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遠去的家園 第十一季</p> <p class="ql-block">盛澤古鎮全景圖</p><p class="ql-block">盛澤情絲(五章)雁 西</p><p class="ql-block">(摘自詩人雁西 盛澤情絲 第三章)</p><p class="ql-block">你可以擁有什么?</p><p class="ql-block">一匹馬,還是一條河流,一座山?</p><p class="ql-block">不,不可能</p><p class="ql-block">她們屬于她們自己,你無法擁有任何</p><p class="ql-block">東西,你走時終將兩手空空</p><p class="ql-block">而盛澤留下了厚厚的一本書</p><p class="ql-block">可以打開,可以合上</p><p class="ql-block">我選擇輕松地擦去灰塵</p><p class="ql-block">這本日記將往日記得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西白漾,西蕩口,詩意的名字</p><p class="ql-block">看著墻上的一幅盛澤以前的重繪的,</p><p class="ql-block">從小時記憶</p><p class="ql-block">一筆一畫構勒出的圖景,七十二條</p><p class="ql-block">半弄在呼喚,在哪里,可怕的</p><p class="ql-block">時光躲到哪里去了,看著寬敞明亮的</p><p class="ql-block">街道。你痛疼地告訴我,這就是西白</p><p class="ql-block">漾,水泥已經將她埋葬得無影無蹤</p><p class="ql-block">車道,人流已經將她踩在腳下</p><p class="ql-block">消失了,地球遺忘了她,后來的盛澤</p><p class="ql-block">人也慢慢忘了她。在從前的弄巷</p><p class="ql-block">轉悠,眼前已物事兩非</p><p class="ql-block">找不到戴望舒筆下的雨巷和撐油紙傘</p><p class="ql-block">的姑娘</p><p class="ql-block">江南呵,我心中的江南你遺失何方</p><p class="ql-block">對,畫吧,畫出她死前的漂亮</p><p class="ql-block">畫出小時候的記憶和味道,你想她,</p><p class="ql-block">我想她,盛澤人都想她</p><p class="ql-block">每一個地名都是一頁日記的標題</p><p class="ql-block">讀下去</p><p class="ql-block">讀到深埋的心,讀到盛澤的氣息,</p><p class="ql-block">和那些深愛盛澤的人</p><p class="ql-block">身影都消失了,可我們都還在念他</p><p class="ql-block">她的名字和日記</p><p class="ql-block">詩人簡介</p><p class="ql-block">雁西,本名尹英希,出生江西南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個人詩集《時間的河流》、《致愛神》《雁西情詩99首》《致大海》《神秘園》等十部。曾獲中國首屆長詩獎,第四屆中國當代詩歌獎,2016年12月獲兩岸詩會"桂冠詩人獎"。2019年1月獲意大利但丁詩歌獎。</p> <p class="ql-block">沁園春·美哉盛澤</p><p class="ql-block">蕭海銘</p><p class="ql-block">三月江南,掛綠披紅,雨霧朦朧。看目瀾柳浪,千條競秀;紅梨渡畔,萬木蔥籠。波拱龍橋,翻飛鷗鷺,貨運船航圖畫中。隨春水,引潮流涌動,氣笛聲雄。 綢都蓄勢騰龍,有錦繡牽頭百業隆。感新天麗日,乾綱大振;綺羅泛海,絲路相通。文脈連心,同圓國夢,遍地機聲萬戶融。長三角,化先行一體,直上巔峰。</p> <p class="ql-block">讀畫小記 </p><p class="ql-block">莊永琴</p><p class="ql-block">一點一點,小心翼翼地展開畫卷的一剎那,對著五米多長卷上密密麻麻的房子和屋頂,有種說不出的感動令人淚目。</p><p class="ql-block">這里今天是華夏重鎮綢都盛澤,這里也曾是昔日江南水鄉的典范,有過盛湖八景的物華人文之美,有過早期工商業發展帶來的市井繁華。</p><p class="ql-block">或許是受了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觸動,從七十二條半弄堂、每一座老橋、每一所特色老宅開始,到參差十萬人家的盛澤全景圖,由微小而宏大,由局部而整體,莊子明內心深處一直有一種執著——就是要給子孫后代還原一個盡可能真實的盛澤舊貌,讓后人能從一紙云煙中領略昔日盛澤的江南水鄉風韻。</p><p class="ql-block">為了這,十年來莊子明遍訪本地文史專家,通過老一輩的回憶和口述,自己兒時殘留的印象,匯集各種圖文資料,一次又一次輾轉于一橋一弄,一墻一瓦,一草一木之間,默默筆耕于方寸之上。十年累積,關于老盛澤的一切早已熟稔于他的心中。</p><p class="ql-block">莊子明的構圖飽含深意,由東白漾邊先蠶祠的小滿戲開始,那是對人類蠶桑文化發端的感恩和禮贊。由一根絲而一匹布,由一匹而萬匹,從千家萬戶的作坊,經由市河,出盛澤鎮,過白龍橋,而入運河,遠達蘇杭、上海,遠渡重洋,衣被天下。</p><p class="ql-block">莊子明筆下流出的線條,就像那一根根蠶絲,纏繞、交織,聚而成繭。三百多個日夜的嘔心瀝血,最終而成一幅盛澤全景圖。</p><p class="ql-block">正如白龍橋上的楹聯——“風送萬機聲,莫道眾擎猶易舉;晴翻千尺浪,好從飲水更思源”,對老盛澤的緬懷,何嘗不是一種飲水思源呢?</p><p class="ql-block">在莊子明看來,走進昔日盛澤圖,那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回家。那里有老盛澤的靈魂,那些縱橫交錯的河流仿佛血脈相連,而東西白漾仿佛一雙水汪汪的明眸,含情凝睇之間,已然把人的魂靈勾留。而對遠離家鄉的游子來說,無論身在何處,莊子明筆下的小橋流水、粉墻黛瓦、落日晨暉、市井萬象無疑勾起了他們心底對故鄉全部沉睡的深情和眷戀。</p><p class="ql-block">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處而已。莊子明已有了屬于自己獨有的“放心處”。他日日夜夜在一筆一畫間修行,不知疲倦。而那逝去的老盛澤,在他筆下和心中永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水县|
南阳市|
宜宾县|
扶余县|
鄂托克前旗|
镇沅|
涞源县|
桑植县|
雅江县|
循化|
安丘市|
清镇市|
类乌齐县|
滦南县|
义乌市|
漳平市|
广昌县|
卫辉市|
顺昌县|
霍林郭勒市|
大安市|
临漳县|
长治县|
军事|
佛教|
奇台县|
库尔勒市|
昌吉市|
景洪市|
水城县|
金乡县|
新泰市|
东港市|
称多县|
贵州省|
连江县|
乌拉特前旗|
邢台县|
江北区|
漯河市|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