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教育是讓師生家長看見、悅納、成就更蓬勃的彼此”,這句話讓人怦然心動。我想生命的蓬勃,一定要有心靈的滋養。</p> <p class="ql-block"> 今晚,小明老師給我們分享了《小學心理班會的“五動策略”》。“五動”即心動、意動、情動、行動、互動。</p><p class="ql-block"> </p> 心動 <p class="ql-block"> 小明老師的開場白幽默、接地氣,他笑說自己是小學課本里的“小明”,今天從課本里走出來了。這樣的開場白怎不讓人“心動”?事實證明幽默風趣的老師會更受學生歡迎,會更讓學生“心動”。心動了,學生自然更關注課堂,更有興趣參與活動。</p> 意動 <p class="ql-block"> “意動”是感覺、思考、判斷的過程和活動。“思源于疑”,我們可以巧設疑問或者運用案例促進學生主動思考、樂于探究,有效促進學生的“意動”。小明老師運用案例《一節“失敗”的心理課》,讓我們觀看視頻,再思考:這堂課到底失不失敗?說說自己的看法。再出示圖片“一”,讓我們觀察,說說這是什么,從而引出理念:多元視角。其實這個過程就促成我們學員的“意動”。</p> 情動 <p class="ql-block"> 現代哲學家德勒茲認為“情動就是生成”,在小明老師提供的案例《一節“失敗”的心理課》中,那位心理老師就是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角色扮演,從而促進了學生的“情動”。雖然看上去兩個學生的情緒有點失控,但這不正好說明這堂心理班會課為這兩位學生提供了一個放松心情的緩沖地帶?哭泣也是宣泄情緒的一種方式。</p> 行動 <p class="ql-block"> 有句話說得好,“心動不如行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要“以行為始,以行為終”。“行動”可以帶動“心動、意動、情動”。“心動、意動、情動”也可以促進“行動”。設計實踐性活動,把抽象的概念、方法化為“行動”,讓學生在行動中深度體驗,反復練習,以行動來表達,實現知行合一。</p> 互動 <p class="ql-block"> “互動”,是共同參與,相互作用。葉瀾教授曾指出:“課堂教學的本質應當被視為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交往的過程。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亦是如此。今天我在五(三)班上了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理想中的我》,“理想中的我”和“現實中的我”是有差距的,有些差距可以消除,但有些差距不可以消除。最后一個活動環節就是“讓學生想想如果這個差距可以消除,你該怎樣努力呢?請寫出自己的計劃。”孩子們躍躍欲試,紛紛執筆,我讓他們分享了之后,就要求他們課后互相監督,看誰能認真地執行自己的小計劃。我想這就是“行動”加“互動”吧。</p> <p class="ql-block"> 今晚頗有收獲,感謝小明老師的精彩講座,讓我學有所得。告訴自己:“心動不如行動”!讓“五動”舞動我們的心理課堂,讓我們和學生能夠看見、悅納、成就更蓬勃的彼此。</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坛市|
南通市|
江北区|
九江县|
农安县|
岳阳县|
邵东县|
札达县|
江川县|
涿州市|
泗水县|
平昌县|
临汾市|
谷城县|
阿勒泰市|
福泉市|
报价|
正定县|
上犹县|
桃江县|
仁怀市|
赤水市|
双峰县|
湖南省|
正镶白旗|
莱州市|
五莲县|
青阳县|
永新县|
普兰店市|
沛县|
磐安县|
新沂市|
昔阳县|
万载县|
湖口县|
化隆|
柞水县|
大英县|
潮安县|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