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清·沈源、唐岱 圓明園四十景圖</b></p><p class="ql-block">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原本只是康熙帝賜給第四子胤禛的園林。雍正即位后,便開始拓展原賜園,并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從此拉開了清朝五代皇帝“園居理政”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康熙四十八年,即1709年。康熙帝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即后來的雍正皇帝。當時的圓明園只是一座藩賜園,規模遠遠不及今天的圓明園。</p><p class="ql-block"> 雍正二年,即1724年。雍正時期的擴建主要分為三個部分:</p><p class="ql-block"> 1.將中軸線向南延伸,在賜園南面修建宮廷區,嚴格仿照紫禁城中軸對稱的形式,包括開辟新的大宮門,還有左右外朝房和內閣各府各衙的值房,這里日后成為圓明園主政的主要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2.將原賜園向北、東、西三面拓展,構建曲水島渚、增設亭榭樓閣,這部分構成了后來乾隆御題“四十景”的主體。</p><p class="ql-block"> 3.修建福海及其周圍配置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乾隆時期:乾隆即位后,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景觀,增添了建筑組群,并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萬春園。三次修建,才是今天人們印象中的圓明園。雍正即位后,便開始拓展原賜園,并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從此拉開了清朝五代皇帝“園居理政”的序幕?!队赫滦袠穲D》是清朝宮廷畫家郎世寧所創作,這是一組表現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按春、夏、秋、冬四季12個月的順序排列,現藏故宮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圓明園十二月行樂圖》正月觀燈圖</b></p><p class="ql-block"> 對應圓明園四十景之“山高水長”</p><p class="ql-block"> 位于圓明園西南隅,山高水長樓位于坦坦蕩蕩西面。隔河為土山,平日是圓明園禁軍練兵場所。有乾隆“土墻”詩碑。每年正月在此設宴招待外藩王公,欣賞煙火表演。東有皇子住所“十三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圓明園十二月行樂圖》二月踏青圖</b></p><p class="ql-block"> 對應圓明園四十景之杏花春館</p><p class="ql-block"> 位于九洲景區后湖西北,上下天光西面。本景建自康熙年間,初稱菜圃,后亦總稱春雨軒。雍正時期被稱為杏花村。館舍東西兩面臨湖,西院有杏花村,館前有菜圃。仿鄉村景色而建,后進行大規模增建,景色更為精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圓明園十二月行樂圖》三月賞桃圖</b></p><p class="ql-block"> 對應圓明園四十景之武陵春色</p><p class="ql-block"> 在萬方安和東北。過石洞,池北為五楹敞軒壺中日月長,東為天然佳妙,南為洞天日月多佳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圓明園十二月行樂圖》四月流觴圖</b></p><p class="ql-block"> 對應圓明園四十景之四宜書屋</p><p class="ql-block"> 有殿堂5間,正殿稱安瀾園,為乾隆南巡后,仿照杭州灣畔海寧一陳姓隅園改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圓明園十二月行樂圖》五月競舟圖</b></p><p class="ql-block"> 對應圓明園四十景之接秀山房</p><p class="ql-block"> 位于福海東岸南部,建于1731年(雍正九年)前后。此處前俯巨湖澄碧,遠望西山秀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圓明園十二月行樂圖》六月納涼圖</b></p><p class="ql-block"> 對應圓明園四十景之曲院風荷</p><p class="ql-block"> 位于福海西岸,是九洲景區到福海景區的過渡區域。本景正殿一排5間,仿照杭州西湖曲院改建,跨池還有一座九孔大石橋。漫步在九孔橋上,行走在堤岸湖邊,觀賞著立于綠葉之上、搖曳在湖水中的荷花,聞著沁人肺腑的清香,使人超然脫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圓明園十二月行樂圖》七月乞巧圖</b></p><p class="ql-block"> 對應圓明園四十景之西峰秀色</p><p class="ql-block"> 本景號稱園中小廬山,仿照江西廬山改建;后垣的花港觀魚,仿照杭州西湖勝景而建。每年七夕,都在此擺設巧宴盛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圓明園十二月行樂圖》八月賞月圖</b></p><p class="ql-block"> 對應圓明園四十景之澡身浴德</p><p class="ql-block"> 澡身浴德是一組以儒家的修身養德思想為意境的景觀。它主要由三組建筑組成:以澄淵榭為主的一組三幢臨水建筑,澄淵榭北面的望瀛洲,以及再向北土山包圍中的深柳讀書堂。望瀛洲在澄淵榭北面,是一個建筑在高臺上的方亭,用來眺望福海景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圓明園十二月行樂圖》九月賞菊圖</b></p><p class="ql-block"> 對應圓明園四十景之上下天光</p><p class="ql-block"> 位于九洲景區后湖北岸,慈云普護之西,杏花春館之東。本景是圓明園較早修建的一組建筑,在雍正年間就已經建成。上下天光景區的命名來自北宋文豪范仲淹的傳世名作《岳陽樓記》中的詩句“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圓明園十二月行樂圖》十月畫像圖</b></p><p class="ql-block"> 對應圓明園四十景之濂溪樂處</p><p class="ql-block"> 本景是圓明園中面積最大的園中之園。園中心是一個被湖面和小溪所圍繞的大島,島略偏西北,東南水面較廣,湖四周被山環繞團團圍住,山水連成一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圓明園十二月行樂圖》冬月參禪圖</b></p><p class="ql-block"> 對應圓明園四十景之日天琳宇</p><p class="ql-block"> 位于圓明園西北,在匯芳書院之南。本景為佛堂。有中前樓、中后樓、西前樓、西后樓,前后樓間有穿堂,各樓之間以天橋相連。中樓前有八角亭“楞嚴壇”,東有瑞應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圓明園十二月行樂圖》臘月賞雪圖</b></p><p class="ql-block"> 對應圓明園四十景之別有洞天。</p><p class="ql-block"> 位于福海東南隅山水間,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前后,時稱秀清村,1739年(乾隆四年)定名“別有洞天”,是座亭臺錯落、環境幽雅的園中園。雍正時期曾在此處開爐煉丹,乾隆(1736-1795年在位)、嘉慶(1796-1820年在位)二帝常在此園居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圖文來自網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城市|
平舆县|
包头市|
开化县|
多伦县|
民县|
凤城市|
堆龙德庆县|
南川市|
呼玛县|
水城县|
曲沃县|
清新县|
赤城县|
嘉禾县|
哈巴河县|
西城区|
淮南市|
筠连县|
枣强县|
阳城县|
大宁县|
科技|
漳平市|
贵港市|
广河县|
固安县|
松桃|
洪泽县|
张家界市|
聂拉木县|
赤城县|
西畴县|
岳普湖县|
织金县|
托里县|
清河县|
五指山市|
平凉市|
延安市|
孝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