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評劇是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對口蓮花落”小曲的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后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30年代以后,評劇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p> <p class="ql-block"> 李派,李金順創立。評劇“四大花旦”之一,是評劇進入“奉天落子”時期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李金風的唱腔高低兼優、剛柔相濟。學生和弟子有白玉霜、劉翠霞、喜彩春、喜彩蓮等。代表作品有《王少安趕船》《杜十娘》《移花接木》《芙蓉花下死》《不自由的婚姻》《循環報》《書囊記》《夜審周子琴》《花為媒》等。</p> <p class="ql-block"> 劉派,劉翠霞創立,評劇“四大名旦”之一,是繼李金順之后的一個在評劇方面有巨大成就的女藝術家,她的曲調緊湊連貫,節奏急切有力,高音挺拔悠揚,激越奔放,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傳人有新翠霞、李玉芬、花艷玲、郭硯芳、小靈霞、六歲紅、花淑蘭等。代表劇目有《雪玉冰霜》《一元錢》《奇冤巧報》《玉鐲記》《三節烈》《繡鞋記》《勸愛寶》《花為媒》</p> <p class="ql-block"> 白派,白玉霜創立,評劇“四大花旦”之一,白玉霜嗓音比較低,鼻音共鳴好,中低音寬厚圓潤,音色純正,且唱腔低回婉轉。有養女小白玉霜。代表作有《秦香蓮》《秦雪梅吊孝》《桃花庵》《空谷蘭》《珍珠衫》《李香蓮賣畫》《花魁從良》《馬寡婦開店》《雙蝴蝶》《玉堂春》《瀟湘夜雨》《老媽開磅》《豆汁記》《趙蕓娘》《花為媒》《馬震華哀史》等。</p> <p class="ql-block"> 愛派,愛蓮君創立,評劇“四大名旦”之一,演唱風格清新俏麗,細膩婉轉,高則剛健俊俏,低則婉轉迂回,高低起伏,收放自如,并帶有較明顯的天津語音。親傳弟子蓮小君。代表劇目有《于公案》《蜜蜂記》《燒骨記》《庚娘傳》《三趕韓梨花》等。</p> <p class="ql-block"> 新派,新風霞創立,被稱為“評劇皇后”,新鳳霞獨具特色的“新派唱腔”,甜潤、委婉、清脆、明亮,深受觀眾喜愛。代表劇目有《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金沙江畔》《志愿軍的未婚妻》《會計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劉巧兒》《花為媒》已攝成影片。</p> <p class="ql-block"> 小白玉霜,杰出的評劇表演藝術家,小白玉霜音色純正,音域寬廣,行腔柔潤平穩,深沉流暢,演唱圓潤雋永、低回婉轉,韻味醇厚。代表劇目有《秦香蓮》《杜十娘》《朱痕記》《鬧嚴府》《小女婿》《金沙江畔》《桃花庵》《小借年》《勸愛寶》等。都是評劇的傳世精品。</p> <p class="ql-block"> 魏派,魏榮元創立,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魏榮元嗓音醇厚洪亮,表演真摯樸實,聲音渾厚,行腔穩健,拖腔含蓄,音色純美,氣量充沛。擅演劇目有《鐘離劍》《孫龐斗智》《奪印》等。《秦香蓮》已拍成影片。</p> <p class="ql-block"> 馬派,馬泰創立,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馬泰的嗓子音質純凈,能上能下,變化自如,寬厚洪亮,圓潤優美。主要作品有《戰斗的青春》《金沙江畔》《野火春風斗古城》《向陽商店》《會計姑娘》《千萬不要忘記》《南海長城》《奪印》《第二次握手》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潭县|
平利县|
手游|
镇巴县|
余姚市|
津市市|
渝中区|
遂昌县|
吐鲁番市|
柞水县|
塔城市|
乌兰浩特市|
上犹县|
昌宁县|
房山区|
通化市|
临安市|
阜城县|
南平市|
阳朔县|
丰镇市|
车致|
山东|
临桂县|
江陵县|
苗栗市|
攀枝花市|
威海市|
鹿邑县|
启东市|
绍兴市|
青神县|
双峰县|
宁国市|
波密县|
皋兰县|
伊宁市|
昌宁县|
平陆县|
葫芦岛市|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