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篇講了滸墅關北津橋,今天想說說滸墅關的南津橋。</p><p class="ql-block"> 南津橋又名南新橋、中津橋,明朝成化年(1480年)始建,清朝康熙58年(1719年)重修。南津橋和北津橋是滸墅關古鎮在京杭大運河上的雙子橋,也是古運河上最大最宏偉的石拱橋。</p><p class="ql-block"> 南津橋與北津橋同樣,為花崗石一孔石拱橋,橋高7.7米、橋長40米,橋寬7米,橋孔寬10米,河面為20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代的南津橋最出名的是盛產“白魚”,每年梅雨時節,太湖漲水,太湖的白魚自竹青塘河順流而下,至南津橋處受阻,從而形成“白魚陣”,居民駕船張網,一網常有數十條。清代凌壽祺《時里白》詩贊道:“夏至逢庚便起時,太湖魚上玉為肌,銀波一派來金墅,撒網津橋切莫遲。佘公堤畔集魚船,一網拖來數萬錢,爭賣街頭時里白,笑他但喚棒鮮鮮。”“時里白”由此成為了滸墅關的特產。</p><p class="ql-block"> 南津橋與北津橋一樣,解放后分別經歷了三次運河拓寬工程。</p><p class="ql-block"> 1969年大運河第一次拓寬,古橋南津橋拆除,向南移150米,建于毛家弄口;按五級航道標準,河面拓寬到35米,重建后的南津橋同樣是有時代特征的雙曲拱水泥橋。</p> <p class="ql-block"> 1994的第二次大運河拓寬,南津橋在原橋位南側30米重建;新建橋主橋寬度為30米,引橋寬度30米,按三級航道通航標準改建,通航凈寬80米,凈高7米,橋長600米,橋型為鋼筋砼下承桿拱橋。</p> <p class="ql-block"> 2015年第三次運河拓寬南津橋又一次向南移100米重建,是斜拉索橋,雙向四車道,雙向還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橋兩岸跨度達100米,橋長800米,橋型為矮塔斜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梅县|
清丰县|
象州县|
卢氏县|
双柏县|
巴彦县|
营山县|
英德市|
涿鹿县|
伊宁市|
博乐市|
常宁市|
台州市|
陕西省|
茌平县|
子长县|
阿拉善右旗|
凤翔县|
金山区|
佛冈县|
崇州市|
永寿县|
马龙县|
温泉县|
论坛|
溧阳市|
靖西县|
承德市|
布拖县|
马公市|
类乌齐县|
宜兰县|
江北区|
藁城市|
乌鲁木齐县|
万年县|
古丈县|
宜丰县|
营口市|
比如县|
醴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