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官家林巖邊打望,曾經的九龍坡港埠公司,重慶火車南站九零擔。</p><p class="ql-block">重慶市九龍坡區志(1997年2月)記載:“第十九篇交通郵電。……第四章鐵路運輸。第一節鐵路建設。……成渝鐵路。<br>1903年,成渝鐵路開始議修。民國26年(1937年)5月15日,成渝鐵路工務總段第一分段筑正線路基土方工程開工,到1949年未鋪1根鐵軌。解放后,成渝鐵路于1950年6月15日正式開工,到1952年7月1日正式通車。成渝鐵路是建國后完全用國產器材修建的第一條鐵路、組裝的第一臺機車。<br>……<br>第二節鐵路運輸。……重慶鐵路南站。<br>重慶鐵路南站(原名重慶鐵路九龍坡車站,1988年改今名),地處黃桷坪附近,位于成渝鐵路497公里496米處,1952年開站,為編組站和客貨運二等站,主要擔負成渝線、川黔線、三萬支線的編解取送作業和重慶及川東地區長江水陸聯運貨物的車船換裝,并辦理集裝箱運輸業務。站年度發運旅客26萬余人次,發運貨運量70萬噸至90萬噸,貨物到達量為 350萬噸至500萬噸之間。”<br></p> <p class="ql-block">重慶市志第五卷港口志(1994年12月)記載:“第二章主要客貨運輸港區。……第三節九龍坡貨運港區。</p><p class="ql-block">九龍坡港區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境東北部的長江北岸,地理座標在北純29°23′,東經106°24′,即臨長江,背露重慶火車南站。通過港口公路與全市公路網相連,通過港區專用鐵路與成渝、川黔、襄渝三條鐵路千線銜接,是長江上游最大的水陸聯運換裝港區。</p><p class="ql-block">九龍坡港區歷史悠久,1937年,計劃修建成渝鐵路時,為運輸器材物資,在原九龍鋪米房碼頭的基礎上建設纜車碼頭,駐上海的德國西門子洋行和美國的馬爾康洋行設計建造了一艘經重能力為40噸的浮式起重船,作為與2臺木架纜車和1臺手搖絞車的配套躉船,為長江上游的第一座機械成化碼頭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當時稱之為‘洋碼頭’,1938年,國民黨軍政部兵工署與經濟部資源委員會組織的大渡口鋼鐵廠遷建委品會在九龍坡成立辦事處,半年時間搶運兵工器材9700余噸。1939年初,國民政府交通部航空委員會和空軍92轉運站聯合在九龍坡碼頭料場及附近地區修建飛機場,1939年7月,九龍坡浮式起重船拖至大渡口,擔任兵工署航29工廠(現重慶鋼鐵公司)遷廠設備的起卸,任務完成后拖回九龍坡港區,為防日機轟炸,船上重要機件全部拆卸置于防空洞內。1946年8月,浮式起重船重新組裝投入使用,先后起卸了擬建中的成渝鐵路沱江大橋橋梁設備及兩臺小型機車、十余臺手推平車,都江堰水利工程設備,內江糖廠設備,宜賓電廠設備等四套大型設備,1949年11月28日,國民黨軍隊在碼頭上架起機槍和追擊炮,荷槍實彈,3次沖上重慶港唯一的40噸浮吊躉船,脅迫船員離船,企圖進行破壞,由于全體船員與家民堅守在船上進行斗爭,其破壞陰謀未能得逞。</p><p class="ql-block">解放后,為了適應成渝鐵路筑路器材設備運輸任務的需要,西南區交通部責令成渝鐵路工程局對九龍坡碼頭進行初步擴建和設備配套,由碼頭鋪設一條重軌鐵路線與九龍坡火車站連接。1950年5月,為能整體起卸客車,對碼頭進行了第一次施工改造工程。首先是將斜坡堡坎由17米擴寬為23米,并在斜坡上增鋪纜車軌道1條(共3條動道),其次是將木質結構的纜車改為鋼質結構,按人力絞車改為蒸汽絞車。其三最在碼頭上設置起重能力為45噸的蒸汽軌道吊車1臺,這樣才使1937年設置的40噸蒸汽浮吊躉船基本配套,形成一條半機展化作業線,港口工人從1950年6月至1952年6月起卸器材設備31.1萬余噸,為修建成渝鐵路作出了重大貢獻。</p><p class="ql-block">1953年7月1日,九龍坡碼頭管理所由重慶鐵路局移交給重慶港務局,更名為重慶港務局九龍坡作業區,至此,九龍坡碼頭成為重慶港第一座半機械化水陸聯運碼頭。</p><p class="ql-block">同時,長航重莊分局整治了朝天門至九龍坡航道,使用炸耙結合的方式對這段航道上的豬兒磧和九龍灘兩個淺漕進行維護性疏浚整治,使九龍灘南北通航,碼頭前沿港池水深達2.7米,干噸級船駁無需在朝天門港區減載或轉駁就能直駛九龍坡港區作業,溝通了長江水道與成渝鐵路的水陸聯運。</p><p class="ql-block">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后,九龍坡港區進行了全面發展和配套建設。由于重慶港水陸聯運貨物的急劇增加,1956年12月,國家交通部投資500萬元擴建九龍坡碼頭。1957年至1958年底,建成纜車作業線雜貨碼頭1座,鏈板機作業線糧食碼頭1座,貨棚兩棟(約1萬平方米)。貨場9000平方米,增設1000多米鐵路專線和供電、充電、給排水系統、油車、修理車間等設施,并配置蒸汽機車1臺、平板貨車5輛,電瓶施車16輛,上述設施投產后,九龍坡港區年通過能力由11萬噸增加到90萬噸。1959年完成專用鐵路線900余米,安裝了5噸和15噸起重船各1艘,投資118萬元建煤碼頭1座,年通過能力40~50萬噸,1960年10月至1961年6月又投資42.5萬元,改建雜貨碼頭1座和貨棚1棟,該煤碼頭年通過能力達50萬噸,1963年10月至1964年5月又投資17.2萬元將貨棚改建為倉庫。到1965年底,九龍坡港區已有碼頭6座,合庫4棟(約2萬平方米),并陸續配置了料場吊車等設備,從而使港區碼頭的機械化作業線初步形成。</p><p class="ql-block">1965年根據交通部指示,九龍坡大重件碼頭,按平戰結合和大重件、中小件結合原則設計施工,目的是為西南地區和長江航運的重件運輸服務。由交通部投資475萬元,在原二碼頭5噸纜車的上方建造起重能力為180噸的重件碼頭。它既可卸車裝船,又可卸船裝車,180噸大浮吊還可拖移到港內外其它地點作業。該碼頭的土建工程投資255萬元。從1965年2月1日破土至1966年12月27日竣工。180噸級半旋轉桅桿式浮吊和岸吊工程于1965年2月開工,1966年9月完工,投資220萬元。從而建成長江全線第一座機械化配套的重件碼頭。大浮吊船長57米,寬21米,型深3米,吃水1.4米,穩性傾角4°~5°,主鉤起重180噸,幅度15.4米,副鉤起重30噸,幅度29.7米,為當時長江沿線港口唯一的一套特大起重設備。大浮吊為川維廠安裝江底水下吸水頭,為川江駁船廠安裝水下大滑梁,為港內呼歸石及蝦子梁打撈沉船等,出色地完成了任務。</p><p class="ql-block">1965年7月川黔鐵路全線通車,南桐礦區(今萬盛區)的煤炭大量進入重慶港。九龍坡港區煤碼頭任務劇增,市內125個工廠的生產用煤和部份地區的居民用煤,都必須提供運輸保證,同時還要為煤炭出川進行轉口服務。原有的煤碼頭通過刮板機、溜筒、皮帶機裝船的落后工藝,已遠遠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于是交通部決定投資291.9萬元,對九龍坡煤碼頭實施改造。工程于1965年1月動工,1966年6月竣工,改造成1條全機械化的散貨作業線。改造后的煤碼頭,河下躉船設簡易裝船機,可前后移動并能變更傾煤角度;在長112.5米、1:45的斜坡上,配上兩段50米×2的皮帶運輸機;碼頭水平運輸與斜坡運輸銜接處設1臺漏斗計量器;料場安置7臺寬0.8米共長349米的固定皮帶機;料場供料及卸火車、裝汽車等作業環節,配置起重5噸,跨距40米的橋式起重機2臺。此外,還添置裝汽車煤漏斗及汽車地磅衡等設備,以及147米架空鐵路線為高架卸車棧橋,一次可卸10輛火車皮的煤炭,棧橋下為斜坡式的儲煤槽;堆場有效使用面積7?640平方米,一次堆存量為3.8萬噸,其中煤1.4萬噸,磷礦2.4萬噸。整個作業線僅配備裝卸工13人,機械司機8人,就能形成年卸車能力97萬噸,裝船能力87萬噸,堆存能力70萬噸的全機械化散貨作業線,比擴建前的碼頭通過能力提高74%。</p><p class="ql-block">1970年,九龍坡港區在專業碼頭搞綜合利用,使裝卸貨物由單一的煙煤一個貨種,增加到白煤、磷礦3個貨種;設備利用率提高了1倍,碼頭通過量增長2.76倍;作業船型由100噸級的鐵(木)駁,發展到千噸級的甲板駁;作業線的效率穩定在每小時220噸左右,持續出現班產千噸紀錄。1972年改單一裝船煤漏斗為裝船裝車兩用漏斗,使裝船、裝車互不干擾,提高裝車效率9倍。與此同時,港區還充分發揮煤碼頭的設備優勢,積極配合長航開辟的定駁、定拖、定周期、定停時的煤運專線和鐵路開出的定車數、定車次、定車停的煤運專線,創月通過41?658噸和年通過354?778噸的煤炭碼頭裝運新記錄,比1966年翻了一番多。</p><p class="ql-block">1970年九龍坡港區又在專業性強的件雜貨碼頭(四碼頭)進行技術改造,作業范圍由過去單一的百雜貨發展到條胚、生鐵、礦石等多貨種,從而分擔了重件碼頭的任務,取得了顯著效果。與此同時,九龍坡港區還充分利用自己的土建力量,擴大五碼頭的卸車能力,僅投資3.5萬元,用50天的時間就新建1條99.2米長的皮帶機坑道輸送槽,增加了卸車線,使碼頭增加14萬噸的通過能力,比改造前增加通過能力1倍,基本上滿足了云南省金河磷礦通過重慶九龍坡港區裝船運輸的需要。</p><p class="ql-block">九龍坡港區,通過幾個主要碼頭的技術改造和擴建以后,機械化程度上升到92%。碼頭年通過能力達到211萬噸,其中一碼頭(煤炭)87萬噸,二碼頭(重件)25萬噸,三碼頭(鋼鐵)30萬噸,四碼頭(雜貨)25萬噸,五碼頭(磷礦)30萬噸,六碼頭(雜貨)14萬噸。生產上出現了嶄新的記錄:港區碼頭晝夜通過量最高達到15?882噸,晝夜操作量最高達到20?646噸,日裝卸火車達206輛。</p><p class="ql-block">1985年,九龍坡港區有包括180噸浮式起重機、180噸固定式起重機在內的各類起重機械20臺,其中移動式起重機10臺、浮式起重機6臺、橋式起重機3臺、固定式起重機1臺,有帶式運輸機、6M平型移動式皮帶機、槽式移動式皮帶機等各類運輸機械10余臺;有叉式運輸機、纜車、牽引車、裝船機、推土機等各類裝卸搬運機械32臺,港區還有倉庫總面積13?000平方米,堆場總面積36?000平方米。九龍坡港區共有碼頭8座。其中,一碼頭為片石護坡橋墩式結構、引道碼頭為條石路面結構、其他碼頭均為片石斜坡纜車式結構。①一碼頭建造于1965年,碼頭長度46.50米,主要用于煤炭、磷礦運輸,能靠泊1?000噸級船駁。②二碼頭,建造于1965年,碼頭長度為35.24米,主要用于鋼材機器運輸,能靠泊1?000噸級船駁。③三碼頭,建造于1937年,碼頭長度36米,主要用于鋼材機器運輸,能靠泊1000噸級船駁。④四碼頭,建造于1958年,碼頭長度為60米,主要用于件雜貨運輸,能靠泊1000噸級船駁。⑤生鐵碼頭,建造于1960年,能靠泊1?000噸級船駁(未使用)。⑥五碼頭,建造于1971年,碼頭長度40米,主要用于磷礦運輸,能靠泊1?000噸級船駁。⑦六碼頭,建造于1961年,碼頭長度34米,主要用于雜貨及糧食等袋裝物資運輸,能靠泊1?000噸級船駁。⑧引道碼頭,建造于1972年,碼頭長度56米,有錨泊船1艘,能靠泊300噸級船駁。 </p><p class="ql-block">此外,港區還有鐵路專用線5?777米、自備鐵路機車2臺、車皮22輛。1985年港區貨物吞吐量達935?864噸。其中進口貨物193?400噸,主要是金屬礦石、非金屬礦石、糧食、水泥;出口貨物742?464噸,主要是煤炭、鋼鐵、磷礦、化肥等。”</p> 重慶市九龍坡區志(1997年2月)記載:“第十九篇交通郵電。……第三章水路運輸。第一節航道碼頭渡口。碼頭。……第三節重慶港九龍坡港埠公司。 <br>重慶港九龍坡港埠公司經營的碼頭,是長江上游最大的機械化碼頭。1962年3月1日起,正式辦理鐵路與航運直達運輸的聯運業務。1985年12月15日,列為鐵路與航運貨物聯運換裝港。<br>九龍坡碼頭于民國 25 年(1936年)開始測量定位,1937年3月在原米房碼頭的基礎上動工新建,1938年4月竣工,建成斜坡式碼頭1座,設置2臺木質絞車和1臺手搖絞車,并安裝外國造的1臺起重40噸蒸汽浮吊,當時成為重慶港第一座機械化碼頭。1938 年國民黨軍政部兵工署與經濟部資源委員會合組的大渡口鋼鐵廠遷建委員會設辦事處管理碼頭。碼頭主要起卸兵工器材,也曾起卸都江堰、內江糖廠、宜賓電廠的設備和成渝鐵路的小機車頭和橋梁器材,除此之外,其他貨運極少。<br>解放后,1950年西南鐵路工程局在此設碼頭管理所,開始對碼頭進行技術改造,鋪重軌,改木質纜車為鋼質纜車,改手搖絞車為蒸汽絞車,增設蒸汽吊1臺,建重型鐵路線與九龍坡火車站正式接軌,起卸修建成渝鐵路的鋼軌、機車、客貨車輛,總運量31.10萬噸。<br>1953年7月1日,由鐵路局移交重慶港務局領導,更名為重慶港務局作業區,并對碼頭進行技術改造。1958年12月,交通部投資500萬元,擴建和改造機械化碼頭;1965年,交通部投資 292萬元,改建煤炭碼頭,興建棧橋1座,皮帶運輸機械作業線1條,前后設置5噸的橋式裝卸機2臺;1966年,交通部投資 475 萬元,修建重件碼頭,增設180噸的浮吊、岸吊各1臺和負荷能力150噸的同步纜車2臺與之配套,專門裝卸長大重件物資;再經常年技術改造,年通過能力為210萬噸。1984年8月15日,重慶港作業區改建為重慶港九龍坡港埠公司至1988 年未變。<br>1988年,重慶港九龍坡港埠公司碼頭有各種裝卸機械83臺,其中:履帶吊、輪胎吊、橋吊、浮吊、岸吊等 22 臺;皮帶運輸機17臺;叉車、牽引車、蓄電池叉車裝卸車、行車、輪式裝載機、纜車等44臺。此外,有專用鐵路線10條,總長5290米,并配備機車2臺,專用敞車和平板車24輛;倉庫4座,可容量1.5萬噸,堆場8處,可容量6.9萬噸,貨運碼頭6個,總長度251米,占岸線長111 米,每個碼頭靠泊能力均在1500 噸級,能使長航貨駁常年停靠作業。” <p class="ql-block">九龍坡港埠公司老辦公樓還在,其他的幾乎都拆了。</p> 重慶市志第五卷民用航空志(1994年12月)記載:“第二章機場建設。……第四節九龍坡機場。<br>九龍坡機場位于重慶市中心西南方向約7公里,現九龍坡火車站所在地。<br>1939年3月,國民政府交通部、航空委員會和空軍92轉運站聯合向鐵路局租借九龍坡鐵路路基修建飛機場。倪雨季包工隊和太業營造公司承包機場工程,施工隊挖平兩個小山包,建成一條長1?125米、寬45米的跑道,1940年投入使用1942年交通部投資、‘中航’負責修建一條長900米、寬25米的滑行道,大小機坪8個,約6?000平方米,機場內大小營房33幢。機場修好后,每年長江漲水季節,民航飛機由珊瑚壩機場改在九龍坡機場起降。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所率赴重慶談判的中共代表團,所乘專機即在九龍坡機場降落。1946年九龍坡機場起降的飛機改在白市驛機場起降,九龍坡機場停止使用。1950年6月,成渝鐵路開始鋪軌,原九龍坡機場遂改建成九龍坡火車站。” <p class="ql-block">灘子口到官家林公路邊的長江燈塔,網上戲稱的“烤面筋”,關起的上不去。</p> 辛亥革命先驅黃復生先生之墓,魯崇義題。<div><br><div>重慶市九龍坡區志(1997年2月)記載:“第二十四篇文化。……第六章文物。……第五節名人故居名人墓。……<br>黃復生故居,位于九龍鄉楊坪村和尚灣。座西南朝東北,呈四合院布局;土木結構,素面瓦;正屋3間:通長14米,進深5.7米;左廂房3間:通長17.9米,進深5米;右廂房3間:通長15.4米,進深3.9米;總建筑面積 390平方米。<br>黃復生(1883-1948年),隆昌人,同盟會會員,清宣統二年(1910年)因謀炸攝政王載灃未遂而被捕下獄;后曾任中華民國軍政府四川國民軍總司令、四川靖國聯軍總司令、代理四川省長、川東道尹、中央執行委員和總統府國策顧問等職。上海‘八·一三’事變后返川住重慶白果巷,1938年遷楊家坪和尚灣,1948年10月1日病逝,享年66歲。<br>名人墓。<br>黃復生墓,位于九龍鄉楊家坪村和尚山,其墓原為一土冢,后被農民夷為平地種植蔬菜,形制無法確定。已決定修復此墓(1993年遷灘子口小游園)。</div><div>……”<br></div></div> 重慶市九龍坡區文物保護單位,黃復生墓,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政府1986年9月17日公布,重慶市九龍坡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2022年10月1日立。 四川省志·人物志(上冊)(二〇〇一年)記載:“人物傳。軍政界。……黃復生(1883~1948)。<br>黃復生,初名位堂,字明玉,后易名樹中,字理君,隆昌縣龍市鎮人。1883年 (清光緒九年) 生。家素貧,幼有大志,能刻苦自立于學。1901年入瀘州川南經緯學堂,因閱《警世鐘》、《革命軍》等書刊,始萌革命思想。與同學黃方、黃萬里、曹篤、楊兆蓉等20余人組織輸新學社,以輸入新學為宗旨,實暗倡革命。<br>1904年,黃復生由川南經緯學堂畢業,時輸新學社擬創辦鉛字印刷局,遂資遣他赴日本學習印刷,初入宏文學院,旋進東京京橋區東京印刷株式會社。其時,民主革命思潮正在東京留學生界勃興,黃復生與學友林冰骨、陳道循等 10余人,結成一團體,以革命為宗旨,并與重慶的革命團體公強會建立聯系。1905年7月,孫中山來到日本橫濱,同人推黃復生,鄧家彥等人與之聯絡。黃復生對孫中山十分景仰,尤敬佩中山的民族、民權主義思想,遂決意跟隨孫中山,獻身革命而不渝。在中國同盟會創建的過程中,黃復生十分活躍。同盟會成立后,他被選為四川分會長,兼經理《民報》社務,專門負責聯系《民報》有關印刷方面的事宜。黃復生與熊克武等還受孫中山所派,到橫濱隨梁慕光學制造炸彈。1906年春,他又經日本友人宮崎寅藏介紹,入日本私立兵工廠學造槍。<br>1907年初,黃復生被派回四川進行革命活動,受聘為成都府中學堂日文翻譯,并以此作為公開身份,與成都各學校師生及各界人士聯絡,暗中鼓吹革命,數日之內發展同盟會員 300余人。夏,黃復生又與熊克武等,約集在成都的同志30余人,聚會草堂寺,計議分工負責,準備起義,定于當年11月14日清吏賀西太后壽辰時,在成都、瀘州、敘府 (今宜賓) 等地同時舉義。會后,黃復生即赴瀘州,策劃瀘州、永寧起義。旋攜炸彈藥品及應用膽瓶、漏斗等,到永寧興隆場黃方家,以辦家族學校為名,試制炸彈。某夜,黃復生因收炸藥入瓶未慎,引起瓶中炸藥爆炸,身受重創倒地,滿面皆血。數月始愈,左額留下斑斑傷痕,遂更名為復生。時清吏已察覺,四處搜捕黨人,黃復生逃瀘州。后瀘州、成都起義相繼失敗,他走長壽,密舉未成,復走上海、日本。<br>1909年,同盟會組織的各次起義均失敗,黃復生等人憤不欲生,組織暗殺小組,與喻培倫等黨人決定在漢口車站設伏狙擊端方,因端方改變行程,暗殺未遂。黃復生、喻培倫即決意到北京暗殺清廷重臣,在北京順治門外琉璃廠附近租佃民房,開設‘守真照相館’作為掩護機關。汪精衛、陳璧君也隨即到來,參與謀劃。經數月準備,喻、黃、汪等人選擇離攝政王府不遠的甘水橋作為暗殺地點。1910年3月31日,喻培倫、黃復生等人將炸彈運至甘水橋旁的清虛觀。是夜,二人將炸彈挖坑掩埋,工程未畢,遂被人發現報告軍警。數日后,黃復生、汪精衛等人被捕。在獄中,黃復生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痛斥清廷無道,仍堅持讀書,并反復向獄中難友和獄卒宣傳革命大義。<br>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清廷知大勢已去,將黃復生、汪精衛釋放。出獄后,黃復生赴天津,與彭家珍等組織京津同盟會。旋赴上海,晤陳其美,謀以江南制造廠藥料大造炸彈,以備革命軍用,繼而與熊克武組織蜀軍回川。民國成立,黃復生被舉為四川駐南京代表,旋任臨時參議院議員,并任臨時政府印鑄局局長。成渝軍政府合并后,楊庶堪等同盟會員聯名請尹昌衡委黃復生任重慶鎮撫府總長,未果。旋隨議院北遷,宋教仁被刺之后,黃復生見袁世凱心懷叵測,乃轉赴上海。時徐寶山據揚州,其勢猖獗。黃復生精心研制,巧置炸彈于古物之中,徐啟匣觸機爆炸而斃。<br>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后,黃復生赴日本。1915年,黃回國,謀再舉義,在上海美租界賃房,秘制炸彈,謀炸袁黨上海鎮守使鄭汝成。6月,事泄入巡捕房,拘數月后為陳其美營救出獄,再至日本,入中華革命黨。旋走南洋、檀香山各地,繼游法國,考察新式炸藥之術,因歐戰正酣,無獲而返。<br>1916年,黃復生回國,被四川督軍羅佩金聘為顧問。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組建護法軍政府,黃復生在川響應,組織四川國民軍。孫中山任命黃復生為四川國民軍總司令,旋改任為四川靖國聯軍總司令,駐防涪陵,豐都、忠縣、墊江、石柱、黔江、彭水、酉陽、秀山等縣。1918年3月8日,孫中山任命黃復生為代理四川省長。省長楊庶堪就任后,黃復生改任川東道尹。旋任靖國軍援鄂第一路總司令,駐重慶、萬縣。因兵力不足,出師無功,黃復生回師四川。1920年,楊庶堪、熊克武之間矛盾激化,黃復生支持楊庶堪,參加‘倒熊’運動。黃復生提出軍民分治,財政權歸省長,不容軍方干涉等口號。<br>1922年,黃復生任重慶關監督兼交涉員,未幾去職,仍赴上海,后轉四川主持黨務。1926年當選為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1927年,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叛變后,黃復生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1930年,黃復生一度北上,旋返成都,專辦黨務。1931年赴廣州,當選國民黨第四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1932年任立法委員,次年任國民政府委員兼政務官懲戒委員會委員。1936年,因中風左身偏癱,辭政務官懲戒委員職。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變,黃復生挈全家遷居重慶鵝公巖和尚灣,一度回隆昌龍市鎮居住。1943年應聘為國民政府顧問。抗戰勝利被授予勝利勛章。1948年,蔣介石特聘其為總統府國策顧問,同年10月1日病逝,被追贈為陸軍上將。”<br><br> 乾隆巴縣志卷之十五藝文詩記載:“五言古。……明。九龍灘,推官,朱嘉徵,岷左,海寧。渝城日日雨,云亂無處所,有似東西人,乾坤同逆旅,平明肅嚴駕,解纜及停午,放舟清江曲,灘聲闞如虎,牽笮泝九龍,石立紛然怒,雨歇江波澄,仿佛鮫人宇,淚盡日南珠,臨淵不得語。” <p class="ql-block">重慶港九龍坡灘腦殼大件碼頭對面是中壩</p><p class="ql-block">重慶市九龍坡區志(1997年2月)記載:“第十九篇交通郵電。……第三章水路運輸。第一節航道碼頭渡口。<br>航道。……<br>灘腦殼險灘,船工又稱‘九龍灘、九罐子、九朵蓮花現’,在灘未整治前,木駁船沿北岸拉纖上灘極為艱險。灘腦殼石盤伸向江中,形成自然壩。在中水位時,石梁涌水挑流,產生急流亂水、漩水和泡水,石梁下背坡又產生西流水,兩者間又產生夾馬水,行船十分危險。1954年10月5日,重慶中心航管站在灘腦殼開工鑿木船上水航槽,于1955年元月 20日竣工,全槽長22.5米,寬7.5米,起到截彎取直功效,便利了木船上行。<br>……<br>碼頭。……<br>灘腦殼公用碼頭,1939年左右,國民黨在此設糧庫,因而形成公用碼頭。解放后,碼頭業務逐步由九龍坡港埠公司承擔,木材業務方面轉為市木材公司專用碼頭。”<br></p> <p class="ql-block">九龍灘步道</p> 大件碼頭的靠船墩<div><br></div> 九龍灘,灘腦殼在哪點?<div>乾隆巴縣志卷之一疆域山川記載:“灘。岷江。……九龍灘,枯水險。”<br></div><div><br></div> 龍鳳寺 老成渝鐵路<div>民國巴縣志卷十四交通記載:“鐵路。清光緒三十年,川督錫良奏辦川漢鐵路,吾縣自遵例攤派租股外,商會募集貨股三十萬兩,縣民認股亦視他縣為多,初有倡先修成渝者,格于眾議,乃改修宜萬,國變后,迄無成功,民國二十四年,省政府成立,川局大定,鐵道部復議修成渝鐵路,路線由菜園壩黃沙溪沿江岸西上,入江津界,再折入永川,順東道以達成都,勘測已定,鳩眾興工當不遠也。”<br></div> 乾隆巴縣志卷之一疆域山川記載:“智里。……王坪山,一甲,城西南十五里,坪下巖高十余丈,鐫有佛像,又鐫有九龍灘古跡五大字,灘在江心,有九石翹首若龍。”<div>同治巴縣志卷之一疆域志山附寺記載:“智里。……王坪山,一甲,城西南十五里,坪下巖高十余丈,鐫有佛像,又鐫有九龍灘古跡五大字,灘在江心,有九石翹首若龍。”<br></div> <p class="ql-block">龍為霖九龍灘別墅遺址</p><p class="ql-block">乾隆巴縣志卷之十六藝文詩記載:“七言律,……皇清,……九龍灘別墅雜詩十首,龍為霖。</p><p class="ql-block">別業初開向九龍,耽幽僻性幾人同, 澹煙籠日春陰候,古木棲云暮靄中,萬個竹搖三徑雨,一林鳥喚百花風,從今習靜觀朝槿,世路塵埃一洗空。……”</p> <p class="ql-block">重修九龍灘石刻記,考巴縣舊志王坪山,城西南十五里,崖高十余丈,鐫九龍灘古跡,灘在江心,有九石翹首若龍,區治襲其名,一九八七年區鄉文物普查終覓至此,然風雨剝蝕,龍字依稀可辯,不知刻于何時也,經九龍鄉人民政府、九龍坡區文化局暨國營建設機床廠議定,籌資重修以傳后世,庚午夏日椐殘字補鐫原處,爰為之記,以志永久,公元一九九零年七月立。</p> 九龍灘<div>乾隆巴縣志卷之一疆域古跡記載:“巖刻。……九龍灘古跡,鐫王坪山巖上,巖高十余丈,灘在巖下江心,有九石昂首如龍。”<br></div><div>重慶市九龍坡區志(1997年2月)記載:“第二十四篇文化。……第六章文物。……第四節石刻館藏文物。九龍灘石刻。<br>九龍灘石刻位于九龍鄉楊坪村長江邊的懸崖上,其上為建設機床廠。<br>石刻所刻年代無考(參《建置沿革》),已嚴重風化,僅存‘龍’字左半部。石刻離地約8米,據推斷每字約1.2平方米(原為‘九龍灘古跡’5字或‘九龍灘’3字),行草陰刻。九龍灘石刻是區境內迄今發現的最早石刻,與今區名來歷有關,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1990年9月26日修復)。”<br></div> <p class="ql-block">中壩,對面山上曾經有九龍寺。</p><p class="ql-block">乾隆巴縣志卷之十四藝文記載:“引。皇清。……修九龍廟引,周開豐。郡城之南二十里,地名九龍灘,水石漰激,素稱險隘,舟楫往來必經之道也,岸上舊有九龍寺,傳云肇自宋時,碑碣殘闕,無可考,廟亦頹廢不支久矣,康熙初年有僧結茅憩寂,雍正間湖南放云者自衡山來,見而心契遂息肩焉,志欲修復而力不贍也,拮據多年成中殿一所,徒侶共棲者數人,放云力田苦行,日積月累,磚瓦礎石漸次成山,謂是可以興作,將使前殿后樓門堂廚庾悉臻嚴備,供奉鎮江王與如來大士諸神圣,以溥利舟航錫福鄉里,其志遠固甚大也,然終憾力綿,非得給孤之布金姚秦之輦助,則維摩丈室烏能容三萬二千獅子座哉,放云一日謁余乞為募引,不相識也,而自述其從來,余謂子修建之資,亦既確有其具,是一蕢不為少矣,信善長者豈尚疑子乎,持缽往叩,當必有發懽喜心而樂與觀成者,何待余文為,乃余因此竊不勝其感也,今天下釋老之宮隨在布列,莫不岌嶪輝煌,而吾先師之廟,秩在祀典者類多,風雨支梧庭宅茂草甚且不保,其廟陾而橫豪者狡焉,思啟不肖者,利其豢而陰相之,而莫之顧也,亦獨何心壯哉,放云子其往矣。”<br></p> 建設碼頭(原黃家碼頭),建設機床廠鵝公巖碼頭。 <p class="ql-block">遠處是鵝公巖軌道大橋,2022年1月18日,地鐵環線鵝公巖軌道大橋一吊索端錨具叉耳螺桿斷裂。地鐵環線謝家灣經鵝公巖大橋至海峽路區段于21日20:00恢復運營。</p> 珠海號驅逐艦(舷號:166),是中國研制的051G2型(北約代號:旅大Ⅲ級)型導彈驅逐艦。1987年2月,051G二號艦方案通過審查,同年10月31日在大連造船廠開工,舷號166。1990年10月18日下水,1991年11月21日交付南海艦隊,1992年6月6日正式命名為珠海號 。<br>2003年左右,珠海號驅逐艦完成了新一輪的現代化改裝:加裝了HHQ-7近程防空導彈系統,換裝了2座雙聯100毫米隱身主炮系統、4座四聯裝鷹擊-83(YJ-83)反艦導彈系統。<br>2021年6月26日,退役軍艦珠海艦正式落戶九龍坡區建設碼頭(原黃家碼頭)。 性能數據<br><br>排水量:3250噸(標準),3670噸(滿載)<br>主尺寸:長132米,寬12.4米,最大吃水4.97米<br>主 機:2臺鍋爐, 2臺蒸汽輪機,72000馬力,雙軸<br>航 速:32節<br>續航力:2970海里/18節<br>3640海里/14.5節<br>編 制:318人(軍官50人)<br>導 彈:反艦導彈:4座4聯YJ-83艦艦導彈<br>防空導彈:1座八聯HHQ-7艦空導彈發射裝置<br>火 炮:2座100毫米雙管隱身主炮<br>3座76A型雙37毫米自動艦炮<br>魚 雷:兩座三連裝324毫米反潛魚雷,發射魚7型反潛魚雷<br>火 箭:2具FQF-2500型12管固定發射器 <p class="ql-block">狼尾草</p> <p class="ql-block">回看鵝公巖大橋</p> 這一帶都是曾經的黃沙溪碼頭<br>重慶市市中區志(1997年2月)記載:“第七篇交通。……第四章水上運輸。……第三節港區和碼頭。……二、公用碼頭。<br>1961年,重慶港口領導小組對港口碼頭布局進行調整,將市中區朝天門客貨運港區管理以外的黃沙溪、菜園壩、大溪溝等碼頭劃為公用碼頭。<br>(一)黃沙溪碼頭<br>位于市中區西南邊緣,背靠鵝嶺,面臨長江,距朝天門中心港區9公里。重慶開埠后,為重慶港的竹、木、鹽、糧集散地。1942年,四川省船泊總隊在此設立木船管理站。長江上游進入重慶的木船都要在此停靠。解放后,成渝鐵路通車,物資流向改道,現僅剩下泊位 1個,能靠500噸級船駁,是一個主要用于竹木筏裝卸運輸的簡易碼頭。” <div><br></div> 兜子背<div>乾隆巴縣志卷之一疆域山川記載:“灘。岷江。……兜子背,大水枯水俱險。”<br></div> <div>老地圖上顯示這兒是觀音廟</div>重慶市渝中區文物點,竹木街摩崖造像,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重慶市市中區志(1997年2月)記載:“第七篇交通。……第四章水上運輸。……第三節港區和碼頭。……二、公用碼頭。<br>1961年,重慶港口領導小組對港口碼頭布局進行調整,將市中區朝天門客貨運港區管理以外的黃沙溪、菜園壩、大溪溝等碼頭劃為公用碼頭。<br>……<br>(二)菜園壩碼頭<br>位于黃沙溪碼頭東北面,在長江北岸,緊靠重慶火車站,順江而下到朝天門中心港區有7公里。菜園壩早年系沙壩農田,南區公路建成,江邊發展成竹木碼頭。解放后,成渝鐵路通車,碼頭繁榮,政府也加強了碼頭運輸設施建設。菜園壩碼頭有泊位4個,可停靠100-500噸船駁,主要用于裝卸運輸木、竹、建材、雜貨。” 丁順壩 <p class="ql-block">死了的白鷺</p> 枇杷山 珊瑚壩 重慶市市中區志(1997年2月)記載:“第七篇交通。……第六章民用航空。……第三節珊瑚壩機場。<br>珊瑚壩機場位于市中區南紀門與菜園壩一線南側,瀕臨長江航道中央的一個小島上,小島東西長約 1200米,南北寬約600米,面積約58.9萬平方米,是江水沖積成的沙礫州,最高處海拔177.6米。夏季,洪水超過最高點,全部沒于江水中。這時,珊瑚壩是一個小島;冬季,枯水期,小島與長江北岸城區相連,砂礫露出江面,成一片沙灘。早在1931年,中國航空公司在珊瑚壩南側江面主航道建立水上飛機場,漢渝線飛機曾在此起降。1933年,中航公司才在珊瑚壩建陸上機場。機場長約700米,寬約130米。在長江枯水季使用。1950年夏季停止使用后,民航飛機改在白市驛機場起降。機場北岸搭造有浮橋,與市中區江岸相連,再登上322 級石梯與南區馬路相通,沿石梯而上的巷道,人稱‘飛機碼頭’。” <p class="ql-block">最后走到菜園壩趕車回家,路過菜園壩外灘,一核酸點正在排隊做核酸,揚聲器不斷傳出“只做紅碼、彈窗人員”,去喲,狹路相逢,快點離開,天都亮了,千萬別現在給感染上了,堅持到最后才是勝利。</p> <p class="ql-block">重慶疫情放開后的第一次徒步,今日行程十二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嗑兒 - 金久哲(2012)</p><p class="ql-block">詞:酒瘋</p><p class="ql-block">曲:張天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社會很單純 很單純很單純</p><p class="ql-block">社會很單純 很單純很單純</p><p class="ql-block">社會很單純 很單純很單純</p><p class="ql-block">社會很單純 很單純很單純</p><p class="ql-block">復雜的是人</p><p class="ql-block">社會很單純 復雜的是人</p><p class="ql-block">誰把誰當了真 套路玩的深</p><p class="ql-block">社會很單純 感情哪有真</p><p class="ql-block">誰能在乎我 星星知我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春獻給小酒桌</p><p class="ql-block">醉生夢死就是喝</p><p class="ql-block">青春就像打麻將</p><p class="ql-block">不是點炮就自摸</p><p class="ql-block">英雄一怒為紅顏</p><p class="ql-block">紅顏一笑為了錢</p><p class="ql-block">仇人三千奈我何</p><p class="ql-block">天逍地遙自成佛</p><p class="ql-block">男人不用太時尚 但是得有男人樣</p><p class="ql-block">男人一直在堅強 女人忽悠也迷茫</p><p class="ql-block">男人要是真有錢 他和誰今生都有緣</p><p class="ql-block">萬丈高樓平地起 輝煌只能靠自己</p><p class="ql-block">社會很單純 復雜的是人</p><p class="ql-block">誰把誰當了真 套路玩的深</p><p class="ql-block">社會很單純 感情哪有真</p><p class="ql-block">誰能在乎我 星星知我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嘮個嗑兒吧 嘮個嗑兒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春獻給小酒桌</p><p class="ql-block">醉生夢死就是喝</p><p class="ql-block">青春就像打麻將</p><p class="ql-block">不是點炮就自摸</p><p class="ql-block">英雄一怒為紅顏</p><p class="ql-block">紅顏一笑為了錢</p><p class="ql-block">仇人三千奈我何</p><p class="ql-block">天逍地遙自成佛</p><p class="ql-block">男人不用太時尚 但是得有男人樣</p><p class="ql-block">男人一直在堅強 女人忽悠也迷茫</p><p class="ql-block">男人要是真有錢 他和誰今生都有緣</p><p class="ql-block">萬丈高樓平地起 輝煌只能靠自己</p><p class="ql-block">社會很單純 復雜的是人</p><p class="ql-block">誰把誰當了真 套路玩的深</p><p class="ql-block">社會很單純 感情哪有真</p><p class="ql-block">誰能在乎我 星星知我心</p><p class="ql-block">社會很單純 復雜的是人</p><p class="ql-block">誰把誰當了真 套路玩的深</p><p class="ql-block">社會很單純 感情哪有真</p><p class="ql-block">誰能在乎我 星星知我心</p><p class="ql-block">來……來……</p><p class="ql-block">社會很單純 復雜的是人</p><p class="ql-block">誰把誰當了真 套路玩的深</p><p class="ql-block">社會很單純 感情哪有真</p><p class="ql-block">誰能在乎我 星星知我心</p><p class="ql-block">誰能在乎我 星星知我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蛟河市|
普兰店市|
临沧市|
岢岚县|
临西县|
华池县|
安阳县|
阿坝县|
峨眉山市|
贡觉县|
寿阳县|
克什克腾旗|
寿宁县|
伊川县|
永泰县|
岳阳市|
宜州市|
慈利县|
赣榆县|
通河县|
诸暨市|
兰考县|
汕尾市|
普宁市|
康马县|
昌乐县|
五指山市|
东乌珠穆沁旗|
霍林郭勒市|
沧州市|
建始县|
石河子市|
拉萨市|
南陵县|
永州市|
肇庆市|
维西|
赤壁市|
额尔古纳市|
富民县|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