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臘月二十八,是尚河年前的最后一個集,尚河集可以說是鄒城市最大的集市,有民間藝人理發(fā)的,補(bǔ)鍋的,修鞋的,爆爆米花的等等真是啥都有,這些情景在城里是看不到的,想要過年有年味,人們似乎總要趕上幾場年集,才能感受到年的味道,當(dāng)今人們常常感嘆年味變淡,其實(shí)年味依舊濃,不是缺少年味,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年味的人,濃厚的年味其實(shí)圍繞在每個人的周圍~~跟隨鏡頭一起趕年集,尋找兒時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兒時的記憶中,趕年集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每當(dāng)春節(jié)臨近,總會充滿了期盼,期盼著跟母親趕年集的日子快點(diǎn)到來。每年趕年集的時候,母親總會給我買一些我喜歡的零食,以及漂亮的衣服和頭花,現(xiàn)已花甲的年紀(jì),依舊忘不了兒時跟在母親身后趕年集的情景,依然溫馨如故!</p> <p class="ql-block"> 記憶中過年,應(yīng)該是孩子們最快活的日子,對我來說就是紅頭繩,新衣服,壓歲錢,還有平常吃不到的好飯菜,還有無拘無束的瘋玩?,F(xiàn)如今過年只是孩童時的幸?;貞洠枚嗉彝サ哪暌癸垼皇窃跓狒[溫馨家而是去了飯店,現(xiàn)在的人們慢慢淡化了濃濃的年味。感慨之余,心中不免生出絲絲縷縷的遺憾與惆悵。</p><p class="ql-block"> 看到集市上的孩子,好像是兒時的自己,每當(dāng)過年穿上母親親手做的花衣服,美滋滋的走上街,那種高興勁,那種自豪感,就甭提了。</p> <p class="ql-block"> 熱鬧的年集更是少不了小朋友們的身影,每當(dāng)孩子頭上帶著花花,手里拿了不少東西,年的味道就來了~~一幅幅畫面,像極了我小時候,兒時的回憶滿滿!</p> <p class="ql-block"> 集市上兩個小男孩,頭上還帶著女孩子帶的發(fā)卡,說就是帶著玩,為的是過年喜慶~~</p> <p class="ql-block"> 遇見一位帶著孩子帥哥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我上前給他聊了幾句,他說每次回老家就喜歡趕集,這次帶著孩子來湊湊熱鬧,讓孩子感受一下年味兒,我弟還給孩子拍了幾張照片,高興的了不得,還相互加了微信說一定把孩子照片發(fā)給他,這也是趕年集的收獲~~</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糖葫蘆五花八門,什么樣的都有,哪像我們兒時,光山楂的還稀罕的不得了,真是看見糖葫蘆哈喇子就往下流~~現(xiàn)在只要孩子要大人立馬給買,現(xiàn)在的孩子都在蜜罐里長大,看到孩子們吃糖葫蘆,涌到心頭的是兒時記憶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集市上看到一個打香油的傳統(tǒng)器具,空氣中彌漫著香油散發(fā)出來的香味。還有笑得一臉和藹的大爺~~</p> <p class="ql-block"> 另一個買香油的問我干嘛的,我給他說拍照采訪上電視,他說你拍我罐香油的,看看香油成色怎么樣,所以就有了下面這一幕~~</p> <p class="ql-block"> 賣豆芽的攤主看見我給他拍照,主動要求給他拍好點(diǎn),還叮囑我要發(fā)到快手和抖音上,給俺宣傳宣傳,來尚河買我的豆芽~~</p> <p class="ql-block"> 我清楚的記得我大約十歲那年,母親帶我去趕年集。母親一手拿著趕集的籃子,一手拉著我,由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集市人多,你推我擠,把我推的東倒西歪,不小心踩壞了賣雞蛋的3個雞蛋,這還了得,人家拽著母親不讓走,最后賠了人家一毛五分錢才算了事,在60年代這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趕集找了事后,看著母親也很生氣,我也不敢吭聲,也不敢要東西,一路上悶悶不樂,還以為今年肯定沒有新衣穿了,但過年母親還是給我做了花棉襖。而母親始終都是那件老粗布褂子,這就是母愛,母愛永遠(yuǎn)都是最偉大的~~</span></p> <p class="ql-block"> 集市上最吸引姥姥眼球還是街邊剃頭匠,逢集來市場,平常在家里干。理一個頭帶刮胡5元錢。剃頭匠門一字型擺開,由于趕年集的人多,理發(fā)的也是絡(luò)絕不斷,剃頭匠的刀輕而有力的在臉、下巴、脖子間游走,那一刻真的太享受了,讓人有一種似睡非睡的狀態(tài),富有滿滿的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街頭藝人,傳統(tǒng)文化~~</p> <p class="ql-block"> 修鞋這個行當(dāng)是個技術(shù)活,用著最傳統(tǒng)的工具,在一縫一補(bǔ)中透露出濃厚的年味和純樸的民風(fēng)。雖說收入還可以,但好漢子不愿干,賴漢子又干不了,修鞋這個技術(shù)可能要失傳了,主要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喜歡穿戴新的東西,但現(xiàn)在的老年人都會過,修修補(bǔ)補(bǔ)可在穿。真希望修鞋的老手藝人,把這門技術(shù)傳下去,真不能失傳呀~兒時我們穿的鞋子都是修了補(bǔ),補(bǔ)了修,一般就一雙鞋子,穿到不能補(bǔ)為止,難忘的回憶呀~~</p> <p class="ql-block">修鞋補(bǔ)鍋的街頭藝人~~</p> <p class="ql-block"> 打白鐵,補(bǔ)鍋嘞!”以往每年過年前,街頭巷尾更換壺底、鍋底的手藝人那是一波接一波的吆喝,從門前走過。然而,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也很少有時間再為用破的壺、鍋去投入,而更換壺底、鍋底的手藝也隨之成為人們的記憶。在尚河年集上,還有一家打白鐵、補(bǔ)鍋的師傅說:現(xiàn)在人們用大鋁鍋的少了,都改用電飯鍋、高壓鍋,鍋破了也就扔了,靠補(bǔ)鍋謀生的人也越來越少。而且現(xiàn)在都有暖氣了,白鐵煙筒土暖氣包的銷路也來越少。 現(xiàn)在的生意不如從前好了,因?yàn)槟贻p人都是直接把破鍋扔了買新的,來補(bǔ)鍋的都是些中老年人。 “打白鐵、補(bǔ)鍋不僅要體力,還要細(xì)心和耐心,不是個簡單的活,這是一門又辛苦又不賺錢的手藝,現(xiàn)在沒有年輕人愿意學(xué)徒了。師傅一臉的無奈,他也擔(dān)心這門老手藝傳不下去了~~</p> <p class="ql-block">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吃的穿的用的隨時都可以買到,趕年集不再單純的只是為了備年貨,而是逐漸演變成了追尋兒時記憶和找尋年味的一種年俗文化。今年感覺年味特別濃,因?yàn)槭且咔檫^后,告別三年疫情的第一個農(nóng)歷新年,人們恢復(fù)往日的喧囂,來到年集上,擺攤設(shè)點(diǎn)出售生活的希望,換取生活的信心,人們臉上露出笑容,也喚起對生活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必備的福字、對聯(lián)在擺攤中顯得年味十足,貼在門墻上的“年味”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集市上賣羊肉的攤販特多,價(jià)格45一斤,這價(jià)格貴嗎?</p> <p class="ql-block"> 趕年集,尋兒時的記憶。從古代到物資豐富便捷的今天,不變的卻是“趕集”的那份熱情,其實(shí),來集市的人,多數(shù)都是湊個熱鬧,趕的卻是一份久違的情懷。趕年集洋溢著快樂,充斥著幸福,喚醒著人們童年的記憶。同時也包含了人們對新春佳節(jié)的一種期盼,趕年集趕的是熱鬧,更是年味兒!</p><p class="ql-block"> 新春佳節(jié)之際,祝美友們 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兔年大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宁县|
桐庐县|
治多县|
齐齐哈尔市|
乌拉特后旗|
昌邑市|
涞源县|
贡觉县|
菏泽市|
石台县|
上林县|
广丰县|
元氏县|
红河县|
澄迈县|
铅山县|
英吉沙县|
那坡县|
北安市|
隆德县|
潍坊市|
昌江|
蒙自县|
沂南县|
双江|
鄯善县|
开鲁县|
麻江县|
芜湖市|
华亭县|
宁陵县|
通河县|
道孚县|
锡林浩特市|
甘孜县|
聂拉木县|
宁德市|
类乌齐县|
泊头市|
徐闻县|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