶,浸染上這些地域人文特色,影響著這個龐大群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上海徐家匯肇嘉浜路景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魔都風光集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里洋場煙花地,風云際會上海灘,這是半個世紀前對上海的經典描述,既是對東方大都市的贊美,更夾帶著對那個時代十里洋場里爾虞我詐,弱肉強食,波詭譎異,兇險沉淪的真實記錄。上海在變與不變,新與舊歷史易位中繼續保留著別樣風月,風云際會里飄灑著國際浩蕩雄風。而在現代的飛速進展中,上海也不拉后,以自己雄厚實力領跑全國,驚艷世界,跨出了豪邁步伐,一騎絕塵,很多領域走在全國乃至全球前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楊浦大橋橫跨黃浦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五彩繽紛南京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海歷史悠久,遠古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唐宋出現農耕漁獵和織造文化積淀。戰國時屬楚,是楚國公子春申君黃歇(古申國,今河南信陽人)封邑,故浦江也稱春申江,別稱為“申”。在這塊北濱長江,太湖,西靠天目山脈,南臨杭州灣,東向太平洋,松江九峰連綿,天目余脈支撐,大江河湖滋潤,東海潮起潮落,把這里塑造成一尊風水寶地。在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浦江兩岸(現蘇州河)和濱海沿江一帶沼澤連片,魚蝦繁盛,蒿草瀟瀟,蘆葦叢叢,居民多以魚獵農桑為生。唐代中葉這里始置華亭縣,位今松江區,是上海建縣之始,目前部分遺跡尚存,宋末改置上海鎮,到1292年,元朝設上海縣,縣治在今上海市中心豫園一帶,被視為上海城市歷史起點。明朝時,滬地日漸興盛,1553年,為抵御日倭筑上海城,現古城公園尚留遺跡,歸江南直隸松江府轄,大致位今人民路與中華環路區域。當時松江府轄境及周邊地區是全國最大棉紡中心,設華亭縣,青浦縣、金山衛等。清朝沿襲明制,仍由松江府轄,并設立江海關??滴?685年至清乾隆、嘉慶年間,上海漸成東亞貿易大港和漕運中心,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1843年鴉片戰爭后,腐朽無能的清政府被西方列強打趴在地,氣息奄奄,辱沒主權,上海被強迫開辟為對外通商口岸。1845年英國、美國先后設立租界,1849年,法國接踵而至,侵占大片土地設立租界。英美法德意日等西方殖民者自1843年后的100多年里紛紛在上海設立了多個租界,實行殖民統治,把持著一切權利,上海成了外國殖民者在中國傾銷商品,搜刮原料、財富的主要口岸,因此有了“冒險家樂園”之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明清以后,上海地區作為蘇南富庶地,被逐步開發,成為魚米之鄉,商業經濟日臻發展,現代工業漸露萌芽。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成立,1930年7月1日改稱上海市。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租界收回。1949年5月27日,上海獲得解放,經過歷屆政府與人民長期不懈的改造建設,成為新中國重要工商業基地,造就成中國最大工商貿易和金融中心,世界主要工商金融中心之一。中國改開四十多年來,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城區面積擴大五倍以上,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前茅,上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節日豫園夜色闌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城市綠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海老城在華麗的外衣下,敗絮也在其中。共和國建立后的幾十年里,城市雖然發生巨大變化,但由于老城布局限制等歷史原因,道路擁擠,交通阻塞,基礎設施破敗 ,舊宅破落,人口眾多,住房緊張,許多市民居住在破舊擁擠的棚戶區,人均面積不足三平米,幾代人蝸居在狹窄的閣樓里,生活在雜亂無章的老城里弄,慘狀不忍直視,不可回味。人們無奈地說,陸家嘴是上海,老虎窗、亭子間也是上海;黃浦江蜿蜒流淌是上海,弄堂里的曲折過道也是上海;每天早上嘩嘩啦啦涮馬桶看東方明珠是上海;七八戶共用一個小小廚灶間,七八個爐子七八只水龍頭,七八個人做飯轉不過身來,大馬路上車水馬龍也是上海;高樓霓虹,時裝粉黛,光著膀子,搖著蒲扇,躺在弄堂度夏的還是上海。這難以想象的景象折射出的是上海老城區棚戶區百姓難以言表的窘迫和無奈,是他們終生難忘的噩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換個角度看上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全覆蓋搬遷的老居民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昔日繁華老城區今日冷落凋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舊改是上海這種特大城市最難的工作之一。大眾天天盼夜夜盼,苦盼著這一切能夠早日改變,這是時代要求,大眾呼喚。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實力增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漸強烈,促使上海市不得不在老城改造,基礎更新,民生改善上作更大努力,不得不用壯士斷腕之決心,知難而進,用洪荒之力啟動大規模舊城改造工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海舊改持續了30年,前期由于政策不明,補償不濟,舉措不當,安置不妥,要價過高等原因阻礙而遲滯不前。在實施進程中,歷經磨難,不斷探索,殫心竭慮,逐步推進,但見效甚微。但從2017始,上海市委政府,痛定思痛,決心背水一戰,對舊改區域實施全覆蓋搬遷,限期完成。到2022年7月,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改征收全部完成,面積超3000萬平米,動遷居民約130萬戶。大片老舊房屋被征收,最難啃的骨頭終于拿下,搬遷的塵埃落定,標志舊改進入新階段,祖祖輩輩蝸居在破舊狹窄里弄的居民戀戀不舍地離開老屋,離別那熟悉的街道里弄和熟悉的街坊四鄰,有的異地置換,有的貨幣補償,有的遷移遠郊,還有的投親靠友,另尋出路。雖然大部分遷移戶得到較好安置,但仍有一部分人不能如愿,心有不甘,大勢之下,只好服從大局,飲痛搬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例如市中心黃浦區的光啟路是條古老街肆,過去居民密集,商業繁盛,老屋雜亂,功能落敗,是典型的老舊街區。它緊靠豫園,北起方浜中路,南至復興東路,長405米,寬9.7~10.1米,車道寬6.6~8.0米。原名老縣前街,因系舊縣署基改辟而得名。曾名縣南大街、縣前直街。民國元年(1912年)改名縣基路,習稱閣老坊。民國21年為紀念徐光啟改今名。沿路為住宅商鋪。如今已人走街空,行人稀落,老房子都已被木板和磚塊封得嚴嚴實實,待拆的房子墻上粘著一塊塊藍色塑料牌,上面寫著“全覆蓋動遷區域 .注意安全 .慎勿入內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里正在展開脫胎換骨式的舊區改造,老城廂的原有道路、空間尺度將發生徹底變化,江南城廂風貌也將完全消失。曾經熙熙攘攘的光啟路馬路菜市場,晨聚暮散,那種擁擠不堪的市井生活,一如曾經熱鬧非凡玄扈臺,一曲唱罷,終歸曲終人散。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時間的洪流里,任何人都無可奈何,都會成為歷史,人間世事就是這樣,唯愿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與光啟路和硝皮弄,鐵皮弄,安仁街,董家渡等眾多老街揮手作別吧,祝福它明天會更美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榮光已去,未來何興?豫園周邊舊街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浦東濱江曠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海舊改規模弘大,征收拆遷千頭萬緒,新建改造過程復雜,人們的期望值很高。有人說這些片區將“騰籠換鳥”,也有的認為會賦能新功,還有的估摸是以地聚財等等,坊間議論紛紜,各執一詞。不論怎樣,這些舊區老宅就像城市牛皮癬,不僅影響都市形象,也降低城市品位,與現代化城市要求格格不入,實施整體改造是必須的。騰籠換鳥也好,以地聚財也罷,為改善環境,提高品位,完善功能,賦予更大發展空間代價再大,困難再多也是值得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為征收拆遷,政府已撒下海量銀子,費了無限心力,后續開發建設還將投入數萬億真金白銀,資金來源要么央媽放水,要么多向籌措,沒個十年八載難以完成。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社會,強力政府,沒有一套有效辦法,沒有巨大的財力支撐,即使愿望再好,目標再大也于事無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為一個局外人,雖對上海有所了解,但認知不深,所見這些令人十分震撼,可謂是劃時代的創舉??吹侥且黄俗呤铱招〗掷锱?,現場拍了些圖片視頻,有感而發,留下這篇圖文,記錄魔都的歷史變遷,希望上海變得越來越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癸卯春節期間的黃浦區董家渡老城廂,人遷屋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一大片區域(復興東路北側)居民已搬遷完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祝福上海,未來可期</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志丹县|
麦盖提县|
南江县|
兴化市|
偏关县|
林周县|
新郑市|
容城县|
桓仁|
桦川县|
中卫市|
临泉县|
和田市|
伊吾县|
新疆|
镇巴县|
嘉义县|
建昌县|
延津县|
清镇市|
宜君县|
东乡|
北宁市|
永修县|
高密市|
仁化县|
北流市|
邻水|
麻江县|
新化县|
屏山县|
马龙县|
平顶山市|
宜州市|
阜南县|
林西县|
塘沽区|
耿马|
海口市|
铜陵市|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