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二月十四日,繼續長沙古文化歷史走學計劃,第六站,老龍古井、東沙古井、王衍慶墓、瀏陽河風光帶、隆平水稻博物館、辛追廣場、馬王堆漢墓、湘繡博物館、湖南博物館等歷史遺跡和博物館藏游覽,感受濃郁的湖湘歷史發展變遷,引人入勝,并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清代蘇松鎮總兵王衍慶神道碑,當地人稱烏龜碑。碑高約3米,寬0.8米,碑身刻有“誥授建威將軍江南蘇松總鎮王夢虎公神道”20個可辨文字,經考證為王衍慶墓前的神道碑。這種龜馱石碑是地位和國家政權的象征,是朝廷對血染沙場將士的一種褒獎,也是湘軍在湖湘大地上英勇奮戰的歷史見證</p> <p class="ql-block">王衍慶(?—1896),字夢虎,湖南湘陰縣人。咸豐六年(1856)以武童投效鄂軍,七年改隸鮑超霆軍,后投左宗棠,咸豐十一年(1861年)四月升為副將,得“勇猛巴圖魯”名號。光緒十年,山東巡撫陳士杰以王衍慶戰功累著,奏調統帶廣武軍親兵營,十一年調辦河工,十四年經曾國荃奏請留江南辦理海防營務處,后累官至蘇松鎮總兵,二十二年(1896)卒</p> <p class="ql-block">位于長沙市芙蓉區濱河路泉水塘小區街口的老龍古井</p> <p class="ql-block">老龍古井記</p> <p class="ql-block">老龍古井和東沙古井雖相隔僅幾百米,但它的水現在已不能飲用</p> <p class="ql-block">袁隆平題寫的東沙古井石碑</p> <p class="ql-block">東沙古井,位于湖南農業大學泉水塘,老龍井西500米處。東沙古井的歷史或可追溯到五代至北宋時期。東沙井周邊村落多有長壽者,90歲以上老人有59人,百歲老人有5人,居民猜測有可能與飲用此水有關,故又有井水長壽之說。</p><p class="ql-block">東沙古井與白沙古井源自同一泉脈。井水清澈見底、至純至凈</p> <p class="ql-block">古井亭子后面的墻壁上刻有“為政當思水無沙”字樣</p> <p class="ql-block">東沙古井所在的東湖街道已有幾千年歷史了,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當時這兒是一個縣城,人口集中的地方必有古井。而東沙井的“泉脈”則起源于江西省宜春市,經長沙瀏陽市、長沙縣進入東湖,然后抵達長沙市中心的白沙井</p> <p class="ql-block">隆平水稻博物館,位于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瀏陽河東岸,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于2019年9月正式開館,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個以水稻為主題的博物館。該館以“隆平”為名,以此紀念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國家和世界作出的重大貢獻,并通過豐富的視頻、照片、實物等,立體詮釋了中華民族深厚的稻作文化、農耕文明,以及中國雜交水稻科技成果</p> <p class="ql-block">隆平博物館內現有三個展廳,第一展廳《稻米香萬年——中國水稻歷史文化陳列》,該展廳主要陳列根植于水稻的歷史發展脈絡,通過水稻源起、稻作文化發展、稻作民俗內涵,讓觀眾領會水稻的文化魅力和歷史印記</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廳《奇異的旅程——水稻的一生陳列》,該展廳用“愛麗絲夢游仙境”的奇幻手法,將觀眾帶入一個巨大的“水稻夢境”,打造出全新奇幻的水稻科普體驗</p>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廳《夢想成真——袁隆平與雜交水稻陳列》,該展廳圍繞“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兩個夢想,以袁隆平與雜交水稻之間的聯系為敘事脈絡,用互動紀實的布展手法,讓觀眾見證了一群在雜交水稻研究領域里孜孜不倦、勇攀高峰的中國農業科學家,展現了雜交水稻這一“世界性事業”的未來發展前景</p> <p class="ql-block">館內的袁隆平雕像</p> <p class="ql-block">袁隆平漢白玉雕像</p> <p class="ql-block">接生袁隆平的醫生,和袁隆平父母兄弟家人的圖片介紹</p> <p class="ql-block">袁隆平在安江農校的實驗室</p> <p class="ql-block">袁隆平等人在海南三亞發現野敗現場</p> <p class="ql-block">隆平水稻博物館的主體建筑俯瞰像5粒金黃稻谷,平視為五瓣盛開的芙蓉花,展陳面積近6000平方米,主要分為陳列區、庫藏區、公共服務區、技術與行政管理空間等5個不同的功能區</p> <p class="ql-block">位于瀏陽河風光帶上祭祀屈原、祈禱豐年的龍舟廣場</p> <p class="ql-block">瀏陽河風光帶上的瀏陽河人行景觀漢橋</p> <p class="ql-block">漢橋以馬王堆出土的漢琴為設計靈感,在瀏陽河上縈繞“青山不墨千年畫,瀏水無弦萬古琴”之雅意,是芙蓉區傾力打造的瀏陽河文旅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橋是省內第一座采用全桁架吊裝的橋梁,也是長沙第一座人行跨河景觀橋。橋身全長224米,整個橋梁為新月形,以馬王堆古墓出圖的古琴外形為藍本設計。這座步行橋橫空出世,漢橋新月,為古城長沙增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位于瀏陽河風光帶上的辛追廣場。辛追夫人雕像是西安雕塑研究所用高分子材料制作,雕像以紅砂巖為基材,微笑平和,向西而立,身著漢服,華麗莊重。基座鐫以漢墓紋飾,赭紅古樸。南側有漢文化數字博物館與迤邐橫跨瀏陽河的“漢橋”,對岸有祭祀屈原、祈禱豐年的龍舟廣場</p> <p class="ql-block">辛追是長沙國臨湘侯辛夷之女,她的丈夫利蒼是湖北荊州人,受封為長沙國丞相、轪侯,奉命輔佐和監督異姓王吳臣。辛追夫人下葬于西漢文帝12年(公元前168年),時年約50歲</p> <p class="ql-block">古雅漢街</p> <p class="ql-block">馬王堆漢墓位于瀏陽河旁的馬王堆街道,現湖南省長沙市人民醫院馬王堆醫院內,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的家族墓地。</p><p class="ql-block">馬王堆漢墓于1972~1974年先后進行3次考古發掘,墓葬的結構宏偉復雜,三座都是北側有墓道的長方形豎穴墓,槨室構筑在墓坑底部,墓底和槨室周圍,都塞滿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層層填土,夯實封固。二號墓是漢初長沙丞相轪侯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三號墓是利蒼之子。墓葬共計出土1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棺槨、絲織品、帛書、帛畫、漆器、中草藥等遺物3000余件。馬王堆漢墓的發現,為研究漢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業和科技的發展及長沙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資料</p> <p class="ql-block">馬王堆漢墓以宏大的棺槨、精美的漆器、絢麗的服飾、神奇的帛畫、傳世的帛書、2000余年不腐的濕尸等重大考古發現轟動全國、震驚世界,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是長沙古城的靚麗名片</p> <p class="ql-block">馬王堆出土的隨葬素紗襌衣只有49克,薄如蟬翼,現藏于湖南博物館內</p> <p class="ql-block">馬王堆漢墓的地面上,原有大小相仿的兩個土丘,東西并列,底徑各約40米,頂部圓平,高約16米。當地原是一片四、五米高的土丘,造墓時先在土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再用版筑法夯筑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入葬后填土夯實,筑起高大的墳丘。3座墓的墓坑,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側有墓道的長方形豎穴墓。3座墓的墓底和槨室周圍,都塞滿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層層填土,夯實封固。這是陳列在湖南博物院內的馬王堆漢墓墓型</p> <p class="ql-block">位于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街道灘頭坪路的大王廟</p> <p class="ql-block">大王廟是藏山神晉國大夫趙武的行宮,現廟內建筑僅存大殿,據脊檁題記,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大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邊長9.7米,平面正方形,單檐歇山頂。前檐墻下建須彌座,下有青石包基。四周施單翹單昂栱,補間斗栱各一朵。殿內梁架前后內額與四椽袱構成井口方梁,縱橫擺在稍間的中間,四角用三層抹角梁與斗栱層層挑起井口梁,下飾垂梁柱,構成“懸梁吊柱”,因此也稱為“無梁殿”。殿內山墻上有出行、回宮圖,后墻有尚膳、尚服壁畫80余平方米,瀝粉貼金,為明代壁畫中的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湖南湘繡博物館是一座向世人展示湘繡歷史與技藝的專業性博物館。展館共810平方米,館藏1200余件,由《湘繡的歷史淵源》、《湘繡的崛起》、《當代湘繡擷英》三個主題展廳構成</p> <p class="ql-block">湘繡博物館展品生動地再現了湘繡工藝的演變和先輩藝人精湛的力作,形象地介紹了湘繡發展的歷程和當代精美絕倫的作品,展示了刺繡藝術新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沙坪繡天下”基本陳列分為:歷史篇,人物篇,工藝篇,傳承篇,企業篇,作品篇六個篇章。陳展以實物藏品為基礎,配以圖片、文字、影像、雕塑、場景等輔助展品及現場互動演示,構成虛實結合、動靜相宜的陳列體系</p> <p class="ql-block">在這些優秀的作品中,其中用獨創的“毛針”精心研制的《雄獅》、《飲虎》等湘繡精品,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獎,并雙雙入選中國工藝美術國家珍品;研制的《楊貴妃》、《望月》和《群仙祝壽圖》等被國家珍藏。賀香港回歸的大型湘繡雙面座屏禮品《百鳥朝鳳洞庭春色》在香港百年回歸和特區政府成立的典禮上得到中外來賓的贊賞和喜愛</p> <p class="ql-block">湘繡挽袖</p> <p class="ql-block">湘繡牡丹,套針秀與摻針秀對比圖</p> <p class="ql-block">湘繡床簾</p> <p class="ql-block">湘繡梅花鹿</p> <p class="ql-block">湘繡屏風</p> <p class="ql-block">湘繡鳳凰</p> <p class="ql-block">湘繡文殊菩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县|
永年县|
郯城县|
乌鲁木齐县|
柞水县|
剑川县|
中西区|
进贤县|
苍山县|
抚宁县|
汉寿县|
深州市|
贵阳市|
临安市|
景洪市|
丰县|
吴堡县|
宜昌市|
金平|
潢川县|
布尔津县|
济南市|
清涧县|
绍兴县|
拉萨市|
安溪县|
阜宁县|
渝北区|
寻甸|
东明县|
申扎县|
嵩明县|
平谷区|
温州市|
四平市|
枣庄市|
祁门县|
麻城市|
富源县|
湘阴县|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