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編輯 磨菇云</p><p class="ql-block">音樂 西口情</p><p class="ql-block">插圖 磨菇云</p> <p class="ql-block"> 關隘的設置在我國由來已久,古代關隘出現在夏、商、周三代,最早的用途是朝廷在邊境上所設的收稅關卡,后隨著關隘與長城的有機結合,成了抵御外來之敵的屏障。山西長城的修筑史,上起戰國,下迄明清,幾乎涵蓋中國修筑長城的所有歷史時期。又因山西特有的以表里山河為特征的地形地貌,所以,名關險隘在山西的分布有史以來尤其密集。</p><p class="ql-block"> 長城和關隘,已經變成一份獨特的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 殺虎口、雁門關、偏頭關、寧武關、平型關、娘子關等。</p> <p class="ql-block"> 耳熟能詳的山西民歌《走西口》,道出了一對新婚夫婦生離死別的悲苦與近代山西人外出謀生的艱辛。歌曲中的“西口”就是殺虎口,走西口就是過殺虎口到關外謀生。</p> <p class="ql-block"> 殺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境內晉蒙兩省(區)交接處,北倚古長城,西臨蒼頭河,扼三關而控五原,東西兩山之間形成一條3300米長的狹長走廊,自成天然關口,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p><p class="ql-block"> 殺虎口還是歷史上的重要稅卡,作為中原與蒙古、新疆、俄國貿易的必經之路,在清朝極盛時期,關稅日進“斗金斗銀”。</p><p class="ql-block"> 明清時期,盛極一時的“大盛魁”商號的發祥地就在殺虎口。“走西口”中的西口,亦即殺虎口。所謂“東有張家口,西有殺虎口”。可以說,殺虎口是明清山西歷史的縮影,是中國近代金融貿易興衰的實證。</p> <p class="ql-block">三十二長城,位于山西省大同地區右玉縣右衛鎮西南大約十公里的樺林山上,因其邊上的三十二村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守口堡屬于明長城大同鎮關堡,位于大同市陽高縣境內</p> <p class="ql-block"> 雁門關以“險”為最,是被譽為“中華第一關”,“天下九塞,雁門為首”。</p><p class="ql-block"> 《天龍八部》中喬峰的一生,以雁門關開始,又以雁門關結束,那時候的遼宋對峙,是雁門關歷史上最重要的時刻。</p><p class="ql-block"> 早在周代和春秋時期,勾注山一線為雙方爭奪相持的分界線;到戰國、秦漢、隋唐,帝國強盛,中央王朝由此向北兵鋒四出,但其間,秦末、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中央政權分崩離析,無暇北顧,游牧民族突破勾注山防線乘機南進。</p><p class="ql-block"> 北宋至今到處流傳“楊家將”故事,來自部分真實的歷史,這里一直是宋、遼對峙的前沿;靖康國恥,徽、欽二帝經雁門關被擄出塞,雁門關上金兵誓師,大舉南進,南宋納表進貢,偏安一方。蒙元鐵騎則由此南下,席卷全國,統治未及百年,被朱明王朝逐出中原。自此,勾注山成為拱衛京師的重要屏障,昔日的關外一變而為關內,關內一變而為關外。</p> <p class="ql-block">雁門關風景名勝區,座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國古代關隘規模宏偉的軍事防御工程。上古稱北陵、西 ,戰國列稱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稱北庭三關,明代列稱山西內三關。</p> <p class="ql-block">寧武關,在今山西寧武縣城區。據史料記載,寧武關于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為萬里長城上的重要關隘,歷史上著名的山西“外三關”(偏關、雁門、寧武關)之一。</p> <p class="ql-block">廣武長城位于山陰縣境內,全長10公里,明洪武七年(1374)修建,萬歷三年(1575)重建。始于山陰縣新廣武村,到代縣白草口村,是如今保存比較完好的長城。</p> <p class="ql-block">竹帛口段長城,又稱韓莊長城,位于山西忻州市繁峙縣神堂堡鄉。戰國時期趙國修筑。隋代重修,明代在原址上重修</p> <p class="ql-block"> 平型關(曾名瓶形寨、平型嶺關等)位于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這里因發生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而聞名,是中國抗日戰爭第一個大勝仗的遺址,是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軍事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娘子關,地處晉冀兩省交界處,隸屬于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因地理位置重要歷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中國萬里長城著名關隘,素有“天下第九關”之稱。</p><p class="ql-block">雄關古道</p><p class="ql-block">娘子關為戰國時期中山國所建長城的關口之一,距今已有2300多歷史。現存關城建于明代,巍然屹立在峭巖之上,倚陡崖、臨深澗,由青石砌就,厚重而結實,雄偉壯麗。關樓為重檐歇山頂式建筑,四面有雉堞固護,兩層之間懸有橫匾,上題“天下第九關”,城門洞上方額題“京畿藩屏”。</p> <p class="ql-block">固關長城始建于公元369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屬于中山國長城,固關長城位于太行山西側的山西省平定縣新關村,北起娘子關嘉峪溝,南至白灰村村口,全長20公里,是內長城重要的關隘。固關長城是國內保留較完整的現存唯一可考石砌內長城,是我國最早的明代內長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商洛市|
白河县|
宜城市|
通榆县|
嘉禾县|
桑日县|
云浮市|
高淳县|
南川市|
哈巴河县|
青河县|
工布江达县|
兰州市|
建昌县|
韶山市|
海南省|
西和县|
太保市|
南涧|
东宁县|
克山县|
龙胜|
盐池县|
芜湖市|
庐江县|
临沭县|
咸宁市|
天等县|
邵武市|
江山市|
巴林左旗|
新乡市|
德江县|
汝城县|
南汇区|
桦川县|
白沙|
商城县|
东海县|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