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家門口那個磚臺,是1992年在母親的操持下,家里第三次翻蓋房屋重新砌建的。這一次的標(biāo)準(zhǔn)要比上次的高,全部采用磚和水泥,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整整三十年了,還算是比較完全的。其實,這樣既大又長的一個磚臺,我總覺得它沒什么用途,既浪費材料,也浪費錢。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母親總喜歡在上面坐,而且一坐就是好長時間,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又不論是夏日,還是寒冬,母親從來都不間斷;夏日在上面鋪上薄絨墊,冬季則鋪上小棉褥,這樣的話,一年四季都能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親在這個磚臺上,已經(jīng)坐了整整三十年了,由于父親得病住院,早早就離開了家,進(jìn)入了養(yǎng)老院。因此,這三十年的大多數(shù)時間,是母親獨自一人在家,一人孤獨的坐在那里。三十年來,孩子們由于在父親身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過多,而似乎對母親一個人的生活關(guān)注的要少些。人們都說,少小夫妻老來伴,父親就是母親的伴,老伴又長期不在自己身邊,那十有八九會有問題的。這不,孤自一人的母親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并伴隨著中度的精神分裂癥,生活上只能說是個半自理,不能做飯,認(rèn)知上也岀現(xiàn)了嚴(yán)重問題,自言自語,夜晚大喊大叫已成為常態(tài)。</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此,兒女們往家跑的頻次越來越高,我由于在外地工作,路途較遠(yuǎn),只是寒假和暑假就一直住在家里,陪伴她老人家。每一次的千里迢迢奔波,不管是白天到,還是晩上到,母親都是一人坐在磚臺上,看著前方。“媽,我回來了,”媽雖然癡呆,但還不至于認(rèn)不岀自己的兒子,這一點就非常好。“你吃了沒有?”每一次母親都問相同的話,這是母親多年來最常問孩子們的一句話,她時常擔(dān)心孩子們在外吃不飽飯,小時候,母親為了生計,逃荒要飯,這是被餓怕了,到了自己孩子這里,總是擔(dān)心他們餓著。“媽,我都吃啦,您吃啦嗎?我給您做飯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時間一長,磚臺的表面和側(cè)面,都被母親的褲子磨得很光滑,地上的磚也被母親的腳踩出了一個小窩,如果不是天長日久,誰能有這樣的功夫呀!在春夏秋冬的每一個日子里,毋庸置疑地說,每天早上一起床,母親岀了房門就直奔大門口;每一個夜晚,不用說,她也是最后一個回屋睡覺的人。當(dāng)我每一次與鄰居閑聊時,他們首先提到的,都是母親愛在門口坐,誰也勸不回去。母親的腿腳不方便,夏日里,為了不讓她多跑路,每次做好飯,我都要把它端出來,放在磚臺上;冬日里,等飯快要做好時,就將她老人家攙扶著到屋里,誰曾想,吃完飯,稍作停留,母親立刻就又拄著拐杖,一步一挪地朝著磚臺的方向走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來,母親已經(jīng)形成了習(xí)慣。但說是習(xí)慣,這是對外人說的,我知道,這是因為,這些年母親的孤獨造成的,她坐在大門口遇見鄰居和熟人,還能說個話,聊個天,要不一個人坐在家里有什么意思呢?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母親她想念父親,想孩子們,還想著她在河南老家的親人。這些年,私家車逐漸多了起來,每當(dāng)有車經(jīng)過門口時,她都要看一看是不是孩子們回來了;母親的耳朵不好使,之前有孩子回來敲門,她根本聽不到,有好幾次不得已,讓鄰居搭上梯子翻墻進(jìn)來,才打開大門。從此,母親干脆就不在家里停,直接坐在門口的磚臺上,等待著孩子們回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春節(jié)前,母親由于染上新冠走了,但那個屬于她的磚臺還在,再次看著磚臺,我浮想聯(lián)翩,以后再也看不到母親坐在這里,翹首以望了,再也聽不到母親問我,“你吃了嗎?”我依著母親的姿勢,在磚臺上坐了許久,眼看前方,揪心的體驗著母親坐在上面的心情。有鄰居過來問道,“你坐在這干啥哩?”我說不干啥,就是因為我媽老在這兒坐,今天我也坐一坐罷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話一岀,立刻激起了鄰居的興趣,“別說你了,老人走了,我都感到空空的,您母親每天坐在這,我都習(xí)慣了。每次經(jīng)過時,她都要給我打個招呼,我也經(jīng)常和你媽坐在這,諞諞家長理短。”“去年后冬,三九天,大概晚上11點多了吧,天特別冷,起碼有零下十幾度的溫度,我一個小伙子都凍得受不了,可你媽不怕凍,身體好,寧是坐在這里不回屋去,要服氣老人的身體真好呢。”我說,“可能是她白天一直在這曬太陽,時間一長,身上陽氣就比較充足的原因吧!看來,母親坐在這塊磚臺上,是利弊兼得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以后的日子里,當(dāng)我每一次的看到磚臺時,就會想起母親,也不由自主的會在上面坐一坐。我告訴弟弟,有空常回家收拾收拾,打掃打掃,特別是這塊磚臺,一定要打掃干凈,如果有水泥脫落,也要補(bǔ)一補(bǔ),這是咱媽媽的專座,她還要回來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磚臺上有母親的故事,故事里話的是母親坐的磚臺。家門口的磚臺,不知陪伴著母親度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又不知勾起了多少母親對往事的回憶,以及對親人的掛念;它承載的是,風(fēng)燭殘年的母親的孤獨無助;它記錄著的是,在母親需要關(guān)懷時,子女們的不孝;它又印證著的是,母親的一個又一個的無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文中插圖除母親之外,其余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資源,在此鳴謝原作者)</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泰县|
海安县|
千阳县|
石狮市|
乐山市|
商都县|
林周县|
宝山区|
华容县|
呼伦贝尔市|
大名县|
明水县|
遂川县|
仁寿县|
辽中县|
措勤县|
桃园县|
乾安县|
肇源县|
申扎县|
周至县|
宁海县|
兴安县|
贵港市|
甘南县|
黑水县|
关岭|
田东县|
高要市|
红桥区|
西峡县|
米林县|
安仁县|
曲松县|
阿尔山市|
五河县|
突泉县|
拉萨市|
龙胜|
岑巩县|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