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峰探梅地處杭州西湖西部的山巒中,位于靈峰山下的青芝塢,它與孤山、西溪濕地并稱為杭州西湖三大賞梅勝地。 【1】歷史<br> 歷史上,靈峰先有寺廟再有梅花。早在后晉開運年間(944~946),吳越國王在此創建了鶩峰禪院,伏虎光禪師主持佛事,香火日盛。宋治平二年(1065)賜“靈峰禪寺”額,改稱靈峰寺。宋時寺內有翠微閣、眠云堂、洗缽池、妙高臺、容碧軒等,幽僻岑寂,游人罕至。<br> 北宋蘇東坡游靈峰寺,曾留下《靈峰寺題壁》名句:“靈峰山下寶陀寺,白發東坡又到來,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猶記妙高臺。”而后靈峰之名始著,香火日盛邃成武林名剎,宋時以北山靈峰寺為北天竺與靈隱西天竺相呼應。 到明萬歷年以后,靈峰己法幢委地,蘭若溷草了,僅通慧法師住此,聊存一脈佛香而己。 靈峰最初植梅是清道光年間的固慶將軍,史稱“植梅百株”。光緒三年(1877),吳興人周慶云建“補梅庵”三間,又增植梅樹數百株,浚洗缽池,于山頂建來鶴亭。清宣統元年(1909)周慶云又植梅三百株,此地遂成為賞梅佳地,名“靈峰探梅”。當時畫家陸小石繪有《靈峰探梅圖》,引得眾多文人雅士紛紛前往靈峰烹雪賞梅,吟詠閑眺。 民國時期,靈峰寺因地處偏僻,香火不盛,梅樹亦應僧人無心照料,日見衰敗。抗日戰爭杭州淪陷,靈峰寺坍毀,僧侶星散。解放后,經重新修葺,古老的景觀逐漸恢復。1986年,重新辟梅園四百多畝,植梅五千余株,形成目前規模的香雪海。 漫步于幽幽靈峰山,在來鶴亭旁,在洗缽池邊,在掬月泉畔,思緒越千年。<br>【2】山門<br> 山門石柱有聯:“漫空竹翠扶山住;數點梅花補屋疏。”著名愛國人士沈鈞儒(1875~1963)題,當代書法家、畫家、篆刻藝術家韓天衡(1940~)書。滿天茂密的翠竹靠近山峰而擁簇著;數點稀疏的紅梅彌補了房屋的空疏之處。語意不難理解,但其中的構思卻很巧妙:青山似長者,翠竹如侍者,故用一“扶”字,寓靠近、扶持之意;小屋如貧士,紅梅即紅妝,故著一“補”字,自古以來,不是說才子配佳人嗎?“扶”、“補”二字俱是文眼。二句一濃一淡,相得益彰。<br> “靈峰探梅”四字,是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詩人、書法家和楹聯大家黃文中(1890~1946)手筆。 山門附近,到處都是樹齡300多年的大樟樹。一側高坡擋墻上,砌有 “靈峰探梅”四個大字。 入山門前,路過百畝羅浮亭,毛杉木構,茅草覆頂,有匾額“百畝羅浮”,浙江大學教授、當代著名書法家馬世曉(1934~2013)題寫。 這里的“羅浮”,自然是指梅花,出自羅浮女的典故。舊題唐·柳宗元《龍城錄》:“隋開皇中,趙師雄遷羅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間,因憩仆車于松林間。酒肆旁舍,見一女人淡妝素服,出迓師雄。時已昏黑殘雪未消,月色微明,師雄喜之。與之語但覺芳香襲人,語言極清麗。因與之扣酒家門,得數杯,相與共飲。少頃,有一綠衣童子來,笑歌戲舞,亦自可觀。師雄醉寐,但覺風寒相襲,久之東方已白。師雄起視,乃在大梅花樹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顧月落參橫,但惆悵而已。”說的是隋文帝時期,趙師雄被貶謫,途經廣東的羅浮山,在松林間遇一女子,與她同入酒家共飲而醉,醒后發現自己在大梅花樹下,方知先前女子乃梅花之魂。后多用“羅浮”或“羅浮夢”詠梅花。 路邊小澗一側的太湖石奇形怪狀,上刻“曲水流春”。 【3】籠月樓<br> 進入山門,大樟樹下的梅花叢中有雅致的籠月樓,二層懸山頂木結構,入座既可賞梅,又可品嘗青梅等。<br> 二層高懸匾額“籠月樓”,西泠印社社員、詞作家、書法家王水法題寫。 籠月樓的一樓為眠云堂,入口懸三字扁“眠云堂”,當代書法家宋濤(1955~)題寫。 籠月樓有三幅楹聯。入口聯:“古寺溯隋唐,萬樹梅花香雪海;名山毓靈秀,一坡芳草白云天。” 中國當代古典文學家王翼奇(1942~)撰,當代書法家鮑賢倫(1955~)書。古寺溯隋唐:靈峰探梅景區古為靈峰寺所在,舊稱鷲峰禪院,始建于隋唐五代時期,故云。溯,追溯,上溯。香雪海:喻指大片盛開的梅花。毓:孕育。毓靈秀:猶言鐘靈毓秀。聯語自然優美。<br> 眠云堂入口楹聯:“竹雨松風梧月;茶煙琴韻書聲。”金田撰,當代書法家盧樂群(1942~)書。眠云堂的外邊,有竹上的滴雨、松間的清風、梧桐樹上的明月;眠云堂的里面,有裊裊的茶煙、悠悠的琴韻、瑯瑯的讀書聲。看似不經意的描寫,實是頗具匠心的構思。然而描寫景物雖多,歸結出來的卻只有一字:幽。<br> 聯廊楹聯:“堂可藏云,山開伏虎;泉堪洗缽,池有潛龍。”當代篆刻家書法家余正(1942~)書。堂可藏云,說明地勢之高;山開伏虎,比喻氣勢之雄;泉堪洗缽,這泉好生清冽;池有潛龍,這池多么廣深。言外之意,象外之情,非涵詠至三不能得之。<br> 【4】浮香小院<br> 籠月樓的東側是浮香小院,有浮香廊與籠月樓相聯。翠竹、香桂、水渠、石板小徑,鏤空牖窗、月亮門,典型的江南園林。<br> 【5】洗缽池<br> 籠月樓的西側有洗缽池,池內泉水清澈。相傳,洗缽池乃伏虎光禪師洗缽處。“清水可洗缽,定水可洗心,心缽本無垢,一鴻清且深。”這便是洗缽池的寓旨。<br> 洗缽池四周有木結構聯廊,入口扁“洗缽”,當代書法家沈立新(1950~)題寫。 廊內有聯:“心印悟從六祖師前偈;水流參透三生石上禪。” 當代詩詞楹聯學家王其煌(1939~)撰,當代書法家沈樂平書。心印:禪宗語,謂不用語言文字,直接以心相印證,以期頓悟。六祖:指禪宗六祖惠能。偈是指惠能所作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三生石:引用唐代李源與圓觀典故。 聯廊南北各有一扁:“香自幽谷”、“燦若煙霞”,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1844~1927)題寫。 【6】七星古梅<br> 在洗缽池的北側,有七棵種在一起的蠟梅連成一片,它們就是七星古蠟梅,因排列像北斗七星而得名。七星古蠟梅原是靈峰寺的遺物,已有100多年的歷史。<br> 一直以來,想當然地認為臘梅與普通梅花是同科植物,看了一側的介紹才知道它們是不同的植物科系:蠟梅為蠟梅科蠟梅屬,梅花則是薔薇科李屬。靈峰的七星古梅為杭州地區體型最大、年代最久遠的蠟梅群。因為環境的影響,這片古蠟梅要比山下的蠟梅晚開一個月左右,梅花、蠟梅的花期是完全融合在一起。大片的黃色蠟梅林,芳香迷人,與盛開的紅梅相映成趣,這就是靈峰的“二梅爭艷”。 (未完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增城市|
紫云|
潜江市|
察隅县|
兴安县|
鹿泉市|
商水县|
尉氏县|
库车县|
上饶县|
射洪县|
肃北|
浦江县|
南宁市|
常德市|
山西省|
嘉善县|
襄樊市|
西充县|
雷山县|
定陶县|
嘉禾县|
甘谷县|
汽车|
乐亭县|
陆川县|
襄樊市|
密山市|
宜良县|
香格里拉县|
水富县|
隆昌县|
呼和浩特市|
墨玉县|
张家界市|
抚宁县|
崇明县|
玉田县|
嘉峪关市|
石景山区|
漠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