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打造東方好課堂</p><p class="ql-block">(一)研制新標準,教學新理念</p><p class="ql-block"> 根據東方實驗小學三年發展規劃,今年是研制課堂教學的標準年,在原有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基礎上,優化課堂評價導向。教科室于2022年10月21日組織召開了“聚焦新課標 深耕好課堂”東方好課堂評價標準研討會,依據2022版新課程標準和《東勝區課堂教學評價指導意見》,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以“理念引領亮課堂”“教師主導亮課堂”“學生主體亮課堂”,三個頂層設計,加上張校長提出的“師退生進 抓大放小”的課堂教學的根本原則,研發打磨適合不同學情、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多元評價新標準。</p><p class="ql-block">(二)教研新舉措,課堂新面貌</p><p class="ql-block"> 打造東方好課堂,離不開東方好教研。本學期教科室提出五步教研,進一步規范教研流程,規定教研內容,規整教研資料。教科室研制出以“眾籌集體智慧 研東方好課堂”為題的集體教研手冊。教研活動中既要發揮主備人的引領作用,同時也眾籌組內教師集體智慧,每次教研對課程標準、單元解讀、課時目標重難點、教學策略和評價方式以及作業設計進行研討。本學期數學學科、體育學科、音樂學科、美術學科的集體教研扎實有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們可以在學校的公眾號上看到體育學科每周堅持集體教研,并且周周有內容不是空洞的表述。希望其他學科可以吸取體育學科的優秀做法。</p><p class="ql-block">(三)賽事促成長,舊竹生新筍</p><p class="ql-block"> 按以往慣例本學期我們繼續開展“杏花杯”課堂教學大賽,與之前不同的是我們本學期改變了三點:第一,我們改變了對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用《東方實驗小學東方好課堂新標準》來評價課堂教學,以師退生進 抓大放小的根本原則導向課堂教學。第二,開學初教科室對全體教師進行了梯隊規劃,本屆“杏花杯”課堂教學大賽分梯隊進行,同一梯隊的教師進行橫向比較,不同梯隊教師進行縱向比較,大賽評選出了首屆東方實驗小學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和基本功稱號的若干教師。第三,以校內比賽為契機,為更高一級的比賽做選拔,本屆“杏花杯”課堂教學比賽就為今年東勝區教學能手和東勝區學科帶頭人比賽做了賽前選拔的準備。以后,也將會以此種方式作為選拔參加更高一級課堂教學比賽的條件之一,所以請老師們認真對待學校里的每一次講課的機會,或許就成為了推選你比賽的優勢條件。</p> <p class="ql-block"> 二、教師培訓現真章</p><p class="ql-block"> (一)完善教師培訓的頂層設計</p><p class="ql-block"> 1.以學校三年發展規劃為依據,制定教師培養發展三年規劃,并進一步在三年規劃下制定教師培訓年度計劃。</p><p class="ql-block"> 2.建立培訓管理制度,完善培訓制度保障。</p><p class="ql-block"> (二)落實校本培訓和線上培訓</p><p class="ql-block"> 1.校本培訓</p><p class="ql-block"> 課標教材解讀培訓2次:積極組織教師分學科學習新課標。開學初在全區的新教材培訓會后在各學科又開展了新課標二次培訓會議,結合單元目標對教材和新課標進行二次解讀,深入研究“教學評一致性”教育理論,準確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進行動。</p><p class="ql-block"> 集體備課線上線下共計18次:教科室制定集體備課“12345”基本流程及要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模式,本學期共邀請5位教研員到校指導教學工作。語文學科邀請弓曉俊教研員到校指導整本書課題研究,英語、數學學科邀請楊曉、王俊琴教研員到校指導教學工作,音樂學科邀請教研員到校指導音樂教學工作。體育學科邀請教研員到校指導教學工作。</p><p class="ql-block"> 普通話、語言文字等系列培訓2次:李紫璇老師是我校國家級普通話檢測員,她成立了金話筒主持人培訓班,在線上對全體教師進行普通話培訓1次,對金話筒主持人培訓班線下培訓1次。</p><p class="ql-block"> 專業共讀共寫:各學科開展教師專業共讀,特別是數學學科舉行線上共讀交流活動3次,一味書社青年閱讀共讀活動3次:張印校長、張步棟副書記分別進行了領讀,對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起到了引領和示范的表率作用。</p><p class="ql-block"> 2.線上培訓</p><p class="ql-block"> 教科室健全培訓學時電子登記表,高度重視落實和完成“四級”(東勝區、鄂爾多斯市、自治區、國家)培訓任務共計119課時。</p><p class="ql-block">(三)分層培訓:注重對管理層、青年教師和新入職教師的崗前培訓</p><p class="ql-block"> 1.學校管理層培訓:</p><p class="ql-block"> 以每周的行政例會為契機,開展“微講座”,由教科室出臺微講座安排表,由分管領導和管理層干部根據自己分管的領域,向大家傳達文件精神、分享專業知識等。</p><p class="ql-block"> 2.青年教師的培訓:</p><p class="ql-block"> 對入職不滿六年的教師,開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工程,從工作經驗豐富的德高望重的教師中選拔師父,確立師徒名單后,師徒之間自愿結對,簽訂責任書,舉行師徒研課活動,線上教學期間開展了青藍工程線上評課研課活動。成立青年長成共同體“一味書社”開展了三期閱讀行動,邀請青年導師做閱讀分享,推動青年成長。</p><p class="ql-block"> 3. 對新入職教師要開展崗前入職培訓</p><p class="ql-block"> 新學期開展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由張布棟副書記培訓了學校文化理念,付雪燕主任做了新班主任一年級如何帶班、教學的培訓。</p><p class="ql-block"> (四)信息技術2.0培訓</p><p class="ql-block"> 1.力求順利開展,科學謀劃在前</p><p class="ql-block"> 我校成立信息化管理團隊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指導團隊,積極參加市區兩級信息技術2.0能力提升培訓,明確了能力提升工程2.0的研訓目標及要求,在此基礎上整理出適合本校老師的10個校本微能力點,制定了我校信息技術2.0一劃兩案,為2.0整校推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p><p class="ql-block"> 2.全面動員組織,明確部署工作</p><p class="ql-block"> 11月4日教科室召開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動員大會,張印校長向大家傳達了培訓的研修目的,強調全體教師要高度重視,按質按量的完成研修,并對此次研修給予厚望,希望大家能切實提高信息素養,為課堂教學提質增效;劉洪序老師對信息技術2.0整校推進做了明確的部署,并對培訓中微能力選擇要求及選擇要點進行指導;李娜老師做了熟悉平臺選能力點和選課操作的指導。</p><p class="ql-block"> 3.信息化校本研修,現代化成果展現</p><p class="ql-block"> 各教研組依據學校一劃兩案制定本教研組的校本研修方案,融合學科與信息技術運用,教研活動時間組內交流、共同提高,按照規定時間完成校本研修任務。劉洪序老師在學校做了“微課制作”的微講座,進一步提高了我校老師制作微課的能力。語文學科組融合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完成“識字路口”系列微課33節,并在公眾號上展播。</p><p class="ql-block"> 在這過程中,教科室依據《校本應用考核方案》對我校老師學習情況進行實時督查,督促每位老師按時完成研修任務,按時提交校本研修作業,最終我校全體教師線上研修參訓率和完成率均達到了100%。</p> <p class="ql-block"> 三、語言文字創新績</p><p class="ql-block"> (一)進一步規范校園語言文字的環境</p><p class="ql-block"> 語言文字是民族之魂,學校是傳播民族共同語和語言文字的重要場所,教師是傳授漢民族共同語的關鍵角色。所以進一步規范校園語言文字工作十分重要。</p><p class="ql-block"> 本學期教科室干部們對各棟樓宇中的書畫作品的介紹進行了重新裝裱工作,一來更替了陳舊褪色的語言文字內容,二是檢查出原有語言文字的不規范內容,三是增加學校的文化元素,凸顯學校文化。四是對校園中破損的文字進行補修。</p><p class="ql-block"> 再次,呼吁全校師生加入到啄木鳥行動中,發現學校語言文字存在的問題,提供給教科室,讓我們的校園語言文字從規范到美觀,再到高雅。</p><p class="ql-block"> (二)強化語言文字的培訓</p><p class="ql-block"> 本學期教科室安排了“云端推普”普通話線上培訓活動,邀請自治區普通話測試員李紫璇老師進行了線上培訓。</p><p class="ql-block"> 教科室采納督學指導建議,提煉語言文字規范格式,制成提示卡片,粘貼在每位教師的辦公電腦左下角,方便了老師們在整理文檔時候查看修改文稿格式。</p><p class="ql-block"> (三)建設語言文字示范校與建設書香校園的整合</p><p class="ql-block"> 教科室為切實減輕教師教師工作負擔,將建設語言文字示范校和建設書香校園工作相整合,在推進書香校園的落實中,兼顧語言文字工作。</p><p class="ql-block"> 9月28日,孔子誕辰日這一天,以“共享閱讀向未來 書香獻禮二十大”為主題的東方實驗小學第27屆校園讀書節拉開帷幕,為期整整個兩個月的讀書節,教科室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p><p class="ql-block"> 隆重的讀書節開幕式,熱鬧的圖書跳蚤市場是經典的傳統節目。除此之外,中高年級的整本書共讀課也拉開了帷幕,《不老泉》、《城南舊事》、《中國民間故事》兩本書是本學期重點研討的書籍。劉洪序和魯小菲兩位老師的整本書共讀課,呈現出了新樣態和新高度。一二三年級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喬書冉、孫本旭老師的繪本故事被選入東勝教研在線推廣宣傳。</p><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間,讀書節照常不誤,教科室通過線上評選方式,評選出了首屆“東方最靚讀書好少年”和“東方最靚書香家庭”,通過公眾號廣泛宣傳榜樣的力量,從而帶動推動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庭熱愛閱讀。</p><p class="ql-block"> 本學期各學科教師開展了學科專業素養閱讀,數學學科的專業閱讀做的扎實有效,線下自主閱讀和線上交流活動整合開展。教科室成立一味書社,專門為青年教師提供的閱讀成長空間。本學期共讀《正面管教》《曾國藩傳》《蛙》《一線帶班》等書籍,累計開展過三次交流活動,每一次交流活動都在歡聲笑語中收獲知識,收獲成長。</p><p class="ql-block"> (四)加強語言文字與教學常規的整合</p><p class="ql-block"> 本學期教學常規檢查中,把學生書寫作為首項標準,通過常規檢查的督導,強化教師對學生書寫的重視,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使用的規范。</p> <p class="ql-block"> 四、教科研工作中的得與失</p><p class="ql-block"> 回顧本學期教科研整體工作,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我們發現教科研工作中還存在以下問題:</p><p class="ql-block"> 1. 集體備課還存在缺失務實的精神,各學科的集體備課依舊有走形式花架子的問題,教師不能專心備課,優秀的教師在組內不能發揮積極的帶頭引領作用,導致集體備課流于形式,只做表面工作。</p><p class="ql-block"> 2. 教科研各項工作之間缺少整合協調,研訓一體化還沒有完全實現,加上培訓工作的繁雜,在工作內容缺少條理清晰的安排和部署。</p><p class="ql-block"> 3. 教科研團隊年輕積極向上有工作的熱情但缺乏工作的經驗和理論,教科研整體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有待提升。</p><p class="ql-block"> 新學期我們致力提升教科研服務水平,同時力爭做好教科研各項管理工作,促進學校的整體發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州市|
松溪县|
进贤县|
台东县|
盐山县|
永城市|
石河子市|
衡山县|
沁源县|
远安县|
玉环县|
思南县|
达拉特旗|
遵义县|
阳城县|
广水市|
兰州市|
莎车县|
长宁区|
南乐县|
瑞丽市|
芷江|
行唐县|
临海市|
汨罗市|
宁南县|
瑞丽市|
梁平县|
布尔津县|
胶南市|
新兴县|
龙川县|
广汉市|
光山县|
会同县|
百色市|
高密市|
玉山县|
武平县|
焉耆|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