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剛剛修復竣工的紅3軍團4師10團臨時指揮所舊址</p> <p class="ql-block">今天,興安縣紅色文化研究會的同志受會長唐運益的委托,出席興安縣界首鎮城東村的紅3軍團4師10團臨時指揮所舊址修復竣工儀式。在竣工儀式上,大家回顧了88年前慘烈的湘江戰役,大家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代代的廣大革命戰士,堅定信念,服從命令,顧全大局,不怕犧牲,英勇戰斗,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紅研會的兩位副會長代表紅研會送去兩個花籃,祝賀舊址修復竣工。</p> <p class="ql-block">88年前的湘江戰役期間,也就是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天氣非常寒冷。有紅軍回憶晚上是大白霜的天氣。零度左右才會有大白霜。今天的天氣是3至6度,比湘江戰役時的溫度還高了一兩度,而我們大家都穿著厚厚的棉衣,站在這里參加竣工儀式,仍然冷得瑟瑟發抖。真是難以想像,當時的紅軍戰士穿著單薄的衣服晚上怎么在自己的陣地上阻擊敵人的。</p> <p class="ql-block">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的光華鋪阻擊戰主要發生在城東村委地域。11月27日下午紅1軍團2師4團耿彪團長、政委楊成武率紅4團最先占領界首。28日紅4團向興安方向前進,在城東地域伏擊桂軍,取得了勝利,打掃戰場時前往腳山鋪,于是將界首防務交給紅3軍團4師。4師接替防務后將紅12團布置在湘江東岸渠口一帶,紅11團布置在壇子頭村至石門地城,紅10團布置在湘江西岸城東村委地域,紅10團將指揮所設在八架車村東的三水大王廟內。在光華鋪阻擊戰中,紅10團在與國民黨桂軍的戰斗最激烈,傷亡最大。</p> <p class="ql-block">在光華鋪阻擊戰中,有很多紅軍將士都寫了回憶文章,其中當時的紅3營營長張震寫的最為長細,現原文摘抄如下:</p> <p class="ql-block">血 戰 湘 江</p><p class="ql-block">張 震[作者時任紅三軍團第四師第十團第三營營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17日,我們從于都河畔出發,通過浮橋,離開了戰斗多年的革命根據地,踏上了漫漫的長征之路。蘇區的父老兄弟姐妹含著眼淚,熱情相送,囑咐我們打了勝仗再回來。場面十分感人,至今歷歷在目。</p><p class="ql-block">中央紅軍采用大搬家的形式,征用大批挑夫,挑著沉重的擔子,抬著笨重的機器,拉成長隊,艱難地向湘南前進。廣東軍閥陳濟棠按蔣介石的命令,以桃江為屏障,構筑了封鎖線。紅軍利用陳蔣矛盾,同其談判,說明紅軍只是借道去湘南,絕不進入廣東,希望能夠讓路。陳濟棠同意了,但當紅軍進入他的防區時,卻遭到其手下部隊的攻擊,戰斗很激烈。后來聽說,是陳濟棠沒有來得及將讓路之事通知前線部隊。</p><p class="ql-block">我們十團同兄弟部隊共同奮戰,攻占了新田、古陂,西渡桃江,突破了敵軍的第一道封鎖線。接著,我四師以十一團為前衛,向白石圩前進。洪超師長帶一個排越過我們,準備到十一團去,剛離開我們不久,就遭到潰散之敵的偷襲。我們聽到槍聲,急忙上去支援,但師長已經中彈犧牲了。大家懷著滿腔悲憤,全殲了這股殘敵。他犧牲后,四師師長由張宗遜接任。洪超同志是我們三軍團最年輕的師長,犧牲時才25歲。我們一共見過三次面,他英勇果敢、待人和藹,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20世紀60年代,我曾給他的家人寫信,說明其犧牲的經過,證明他的革命歷史。</p><p class="ql-block">從我參加紅軍到長征開始,四年多時間里,我師的李實行、侯中英、張錫龍、洪超等四位師長壯烈犧牲,倒下去的紅軍戰士更是成千上萬。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的代價,換來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每念及此,心情就無法平靜!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我們一定要把先烈們開創的事業進行到底,實現他們的崇高理想。</p><p class="ql-block">突破敵軍的第一道封鎖線后,我因患瘧疾,傷口又未痊愈,每天高燒,不能走路,一連坐了幾天擔架。傷口稍有好轉,就下來步行,跟著部隊通過了國民黨軍的第二道和第三道封鎖線。</p><p class="ql-block">這時,蔣介石已判明紅軍突圍的戰略意圖,便調集各路“追剿”軍,共25個師近30萬人,前堵后追,并利用湘江作屏障,在江邊修筑碉堡,構筑第四道封鎖線,企圖圍殲紅軍于湘江以東、瀟水以西地區。中央紅軍如能輕裝快速前進,還有希望搶在敵軍到達之前全部渡過湘江,不幸的是,紅軍仍帶著沉重的“壇壇罐罐”,在崎嶇的五嶺山間小道上緩慢行進,有時一天只走20多里。這就使敵主力薛岳、吳奇偉縱隊贏得了追擊的時間,而我們則錯過了時機,進入數十萬敵軍預設的伏擊圈。幸虧桂系軍閥因怕我軍逼近桂林或深入其腹地,使蔣介石有借口派兵進入廣西,便下令將興安、全州的堵截部隊主力撤到龍虎關、恭城一線,加強桂林方面的防御。這樣,敵在湘江的防線就露出了一段空隙,為我軍所乘。</p><p class="ql-block">11月25日,我師奉命向敵湘江防線界首段前進,搶占這一要點,十團是前衛團,三營是前衛營。這時,我又回到三營任營長。27日我營到達湘江岸邊,次日渡江進至界首,驅逐了反動民團,并掩護士兵于當日16時架設了浮橋。沈述清團長渡江后,命令我將部隊部署在光華鋪一帶,向興安方向警戒,從南面堅決阻住敵人,保證后續部隊安全渡江。</p><p class="ql-block">光華鋪地勢比較開闊,一面臨江,在桂(林)全(州)公路旁邊,距界首只有幾里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中央機關、軍委縱隊和兄弟部隊都要從界首渡江,所以,我營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堅決扼守光華鋪陣地,否則后果不堪設想。我將七連部署在公路東側的一座小山上;九連配置在公路西側的小樹林中,各配了兩挺機槍,以封鎖公路及其兩側;八連為預備隊,準備隨時增援;營部設在大路旁的一座破廟內。</p><p class="ql-block">29日深夜,我營當面發現密集的手電燈光,有部隊沿湘江邊運動。我即令加強前沿警戒,同時將情況報告了團長,沈團長認為,湘江邊是一個空隙,逐令一營部隊進至江邊防御,果然,敵軍利用我防御結合部正在逐步滲入,雙方在夜晚黑暗中接火,展開混戰,從俘虜口中查明,敵軍是桂軍第七軍獨立團和第十五軍四十五師一部。我當即派八連出擊,但敵人越來越多,雙方激戰后形成對峙。</p><p class="ql-block">一般來說,國民黨雜牌軍與蔣介石有矛盾,往往采取保存實力、保守地盤的做法。但這時的紅軍已處于敗軍之際,國民黨桂系部隊見我軍行動遲緩,行軍長達200余里,再加上北邊的“追剿”軍先頭部隊已到達全州,并于29日向我堅守腳山鋪的紅一軍團二師發起猛烈進攻,為在蔣介石面前表現出積極“剿共”的姿態,他們便由桂林迅速北上,配合中央軍封閉湘江,企圖圍殲紅軍于湘江兩岸。</p><p class="ql-block">30日凌晨,國民黨桂系第七、十五軍各一部又向我光華鋪陣地發起猛烈攻擊。能否堅守住光華鋪,關系著中央、中革軍委和后續部隊能否順利地渡過湘江。在黨中央和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我們自30日凌晨到12月1日,不惜一切代價,在光華鋪與敵展開了殊死搏斗。團長沈述清率領一營在與敵反復爭奪中,戰死在湘江畔。上級決定由師參謀長杜宗美代理十團團長。他趕到指揮所不久,也在下午的一次陣前反沖擊中飲彈犧牲。團政委楊勇聞訊便馬上接替指揮。他打仗從來奮勇當先,幾度危急之時,都是他帶領全團堅決實施反擊,守住了陣地。我營也打得非常艱苦,七連連長謝興福在上午的戰斗中負了傷,一直堅持戰斗,中午又不幸身中數彈,英勇捐軀。全營指戰員前仆后繼,視死如歸,因傷亡過大,一度被轉為團的第二梯隊,稍事休整后又投入戰斗。由于敵我雙方都沒有工事作依托,在江邊來回“拉鋸”,反復拼殺。晚上,我五師部隊趕到,但桂系的增援部隊也陸續到達。面對優勢的敵軍,五師也打得非常英勇,付出了沉重代價。就這樣,我們和兄弟部隊一起,完成了掩護中央機關和軍委縱隊在界首渡江的任務。</p><p class="ql-block">湘江一戰,我們團共傷亡400多人,幾乎接近全團人員的一半,兩任團長犧牲在這里。他們中間,有我的老上級,有我的好戰友,他們的熱血染紅了湘江,我深深為之痛惜,時常念及他們。1994年9月,我到廣西駐軍檢查工作時,專程趕赴光華鋪,憑吊長眠于此的戰友們。</p><p class="ql-block">整個湘江戰役,中央紅軍苦戰5晝夜,終于突破了敵軍的第四道封鎖線,但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部隊已由江西出發時的8.6萬余人,銳減到3萬余人,這是“左”傾冒險主義者實行逃跑主義造成的嚴重惡果!</p><p class="ql-block">紅軍渡過湘江后,蔣介石又急忙調整部署,命令桂軍尾追、黔軍西堵,“追剿”軍主力趕往湘西南,企圖圍殲紅軍于北進湘西途中。這時,紅軍奉命正向越城嶺(即老山界)前進,目標仍是到湘西去同紅二、六軍團會合,繼續往敵軍布置好的口袋里鉆。越城嶺是一座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山勢陡峭,道路崎嶇,行走艱難,在通過險峻的雷公巖時,部隊摔死了不少騾馬,夜晚只得就地在山壁彎曲的小徑上休息。</p><p class="ql-block">翻過越城嶺,我們進入廣西龍勝縣境。這里居住著苗、瑤、侗等少數民族。他們的房子都是竹木做的,屋頂蓋著樹皮,一家挨一家,一旦失火,很難撲滅。當時敵人造謠,說“共產黨殺人放火、共產共妻”。老百姓不知真相,都逃到山里去了。桂軍挑選熟悉地形、民情的老兵,以班排為單位,與當地民團結合在一起,潛伏在山上,側擊我行軍隊伍。當我們追上山時,他們很快就跑了;我們一下山,他們又跟著回來,繼續向我射擊。我們只好邊打邊走,前進速度緩慢。</p><p class="ql-block">為了粉碎敵人的謠言,我們在少數民族地區行軍,還特別注意群眾紀律。用了群眾的糧、菜,都留下銀元,寫好紙條,說我們是工農紅軍,路過此地,用了你的糧、菜,現付給你銀元,因主人不在家,無法協商,實在對不起。無論我們在村子里宿營,還是早晨離開時,都將老鄉家打掃得干干凈凈。有幾次,部隊剛離村,房子就著了火,馬上返回撲救,但已來不及,真是怪事。后來,我們派出潛伏哨,捉住了幾個正在放火的便衣特務,經過公開審判,揭露其罪惡陰謀,使群眾明白放火的原來是國民黨的特務,嫁禍紅軍,破壞紅軍同群眾的關系。當地群眾知道了真相,便紛紛到山里叫回親友,有的還要求參加紅軍。</p><p class="ql-block">在廣西境內走了10多天,直到進入湘西南的通道縣境后,才擺脫了桂軍的糾纏。12月上旬,三軍團奉命縮編,我又回到十團司令部任偵察參謀。沒多久,紅軍突然改道,向黔北方向前進。后來才知道,當時敵“追剿”軍主力已在我軍的前方構筑工事,張網以待。但博古、李德仍堅持原來同紅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是毛主席力主放棄這一會使紅軍陷入絕境的方案。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開會議,否定了博古、李德的錯誤主張,肯定了毛主席的正確意見。</p><p class="ql-block">(《張震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布江达县|
深州市|
灵石县|
台东县|
双流县|
中宁县|
六盘水市|
闵行区|
营口市|
陆河县|
玉环县|
鹤庆县|
博客|
师宗县|
河津市|
敖汉旗|
鸡泽县|
高淳县|
伊金霍洛旗|
红河县|
日照市|
苗栗县|
西城区|
芮城县|
九龙城区|
鄂托克旗|
娄烦县|
吕梁市|
五常市|
淮安市|
云霄县|
景德镇市|
科尔|
台江县|
巴林右旗|
祁连县|
尼勒克县|
英吉沙县|
津市市|
宜城市|
福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