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隆重紀念母親朱錦如百歲誕辰。母親離開我們十年零八個月了,這些年來,我們無時不在思念母親,她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我們無時不在緬懷母親,她為大家庭創建幸福的源泉立下不朽功勛。我們無時不在感恩母親,她含辛茹苦撫養兒女恩重如山。我們無時不在瞻仰母親,她的人格品質高尚圣潔。母親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豐碑。</p> <p class="ql-block"> 朱錦如1924年1月11日(農歷十二月初六)出生在江蘇南通市通州區金沙鎮虹西村一個貧苦的家庭,一生艱辛坎坷。于2012年4月29日(農歷四月初九)晚上八點零八分逝世,享年90歲。</p> <p class="ql-block"> 母親一生樸實無華,任勞任怨。四十年代初,她嫁到離娘家不足百米的布市街渡船巷的一個貧困的陳家。在解放前夕及建國初期那動蕩不安的年代,用她的勤奮的雙手擔當著繁重的家務,哺育著三個子女。她跟隨父親從南通市唐閘到金沙渡船巷,又從金沙鎮布市街遷到騎岸華茹鄉偏僻的鄉村,歷經了她那不平凡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初,各行各業都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父親工作的私營木行裁員。父親下崗了,一家五口生活失去了唯一的經濟來源。為了不影響祖父母、叔叔嬸嬸、兩個表兄等一起吃飯的大家庭的生活。父母面對現實,順從了親朋好友善良建議,決定將退職金去鄉村買地,種田謀生。但父親一無種地技術,二無強壯體魄。母親為了讓父親揚長避短,發揮有點文化的特長,讓他打零工貼補家庭,她毅然一個人帶三個孩子到偏僻鄉村,開創新的生活之路。</p> <p class="ql-block">兩張留影跨越時空近半個世紀(50年代初至2000年初)排序前后有變,左右一致</p> <p class="ql-block"> 母親的膽量過人。從繁華的集鎮到窮鄉僻壤,年僅32歲的弱女子,孤獨一個人帶著最大十歲、最小四歲的三個孩子,到偏僻的鄉村種地謀生,用她柔弱的雙肩撐起一片蘊含著多少辛酸苦辣、曲折坎坷的新天地。</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廣闊天地去何處買地建房?心中無數,只能靠親朋好友推薦。</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選址是通州區北陲五總一個村組,買地、搬遷等都談妥。但母親突然耳聞,不久前那里剛剛發生過謀殺親夫的命案。母親即刻感到這環境不宜居住。寧愿損失買地定金,果斷放棄第一個選址。</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經親朋好友介紹,在騎岸鎮華茹鄉建設村二組買了地,搭建草房的材料肩扛手提,徒步數十里從金沙運往新建房地。萬事齊備,準備開工建房的前一天夜里,兩根作主梁的粗毛竹突然被人盜竊。母親獲悉,真是晴天霹靂,精神上遭受沉重打擊。在外婆家失聲痛哭,發泄內心的悲與痛。</p><p class="ql-block"> 殘酷的現實,無情的打擊,并沒有動搖母親為了三個孩子的生存、擔當起家庭重任的決心和意志。由于母親與人為善,她的困境得到親朋好友的理解與同情。家住騎岸華茹鄉建設村五組她的遠房姑媽關切地說,別難過了,房子就建在我家西隔壁吧!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樣就借她家西土墻,距西河邊一米處,搭建了兩小間不足四十平方米的簡易草房,三面蘆葦編制的墻壁,兩個黃泥鍋相作灶臺。這就是我們三兄妹童年時代溫馨的家。母親艱辛操勞下,從這里開始了種地謀生之路。</p> <p class="ql-block"> 母親一生勤勞樸實,任勞任怨。在農村,她歷經了購地個體務農、農村互助組、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包產到戶生產責任制等農村社會變革。</p><p class="ql-block"> 在大躍進時期,還參加了深耕挖土、開河挖溝等艱苦繁重的勞動,如推獨輪車運土等,歷經了人間的累與苦。因勞累過度,患上了嚴重的哮喘病,在缺醫少藥的年代,母親的病未能得到及時醫治。在親朋好友的關心下,她用推薦的土秘方,自已親手煎熬制作,然后閉著眼睛強忍喝下令人惡心的藥湯,同病魔抗爭四年多,身體終于逐步康復。</p> <p class="ql-block"> 由于父親長期在外工作,家庭的重擔她一個人挑起。白天,既要爭工分,農活樣樣干,在家又要喂雞、養豬、種自留田,還要煮飯、洗衣、照顧三個年幼的孩子,晚上還要縫衣補鞋做針線活。為了這個家,她真是起早摸黑,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她的一生是勞累的一生,是辛苦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母親培育子女是以身垂范,言傳身教。她因貧窮雖然沒上過學,但從小受到傳統家風的熏陶,知書達理,與人為善。她教育子女做人要誠實!家里雖然貧困,但要爭氣!一切要靠自己努力,做一個有出息的人。雖講不出大道理,但她一言一行都為我們樹立了榜樣。</p> <p class="ql-block"> 她一輩子艱苦樸素,勤儉持家,為我們留下用之不盡的精神財富。當年家里因勞力缺乏,生產隊分糧分草年年透支,三個孩子讀書及一切家庭支出,僅靠父親每月32元工資收入。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祖父、母先后離世,處理后事,負債累累。以至造成我們即將輟學的威脅。母親看到眼淚汪汪的我們,果斷地說,再苦,我就是借錢、討飯也要讓你們讀下去。母親的遠大目光,使我們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p><p class="ql-block"> 她用柔弱的肩膀支撐著整個家庭,她用瘦弱的雙臂整日操勞,給整個家庭帶來了溫馨、祥和與歡樂。任憑風雨吹打,任憑困窘不堪,在她的呵護下,全家感到溫暖,甚至忘記了人世間的炎涼。每當回憶起在破舊草屋里的點點滴滴,一切都歷歷在目:一碗湯、一碟菜、一句親切的話語,一個溫柔的眼神,都讓我們感受到偉大的母愛和家的溫暖。</p> <p class="ql-block"> 母親有一顆慈愛的心。她不僅愛自己的孩子,也愛親友中的每一個晚輩。那時候,盡管家里貧困,親友的孩子來,她總要想方設法熱情招待他們。在生產隊及近鄰中,她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別人有什么困難,她都盡已所能,予以幫助。她成為大家心目中受尊敬的人。因此,家里在最困難的時期,也得到親戚、朋友、近鄰的幫助與支持,在母親潛心地努力下,我們家逐步渡過了難關,走出了困境。</p> <p class="ql-block">深切緬懷生前曾資助我家走出困境的母系親屬中已故親人(部分遺像無法征集)</p> <p class="ql-block">深切緬懷生前曾資助我家走出困境的父系親屬中已故親人(部分遺像無法征集)</p> <p class="ql-block"> 晚年,她苦盡甘來,享受天倫之樂,生活幸福。八十年代初,父親退休回家團聚,朝夕相處,相互關愛。三個子女都成家立業,兒孫滿堂,孫子、孫女、外孫女都大學畢業,工作都很努力。她很自豪地說,子孫都很爭氣,以前沒有白苦。住房從矮小的草屋搬遷到環境舒適的樓房,保健醫生在身旁(根源是鄉村醫生)。過去金沙到農村來回都是徒步,現在是孫子、孫女、孫女婿、外孫女婿用小轎車接送。她常說;真是太享福了。還去上海、南京、無錫、海安等親戚、女婿、孫子那里住段時間,曾到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等地風景區旅游觀光。晚輩都非常敬重她,關心體貼她,衣食無愁。平時在家上午看電視或聽mp3(喜歡的越劇),下午打長牌或看打牌或看DVD(西游記等)。晚年生活有情趣,心情舒暢。她非常知足,也感到滿足。她常說,先苦后甜,賽如過年。</p> <p class="ql-block">二老與孫子、孫女、外甥女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母親為人正直,生活簡樸,為了兒女和整個家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操勞一生。她有一顆孝心,對長輩敬愛有加;她有一顆愛心,對家庭忠貞不渝;她有一顆慈母之心,盡心呵護她的每一個孩子,讓他們長大成人。她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母愛成為我們永恒的懷念!</p><p class="ql-block"> 母愛是太陽、是月亮,永遠照亮著我們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 母愛是藍天、是大海,永遠為我們敞開愛的胸懷;</p><p class="ql-block"> 母愛是大樹、是雨傘,永遠為我們兒女遮風擋雨;</p><p class="ql-block"> 母愛是棉襖、是被窩,永遠給予我們溫馨的港灣;</p><p class="ql-block"> 母愛是游輪、是火車,永遠承載著我們駛向遠方的彼岸;</p> <p class="ql-block"> 在紀念母親百歲誕辰之際,我們要以母親為榜樣,學習和繼承她熱愛黨,熱愛祖國,創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對家庭盡心盡責、嘔心瀝血,對他人樂于好施,對生活無限熱愛的精神風范。不斷學習,努力工作,為祖國強大、民族復興、家族興旺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 恩重如山的母親,您的子孫后代一定永記您的養育之恩,弘揚您的美好品德。</p><p class="ql-block"> 敬愛慈祥的母親,您永遠活在親友及子孫后代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孫輩的三口之家</p> <p class="ql-block">根源、淑琴、興華(右起)兄妹三人</p> <p class="ql-block">愿母親在天堂安好!百歲生日快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陳根源 陳興華 陳淑琴攜全家敬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坪县|
宁南县|
项城市|
慈溪市|
桂林市|
滨海县|
徐水县|
喜德县|
灵武市|
富民县|
灯塔市|
长海县|
安龙县|
元谋县|
古丈县|
汉中市|
西盟|
霸州市|
霍林郭勒市|
英吉沙县|
巢湖市|
九寨沟县|
静宁县|
克山县|
乐清市|
尉氏县|
龙南县|
雷州市|
兖州市|
海南省|
兴安县|
桦南县|
屏东县|
建水县|
寿光市|
淳安县|
武宣县|
永春县|
抚宁县|
禄丰县|
天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