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都說高手在民間,大隱隱于市,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大隱,這位先生為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儀刻過玉璽,也為新中國刻過第一方開國大印,這等履歷,可以說是千古一人了,但先生一生為人低調(diào),低調(diào)地人們似乎都忘了他,他就是張樾丞先生。</h3> <h3><h3>張樾丞先生(1883~1961),原名福蔭,一作張蔭,字樾丞,一作越丞。河北新河人。幼貧失學(xué),後至燕京,習治印,於北平西琉璃廠設(shè)同古堂為人刻印,用以維生。復(fù)就教於時賢,深究六書之學(xué),所作遂駸駸入秦漢之域,名乃大噪於時,王公貴人與文儒墨客,皆以得其一二印為重。平生治印五十馀年,逾數(shù)萬方。又兼能刻銅件。存世有《士一居印譜》。</h3></h3><h3>他有一手非常了得的篆刻本領(lǐng),曾經(jīng)給宣統(tǒng)皇帝刻過印璽,康有為、梁啟超、魯迅、張大千、段祺瑞、馮玉祥、白崇禧等名人都曾找他治過印,連齊白石都經(jīng)常和他切磋交流學(xué)習篆刻心得。正是這個文化水平不高的雕刻藝術(shù)家,他66歲時刻下的一方印璽堪稱“鎮(zhèn)國之印”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h3> <h3>張樾丞原名張福蔭,清末時出生在河北邢臺,由于家境貧寒僅讀過幾年私塾,14歲就前往京城學(xué)藝求生。當14歲的張樾丞來到北京城后,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了琉璃廠,在一間刻字鋪當學(xué)徒謀生。四年后18歲的張樾丞學(xué)成出師,便自立門戶取名“同古堂”專門銷售圖章墨盒等用品,并攬接篆刻治印生意。張樾丞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虛心好學(xué),又舍得勤下苦工研習篆刻,在這個期間他還結(jié)實了很多有名的文人墨客,漸漸在琉璃廠一帶小有名氣。</h3> <h3>一個偶然的機會使得張樾丞在北京的篆刻界名聲大躁,隔壁同行“藻玉堂”在接到一筆生意后,由于客戶是著名的梁啟超先生,對自己的手藝拿不準恐不能讓梁啟超滿意,便請小有名氣的張樾丞代為操刀。于是張樾丞很快刻出了一方“龍飛虎臥”的印章交于梁啟超,梁啟超用過后大為贊賞,并將其作為自己的常用印章,這個章子使得張樾丞一舉成名被業(yè)內(nèi)稱為“鐵畫銀鉤”,他的小店“同古堂”也開始名聲遠揚。隨后,他又為宣統(tǒng)皇帝溥儀先后鐫刻有八方印璽,亦成為溥儀的常用喜好印璽。上圖即為溥儀常用“宣統(tǒng)御筆”印璽。</h3> <h3>至民國時,張樾丞已經(jīng)成為京城篆刻大師,眾多名流政要紛紛以能擁有張樾丞所治之印為榮,康有為、梁啟超、魯迅、張大千、段祺瑞、馮玉祥、白崇禧紛紛成為他的客戶,當時北京大學(xué)學(xué)業(yè)證書及民國銀行紙幣上所用的印鑒都是出自張樾丞之手,齊白石張大千等藝術(shù)大家更是經(jīng)常與張樾丞進行切磋交流學(xué)習。而張樾丞刻印,最為厲害的就是銅刻,堪稱京城一絕無人能及,因此又被譽為銅刻圣手,而且他的書法水平也極高,屬于極有天分無師自通的類型。魯迅更是多次在自己的日記中提及張樾丞,并對張樾丞的刻印水平不吝溢贊之辭,張樾丞陸續(xù)為魯迅治印多達幾十枚。</h3> <h3>隨著在京城乃至全國的聲名遠揚,張樾丞和他的同古堂生意也是越來越紅火,此時張樾丞已經(jīng)成為享譽四方財源滾滾的巨富,在不斷擴大同古堂事業(yè)的規(guī)模的同時,張樾丞樂善好施竭力接濟窮弱,也為他贏得了慈善家的美名,在周邊的老百姓對他都是有口皆碑稱贊不已。張樾丞又對同古堂名譽極其重視,但凡同古堂出品的東西,無一不是精品,深受文人雅士和資深篆刻愛好者的追捧,在解放前張樾丞就已經(jīng)成為了中華篆刻界的泰斗級大師。</h3> <h3>1949年新政府開始著手計劃準備開國大印,經(jīng)著名國學(xué)大師齊燕銘引薦,新中國的開國大印便交由享譽已久的張樾丞先生負責。當時張樾丞打了4份樣稿分別是隸、宋、漢篆、秦篆四種字體,經(jīng)過主席親自審定最終選擇了宋體,張樾丞親自雕刻,印文內(nèi)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此方大印張樾丞執(zhí)意不收費,將其作為新中國成立的一件大禮。</h3> <h3>這件事情張樾丞一直低調(diào)保密,鮮有人知,至七十年代文革時期更是不便透露,因此到后來幾乎無人知曉開國大印是何人所治,所幸張樾丞生前摯友著名文史學(xué)家、文物鑒定專家史樹青在九十年代末期出面證明澄清,開國大印確定為張樾丞所刻并得到官方承認。這枚堪稱鎮(zhèn)國之寶的開國大印,在新中國辦法的一系列政令、國書上都由主席親自蓋上了這顆國印。</h3> <h3>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之后,這枚開國大印連同其他政府專用印章被統(tǒng)一停止使用,隨后被送至國家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文物被永久珍藏。除此之外,張樾丞還曾為新中國多位國家元老治印,在刻制開國大印時張樾丞已經(jīng)66歲。這位篆刻宗師于1961年去世,為祖國的篆刻藝術(shù)事業(yè)做出了居功至偉的貢獻,而開國大印這方鎮(zhèn)國之寶就成為了他一生中最為得意的作品。</h3> <h3></h3><h3>張樾丞大師雕刻的國印,莊重、古樸、渾厚、大方,字體選用了宋體,與傳統(tǒng)國璽的篆刻字體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表明了人民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性質(zhì);印材不是名貴的白玉和絕晶田黃,而是普通的銅料,表明了人民政府務(wù)實求真的工作精神。</h3> <h3>(收集整理,版權(quán)屬于原作者)</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叶城县|
神农架林区|
仪陇县|
遂溪县|
唐海县|
慈利县|
治县。|
龙山县|
苏州市|
芜湖县|
桦甸市|
麦盖提县|
应城市|
南昌县|
乐都县|
龙陵县|
灵璧县|
米脂县|
靖宇县|
青神县|
新和县|
邯郸县|
万安县|
碌曲县|
德惠市|
长治县|
阿巴嘎旗|
岫岩|
乌兰察布市|
兴文县|
德令哈市|
清水县|
宁强县|
那坡县|
巴东县|
闸北区|
赣州市|
凤阳县|
棋牌|
米易县|
依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