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華南虎游記/九天游四省(贛皖浙閩)①集

華南虎

<p class="ql-block">今年的摩旅活動因為疫情原因耽擱了,心里很不舒服,在家唉聲嘆氣,只能在一千公里范圍里走走,方便一天就可回來。前幾天在老家房子里整理書籍時翻出了一本二十二年前的存折,存折里面發現有余額五百塊錢,位置在千里之外的福建省德化縣工行,想想二十年前在那兒做生意時,屢敗屢戰,鎩羽而歸,往事歷歷在目。當地老板有幾個至今都拖欠我的錢,一直賴賬不還,不知道這些家伙現在過的好不好,是死是活我都應該去關心一下,看看世上有沒有因果報應。正是這個牛頭不對馬嘴的邏輯思維,便產生了出發福建的理由。出發路線如下:萍鄉~宜春~九江~景德鎮~黃山~衢州~南平~順昌~德化~龍巖~贛州~吉安~萍鄉。</p> <p class="ql-block">確定在公元2022年10月22號出發,老婆吵著要跟我一起去,說在家里每天打毛線也很無聊,也想見見外面美麗的世界,信誓坦坦說可以照顧我的衣食住行,路上倆人又可以一起說說話,免得我孤單。這些年她處心積慮壓縮我的私人活動空間,干涉我的行動,我一直默默無聞但心知肚明。不過結合她近段時間的種種優秀表現,在半推半就下也就答應了她。打包好行李,綁好帳篷,把路上自己弄飯燒水的裝備也帶齊全了。</p> <p class="ql-block">早上七點二十從萍鄉火車站出發,八點半就來到了五十公里外的宜春西村鎮,西村炒粉挺出名,為此特意來品嘗一下,鄰桌好幾人都和我倆打招呼,交頭接耳,指指點點。一個高大的男人露出象馬一樣潔白的牙齒,笑嘻嘻的和我合影,他們都是通過抖音認識我的。我有三個抖音號,每天都發了很多作品,不是為了裝逼顯擺,只為記錄旅行日常生活,純粹好玩。從不刻意要人關注和點贊,也不利用抖音平臺賺錢,帶貨,做廣告。抖音的力量非常巨大,深入千家萬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點鐘來到酌江風景區參觀白龍洞,因為我倆辦了宜春地區的文旅卡,好多景點都免費,這個地方真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白龍洞全長2100米,沿途潺潺流水相伴,并有很多游魚相隨,洞府大氣磅礴,奇石異景,“大熊貓”景點更是栩栩如生,奪人心扉。走了旱路,還可乘船,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致,兩種豁然悠然的心情;酌江洞全長900多米,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鐘乳石千姿百態,精彩遍布,造型各異,美不勝收;酌江石林,氣勢恢弘,有“云南小石林之稱”;。</p> <p class="ql-block">洞的盡頭是一座觀音廟,天然的一塊屏障,廟在洞中,信男善女跪拜禱告。保佑家人平安,財源廣進。</p> <p class="ql-block">中午來到了萬載古城逛了一圈,這兒曾經是萬載最繁華的地帶,萬載古城向游客展示贛派建筑的磚雕藝術、木雕藝術、繪畫藝術、古代雕刻藝術,以及從中延伸出的古萬載風土人情、綱常禮教,具有典型的贛派藝術風韻。萬載古城中的古祠堂是姓氏宗族文化的建筑標本,這些別致的院落布局,典雅古老的建筑群落,精美絕倫的建筑裝飾,既是中國古建筑文化中的華美一章,又是贛派建筑文化中的符號代表。萬載株潭還出了位我的偶像~象棋大師孫浩宇,江西唯一的象棋大師,殺法凌利,反應敏捷,幾乎每天看他的象棋作品,他見到萍鄉人(象棋愛好者)可以讓一個馬,而從無敗績。</p> <p class="ql-block">騎摩托車去旅行,你可以親近異域的風土人性,貼近當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中午路邊休息,聽見一棵樹中傳來狗叫聲,聞聲而尋,發現一棵上幾百年的大樟樹,樹高十米,樹中一洞,洞通樹頂,洞中鐵鏈子鎖一條瑟瑟發抖的狗,樹洞中間堵上泥土,防止下雨。洞內冬暖夏涼,可能是江西最好的狗別墅。挺佩服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充分利用可利用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進入宜豐縣,當地知名摩友“陳記鎖行”提醒我順道參觀一下熊雄故居,因在搞建設,暫時不對外開放,只能從大門旁邊的碑文介紹了解。熊雄(1892—1927)。江西省宜豐芳溪下屋村人,一八九二年三月八日出生在當地一個殷實農戶的家里。從小聰穎好學,兼修文武,志向遠大。在宜豐無數的革命先烈中,熊雄作為我國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黨最早從事革命軍隊政治工作的杰出領導人,是最為突出的一位。一九八四年八月,聶榮臻元帥親自寫下“熊雄烈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條幅,以緬懷其輝同日月的生平。</p> <p class="ql-block">經當地朋友“狼嘯月”推薦來到了芳溪鎮塘頭村,探尋下令人望而生畏的五巖洞崖葬群。“狼嘯月”也是位探險達人,本來他要帶我去,只因有事到奉新縣城了,聽說我到宜豐后,他馬上返回,邀我晚上碰面一起吃飯,并詳細介紹怎么去。經過當地村民熱心指點,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位置,山上車子騎不了,支好摩托車,夫妻倆一前一后朝神秘莫測的洞口前進。雜草叢生,沿著一條小路盤旋而下,約五百米左右,隱隱若若看到了高大突兀的巖崖,幾只烏鴉突然從草叢中竄出,伴隨著烏鴉撲打翅膀的聲音,突覺一股無形殺氣籠罩而下,這才是我想要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巖洞豁然呈現在眼前,共五個巖洞,洞旁邊一口發黑的池塘,一股桐油石灰味夾雜著腐木味撲面而來,首先看到一堆堆棺木橫七豎八無規律散落一地,骼髏,臏骨,鎖骨,盤骨,小腿骨,肋骨等等,人體206塊骨頭這里都能找到,令人不寒而栗。老婆競然嚇得瑟瑟發抖,連連后退,扭頭扶著旁邊的樹,不忍直視,我深吸一口濁氣,屏住呼吸,躡手躡腳的用手機逐一錄視頻,當對著頭蓋骨慢慢拉近距離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只青蛙從棺木中突然彈出,撲通一下跳進旁邊的水塘,嚇得我手機都掉地上了,一聲大叫脫口而出,夫妻倆發瘋般的奪路而逃。三十米沖刺過后驚魂未定,稍作鎮定后又慢慢返回撿起手機,愣了足足幾分鐘,調整一下心態后,又一個洞一個洞拍視頻,我腰上的皮帶被老婆雙手牢牢的抓住,他閉上眼睛,寸步不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巖洞又名龍巖洞,山腰臨水有五個崖洞,面南臨河,洞窟寬敞,呈窟窿形。因洞為獨特的崖墓而聞名,明清以來,五巖洞成了當地作古人物的停柩之所。5個洞共有棺材37具、骨罐18只。在村口聽當地年長者描述,他爺爺的爺爺時代就有這些散落一地的棺材板和人體骨頭。老人家說最恐怖的是第二個洞,還有干尸!</p><p class="ql-block">第二洞內棺中女尸呈木乃伊狀,可見奶頭、肚臍等。九十年代有人從第三洞兩棺中取出煙桿、木梳各一。我查閱宜豐縣志對此并無記載,但從當地族譜發現有記載。明弘治二年(1489)修篡的宜豐《胡氏族譜》,載有“龍巖瑞氣”之詩句,并注釋“洞中多停柩未葬。”說明此處崖葬,在明代以前就存在。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象這樣人體和棺木散落一地的風俗,真是少見,關健是當地人也說不出所以然。撲朔迷離,神秘莫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從五巖洞出來后又去了旁邊五公里遠的天隱洞。洞中有寺,需徒步半小時到天隱寺,老婆因在五巖洞受到驚嚇,無力爬天隱寺,只能在下面等我。沿石級而上,到處是碗口粗的古藤倒垂而下,古木參天,郁郁叢叢。猶如到了西游記中三打白骨精的白虎嶺。天隱洞又名靈巖,是由一整塊山石組成,洞深20米,高7米,猶如一只烏龜殼子,四角山石相連,兩端相通,四壁光滑,大自然巧奪天工,真是個難得的好地方啊!嘆為觀止!因元代著名詩僧天隱禪師曾隱居此地而得名。每年農歷八月初一廟會,是宜豐最火最大的廟會,大批大批的善男信女云集于此,自古至今,都是境內一傳統廟會。天隱洞因地處宜豐、萬載兩縣交界處,又鄰上高縣境,也吸引著鄰縣眾多香客前往,所以歷代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來到蕉溪村羅家坪竹板吊橋,這是唯一進村的道路。一座簡易鐵索橋橫亙在百米河上,由下面五根鋼絲繩兩頭固定,旁邊二根鋼絲繩做牽引兼護欄組成,上面鋪滿薄竹片,搖搖晃晃。聽說里面生活幾百口人,上面還可以騎摩托車,九十多歲的老人都能在橋上來往穿梭,健步如飛。甚是驚奇,居民現在大多都搬到城里了,好多房屋都被地上長的竹筍穿破屋頂,形成了非常獨特的“勢于破竹”奇景。一直有人過橋去挖草藥,釆蜂蜜。我斗膽試了一下,走到三十米處就害怕了,兩頭搖晃的厲害,象蕩秋千一樣,竹片裸露在外風吹雨曬,最擔心就是腳下的竹片隨時會斷裂,生命得不到保障。無法看到竹子穿屋之景。</p> <p class="ql-block">晚上來到高安市村前鎮找了個偏僻旅社住下來,三十元住一宿的,今天折騰了一天,也有點累,還小嚇了一下,肚子早已咕咕叫了,鎖好摩托,簡單洗刷一下手臉,來在鎮上飯館點了一大盤牛肉,一斤當地米酒,自斟自飲好好的犒勞倆人一下。因為明天要去參觀離此八公里遠的朱軾墓,朱軾是乾隆皇帝的老師,非常有影響力。借酒勁向當地人打聽(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朱軾的傳奇一生。恰好問到的都是朱氏子孫,他們侃侃而談,把四百年前祖先朱軾夸的淋漓盡致,得到了史書上都不曾描繪的美麗故事。酒醉飯飽后在老婆的催促下在才搖搖晃晃回到了陰暗潮濕的旅社。晚上在旅社發出了五巖洞露天葬的抖音,觀看者瞬間突破八十萬,因疑似引人不適被下架了,曇花一現。我也美美的睡了一覺。如果對此感興趣的可關注“華南虎摩旅探索發現”抖音號910956689宜豐露天葬。</p> <p class="ql-block">朱軾(1665-1736),字若瞻,號可亭,江西高安市村前鎮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經學家、文學家。官至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頗具惠政,居官廉潔,剛正不阿,為世人傳頌。</p><p class="ql-block">整個墓地長約240米,寬約133米。建筑宏偉,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現存三塊石碑,二尊石馬,二尊石人,一塊大石牌坊。石碑正中刻有:帝師元老,兩邊石柱上刻有一副對聯: 名卜金甄三紀勛猷高北斗、望留綠野千秋事業并東山。</p> <p class="ql-block">江西自古人杰地靈,人文歷史悠久,勝跡文物豐富。這座陵園保存如此完整和豪華,與當地百姓的保護意識有關,當地朱氏子孫朱由禮在墓地旁邊搭個小竹棚,二十二年如一日的義務守護。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p> <p class="ql-block">兵貴神速,上午騎車來到了江南古代四大書院之華林書院,坐落于祟山峻嶺之間,離奉新縣城三十多公里,近二年修的一條水泥馬路直通書院。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牌坊,上刻萬年宮幾個大字,但模糊不清。坊門兩邊各有一頭巨獅,其中一頭為母帶仔。</p><p class="ql-block">萬年宮系天師道設壇煉丹之處,又是華林書院師生供祀神仙之橋。牌坊是這一道教建筑群的導入部分。牌坊前有九龍劍池、會仙橋,牌坊后有召神臺古色古香。華林書院的創辦人是宋代國子監主薄胡仲堯,于宋雍熙初年(公元984年)在他的家鄉奉新縣治西南五十里的華林山創辦的一所私人書院。宋代著名文士蘇軾、晏殊、楊萬里、黃庭堅等,都曾至華林書院游歷或講學,使該書院一時聞名全國。</p> <p class="ql-block">宋朝有“滿朝文武半江西”之說,唐宋八大家,江西占三位。華林書院是江南古代四大書院之一,與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和鵝湖書院齊名,其址在華林浮云山上。華林書院最早是胡氏家族私塾,后發展為華林學舍,宋初胡仲堯將其擴建為華林書院。它是一所家族化書院,曾為大宋朝廷培養大批人才,僅宋代華林胡氏一門就走出進士55名,官至刺史、尚書、宰相者不乏其人,其中大多是華林書院培養的。</p> <p class="ql-block">華林書院最大的特點是收容女生之先河。在我國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書院中,至今都還沒有聽說過有收容女生的,可華林書院在此方面卻書寫了新的一頁。家族中有愿受教育的女性,甚至親友中的女性,都被招收進去。在書院的西面,還為女生專設了一個女膳堂。書院中的女生也跟男生一樣,享有書院的各種權利。古時候就實現了男女平等,真值得點贊。</p> <p class="ql-block">來到了李八百修道洞探尋一下,相傳晉時四川道人李八百居此洞修道,據《神仙傳》記載:李八百,歷夏、商、周至秦漢,或隱山林,或出市里,計其年不下八百歲,日能拐行八百里,故以“李八百”為稱。翻閱康熙版《奉新縣志》載:洞口甚隘,入首滑下十余步,乃得一洞,寬丈余。復有一門如前;縋下而入,寬如前;至三層四層其門更溢。望下有水光蕩漾,游者至此,不敢覆下矣。聽當地人說此洞通百里之外的高安市。我吩咐老婆守在洞口等待,我進洞一趟,洞里很多蝙蝠,洞口極其狹窄,寒氣逼人,用手機照亮艱難走了二百米后,隱約有溪水流動聲,里面幾條雜道,因未帶裝備,食物,只好原地返回。</p> <p class="ql-block">據說江南杉樹王是書院創始人胡仲堯所植,樹齡千余年,原來有兩棵,1979年被雷劈死一棵,現在這棵因今年遭受江西百年不遇之干旱,加上不重視,也無力回天。宋代時期華林書院占地面積幾百畝,它是一所規模宏大,震驚文壇,名噪全國的學府,四方之士來游學者上千人。如今遺址殘垣斷壁,荒涼不堪,無當年之繁華熱鬧。整個上午都只看到一對男女來遛達。大腹便便的男人牽著比他小二十歲的妖艷女子,相互說著普通話,手牽手,舉止親昵。為了讓這個世界充滿愛,不打擾別人的好事,我拖著老婆提早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已近中午了,想去張勛出生地參觀一下,張勛是奉新人,“辮帥”張勛復辟就是他。因當地未建其故居而作罷。直接往三十公里的奉新縣城趕,到縣城后導航到八公里外的宋埠村,去看看明朝著名大科學家宋應星,他的著作“天工開物”是十七世紀的百科全書。縣城建了個宋應星大型紀念館,但我一定要到他的出生地看看,問問當地人更加實際。中午一點了才來到宋埠鎮,找到一家快餐店就餐,點了二個菜,紅燒豆腐,小炒小腸,量多而實惠,12元每人。經打聽這個鎮上百分之九十的人姓宋,難怪飯菜如此實惠,因為都是自家人。宋姓又分三十六房,千絲萬縷,盤根結錯,錯蹤復雜。宋應星是當地人的驕傲,他的故事在這里家喻戶曉。</p> <p class="ql-block">宋應星(1587年-1666年),字長庚,江西南昌府奉新縣(今江西省奉新縣)人,明朝著名科學家。宋應星一生致力于對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科學考察和研究,收集了豐富的科學資料;同時思想上的超前意識使他成為對封建主義和中世紀學術傳統持批判態度的思想家。宋應星的著作和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的不同學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p> <p class="ql-block">科學家宋應星就是一個超級大電腦,學識淵博,幾乎無所不知,喜歡讀沈括的“夢溪筆談”,研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科學家,宋應星博學、勤奮,有著濃厚的探索自然奧秘和用先進科技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愿望,有著豐碩的成果。雖然他的倫理思想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但更多的是閃耀著理性的光輝,引領著他積極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看完宋應星故居,又騎車經過縣城來到三十公里外的會埠鎮西莊村,看看建在潦河旁邊的濟美牌坊。,濟美牌坊為江西唯一一座四柱四面的石牌坊,建于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這是明皇朝為表彰奉新華林胡氏后裔胡士琇及其祖先胡仲堯、胡仲容兄弟賑饑、辦書院、修橋功德而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這里的時候,首先是被濟美石坊的建筑美所震撼到了。可以說,它是明代石雕建筑中的瑰寶,一點都不足為過。正方形的平面,四面由四根花崗石柱構成四門,每面由一個門樓式牌坊榫式聯結組合而成用“嘆為觀止”來形容簡直不足為怪,你再看那精美的雕刻技藝,簡直就是活生生的建筑瑰寶。</p> <p class="ql-block">這個地方成網紅打卡處了,過不了幾分鐘就有人開車而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們匆匆忙忙在石牌坊下拍個照,錄個小視頻就拍屁股走人。我圍著石坊足足轉了一個小時,而不忍離去。為這個美麗精致的建筑而癡迷。車子在來的路上被釘子扎破了,推到百米之外的一處人家,向主人借把鉗子撥釘子,主人是福建人,在此租房專業雕刻樹根。聽聞我從幾百公里來看石牌坊感到不可思議,非常驚呀!他說他來了十年了都沒有看,并反問我倆這有什么好看的呢?我驚呀著他的驚呀!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各人有各人所喜歡的東西,就象他這個雕樹根,雖然說是化腐朽為神奇,也提不起我半點興趣。聽說中國只有兩座這樣的石牌坊,有一座在安徽歙縣,這趟一定要去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把胎補好后往縣城趕,但還是覺的有點走慢氣,在會埠鎮買了一瓶補漏液已備不需之用。奉新縣九萬畝彌猴桃今年喜獲豐收,在回縣城的路上買了三斤彌猴桃,每斤三元,從不吃這玩意的我因為價格便宜也啃了二個,味道確實不錯,生津止渴,香氣四溢。因疫情有點嚴重,當地摩友提醒我到縣汽車站做好核酸,以防萬一。圍著縣城轉一圈,找了個好停車的旅社,砍價到五十元。晚上二夫妻吃一份二十三元黃悶雞炒飯,因不好意思現場吃,打包到賓館,掏出彌猴桃一起吃。洗完澡,穿雙拖鞋,戴著囗罩倆人漫步在奉新街頭巷尾。</p> <p class="ql-block">早餐吃餃子,發現輪胎沒一點氣了,只有打點氣騎到附近摩托維修店檢測一下,順便調一下離合器。老板看到我們是跑摩托長途的,馬上向我介紹當地他的朋友騎摩托到過西藏,整整一個月才回家,并鄭重其事的要我也去一趟西藏,并推薦加他朋友的微信,去的時候可以問問他怎么走,說非常有必要。</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是往九江趕,九江永修摩友“江蘇”在虬津鎮105國道等我,要送我去九江,惋然謝絕了他的好意,因為我要在路上邊玩邊走,不能受時間約束。看到古怪稀奇的地方就會停留下來,仔細端詳研究,而怕影響同伴者。所以我喜歡單獨行動,更能隨心所欲,天馬行空。</p> <p class="ql-block">經過永修縣一定要來云居山。云居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西南部,中國著名佛教名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其山頂真如寺是佛教禪宗(曹洞宗)的發祥地,為全國佛教“三大樣板叢林”之一,國家重點開放寺廟。上山需要二十元門票每人,我掏出了皈依證免費。這山還很高,足足走了四十分鐘才來到山門,真如寺始建于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10),距今有近1200年的歷史,原名叫“云居禪院”。到了883年,道膺禪師應邀住持。因道膺法師是佛教禪宗五宗之一曹洞宗洞山法系的傳人,真如寺是曹洞宗的發源地,才使此寺聞名天下。真如寺在唐宋鼎盛時期,有莊庵48所,僧眾千余人,規模之大,全國罕見。</p> <p class="ql-block">真如寺對于中國乃至東南亞地區佛教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歷代于此得法高僧眾多,特別是在二十世紀50年代以來,虛云(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海燈(武學高僧)、趙樸初(中國佛協前會長)、一誠(中國佛協前會長)等都先后在云居山弘揚佛法或擔任主持。最具特色之處是農禪并重的寺風,僧眾邊修佛法邊種莊稼及農作物,栽茶葉,做到自給自足。</p> <p class="ql-block">虛云老和尚(1840年9月5日~1959年10月13日),民國四大高僧之首, 虛老“一身而系五宗法脈”,乃是近代佛門北斗泰山一般的人物,他一個人就同時身兼了禪宗五個宗派的掌門,為先圣續慧命。虛云老和尚經歷了,中法戰爭,八國聯軍,推翻滿清,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等等,戰火紛飛,生靈涂炭,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活了120歲,這本身就堪稱奇跡。</p> <p class="ql-block">坐閱五帝四朝,不覺滄桑幾度; 受盡九磨十難,了知世事無常。 這是虛云老和尚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希望虛云老法師早日再轉回人間,繼續度化眾生,南無阿彌陀佛,頂禮虛老。</p> <p class="ql-block">來到共青城市,主干道在修路,步行三公里來到胡耀邦陵園,瞻仰總書記胡耀邦。胡耀邦同志1989年4月15日在北京病逝后,其夫人李昭向黨中央報告了其生前遺愿:“我死之后,埋在青山綠水間,地點就是共青城。”1990年12月5日,胡耀邦的骨灰安放于共青城富華山。胡耀邦陵園總面積1020畝,陵墓坐西向東,俯瞰鄱陽湖。陵園中人來人往,據介紹,胡耀邦陵園年接待近30萬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瞻仰、憑吊。目前,陵園內的耀邦陵、事跡陳列館、富華亭等均得到較好的保護。</p> <p class="ql-block">江西是中國宗教文化的一大中心,歷史上有“求官到長安,求佛到江西”的說法。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之中,三家五宗源于江西。從永修下山后直奔九江東林寺。東林寺建于東晉大元九年 (384年),為廬山上歷史悠久的寺院之一。東林寺是佛教凈土宗(又稱蓮宗)的發源地,漢唐時成為中國佛教八大道場之一,也被日本佛教凈土宗和凈土真宗視為祖庭。寺建以來,歷代名僧高賢、學者騷人多會于此,晉陶淵明,南宋謝靈運,唐孟浩然、王昌齡、李白、杜甫、韋應物、韓愈、白居易,宋蘇軾、黃庭堅、岳飛、范成大、陸游,元李泂,明王守仁、畢成珪,清王士禎、查慎行、康有為等,登臨覽景流連,含英咀華,留下許多吟詠,一步一驚心”之說,堪為“天下第一詩寺”。</p> <p class="ql-block">東林大佛身高48米,以表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大愿,48千克黃金為大佛鍍金。總高81米,為至火焰寶蓋頂點之距,以表九九八十一,意為修行成佛艱辛不易。東林大佛是中國及世界最高阿彌陀佛銅像。</p><p class="ql-block">東林寺是全國最有“良心”的寺廟,永遠不收門票,可以吃免費的齋飯。但對穿著有講究,女孩子不要穿短裙短褲,要把頭發扎起來,男人不能穿短褲打赤膊進入。寺廟內所有門檻都不能踩踏,要跨過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頂后需要先拜佛,再順時針繞佛三圈祈福。星期一閉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從山門登到銅像平臺,看似很近,但來回也要一個半小時,共有949級臺階,只因儋仰佛容。一路上虔誠的善男信女三步一叩頭,葡伏在地禱告。天氣熱可走旁邊的涼廳。路上提供免費的白開水和涼茶。</p> <p class="ql-block">江西今年遭遇百年不遇之干旱,鄱陽湖水位大幅度下降,坐落于湖中的落星墩已裸露出來,原來淹沒在湖中的泥土也露出來,長滿了二米高的草,成了草原。甚是壯觀,有天成千上萬的人從四面八方奔來相看,我們萍鄉神州摩旅也有幾批人來過,但還不過癮,沒來的都想來。我在前幾天就約好了大家,我從奉新縣出發,他們從萍鄉出發,一起在九江東林大佛會合。</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大佛下時,萍鄉摩友歐壯古打電話說離聚合點只有三十公里了,我倆馬上下山,下山后即與他們會合。一共來了五車七人。分別是:歐壯古二夫妻,老阿丁父子倆,安安,和尚,春天。永修當地摩友江蘇在云居山一直跟在我后面,要盡地主之誼做我們的向導,帶領我們附近轉轉,但一直見不到面。我反復強調在東林大佛前和我們的車友匯合。希望他也到匯合的地方,一起見見面,他說這些地方他都走爛了,并告訴我他已經回家了。這個江蘇大哥令我記憶深刻的事就是上次來萍鄉,恰逢下大雨,他不穿雨衣,任由全身濕透,水從腳下而出。</p> <p class="ql-block">我們二支隊伍終于在下午四點半聚合了,他們上午九點從萍鄉出發,四百公里路程,兄弟們風塵仆仆一路趕來。他們脫下厚重的騎行服,陸續前往大佛前朝拜,安安和春天不想去,原地守車子,五點了,我夫妻倆需趕緊前往十五公里外的落星墩,去看落日下的落星墩美景。并約好晚上相聚。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云县| 台南县| 侯马市| 呼和浩特市| 上林县| 西藏| 塘沽区| 东安县| 江阴市| 如皋市| 阿拉善右旗| 苍山县| 海林市| 阿尔山市| 志丹县| 西和县| 上高县| 武胜县| 昌江| 当阳市| 惠州市| 搜索| 宜阳县| 辽宁省| 友谊县| 台江县| 泗水县| 温泉县| 马公市| 射洪县| 蓝山县| 金塔县| 铁岭县| 永春县| 南昌县| 缙云县| 迭部县| 恩平市| 苍溪县| 栖霞市|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