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巖松說得好,年不僅僅是親人團聚,還在于一種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感受到的那種年味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0年之后,第一次回家過年。三年前的春節,疫情日益嚴重,假期也延長了。記得那年春節過后和兒子一起從遷安回長春,火車成了“專列”,桂林路冷冷清清……之后的兩個春節,都是和兒子兩個人在長春度過的。從2020年國慶節至今,兩年三個多月了,未曾與我魂牽夢繞的遷安和白羊峪謀面。這也是我自高中畢業后,三十年來離開家鄉最久的一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圖為京沈高速遷安支線終點,雖然出口用了我們村——“白羊峪”的名字,但這里距村里還有近二十里的路程。這也足以證明,白羊峪村(白羊峪長城旅游區)在當地和周邊還是小有名氣的,而且不時還有外國游客到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小詩一首,告訴你我的家鄉的山山水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白羊峪——我的家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青山綠水四象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七松九龍兒時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萬里長城大理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寺一閣一甘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 “山”為燕山山脈,白羊峪村被群山環繞,村名有“峪”,名符其實;“水”為白羊河水,白羊河發源于白羊峪村北,亦為長城之北。白羊峪有白羊關(白羊水關),關者,綿山在此斷開也。東西向燕山之上的長城,與自村北向南流的白羊河(白羊河匯入青龍河,青龍河是灤河的支流)形成“十”字,將村子分成了四個象限,村民主要居住在二、三象限,即白羊河西岸,而“主村區”在第三象限,這里也是我出生的地方。當然,四個象限都留下過我的足跡和汗水,是滋養我成長的沃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羊峪村位于唐山市最北端,與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1983年5月15日,唐山地區撤銷實行市管縣,青龍縣由承德劃歸秦皇島市管轄,1987年5月成立青龍滿族自治縣)相鄰(一“線”之隔)。通常,兩市(縣)之間以山水分界,但由于白羊峪村橫跨長城內外、燕山南北,因此,唐山(遷安)地界向外向北延伸了幾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松”,村子南山上原有百年以上樹齡的松樹七棵,從山底到山頂依次排開,有“七松登高”之美譽,只可惜現在七棵古松僅剩五棵了;“九龍”,村子群山環繞,九條高矮不一、形狀各異的山脈由四周綿延至村內而止,形似“九龍”,而白羊河中有一塊突兀的大黑石,恰似“九龍戲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羊峪長城有城樓21座(每座城樓都有名字,但有石質門匾為證,有“學名”的僅有一座——神威樓,其他都是村里先人根據其位置等起的名字,如一道樓、二道樓、三道樓、過道樓、尖樓、小凹樓、大凹樓等),保存完好的長城超過4500米。白羊峪長城有段長約1500米,高10米,寬5米的大理石長城(城底敵樓基礎多為大理石),世所罕見。由于山勢險峻、關口地理位置重要,長城修建后,留有大量駐軍,并建有守備署。白羊峪長城最獨特之處是長城腳下還有“城堡”,守備署外圍臨白羊河一面建有高高的城墻,背后有高山,山下有高墻,墻下有河水,易守難攻。如今,駐軍早已不再,城堡內住著村里的“土著”居民(由于人口增長,城堡內已不能滿足需求,便逐漸沿白羊河向南向北擇地而居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寺”,村子東山山巔下方有座寺廟,名曰“水泉寺”;“閣”,村子南山峭壁頂端建有一亭,名曰“觀音閣”(也叫“觀音堂”);“甘泉”,即綿羊泉,位于馬圈一脈東山的山腳下,千百年來四季常流水,甘甜可口。馬圈,又稱“養馬圈”“謊城”“閱兵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長城歷經兩千多年持續營造,涵蓋春秋戰國、秦、漢、唐、明等12個歷史時期,總長度超過2.1萬千米。它宛如一條巨龍,橫亙在中國北方遼闊大地,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條巨龍,在無數山巒間蜿蜒前行,在山海關與大海交融,在偏關與黃河“握手”,一路上與群山纏綿,一直深入到荒漠戈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嘉峪關關城時強調:“當今世界,人們提起中國,就會想起萬里長城;提起中華文明,也會想起萬里長城。長城、長江、黃河等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標志。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作出戰略部署,明確提出“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2021年8月,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規劃》提出,整合長城沿線15個省區市文物和文化資源,按照“核心點段支撐、線性廊道牽引、區域連片整合、形象整體展示”的原則構建總體空間格局,重點建設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四類主體功能區,實施長城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長城精神文化研究發掘、環境配套完善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數字再現工程,突出標志性項目建設,建立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長城保護傳承利用體系,著力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打造為弘揚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專家認為,長城最突出、最核心的價值,在于它所承載的偉大精神,包括團結統一、眾志成城的愛國精神;堅韌不屈、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望和平、開放包容的時代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這條歷史文化巨龍在傳承與發展中昂首向未來,把新時代的長城故事講得更精彩。長城沿線15省區市深入挖掘長城文化內涵、弘揚長城精神,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讓古老的長城煥發新的生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長城河北段依燕山—太行山脈而建,現存8個不同時期的長城近2500千米。2021年11月,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長城建設保護規劃,以山海關、金山嶺、大境門、崇禮四個重點段為引領,精心構筑民族性與世界性兼容的長城文化地標,充分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年,白羊峪長城也開始了修繕工作,由國家出資、專家現場指導,對馬圈至小凹樓段長城進行了初步修繕。今后,還將繼續修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白羊峪的青山、綠水、長城</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遷安城區軒轅閣、五花島和三里河公園</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安县|
咸阳市|
岑巩县|
海原县|
鱼台县|
盐津县|
高碑店市|
新源县|
长葛市|
广西|
睢宁县|
武隆县|
湟源县|
桐城市|
永善县|
谢通门县|
肃宁县|
佳木斯市|
鹰潭市|
商水县|
漯河市|
云浮市|
东兰县|
贵港市|
衡阳市|
恩施市|
平武县|
沈阳市|
平泉县|
滕州市|
通榆县|
洮南市|
宜宾县|
涟源市|
闻喜县|
吉木乃县|
桂平市|
通城县|
青田县|
寿阳县|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