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在追一部懸疑劇《消失的孩子》。冬至清晨,楊遠在樓門口等著十歲的兒子莫莫下樓,然而莫莫卻在樓梯間離奇失蹤。民警發現他曾在失蹤前一刻曾進入樓下鄰居家中,但可疑的鄰居有著確鑿的不在場證明,莫莫在哪里成了一個難解的謎題。劇情從尋找莫莫開始,引出了與這個單元住戶相關的若干人,其中有單親家庭長期缺愛的女孩許恩懷和她的父親許安正;單元的另一邊,父親猝亡后為了冒領退休金,在出租屋想方設法藏匿父親尸體的袁午;而袁午的女房東林楚平,在此居住期間曾被迷昏后遭侵犯……民警在尋找莫莫,林楚平在尋找兇手,他們的尋找一步步揭開了重重謎團。 劇中兩個截然不同的家庭中養育的孩子都存在著心理問題的危機。<br> 一個是楊遠的兒子莫莫,他天性好動,又因為媽媽的工作原因顧不上管他的學習,因此成績差。楊遠為了多一些時間照顧兒子,主動要求降職,每天接送莫莫上下學、給孩子做飯。但莫莫課堂上經常不聽講偷偷畫漫畫,成績依然很差。楊遠最初以為孩子只是天性貪玩,帶著莫莫去醫院就診后才知道兒子患有多動癥。多動癥的莫莫經常挨批評,很少被表揚鼓勵,在班上沒有朋友,便把上中學的許恩懷姐姐當成了自己最要好的朋友,還專門畫了一本漫畫作為送給許恩懷的生日禮物。爸爸很心疼兒子,平時總是對兒子百依百順,唯獨不愿兒子被別人知道“有病”,因而也無力改變莫莫的處境。<br> 另一個孩子許恩懷是他們家樓下的鄰居,被稱作“別人家孩子”那種,既獨立懂事又成績優秀。因為爸爸回家太晚進不去家門而坐在樓梯上寫作業,善良熱情的楊遠和莫莫父子邀請她到自己家。懂事的許恩懷來到莫莫家后主動幫莫莫輔導作業,看到到他們一家人的相親相愛,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從沒感受過家庭溫暖的她羨慕之余也非常想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當莫莫失蹤后,媽媽陶芳無法控制情緒,把憤恨和怨氣都撒向許恩懷的時候,不知這個女孩的內心承受著怎樣的煎熬?我真的心疼這個孩子。她從很小就被媽媽刻意要求獨立,父母離異后媽媽把她丟給了爸爸,爸爸整日忙于工作根本無暇照顧她,聰明伶俐的她顯現出與年齡完全不相符的懂事與安靜。而她優異的成績讓老師只看到了她“學霸”的一面,完全忽略了她內心的孤獨寂寞,爸爸許安正的犯罪又讓她的處境雪上加霜。值得慶幸的是,她還始終保持著善良得本性,倘或她燃起嫉妒之心,則極有可能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更值得慶幸的是,她遇到了楊遠一家,最終得到了救贖。<br> <p class="ql-block"> 除了兩個孩子的心理問題,劇中另一個角色存在的心理問題更為嚴重。</p><p class="ql-block"> 袁午,一個從小就被父母把一切都安排好了,除了讀書,不知道如何應對生活中其他一切人和事,甚至不會與人交流。當他面對工作時,竟然患上了神經官能癥,渾身冷汗、腹痛到無法做任何事;他手握著名牌大學的畢業證,卻連實習期都沒到就被辭退,從此不敢涉足職場;連相親都是按照母親教給他的話一句一句背臺詞,卻因為給人感覺老實忠厚,加上那名牌大學的光環,順利走進了婚姻;又因為逃避現實沉迷賭博,敗光家產害得父母賣房還賭債,自己也失去了妻子和女兒。沒有工作,也不想找工作的袁午,除了賭博什么都不會,母親去世后,他連吃飯都只能依賴父親。父親猝死后,為了冒領父親的退休金,他千方百計想要把父親的尸體藏匿起來,又因為莫莫無意中發現了他藏尸的秘密而綁架了莫莫。“明明捏著一手好牌,卻打得稀巴爛”,袁午如今的悲劇,其實早在他的學生時代就已經埋下了種子,而種下這苦果的人,正是對他包辦代替了半輩子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 當然,劇本源于現實更超乎現實。劇中人物的生活原型我們在生活中多多少少也曾見到過,只是還沒有達到劇中的程度,如果及時糾正錯誤的教育思想,這些孩子也都可以身心健康地成長;如果父母還是沒有轉變觀念,那孩子的結局很可能也會帶有悲劇色彩。</p><p class="ql-block"> 若干年前教過的一個女孩,雖然并未遭遇父母離異,但是高知父母各自忙于事業,孩子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累贅,于是常年交給老人。有一年,老人因故回了老家,他們請了個阿姨接送她上學放學;到了放假,整整一個暑假他們就把孩子獨自鎖在家中,直到大人晚上下班才打開家門。開學時,我驚訝地看著眼前那個瘦得臉都尖了,面無表情一言不發的孩子,簡直不敢相信這個木訥的孩子放假前還是一個胖嘟嘟、話癆一般的小姑娘。媽媽嘆著氣告訴我,孩子抑郁了,不吃飯,每天只勉強喝一點酸奶,跟誰都不說話。</p><p class="ql-block"> 我早就擔心過這個孩子。原本家庭條件很好,卻總是穿得亂七八糟,入夏了還穿著一雙臭烘烘的旅游鞋,一問才知到家長沒時間給她買,最后還是接送她的阿姨幫她買的;頭發長得擋住了眼睛,爸媽沒空帶她去理發,也沒幫她剪一下,她就自己拿起剪刀給自己的頭發簾來了個“腰斬”,怪異的發型引得淘氣的男生經常取笑她;因為各種與眾不同,導致她在班上沒有好朋友,經常是粘著老師聊天……我跟她的爸爸媽媽談過很多次,可倆人互相推諉,誰都不想犧牲自己的時間、不想影響自己的事業,最終什么問題都沒解決。這一次,眼看到孩子病成這個樣子,父母終于開始重視她了,但長期的缺乏交流讓本就抑郁的孩子更加排斥他們了。最終還是因為回到了班集體,在老師、同學的關愛之下慢慢走出了抑郁,恢復了正常的飲食和語言交流。</p><p class="ql-block"> 如果從這以后,她的父母能夠把陪伴孩子成長的責任承擔起來,她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倘若她的父母在孩子從抑郁中走出后,又轉身扎進自己的事業中,再次把孩子丟到一邊,恐怕她的心理健康難以得到保障,她的內心會比單親的許恩懷更加孤獨冷寂。</p><p class="ql-block"> 說起如莫莫一樣患有多動癥的孩子,其實并非鮮有,甚至有越來越多的趨勢,現在很多班主任老師都反映說自己班上好幾個孩子都有多動癥或者注意力缺陷等問題。像楊遠一樣,怕別人覺得自己孩子“有病”而隱瞞孩子的多動癥,真的大可不必,至少應該跟老師“交個底”。知道了孩子出現紀律問題的根源是多動癥,老師會適當調整對于孩子的要求標準,會以更寬容的心態來面對孩子的“屢教而難改”,會在孩子有一點點進步的時候就感到欣慰,從而給予孩子多一些的肯定和表揚。師生之間這樣正向的交流互動,會帶給孩子在校期間更多的安全感和滿足感。</p><p class="ql-block"> 作為多動癥孩子的父母,既不能像莫莫的媽媽一樣,缺少真正的陪伴,又抱有過高期待,對孩子的態度簡單粗暴;又不能像父親楊遠一樣,覺得孩子“有病”、可憐,因而過度寬容,缺少約束。劇中有一個細節,爸爸在廚房做飯時,莫莫并沒有寫作業而是抱著ipad在看動畫片,楊遠探出廚房看到后提醒莫莫該寫作業了,莫莫耍賴要求再看一會兒,楊遠便妥協了。殊不知,即便孩子沒有多動癥,如果大人過于寬容、經常妥協,孩子也會養成這種不守時、拖拖拉拉的毛病,嚴重影響學習。媽媽的嚴有余、陪伴不足,加上爸爸的心太軟、寬容過度,教育觀念的巨大差異導致家庭中爭吵不斷,孩子才會有空子可鉆,更加放縱自己而不加約束。所以,莫莫會有逃課的念頭和膽量,才會引出后面一系列的危險狀況。</p><p class="ql-block"> “啃老”早已不新鮮了,如袁午一般的“巨嬰”也不斷被爆出。有些年輕人明明身體健康,甚至還手握文憑,卻不肯就業,天天網游混日子。他們有些人高不成低不就,能做的工作嫌太lwo;掙錢多的工作嫌太辛苦;容易點的工作嫌掙錢太少……有些人自視甚高,找工作的過程中卻屢屢碰壁,于是他們索性逃避挫折,不再去找工作。最終,這些年輕人變成了需要老人來養活的“廢物”,然而,所有這些“廢物”都源自父母當年的教育錯誤,或者過于溺愛導致孩子受不得挫折;或者只看重成績,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或者生活上照顧得太過周全,孩子即便成年也依然不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懸疑的劇情一步步牽動著觀眾的心,人物的畸形心理更讓觀眾看得內心沉重。顯然,這部戲把孩子的教育問題凸顯出來,在破案的同時,提醒著觀眾們——養育孩子,關注身心健康比關注成績更重要!</p> <p class="ql-block"> 孩爸孩媽們,推薦觀看這部懸疑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江市|
汉中市|
馆陶县|
南木林县|
紫阳县|
六枝特区|
巴彦淖尔市|
宾川县|
黄大仙区|
贵溪市|
平邑县|
高安市|
阿荣旗|
荣昌县|
渝中区|
夏邑县|
天台县|
巴林左旗|
徐汇区|
青河县|
南木林县|
翁牛特旗|
邛崃市|
巴彦县|
定远县|
武功县|
宁陵县|
汾阳市|
慈利县|
建瓯市|
修水县|
西畴县|
湘乡市|
南安市|
涞水县|
东光县|
梁平县|
镇安县|
平乐县|
郴州市|
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