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86年5月,我從青島調來南京工作,分居兩地的一家三口團圓了。</p><p class="ql-block"> 初來乍到沒有朋友,也沒有什么社交活動,每到周日,便帶上兒子,到南京周邊地區轉轉。</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南京的郊區道路狹窄,顛簸不平,曲折蜿蜒。農村荒涼蕭條,農民清貧困苦。</p><p class="ql-block"> 我開著車,沿著起伏不平的鄉間道路蜿蜒前行。</p><p class="ql-block"> 忽然一段街區繁華了起來,黑色的柏油路面平坦整潔,兩旁高大的梧桐樹遮天蔽日,各式工業與民用建筑與周邊民居截然不同。道路的左側是一個大門,門口的木牌上,五個大字端莊醒目:南京石膏礦。</p> <p class="ql-block"> 《南京石膏礦遠眺》</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第一次邂逅南京石膏礦。后來因故也來過幾次,都是去石膏礦的所在地樺墅村,而對石膏礦再無關注也無交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樺墅人家》</p><p class="ql-block"> 進入21世紀,江蘇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樺墅村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地,每年都要與家人朋友來此踏青賞秋。</p> <p class="ql-block">仙林開發后,去樺墅村有了新的捷徑,而石膏礦核心生產區正是這條捷徑的必經之地。這片核心生產區,以前是不曾來過的。</p> <p class="ql-block">秋日的早晨,陽光和熙,潑灑在磚紅色的建筑群上。周圍樹深林密,雜草叢生,顯得極具年代感。形形色色的礦山機械早已銹跡斑斑, 逆光看上去穩健厚重,深邃幽暗。</p><p class="ql-block"> 這個畫面既熟悉又遙遠,感覺時空在倒流。有大躍進的影子,也有文革的味道,更像自己的青春腳印,是干凈的從前,是懵懂的少年。一幅光影響亮的水彩畫,將曾經定格在我的面前,只看一眼,就將我震撼。</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已經廢棄多年的南京石膏礦工業遺存。</p> <p class="ql-block">《礦石輸送管廊》</p><p class="ql-block"> 南京石膏礦位于棲霞區西崗街道樺墅村,成立于1970年,鼎盛時有近3000人。設計生產能力為75萬噸,屬于巨厚層狀硬石膏礦床,是遠東最大的石膏礦。</p> <p class="ql-block"> 石膏礦共有四個井口(2豎2斜),1號豎井直徑6.5米,設計年產50萬噸,2號豎井設計年產25萬噸,兩個斜井進行通風、輸送和交通。</p> <p class="ql-block"> 探采樓是石膏礦的核心生產區,其實就是罩在礦井上方的一個空殼,保護豎井不被雨水倒灌,以及一些提升卷揚裝置。樓內就是巨大的豎井,深不見底。</p> <p class="ql-block">《二號井礦石輸送線》</p><p class="ql-block"> 1970年礦山開始建設時,地質勘探工作尚在進行當中,礦區的水文地質條件還未查清。1973年9月18日,一號豎井鉆探至298米,遭遇地下巖溶大水,雖經奮力搶救,最終無力回天,被迫關閉。石膏礦調整規模,重點建設二號豎井。 </p><p class="ql-block">9.18,這個不祥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特種建材廠雄偉壯觀》</p><p class="ql-block"> 其后數十年,南京石膏礦重點建設2號礦井,年產達到了30萬噸,并配套完善了各種生產生活設施,形成開采、加工、產品研發等技術能力。其產品主要有礦石,硬石膏粉,空心石膏板、花墻板等各種板材,暢銷全國,并出口到東南亞各國。</p> <p class="ql-block">用于運送礦石的米軌鐵路和道口值守。</p> <p class="ql-block">《特種建材廠遠眺》</p><p class="ql-block"> 2006年9月11日(又是9.11),南京石膏礦再次發生特大井下突水災害,改變了礦區及外圍的地下水流場,引發了礦區地面沉降變形,對地表附屬物及周邊村莊、道路產生了一定的破壞作用,南京石膏礦被迫停產。</p><p class="ql-block"> 9.11,又是一個災難日。</p> <p class="ql-block">《石膏礦特種建材廠》</p><p class="ql-block"> 南京石膏礦的廢棄和沒落是意外和迅速的,仿佛高速運轉的生產線遭遇斷電,驟然停機,定格在熱火朝天的生產狀態。因此留下了完整的生產管理體系,探采樓,輸送廊橋,米軌運輸鐵路和機車,以及生活區和辦公區一應俱全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在特種建材廠周圍,樺墅村用2000畝土地種植優質水稻。工業與農業,手拉手,肩并肩。一個停產關閉,一個生機盎然。兩者是那么的不同,卻又是那么的和諧。每到秋天,就會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撫摸這片金黃。夕陽下,一陣微風吹過,人與自然構成了一幅天然水彩畫,訴說著石膏礦和樺墅村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與樺墅踏黃昏》</p><p class="ql-block"> 2017年,南京石膏礦廠房設備遺存被納入《南京市近代工業遺產保護規劃》,永久成為南京工業史上的一個標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西县|
抚远县|
铅山县|
平安县|
平谷区|
察哈|
德钦县|
新巴尔虎右旗|
株洲县|
磐石市|
中西区|
西峡县|
灵石县|
大悟县|
四平市|
肇源县|
正宁县|
商南县|
郸城县|
镇巴县|
松江区|
青川县|
南川市|
阿拉善左旗|
额济纳旗|
盐亭县|
白沙|
铁力市|
乾安县|
浦城县|
揭阳市|
徐州市|
安泽县|
漳州市|
宁明县|
华阴市|
朝阳区|
靖宇县|
屏边|
班戈县|
中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