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空軍通信總站的故事》一書的封面(封底)和頁眉設計,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過程。</p><p class="ql-block"> 按照最初的商定和后來簽署的合同,封面設計是由印刷排版公司負責,而且報價設計費1000元。原本以為,只要我們花錢了,就可以省很多心,也就是對他們的設計方案提出修改意見,用不著太多操心。</p><p class="ql-block"> 誰知,公司最初提交了差距極大的設計方案(見下圖)。</p> <p class="ql-block"> 一見這個設計封面,立即驚呆了!這哪里是空軍通信總站,這完全是陸軍野戰部隊裝束,而且不像我軍,更像是外軍山地戰單兵。</p><p class="ql-block"> 這個方案,讓我感覺到:印刷公司設計人員不懂得空軍部隊空軍通信兵的特點,他們拿不出我們所要的封面,封面設計只能靠自己干了。</p><p class="ql-block"> 8月,夏日炎炎,《空軍通信總站的故事》戰友們的稿件已經收集差不多了,按照計劃交付排版,但是封面設計還未有好的構想,找了幾位同志也沒有拿出理想的方案。</p><p class="ql-block"> “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們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在總站范圍、在我認識的人中間思尋。</p><p class="ql-block"> 我首先想到的是空軍國畫大師王界山,他在空司電影組當放映員時就認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要說我與王界山也是打過交道。</p><p class="ql-block"> 1998年補兵退伍時,氣象中心有個戰士到我的辦公室,拿出一摞證書,說自己擅長美術,獲獎很多,現在單位要安排他退役,他自學的美術專業還沒有結業,想在部隊再留一年。為了證實他說的情況,我找王界山咨詢,界山告訴這個戰士確實是個人才,有培養前途。我與空司管理局軍務處協商,這個兵已經宣布復員,氣象中心不能再留了,沒有辦理退伍手續前,經空軍指揮學院軍務處處長陳野同意,調他到學院放映組工作,暫時保留了下來。</p><p class="ql-block"> 所以,王界山當時的意見很重要,影響到這個戰士的前途甚至一生。多年后,與界山聊起,他還記得這件事。現在有事相求,他一定不會推諉。</p><p class="ql-block"> 很快聯系上了王界山。他表示:畫畫可以,但設計圖書封面沒有經驗,讓我再想辦法找找其他人。</p><p class="ql-block"> 看來還得另想辦法。</p><p class="ql-block"> 一天,我在翻看以前發過的美篇,看到2018年10月空軍組編系統人員聚會,成空軍務處副處長劉永林制作過一個精美的視頻,還想起他制作過多部多媒體影像片,所有的影像、動漫、解說詞、背景音樂,甚至連播音朗誦等,都是永林一人所為,他在搞美術裝潢設計方面應該不成問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劉永林,2018年10月在北京聚會時留影,拍照人:孫培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劉永林在空軍航空博物館收集資料)</span></p> <p class="ql-block"> 劉永林,1953年出生,陜西興平人,1970年12月入伍,曾任昆明軍區空軍指揮所警衛連戰士、警衛員、排長,昆指軍務處參謀,成都軍區空軍軍務處參謀,組編科科長,軍務處副處長等職。</p><p class="ql-block"> 從1979年初我們就認識。他的工作細致扎實,認真負責,文字有功底“內秀”,轉業到四川音樂學院后潛移默化,造就他的文藝細胞,退休后他又潛心繪畫,素描造詣很深。尤其是他繪制的《十大元帥畫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劉永林繪制的彭德懷元帥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劉永林繪制的劉伯承元帥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劉永林工作室)</span></p> <p class="ql-block"> 我把出書需要設計封面的想法告訴了劉永林,他當即表示“盡力而為!”</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想畢竟大家都沒有出過書,更沒有搞過封面設計,關鍵是要搞成什么樣子,心里沒數。</p><p class="ql-block"> 為了爭取時間,盡快成功,我想再找一個人設計,多幅作品也許能相互啟發,取長補短。</p><p class="ql-block"> 我想到的另一個人就是趙晉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趙晉渝近照)</span></p> <p class="ql-block"> 前面一篇文章已經介紹過趙晉渝。他不僅寫文章來得快數量多涉及面廣,多才多藝,更擅長攝影。他從部隊開始學攝影,至今已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國家級),美國、英國、國際攝影家學會會員,獲得國際國內攝影賽獎項400多幅,被重慶市攝影家協會兩次評為重慶市最佳和優秀攝影家(只有8人入選)。由中國攝影家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攝影家全集趙晉渝卷畫冊?。國慶節前后,他的兩幅攝影作品還在北京世紀壇展出。</p><p class="ql-block"> 請他參與設計封面,可以發揮他的攝影優長,在構圖方面有所突破。</p><p class="ql-block"> 我特別給他提示,能否將戰友的照片,制作成電影畫報上的明星照,讓戰友的形象上我們書的封面。趙晉渝答應試試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趙晉渝攝影作品《人馬情未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趙晉渝攝影作品《棧橋歸路》)</span></p> <p class="ql-block"> 過了兩天,趙晉渝給我發來他設計的封面,毛主席為通信兵的題詞和部分戰友照片比較醒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趙晉渝設計方案)</span></p> <p class="ql-block"> 同一天,劉永林設計的圖案也發給我。他是老機關了,出手的東西都不僅是一套方案,而且還有設計說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劉永林設計封面方案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劉永林設計封面方案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劉永林設計封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劉永林封底修改方案)</span></p> <p class="ql-block"> 劉永林的《空軍通信總站的故事》封面方案說明:</p><p class="ql-block"> 通信總站的故事,書寫在輝煌的八一軍旗上。通信兵的各專業,話務、報務、有線、無線、外線安裝、設備維修等,組成一部流動的時代的樂章。</p><p class="ql-block"> 八一軍旗飄揚,老兵記憶不滅。考慮到書籍作者人物眾多,封面未采用真人照片,而以繪畫表示各專業,記憶的碎片組合成通信總站的波瀾壯闊。其中部隊官兵接觸最多的話務員女兵,總會是人們對通信兵的第一感知。封面下方的空軍辦公大樓,總站的幾代新老官兵們熟悉而又感到親切,一切都為了軍令的暢通無阻。</p><p class="ql-block"> 用繪畫的意象以引起作者和讀者的思索和遐想,其目光也會在封面上停留的更久一些,此時手捧的是總站官兵難忘的軍旅故事和厚重的軍旅情感。</p><p class="ql-block"> “紅版”和“藍版”兩個方案供選用。紅版的暖色,溫馨、熱烈、激情,烘托軍旗;藍版的冷色,色彩對比強烈,表現空軍官兵對藍天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劉永林還根據印刷排版需要,設計了多種頁眉方案。</p> <p class="ql-block">最終選定這個方案。</p> <p class="ql-block"> 應該說,他們二人的設計方案各有優點,也有缺陷。我感到,劉永林的方案,可吸取的元素更多更醒目。與他們商量后,決定請劉永林主筆,將劉、趙兩人的設計方案結合起來,八一軍旗,空軍飛機,毛主席為通信兵題詞,空軍機關辦公大樓,主樓傳出的電波,這些元素組成封面,而報務員、話務員和通信器材裝備等,放在封底,充分體現通信總站的特點。</p><p class="ql-block"> 征求意見后,又對字體字號、人物大小、擺放位置等多次微調,形成最終。</p><p class="ql-block"> 標注的封面設計者,我要求將劉永林、趙晉渝二人名字都寫上,以示敬意和感謝!</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謹以此書獻給曾經在空軍通信總站工作過的逝去和健在的老兵們!</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江川县|
镇赉县|
汽车|
无为县|
仲巴县|
牡丹江市|
盐津县|
巴南区|
崇文区|
韶关市|
泰来县|
桃源县|
金昌市|
穆棱市|
西充县|
彩票|
林州市|
仁布县|
凯里市|
阿勒泰市|
鹤山市|
水富县|
阳西县|
修文县|
彰化县|
定襄县|
泰顺县|
沭阳县|
崇仁县|
铅山县|
大同县|
枣强县|
邯郸县|
宣化县|
河津市|
泸水县|
上栗县|
淮南市|
泽普县|
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