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節日,新春掃除、燃放爆竹、除夕守歲、舞龍舞獅、分發壓歲錢……春節即將到來,這些關于春節的傳統習俗,大家知道多少?<br><br><br>新春掃塵<br><br>揮去塵往——迎新</h3> <h3>貼對聯、福字、門神<br><br>春節前一天的下午,小孩子們會踩著凳子,拿著糨糊和刷子,往門上貼對聯,然后讓下面的大人看看貼的是否端正。有的還橫批,貼于門楣的橫頭上,對聯貼在門的左右兩邊。還有的在屋門、墻壁、門楣上貼福字,寄托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還有人會把繪有門神的畫帖貼在門板上,祈求一年平安無事,增添節日喜樂氣氛。<br><br>祭祖<br><br>祈求愿望——平安</h3> <h3><br>祭祖、祭神<br><br>春節祭神,是一種遍及我國東西南北的習俗。全國各地祭神習俗大同小異,但目的基本相同,都是為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大吉大利等等。祭祖一般情況下都是在祭神之后,各地風俗也不盡相同,在我們老家都是每天中午吃飯之前,各家各戶派個代表,端上食物、供品去祠堂祭奠先祖,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祠堂才會關門。<br><br>拜年<br><br>隆重禮儀——祝愿</h3> <h3>拜年是春節最重要的活動和習俗之一。大年初一的早上,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親訪友,相互拜年問好,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是從自家開始,小輩給長輩拜完年后,人們在外出相遇時,再笑容滿面地互相恭賀新年。</h3> <h3><br>年飯。在寧德習俗里,年夜飯叫“年飯”,菜肴取吉利名稱,例如“福”(豆腐)、“祿”(肉)等。酒用紅酒,象征做事樁樁開門紅。過年有吃年糕,取“步步登高(糕)”之意。<br><br><br>做年茶。在吃年夜飯前,按長次入席,由輩份最小的媳婦泡冰糖茶水依次敬奉,還要多出一盞,稱“添丁茶”。壽寧先喝桔皮糖水,再吃瓜果,謂之“嘗甜”。霞浦、寧德先吃糍湯一碗,叫“行時”,取“時運亨通”之意。<br><br><br>隔年飯。寧德俗語中有“歲除炊半熟米飯,備新正日食”的說法,謂之“隔年陳”。有的地方還在飯上放兩粒福桔,在春節食用,取“有食有余”之意。</h3> <h3>大家看看我的作品吧!</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安市|
马尔康县|
五常市|
顺义区|
乌海市|
镇赉县|
兰州市|
深泽县|
本溪|
黄大仙区|
界首市|
通许县|
南靖县|
明溪县|
溧水县|
武胜县|
多伦县|
白河县|
黎城县|
北票市|
黎平县|
肇庆市|
章丘市|
清河县|
定襄县|
永春县|
夏邑县|
洱源县|
彩票|
礼泉县|
翁牛特旗|
赣榆县|
东港市|
郸城县|
阜南县|
雷山县|
温宿县|
青州市|
苗栗县|
巍山|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