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你未曾到過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都叫遠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你曾去過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是回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離開定日一路向西,G318-219,去往西藏秘境——阿里。轉到新藏線,喜馬拉雅群峰一直在左前方。最矚目的是希夏邦馬冰川群,雪山似乎近在咫尺,陪伴著前來探訪它們的旅人。這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山峰。陽光下的希夏邦馬峰,白雪皚皚,蔚為壯觀,最引人入勝的是海拔5000—5800米的冰塔區,靜態優美宛若冰川園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聽說每年都有戶外領隊群前來這里轉山,這是結業必訓項目,今年也該來了吧?近距離接觸冰川得有良好的體能,也需要非凡的毅力和勇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西藏,每座神山身旁都會有座圣湖,低調的希夏邦馬峰也不會例外。與之相伴的便是佩古措。佩古措是日喀則地區最大的湖泊,三面環山,地形開闊,魚類資源豐富,湖岸有有各種西藏特殊的高原物種如野馬、藏野驢、藏羚羊、仙鶴、黃鴨、灰鴨等活動。可惜目前一只也沒有見到,它們一定遠遠避開了公路吧!走到這里,我發現藏區的公路都是環山環湖的,越走越近,越走越美,真正的風景在路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們的神經還一直處在看到珠峰的興奮之中,加上兩上兩下108拐,又是謹慎又是緊張的……其實這個時候回定日休整一下比較好,可惜當時惘然呀,竟悶著頭直奔薩嘎!小縣城沒有什么東西吃,加上疲勞與缺氧,做完核酸就回酒店休息,暖氣倒是挺足的。哎,懷念定日的晚餐!一夜無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位于219國道旁一個新月形沙丘,就是仲巴沙漠,又稱五彩沙漠,小小的一片。這片沙漠是雅魯藏布江上游奇特的地貌景觀之一。不過據說要想見到最為奇幻的五彩沙漠,只有在清晨或是黃昏時候。仲巴這邊的山體為紅色,遇上寒冷天氣,沙丘表層砂礫結霜,當太陽初升或下墜的時候,余暉的渲染下沙漠與冰霜相互渲染,能呈現五彩的樣子,但我們來的時間不對,路過不能多做停留,這般奇景我們是無緣相見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忽然路邊有幾輛白色的皮卡停了下來,然后有更多車過來,都載著馬兒,聚攏在一起。什么情況這是??路上有和我們一樣旅行的人們也靠邊停車,原來是藏民族的賽馬節。真是巧啊,遇到賽馬節的起點,半個小時左右就開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里已經快到帕羊,G219道路左邊是一片非常開闊的平地,天氣晴朗,遠處云卷云舒。現在才七月,今天遇到的是鄉選拔賽。馬兒們都被精心打扮過,梳著小辮披著錦袍,甚至有點花枝招展。草原上風大,各種顏色鮮艷的袍子毯子應該是為了避免馬兒著涼。牧民們對馬兒真是像家人一樣愛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果然沒等多久比賽就開始了!馬兒們精神抖擻,背上的毯子都拿走了,毛色油亮;騎手清一色的青少年,穿著馬靴,隨著一聲槍響,駿馬奔馳從眼前掠過,不一會又絕塵而去……終點應該在十公里開外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們很快駕車離開,前往終點。方向不同,我們繼續上路,真有點意猶未盡!遠遠的望見馬泉河,更遠處的杰馬央宗冰川是雅江源頭,馬泉河則是雅江上游。當地有一個濕地公園,長長的游廊直伸向雪山,天邊云層翻滾,冰川時隱時現,我們便沿著G219一路前行。在冰川下的濕地第一次看到藏野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從薩嘎到帕羊,地圖顯示只有230公里,這段路是向西北方向走,離開喜馬拉雅山脈,繼而向岡底斯山脈進發,所以整體海拔明顯拔高,要翻越大的埡口,都是盤山公路,開車不能太快,路上又遇到賽馬節……折騰大半天,于是住帕羊鎮。住宿條件尚可,新開的酒店干凈整潔,但沒有找到川菜館,隨便點的菜真是一口也吃不下去,一晚上饑腸轆轆的感覺有點難受??第二天的早餐也是外面運進來打包的,愛吃不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終于到了阿里!千里迢迢只為你!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又有些隱隱的擔心,這里是西藏以西,在天際之上,在落日的盡頭,在旅人的心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對于向往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阿里是最神秘的天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對于過往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阿里是最永恒的記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對于尋夢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阿里是最久遠的夢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對于朝圣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阿里是最圣潔的凈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對于行走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阿里是一個溫暖而蒼涼的手勢</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吉烏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眺望一下岡仁波齊,岡底斯山脈的主峰之一,海拔6714米,也是世界公認的神山之王。從瑪旁雍錯北向看過去,白色的雪山總是讓人誤以為是三角形的云朵,疏朗的空氣讓呼吸都覺得是在凈化自己,空靈的大腦滿滿的愜意,陽光拂面,有一種特想伸開雙臂,把眼前的一切攬入懷中,讓自己融化到虛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瑪旁雍錯位于岡底斯山脈的岡仁波齊峰與喜馬拉雅山脈的納木那尼峰之間,她作為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是藏民心中的永恒不敗的碧玉湖。在唐朝高僧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記》中,被稱作“西天瑤池”的地方。抬眼遠望,一汪厚重的深藍能包容世間的萬物,那些個凡塵的瑣碎過往,繁雜苦悶,猶如抽絲剝繭一般逐漸散去,也許,這就是圣湖洗滌心靈的開始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雪山下的濕地公園,天氣晴好,湖水湛藍,草木豐沃,沿湖風光絕美,瑪旁雍錯豐富的淡水資源吸引了雁鴨類水禽到此繁殖棲息,鳥兒們忙著孵化繁衍,并不太在意人來人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其實,喜怒哀樂,生離死別貫穿了人生的全部。就好似剛來時的驚喜,就好似馬上來臨的離開,不舍也是一種美,因為不舍,才有期盼,才會有下一次的再次重逢!?瑪旁雍錯,你能否記得,我曾來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從G219轉向往普蘭的省道,瑪旁雍錯和拉昂錯僅一路之隔,卻大為迥異,瑪旁雍錯被稱為圣湖,拉昂錯被稱為鬼湖;瑪旁雍錯是淡水湖,水草豐美、湖內魚類豐富,拉昂錯是咸水湖,不僅湖內沒有魚類,湖邊也幾乎寸草不生;瑪旁雍錯宛若一塊溫潤的碧玉,拉昂錯冷峻堅毅,完全是另一種風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原計劃宿吉烏寺,看看神山圣湖的日落日出。山腳下有個小村子,食宿非常簡陋,不遠處的塔爾欽估計強一點。考慮到連日奔波趕路,疲勞加上高反,實在難以將就,難怪大多數人將這里作為過路景點。思慮再三,我們直接去到普蘭。果然還是縣城,吃住都好多了,供氧房很貼心,川菜館很地道,海拔3700的地方睡眠不要太舒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拍個延時~果然是神山啊!遠眺時像一座大金字塔,威凜萬峰之上;走近卻云霧繚繞,很難睹其真容……好吧,作為普通人即使只作片刻停留,都是神的眷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剛仁波齊腳下有濕地河流,這里的藏野驢多起來了,它們吃草喝水的時候,總拿一只眼睛盯著人類~其實沒什么可怕的,不然人家時不時結對橫穿馬路,自在得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前往札達縣需要翻越龍嘎拉達坂,當上到海拔5160米的埡口,放眼四望,在這荒蕪的高原上,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巒,隨著強烈的陽光照射和云朵漂移遮擋作用,變幻成一幅油畫般美麗多彩的畫卷。原來阿里也有丹霞地貌!在這五顏六色的山巒之中還靜臥著一個藍色的袖珍湖泊,被當地人稱為“岡底斯眼淚”的龍嘎措瓊。這里已經是阿里札達縣境內,無休無止的大山,一輛車獨行其中,盤桓再盤桓,翻越再翻越,半天會不到兩臺車,孤獨感不禁油然而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翻過幾座大山,路邊慢慢看到有牦牛群。在這荒涼貧瘠的高原上,動物們顯然不容易吃飽,怎么看都似乎營養不良,和在新疆青海的小伙伴的待遇完全不一樣,更不要說呼倫貝爾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傍晚前趕到札達土林,一排雪山遠在天邊,云層從西邊翻滾而來,看來當夜有雨。阿里的雨季,一次不會下太久,雨后即晴,所以第二天一樣可以出門看日出。穿過一段彎彎曲曲的土林公路,札達縣城坐落在象泉河谷地,四周高聳的土林環繞,向外一層是巍峨的雪山。茫茫一眼,沒有多少樹和草。札達,藏語意為“下游有草的地方”,象泉河往西,下游應該到克什米爾去了,沒有去過,估計那里水草豐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幾百萬年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讓曾經是巨大湖泊的盆地,變成寸草不生,綿延170多公里的黃土山林,黃沙滾滾。山坡上有幾個觀景山口,盡管氣勢宏偉,但陽光直射的時候顯得蒼白無力,第二天一早再次來到這里,旭日剛剛升起,拉達克山峰投來金色的目光,仿佛象雄古國的那一抹神秘的光影。日出的光線將土林切割成不規則的方塊,此時的土林才顯出壯美的那一刻,或層巒疊嶂,森若城郭,或一片汪洋,波濤洶涌,大自然滄海桑田億萬年變幻后的奇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土林中穿行一整天是什么感覺?我們在札達住了兩晚,早出晚歸都要經過土林。道路彎彎曲曲,兩旁形態怪異的土體挺拔矗立,昔日沉積在湖底的巖層,以不同的色調、層理結構和物質組成,像一層層堆建的墻體。雨水和細流沿垂直的裂隙向下沖刷,較為完整和堅硬的部分保留下來,突出在崖頭或崖壁上,猶如殘墻斷垣,整個土林就像是一座座森嚴壁壘的古堡。一路上每約500米會有一小截凹下的路面,這是因為札達盆地地勢相對低洼,雨季來臨之際山洪暴發,必須快速排水而特意為之,否則道路沖垮根本來不及搶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古格遺址離縣城大約20公里,下午沿著象泉河往西北,一條坑坑洼洼的土林之路,經過一個曾經是扎布讓宗的小村,只有十幾戶人家,守著一座空蕩蕩的故城廢墟,不知是不是古格的后裔。而靠南邊一個個土堆聳立的就是古格遺址了。在古格遺址上眺望四周,一片茫茫土林包圍繞著城堡,仿佛間,可以聽到金戈鐵馬鏖戰的聲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當年西藏吐蕃王朝崩潰后,相傳吉德尼瑪袞帶著千余騎士離開了故士及王宮,前往西部的象雄古國,在今達扎地區娶地方官之女為妻,生有三子。此后,長子占據原拉達克,以首府列城為中心,成為拉達克的首領,另外兩個兒子分別成為現普蘭縣域的普蘭王和現扎達的古格王,并相繼推崇佛教。曾經鼎盛、擁有燦爛文化的王國是如何在一夜之間徹底消失的?10萬之眾的人被屠殺?還是天災、瘟疫?或是當年的綠洲迅速沙漠化,比如現在每年4、5月份的沙塵暴,導致戰敗后生活條件十分低下的古格人逃的逃,散的散,消失在茫茫土林中?如今面對荒原,一切不得而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皮央東嘎石窟位于古格王城遺址西北40多公里的土林之中,一路都在千溝萬壑的土林中穿行,荒涼而死寂的土林似乎是對“絕域”二字最好的詮釋,車輛穿行其間,猶如穿行在火星。灰黃色的土林在你的視線里鋪陳,似一排排巨大的“腳爪”,在藍天和白云的映襯下,給人的震撼已經不是“壯美”這樣詞匯能形容的了。你能想象嗎?曾經燦爛的古象雄文明和古格王國竟然誕生于這個極度荒涼的絕域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歷史上,這里和許許多多的衛星城一樣,都是古格王國的一部分。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組成,建于10世紀,曾一度是古格王國重要的文化中心。從現存的遺址規模來看,這處號稱“前山一千,后山一千”的洞窟遺址,估計當時生活在此的僧人可能多達四千人以上,再考慮到屬民、仆役和普通百姓,估計人數將超過萬人。站在皮央遺址的山頭,看著這片溝壑縱橫中的狹小盆地,很難想象當年會是一種怎樣的繁華喧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日暈奇觀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里游人鮮少,據說兩公里外東嘎洞窟中的壁畫,集中繪制于古格王朝早期,從十一世紀到十二世紀不等,保留了濃郁的印度和克什米爾風格,號稱高原上的敦煌,我們沒有過去。站在山腳舉目回望,曾經的輝煌已成殘垣斷壁,昔日的斑斕也褪成一片土黃。高原的陽光直剌剌地照在聳立的土山上,赭紅色的佛殿殘墻和頹廢的佛塔分外醒目。一千多年來,石窟就這樣靜靜地守護著絕域中的信仰,遠離紅塵,遺世獨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發一組土林的阿里云??,路上經常遇到這邊日照朗朗,遠處卻烏云壓頂,電閃雷鳴;或者在雪山上堆積翻涌,似乎在預示未知,知道你為何而來;或者自在飄移,寫意天空,俯瞰這滄海桑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返回再走40多公里到霞義溝。路上車仍然少,遠遠經過一個村莊,交了20元停車費,這里沒有大門,沒有門票,甚至沒有公路,沒有人類生活的痕跡,真正的一段搓板路,繼續往里走了五公里左右,四周的土林突然高大挺拔起來,被大自然切割成精致的各種造型,土林一根根成片,層次更加多彩和分明,像荒原上布陣排兵的隊列,這里才最像黃土的原始森林。后面又來了兩臺車,聽說有人要在這里拍星空……高原的氣候說變就變,山洪暴發是常態……我們不敢多作逗留,土林斑斕的色彩瞬間,只有留給日月和時空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班公湖位于西藏和克什米爾邊境,中國和印度對該湖歸屬有爭議,現中國控制該湖東部約三分之二,印度控制西部約三分之一。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該湖的最奇特之處在于它是一個由東向西水中含鹽量不同的湖泊,即,東部為淡水湖,中部為半咸水湖,西部為咸水湖。周邊景色秀美,群山環繞,遠處雪山點點;湖水十分清澈,能見度通常為3至5米,由于光照、深淺、亮度等因素,呈現出墨綠、淡綠和深藍等不同的顏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湖邊的濕地簡直就是鳥類的天堂,斑頭雁、灰鴨、黑頸鶴都在這里繁殖寶寶,它們忙著找尋食物,雖羽翼未成,但過不了多久就可以飛離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湖邊有一排小木屋湖景房,愿意住這的人可以一邊吹風一邊看日落星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時間雖然尚早,趕獅泉河卻有點夠嗆,吸取札達的教訓,當晚住日土縣城。很干凈的一個小城,一進城就看見標示醒目的“供氧樓”酒店,停車場很大車也不多,網上搜了一下沒房,不S心進去問,又說可以安排,估計有訂了房的客人到不了,客服很忙網上沒來得及更新。這可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算得上阿里住的最好的一次。</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平舆县|
大名县|
新绛县|
布拖县|
青河县|
遵义市|
朝阳市|
通渭县|
岐山县|
仙居县|
镶黄旗|
叙永县|
当雄县|
平阳县|
赫章县|
兴安盟|
富裕县|
潮安县|
城步|
襄樊市|
西吉县|
建阳市|
凤冈县|
兴仁县|
邹平县|
长宁县|
东乡族自治县|
年辖:市辖区|
凌海市|
仪征市|
泉州市|
平原县|
麻城市|
黄冈市|
宜春市|
通渭县|
隆昌县|
五指山市|
偃师市|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