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海鹽縣天寧永祚禪寺,當地人習慣稱之為天寧寺,坐落于武原鎮海濱西路北側,是浙北地區頗具影響的佛教勝地。據傳佛寺初創于漢,原名禪悅院,宋崇寧四年(1105)敕賜“天寧永祚禪寺”,簡稱天寧寺。</p> <p class="ql-block">與其它寺廟一樣,天寧寺在其久遠的歲月中,風雨相伴、興衰起伏,曾經是當地香火旺盛且規模較大的寺廟,也曾吸引了日本、高麗等不少海外佛門信徒,跋山涉水來到海鹽求佛受教,也曾門庭冷落,其最負盛名的時期,要數元末至明初,即明朝第一流高僧梵琦。</p> <p class="ql-block">說起高僧梵琦,其對明代的佛教影響卓著,主導了明代及其以后的佛教主流,對日本、韓國等佛教界影響較大,被尊為“明初第一流宗師”。明洪武元年(1368年),主持重建天寧寺千佛閣,其著作《楚石梵琦全集》,介紹了有關元末明初的社會思想、文化、習俗等相關內容。天寧寺能有梵琦這樣的高僧入住,可見其當時之影響力。</p> <p class="ql-block">作為海鹽第一大寺的天寧寺,占地面積90多畝,有金剛殿、大雄寶殿等諸殿及附屬建筑7000多平方,其中有始建于唐大歷三年(768年),浙江第一佛閣之稱的“千佛閣”等,后屢毀屢建,最后一次于1988年按原貌修復竣工,天寧寺總體工程于2008年建設完成。</p> <p class="ql-block">進入山門后為金剛殿,殿內正中朝南為彌勒佛坐像,袒胸凸肚,笑容滿面,上有“皆大歡喜”四個大字,左右兩聯分別為:“大腹能容容世上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后依次為大雄寶殿、千佛閣、鎮海塔等,其中千佛閣分上下兩層,上層為藏經樓、下層佛殿,每年陰歷六月六日曬經日開放,平時除拜懺等外,均不開放。</p> <p class="ql-block">相傳每年農歷6月18日是觀音菩薩誕生的節日,當地都要舉辦廟會。據說到時四鄰八鄉的善男信女,成群結隊到天寧寺朝拜,寺內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史料記載1951年參加廟會達8萬多人,為歷史最盛。</p> <p class="ql-block">鎮海塔是浙北地區僅存的一座元代寶塔,曾是海鹽縣城的標志性建筑。原塔為磚木結構樓閣式形制,八邊形,共七層,高24丈,據傳由天寧寺住持高僧楚石梵琦發愿建塔,元統三年(1337年)9月始建,至正元年(1341年)建成,名為“鎮海塔”。六百年間,此塔歷盡風雨滄桑,圮而修,修而圮,既遭天災,又罹兵燹。1937年,日寇侵華,天寧寺鎮海塔被兩次炮轟,塔身彈痕累累,后又遭臺風之災等,2003年當地政府出資修建,歷時三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蓮花”作為“佛”的象征,寺廟內自然少不了蓮花池等。或許是前期氣溫總體偏高,加上寺院天井內的小氣候,原本春萌的蓮花竟長出了嫩葉,后又因氣溫驟降葉片花青素增多而變紅,加上墜墜欲落的水珠及充饑吸汁躲避在葉背的小蟲子,此景甚是鮮見。</p> <p class="ql-block">而往年此刻銀杏大面積落黃的景像,卻是姍姍來遲,不少銀杏生長依然郁郁蔥蔥,似乎是忘記了季節。</p> <p class="ql-block">天寧寺作為海鹽縣的佛教場所,香火不斷,每年吸引了當地及周邊眾多的善男信女焚香祈愿;天寧寺又是當地的一個特色旅游景點,吸引著各地游人踏足觀光。目前,天寧寺現常住僧眾十余人,現任住持為曉明法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流县|
白朗县|
达拉特旗|
灵川县|
永福县|
本溪|
报价|
三明市|
枣庄市|
高雄市|
信丰县|
阿图什市|
明溪县|
连平县|
德安县|
新疆|
祥云县|
铁岭县|
西峡县|
日土县|
岚皋县|
社会|
长岭县|
石狮市|
胶南市|
孝感市|
四川省|
皋兰县|
平泉县|
芦溪县|
武隆县|
六枝特区|
银川市|
北辰区|
兰溪市|
扶沟县|
丰都县|
寻乌县|
额济纳旗|
仙居县|
泗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