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張 家 界 奇 石</b></p><p class="ql-block"><b>【散文 作者 李 仲 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素以奇山奇水聞名于世。</b></p><p class="ql-block"><b> 而我最稱道的卻是奇石。</b></p><p class="ql-block"><b> 那一座座突兀挺拔的石山,或雄偉,或峻峭,或妖嬈,或嫵媚,或兼而有之,終年為云霧所纏繞,日夜有猿猴在跳躍,奇則奇矣,然只能遠觀,不能賞玩,更不能藏于行囊,居為已有,茶余飯后令無緣親歷名山者一飽眼福。</b></p><p class="ql-block"><b> 張家界的奇石并不在山里。相傳女媧補天,掉下兩塊石頭,一塊掉到金陵,一塊掉到武陵。掉到金陵的那塊石頭,早被曹雪芹、高顎二先生拾得,用淚水碾磨出了一個紅樓夢,還自謙說是滿紙荒唐言。掉到武陵的那塊石頭,據說就在距武陵源不遠的星子山下的澧水河中,卻一直未被世人發現。斗轉星移,風雨剝蝕,澧河水不舍晝夜地沖刷啃噬,終于碾碎成無數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彩石。</b></p><p class="ql-block"><b> 有幸目睹張家界奇石,還是前不久的事。那天我一到慈利縣,從省直機關下到縣里當縣委副書記的朋友就拉我去看石頭。我大不以為然,老遠的來,難道就為了看幾塊爛石頭不成?穿過大街和小巷,到了一位叫姚春娥的縣政協主席家里。她是位五十多歲的女領導干部,曾在市婦聯負過責,身板結實性格開朗,收藏奇石是她的業余愛好,已有幾年的歷史。她家有專門的陳列室,1000多件奇石稀世珍寶般地裝在幾個展品柜里,說是從星子山下的澧水河中親自挖掘、淘洗、挑選回來的。我請她介紹介紹奇石,她卻非常的謙虛,說縣政協還有位叫朱法佃的副主席,收藏歷史比她長,經驗比她豐富,收藏的奇石參加過國際大展,還得過獎,出版過專著,是位遠近聞名的收藏家。說話間,她就領我們到了朱法佃家里,只見房前屋后都是各式各樣的石頭,就是不知道奇在何處。朱主席仿佛一眼就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站到一塊石頭前,用一塊醮飽水的干凈抹布一擦拭,奇跡果然就出現在眼下:那偌大的卵石上,竟呈現出清晰精美的圖畫!遍觀展品,從形式上看,很象雕刻畫,有浮雕也有鏤空和素描;從畫種上看,有山水畫、人物畫,也有花鳥畫;還有的,干脆就只有文字……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他一具一具指點給我看,說這是《塘柳圖》,這是《闖王印》。我端詳著那具印石,覺得真有幾分酷似,這時只聽老朱饒有興味地說:“李闖王隱居的石門夾山寺有一闖王印井,可惜有井無印。原來闖王的侄兒李過隱居在慈利高峰山為僧,由于保管不慎,將闖王的大印丟失在澧水河中了。”印石的旁邊,有一具奇石儼然蘭花。記得明《一統志》上曾有記載:“慈利縣武口寨蘭花石,似牡丹梅花,碎后拂之,畫仍現,屬天下名石。”便問老朱這是不是蘭花石,老朱笑而不答,我趁機開玩笑說:“你藏此天下名石,只怕要當百萬富翁了!”</b></p><p class="ql-block"><b> 張家界奇石又稱蠟彩石,目前尚屬民間收藏階段,商店賓館并無出售。收藏者以慈利縣人士居多,如周聲沅、陳輝元、王邦武都享有盛名。</b></p><p class="ql-block"><b> 張家界奇石總有一天要走向全世界。</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宝鸡市|
澄江县|
仪征市|
三江|
三穗县|
西乌珠穆沁旗|
竹山县|
延长县|
太保市|
临泉县|
平度市|
定南县|
莱阳市|
北海市|
博爱县|
宾川县|
罗江县|
宁乡县|
金溪县|
孟连|
兴文县|
南汇区|
东城区|
澄城县|
凤山市|
庆云县|
浑源县|
易门县|
柳河县|
留坝县|
溧水县|
达州市|
万全县|
波密县|
石门县|
昔阳县|
隆昌县|
清苑县|
铁岭县|
巴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