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鄉土的記憶 <p class="ql-block"> <b>正月里來正月正,正月十五掛紅燈。</b></p><p class="ql-block"><b> 回想小時候,每年的正月,都是非常讓人振奮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b> 年三十的夜里,一家人圍在一起,揉面的揉面,趕皮兒的趕皮兒,和餡的和餡,包餃子的包餃子,直到午夜過后,吃完了餃子,才躺在炕上睡覺。</b></p><p class="ql-block"><b> 大年初一,正月里的第一天,爸爸媽媽早早就起來了,也把我們幾個孩子都叫醒,爸爸整理房間,媽媽給我們挨個穿新衣服。</b></p><p class="ql-block"><b> 天剛放亮,炕上就擺放好飯桌,一家人圍著飯桌坐好,匆匆忙忙地吃完飯后,爸爸媽媽就讓我們出去拜年。</b></p><p class="ql-block"><b> 拜年是有順序的,先要去同姓近親的人家,然后要去異姓近親的人家。先要去輩大年長的人家,然后要去輩小年輕的人家。</b></p><p class="ql-block"><b> 離家的時候,爸爸媽媽告訴我們給長輩拜年時要磕頭。可是我們哥三個都不愿意給人家磕頭,出了家門就商量好了,只有在家給爸爸媽媽拜年時磕頭,在外面不論給誰拜年,只作揖行禮,全不磕頭。</b></p> <p class="ql-block"> <b>大年初二,還是我們哥幾個出去拜年的日子。離我們村六里遠的高力板村,住著我們的親姑姑。每年大年初二,我們都要步行去鄰村給姑姑拜年。</b></p><p class="ql-block"><b> 小時候,走六里路像玩兒一樣。我們一路走一路玩兒,有時我們玩兒賽跑。在地上劃條線,然后我們哥仨站齊,當大哥喊“預備…………跑!”時,我們就一起開跑。當然是大哥跑得最快,二哥第二,我老三。也有時候大哥二哥假裝跑得慢,那時我會覺得沒勁,因為我不愿意他們讓著我。</b></p><p class="ql-block"><b> 有時我們玩兒爬山。大哥先走遠些,然后蹲在地上。接著二哥也走,走到大哥和我中間時,也蹲在地上。這時我再走,我要從二哥身上爬過去。我爬到二哥身上時,二哥就站起來,把我抱住。這時我就格吱他腋窩。二哥笑得受不了,就把我放到地上,我再去爬大哥那座山。大哥也像二哥那樣讓我爬過去,我就走到前面去,也蹲在地上。接著就是二哥像我那樣過大哥和我這兩座山。最后是大哥過我和二哥這兩座山。只是二哥和大哥過我這座山時,不用格吱我,把我抱住轉一圈,再往地上一放,就算過去了。</b></p> <p class="ql-block"> <b>大年初三,是大姐回娘家的日子。大姐大姐夫帶著小外甥,早早的就來到我們家。我們哥三個就領著小外甥,一會兒放鞭炮,一會兒推鐵圈,一會兒追秧歌。滿大街地跑,直到吃飯時才回家。</b></p><p class="ql-block"><b> 大姐夫從來不在我們家留宿,吃完飯就回去了。大姐沒走,初四呆一天,到了初五,大姐說要回去。爸爸媽媽說今天是破五,咱們馬上包餃子過破五,過完破五你就可以回去了。</b></p><p class="ql-block"><b> 包餃子時,我們哥仨也參與進去,媽媽和大姐就教我們怎樣和面,怎樣趕皮兒,怎樣包餃子。我就是那時候學會包餃子的。</b></p><p class="ql-block"><b> 吃過餃子,媽媽把黏餑餑、凍豆腐、凍豬肉裝進袋子里,讓我們哥仨輪流背著,送大姐和小外甥回去,還告訴我們送到大姐家的屯子邊上就回來。那是因為大姐家比我們家還困難,不讓我們給大姐添麻煩。</b></p> <p class="ql-block"><b> 到了正月初七那天,爸爸媽媽又像大年初一那樣,早早的起來,也把我們都叫醒,讓我們洗漱干凈,穿戴整齊,到屋外去看天氣。</b></p><p class="ql-block"><b> 媽媽說,初七是人日子,如果這一天天氣好,就是這一年每個人都過得好,沒病沒災,健康快樂。</b></p><p class="ql-block"><b> 有一年初七天氣好,晴朗的天空,火紅的太陽,沒風沒浪。爸爸媽媽把大凳子搬到房前,我們一家人坐在凳子上,享受藍天,享受陽光。</b></p><p class="ql-block"><b> 回到屋里后,媽媽把白面放進盆里,和好面后在桌子上趕成大片,又卷成大卷,用菜刀切成長長的細絲。</b></p><p class="ql-block"><b> 媽媽把長長的絲面倒進鍋里煮熟,給我們每人盛一大碗,又倒進一大勺帶肉的香湯,大家吃得有滋有味。媽媽說,這面是長壽面,初七這天吃長壽面,能健康長壽。</b></p> <p class="ql-block"><b> 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村里高翹秧歌不斷。本村有秧歌隊,外村的秧歌隊也到我們村里來。秧歌隊的鑼鼓喇叭一響起來,大人小孩兒就會聞聲而動,跟隨著秧歌隊滿村轉。</b></p><p class="ql-block"><b> 沒有秧歌的時候,孩子們會相約到一起玩兒。男孩子扇啪嘰,踢石頭球,打箭稈……,女孩子跳繩,跳家家,欻子兒……。</b></p><p class="ql-block"><b> 到了正月十五,村里的過年達到高潮,多數人家都掛起紅燈籠。到了晚上,紅燈籠亮起來,紅星點點。小孩子們跑出家門,手里也提一盞紅燈籠,燈火被風吹得忽大忽小,忽明忽暗。那時的燈籠,里面點的全是臘燭。</b></p><p class="ql-block"><b> 村里的秧歌隊也增加了提燈籠的人,一長串的紅燈籠,像是一條火龍,在村子里的大街小巷游動。</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過了正月十五,過年的高潮雖然過去了,但是年味還在。飯食還比平時好,農活還是不用干,村民們消閑娛樂,快活愜意。</b></p><p class="ql-block"><b> 大人們三五成群,打撲克,推牌九,下象棋……孩子們推圈,打箭稈,跳皮筋……</b></p><p class="ql-block"><b> 這樣的日子,直到正月末。</b></p><p class="ql-block"><b>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春佳節,萬象更新。</b></p><p class="ql-block"><b> 正月,新一年的開始,新年新氣象,春色滿河山。</b></p><p class="ql-block"><b> 最是一年春好處,小村人歡悅,篤行啟新程。</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治县。|
怀来县|
轮台县|
金门县|
盖州市|
屯门区|
滦平县|
南澳县|
乌审旗|
深圳市|
视频|
玉山县|
河西区|
云梦县|
阿荣旗|
夏津县|
芒康县|
永春县|
沙湾县|
鹤岗市|
青田县|
札达县|
鹰潭市|
临武县|
黔东|
铁力市|
阳江市|
潼关县|
方山县|
安庆市|
邓州市|
工布江达县|
利津县|
惠来县|
江西省|
韩城市|
夹江县|
千阳县|
东平县|
百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