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 封神時刻</p><p class="ql-block">(1)靈光賦身</p><p class="ql-block"> 白堊紀末期,約6500萬年前,一個巨大的隕石似乎帶著某種使命,自天而降,猛烈撞擊到了美洲大陸的一個陸海交界處,一時火光沖天、煙霧彌漫,熊能燃燒的火焰紅遍了半個地球的海天。隨后面來的,便是的水氣回降,一場磅礴的大雨,一落就是千年萬年!地球及其孕育的生命又經歷了一次水與火的考驗。這次飛來的橫禍直接導致了恐龍物種的徹底消亡,一個曾經稱霸地球一億六千萬年的恐龍時代終歸結束,這天外來客的造訪,還同時宣示了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輝煌時刻的到來。</p><p class="ql-block"> 被子植物依著包裹著厚厚的“被子”的種子,迅速占領了陸地的高山、谷地、平原,裸子植物曾經主宰的江山易主,風水輪轉。 被子植物的興盛,造就了大片大片的林地,這恰好為動物,特別是哺乳動物的繁榮提供了最好的食物來源和棲息場所。當此之時,哺乳動物也絕不辜負這美好的時光,依仗著恒溫和胎生的穩定內環境優勢,大量繁殖,迅速占據了叢林中的群位置。</p><p class="ql-block"> 也許是上帝的擇選,哺乳動物的其中一支,在其經受了火與水的洗禮后,靈光賦身,經過1000多萬年的醞化,成功的孕育出了靈長類動物。之后,又經過5000萬年漫長修練,大約在200萬年之前至550萬年之間,在非洲東南部,一支靈長類族群又逐步進化出了古類人猿--南方古猿。</p><p class="ql-block"> 這全新的物種,沒有鎧甲的保護,也沒有巨型軀體的優勢,更沒有尖瓜利齒的武器。他們感天之靈、受天之慧,朦朦開悟,開始擁有了一顆驛動的心,懷揣著無限美好的夢想,不安而又堅定的探尋著未來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南方古猿從靈長類物種一經分離,就成為了人類特屬,便永遠脫離了一般生命的物界,而成為了獨一無二的智慧型生命形態。他們擁有了靈的天感和慧的能量,通過覺與知,開啟了認知萬物和覺悟自體的征程,這是天外來客賦予的神秘力量,是漫長修化而獲得的神奇慧智。</p><p class="ql-block"> (2)喬遷新居</p><p class="ql-block"> 先期古類人猿主要靠採集果實及樹葉為生,偶爾也捕食小型動物,但一雙慧眼讓看們觀察到,在地面遠比在樹上更穩固、更牢靠,也比單一的依賴採摘有更多的食物資源選擇,何況還有天然的洞穴可以遮風擋雨。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吸引著古人類勇敢的由叢林的樹上,遷徙到了地面,住進了洞穴新居。</p><p class="ql-block"> 這次新居的喬遷,這是古人類開始償試遷徙的第一步。盡管從樹上到樹下距離只一步之遙,但這一步徹底改了古人類原先的自己,這是向著直立行走的方向,向著解放雙手、解放自我的方向,邁出的神圣一步!從舉步邁腿到雙足落地站穩,耗時大約在200年在左右,這嬰兒的學步,真的不易、很難。</p><p class="ql-block"> 故然是喬遷,但仍未脫離叢林,生存競爭依然殘酷,叢林法則從未改變,革命尚未成功,仍需繼續努力。一支在雨林周邊與稀樹大草原連接地帶的南方古猿,從樹上遷徙到了地面之后,立即開始嘗試直立行走,探究制作最初始的工具,他們成功的改進實施了集體的狩獵方式,收獲頗豐,他們償試利用石制工具刨取植物根莖也取得了成功,一切都在悄悄改變,他們創造性地開始了制造工具、\群體性漁獵與採摘交織合一,豐富而有趣的勞動,他們迎來了新的、更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早期猿人的腦容量尚不及現代人的一半,正是得益于喬遷后就的新的勞動方式,其肉食來源增加和整體食物結構的改善,在不到200萬年的時光里,其腦容量已增長了一倍。這是量的改變,更是質的飛躍,是他們制造了最早的石器,并開始了最初始的語言交流,他們在思考著未來。這是人類文化萌芽,是南方古猿的一支創造了奧杜威文化,他們成為了開悟后的首批能人。</p><p class="ql-block"> (3)走出叢林</p><p class="ql-block"> 從森林向草地遷徙,是古人類進化為能人后接續邁出的第二大步,盡管這是被迫的,也算不上遙遠,直線距離不過千里,但卻是艱難而偉大的又一次遷徙,耗時也差不多200萬年左右。</p><p class="ql-block"> 事發有因。約300萬年前,四紀大冰河時期來臨,氣溫驟降,大片大片的森林消失,非洲開始草原化、荒漠化,剛剛完成了躍升的能人又不得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遷徙。遷徙,意味著背井離鄉,要離開已生活了幾百萬年的故土,依依不舍的眷戀,可想而知。無奈,生活還要繼續,只能離開、舍棄。</p><p class="ql-block"> 歷史總是那么巧合, 在眾多的遷徙的群落里,僅其中一支幸運的選擇了東部梢偏北的方向,即現今的埃塞俄比亞高原,這是人類真正直立,瞭望遠方,并走向世界的高原圣地。如果我們有一天想去非洲旅行,請千萬不要忘記,一定要把這里做為第一目的地,你一定會找到一種久違的感覺,因為我們與他的相遇,確定是百萬年久別后的重逢。</p><p class="ql-block"> 走吧,古人類他們第一次永遠離開了曾經生話棲息的森林家園,定居在了印度洋西岸高原綠草地。幸好在這片陌生而又遼闊的草地上,他們可以延直,站起身來瞭望,瞭望更遠的遠方。當然,同時遷徙到草原的,不僅是他們,還有更多的物種,大批的牛羊…</p><p class="ql-block"> 開闊的草原需要更多的集體協同狩獵,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狩獵的機率,才能有效抵御猛獸的襲撓。他們知道還必須制造出更鋒利殺器和更精細的工具來加持自身的力量,在獵殺與被殺之間,只有強者和智者才能勝出,這批走出叢林的能人做到了。</p><p class="ql-block"> 偶然間,他們發現并開始懂得了使用自然之火來烤炙食物,并用以取暖。必然中,他們創造了使用符號記事,并在密切、協同的群體交流中初步建立了語言體系。</p><p class="ql-block"> 在轉折的十字路口,取舍是一件困難的事,有時憑的是運氣,有時則需要智慧和勇氣。他們這次選擇所依靠的也許二者都有。他們舍棄了洞穴,卻搭建起了遮風擋雨的草屋,他們舍棄了森林,卻開始了真正的直立行走,從此徹底解放了雙手,依靠雙手創造出更精美的工具,繪制了光明而美好的圖景。</p><p class="ql-block"> 他們就這樣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挺立而行,成為具有了非凡智慧和創造能力的直立人!是他們創造了人類最早的系統性文化--阿舍利文化--草原狩獵文化。他們高舉著雙手,站立在高原草地,向星空呼喚,我來了!</p><p class="ql-block"> (4)第一次走出非洲</p><p class="ql-block"> 約80萬年前,由于直立人在草原成功立足,迅速大量繁衍,埃塞俄比亞高地草原略顯擁擠,一批直立人帶著履戰履勝的自信,披裹著戰利品獸皮,手持尚顯簡陋的石刀、石爺等工具,沿印度洋西海岸線一路向北,越過紅海,再沿地中海海岸折向西行,步行數萬里,終于來到伊比利亞半島(現代的西班牙地區)開僻了新的領地。他們是第一批遠足的拓荒者,成為了最早的歐洲人。</p><p class="ql-block"> 這批直立人成功遷徙后,又用了約20萬年,在歐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于約30萬年前演化出智人尼安德特人,并在歐洲大陸廣泛布散,但最終于約2萬年前被晚期智人融合、取代。</p><p class="ql-block"> 這是人類第一次償試遠足,也是第一次大規模走出非洲,他們雖然沒有取得最后成功,但也沒有完全失敗,起碼他們約有3%的基因永遠注入到了后來者晚期智人的血脈里,并傳承至今。</p><p class="ql-block">(5)第二次走出非洲</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遷徙時代滯留的直立人,在高地草原上并沒有閑遐,在大約50萬年時間里,他們一直在不斷進步,搭建出了更堅固的草屋,制造出了更加精細的工具,語言也更加完善,開始償試最初的動物馴化和植物種植,火的使用也更加廣泛嫻熟,他們進化成了早期智人。</p><p class="ql-block"> 然而大冰期的嚴冬尚未有減弱跡象,非洲東部沿海氣候也日趨干旱,草原也開始退化,約3萬到25萬年前,即舊石器中期,早期智人,被迫開始了走出非洲的第二次償試。</p><p class="ql-block"> 依然沿著海岸北進,一路上,他們在非洲北部、中東及歐洲,與獨立演化成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及其分支種群遭遇,結果,強壯的尼安德特人取得了勝利,將第二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直接打回了老家。</p><p class="ql-block">(6)第三次走出非洲</p><p class="ql-block"> 被打回老家的早期智人,在痛苦中思考人生,尋找出路。他們決定革故鼎新,實施了積極的激勵措施,促進種群之間的溝通交流交換,建立了更加高效強大平等的公社化部落,他們發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首開了人類主宰和自由利用自然之力的創舉,使用火烹制優化肉食、植食食物的營養性狀,以火取暖并做為驅獸武器,如此,極大地改變了生存的環境,一時火被奉為了神靈。他們還創新制造出了更精細的工具,發明了弓箭、長矛等利器,開創了馴化圈養的新生業態,植物種植技術也取得了突破。晚期智人尤其加強了集體分工與協作,語言系統走向成熟,標記記事也更加豐富完善,人類的第一幅石刻雕畫也出現在那個富于審美和想象年代,晚期智人大步邁進了那個神圣而閃耀著智慧光芒的新石器時代…</p><p class="ql-block"> 頓刻,古人類覺悟徹開,智慧擢升,成為了晚期智慧人類。晚期智人一旦獲得了超級智慧,就急不可耐的于3萬年前,信心滿滿的帶著自己制造的火種,手持長矛、弓箭,驅趕著羊群,懷揣著偉大的夢想,以全新的姿態向北進發。</p><p class="ql-block"> 這是人類第三次走出非洲的遠程遷徙,不巧,晚期智人又一次在中東和歐洲多地與尼安德特人眾多族群遭遇。而這一次被擊潰的是發展滯后、封閑式家族化的尼安德特人部落。手持原始舊石器的尼安德特人盡管體格碩壯,但在長予、弓箭面前,在多智多謀的晚期智人的協同合圍中,只能是全軍覆沒。</p><p class="ql-block"> 晚期智人戰勝并最終同化了尼安德特人,他們留下了一支在歐洲大陸發展,另一支則繼續向東遷徙,在亞洲又遭遇了八十萬年前先期遷移的直立人種丹尼索瓦人,丹尼索瓦人的命運也同尼安德特人一樣,一部被消滅,另一部被同化,約10%左右的基因也融合到了智人種群,并傳承到了現在。</p><p class="ql-block"> 晚期智人,是我們的直系祖先,秉持著求存、求變和探索的精神,堅守著希望和夢想,高舉著智慧而神圣的火種,憑借著一雙赤腳,一路遠足,艱難的探索前行,他們渴望未來的美好,夢想著建立一個溫暖的家園,他們一路繁衍,一路前行,用神圣的火種照亮了夢想的星空…</p><p class="ql-block"> (7) 遷徙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人類歷史上五次史詩般的大遷徙,持續了約300萬年之久,走盡了千百萬里的曲折,走遍了整個地球。一路饑餓、嚴寒、酷暑、狂風、暴雨、猛獸、災疫都沒能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他們創造了偉大的歷史,更塑造了神奇的自已!</p><p class="ql-block"> 是夢的引導和遷徙的力量,驅動了進化的躍遷,從樹上到地面,從森林到草原,從非洲走向世界!遷徙確立了直立行走的姿態,遷徒解放了智慧的雙手!遷徒讓人與人彼此靠近、聚攏,遷徙中促使創造了工具,遷徒還創造了語言,也是在遷徙中發現掌握了神圣的火,并用不熄的火種和智慧照亮了世界和未來!而后他們一直走到了現在,成為了今天的我們…</p><p class="ql-block"> 距今約300萬年的光景,是一個艱難的拔涉歲月,那是靠雙腳走出來的風雨歷程,那是一個無比輝煌的神圣時刻。如果沒有那五次遷徙的壯舉,人類只能繼續在非洲的叢林中穿梭,過著原始群落採集、狩獵的生活,就如同當下非洲僅存的扎哈比部落,300萬年前,他們只是從樹上遷徙到了地面,學會了直立,但沒有走出叢林,沒有沿海岸草原向北遠行,他們永遠滯留、隱居在了非洲長沙尼亞的叢林深處…</p><p class="ql-block"> 許久的之后,當人類闊步進入農耕和工業文明的高光時刻時,遷徒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最著名的是猶太人自耶路撒冷到加南、巴比倫、美索不達米亞、埃及之間往返三千多年的遷徙,在遷徙中陸續誕生了圣人摩西,約書亞和偉大的耶穌基督。而最典型的入侵式遷徙,則是大航海時代開始的殖民時代,歐洲列強向全球殖民地大規模移民,持續了近三百年。還有更多不可勝數,宗國、王朝領土擴張裹挾著的動亂和遷徒…或許,遷徙本身就是生命的一種天性,只是當進入到當今人類文明的新高度時,應該讓其變得更加自由,并且應是和平的方式,因為遷徙始終都是一個夢,一個美好的夢。</p><p class="ql-block"> (8)封神時刻</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138億年的宇宙歷史壓縮到一年里,每一天則相當于3780萬年。這一年的第一天,發生了大爆炸,五個月后銀河系誕生,又過四個月,即九月一日太陽系誕生。之后 第十四天地球誕生,再之后,第二十五天地球產生第一個原核生命;直到這一年的最后一天,即12月31日這天,出現了人類祖先,類人猿;晚上10:30,出現第一批直立人及智人;晚上11:59:35,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p><p class="ql-block"> 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特別是晚上10點30分到11點59分時段,是一個神圣的時刻,可以稱做封神的時刻,從古人類到現代人的進化,上蒼足足給了我們將近一個半小時!而我們卻用它度過了三百萬年最輝煌的歲月。</p><p class="ql-block"> 是誰創造了人類?是時空隧道飛來的星空天使!是我們寄居的這神奇星座!是遷徙中懷揣美好夢想的我們自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名县|
涟水县|
赣榆县|
诏安县|
怀集县|
徐汇区|
壤塘县|
佛山市|
和顺县|
大埔区|
龙江县|
内江市|
蕉岭县|
濮阳县|
镇赉县|
伊吾县|
西城区|
垫江县|
滨州市|
清河县|
咸丰县|
宜良县|
丰县|
凤城市|
碌曲县|
松江区|
东兰县|
抚宁县|
庆云县|
西畴县|
北安市|
凤凰县|
新疆|
顺昌县|
临高县|
龙江县|
井冈山市|
凉山|
青田县|
扬中市|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