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lyq 15645979</p> <p class="ql-block">結婚,法律上稱為婚姻成立。</p><p class="ql-block">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樣,不承認同性婚姻,因而,結婚特指男女通過合法手續結為夫妻,新中國成立前叫成親。</p><p class="ql-block">無論那個國家和地區,結婚都是人生中的大事,婚姻雙方都非常重視,結婚時的大件通常予以優先考慮。</p><p class="ql-block">結婚大件指的是結婚必備的物品。</p><p class="ql-block">筆者乃一土生土長的重慶皓者,熱愛家鄉,喜回首往事。</p><p class="ql-block">回眸梳理,我發現,建國以來重慶青年的結婚大件有如下7次變化:</p><p class="ql-block">1,上世紀50年代:嗩吶、花轎和水果糖。</p> <p class="ql-block">嗩吶,中國民族管樂器的一種,由波斯傳入,音色明亮,音量大。</p> <p class="ql-block">花轎。</p> <p class="ql-block">那個年代,結婚非常簡單,但熱鬧。一般人家,請兩個吹嗩吶的吹鼓手;闊氣的,請一支樂隊,敲鑼打鼓吹嗩吶,吹鼓手一邊走,一邊鼓著腮幫,配合著花轎的前后左右晃動,搖頭晃腦,那不時響起的抑揚頓挫、裂石流云的嗩吶聲,新娘從花轎中撒出的糖果引起的圍觀者的哄搶聲,把婚禮活動一次又一次推向儀式的高潮……。</p><p class="ql-block">2,上世紀60年代:大木床、大衣柜、大木箱、大桌凳。</p><p class="ql-block">60年代正是我國的困難時期,重慶地處三線建設腹地,更加困難。家庭條件好的,找個木匠給婚房訂做個大木床、大衣柜、大木箱、大桌凳等木制家具,就是很好的了。</p> <p class="ql-block">當時流行的大木床。</p> <p class="ql-block">八仙桌與條凳很實用。</p> <p class="ql-block">當時城里大多數家庭就是這樣簡樸。</p> <p class="ql-block">3,上世紀70年代:“三轉一響”。</p><p class="ql-block">那個年代的愛情是相濡以沫、含蓄忠貞的,當時能同時擁有“三轉一響”的家庭是相當不錯的家庭。</p><p class="ql-block">先說說“三轉”吧:</p><p class="ql-block">一轉:手表。</p> <p class="ql-block">當時的手表是機械表。</p> <p class="ql-block">那個年代還沒有進入電子時代,需要買一塊手表才能觀察和掌握時間。一塊手表當時價格在100元以上,是城里人好幾個月的工資,是身份的象征,手上戴著手表走到那里都神氣。</p><p class="ql-block">有的人無錢買手表,又想過把手表癮,便求擅畫之人在其手腕處畫上一塊有立體感的手表,自已???,更有意無意,讓人遠看。</p><p class="ql-block">二轉:自行車。</p> <p class="ql-block">當時買輛自行車很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從區域看,當時的市中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北碚區、大渡口區、江北區和南桐礦區買自行車的較多,其他區縣較少,因為前者的商貿相對發達、工礦企業多、學校多。</p> <p class="ql-block">當時暢銷的“鳳凰”、“飛鴿”、“永久”牌,一輛需170—200元,而當時一個農民的年收入才70多元,能夠買上自行車可不容易,因此,在農村能夠騎上自行車的人在路上的回頭率很高,都很神氣。當時還有“寧借媳婦,不借自行車”的玩笑話,可見自行車當時有多珍貴、多威風,讓人好生羨慕。</p><p class="ql-block">三轉:縫紉機。</p> <p class="ql-block">重慶“紅巖”牌縫紉機是當時的搶手貨。</p> <p class="ql-block">70年代,衣服可不像今天,壞了就扔掉,或者捐獻,那時候衣服縫縫補補又三年,因而很多人身上的衣服要穿上好幾年。就算是穿新衣服,許多人也是到布店去買布,回家自已制作衣服,因此當時縫紉機成為了城里一些家庭的必備物件?!凹t巖”牌縫紉機一臺要近200元,對主城區和縣里的城里人而言,要咬咬牙才買;而農村人要攢上好幾年才行。不過,縫紉機縫制速度快,很適合兩代人、三代人、甚至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而且針線平整勻稱,是手工縫制望塵莫及的。</p><p class="ql-block">至于“一響”,自然就是收音機了。</p> <p class="ql-block">這款收音機當時很受人們青睞。</p> <p class="ql-block">有了收音機,可以聽聽國家大事、戲曲、評書等,這也是當時農民的唯一娛樂節目。當時誰家買了收音機,左鄰右舍都會去聽節目,在較邊遠的酉陽縣、秀山縣、黔江縣、彭水縣、巫山縣和南川縣等地區,有的人不惜爬山涉水一、二十里路,甚至更遠的路程,去親戚家瞧瞧“會說話的匣子”。因此,當時能夠買收音機的人如同今日之富人,也很神氣。不過主人生怕弄壞了,每天只聽上一會兒,不敢多聽,聽眾也很理解。</p><p class="ql-block">4,上世紀80年代: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錄音機。</p><p class="ql-block">那個年代,已經開始進入電氣化時代。</p><p class="ql-block">從古到今,洗衣服都是一項難以逃避的家務勞動。對于許多人而言,它并不像田園詩描繪的那樣充滿樂趣,手搓、棒擊、沖刷、甩打……,這些不斷重復的體力勞動,留給人的感覺常常是辛苦勞累。自動洗衣機的出現,讓人們從中解放出來。</p> <p class="ql-block">當時有個雙缸洗衣機是受人羨慕的。</p> <p class="ql-block">豐富精神生活的渴望,讓電視機應運而生。</p> <p class="ql-block">食材的快速增長和多樣性與節約觀念和健康意識的結合,推動了電冰箱進入百姓之家。</p> <p class="ql-block">雖然當時的電視機是黑白的,洗衣機是缸式的,電冰箱是單門的,但年輕人大都趨之若鶩,擇其為結婚大件。</p> <p class="ql-block">那時,錄音機取代了收音機。</p> <p class="ql-block">收音機只能被動地接受電臺播放的節目,人家說啥,咱只能聽啥,但有了錄音機,人們便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自己買磁帶,想聽啥買啥。</p><p class="ql-block">對于年輕人和小孩而言,錄音機還有一個有趣的用途,就是用它錄下自已或別人說的話、唱的歌,事后聽聽,常引來笑聲一片,其樂無窮。</p><p class="ql-block">那個年代,時常可見一些年輕人手持錄音機,戴著蛤蟆鏡,穿著喇叭褲,瀟灑地行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很是拉風。</p> <p class="ql-block">由于城鄉經濟發展的差異,上世紀80年代,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和錄音機大都集中在主城區和縣城。</p> <p class="ql-block">5,上世紀90年代:彩電、摩托車、空調、組合家具。</p><p class="ql-block">進入90年代,黑白電視機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了,升級成了彩色電視機。</p> <p class="ql-block">人們對于生活舒適性的要求,家庭引進了空調和組合家具。</p> <p class="ql-block">窗式空調。</p> <p class="ql-block">重慶是座山城,車道起起伏伏,坡度大都較大,摩托車很受歡迎。那個時候,馬路較空,沒有幾輛機動車,最多的是摩托車。那時,誰要是有一輛摩托車,就相當于現在家里有了輛豪車,絕對有面子。當時重慶造的嘉陵摩托、建設雅馬哈摩托堪比現在的名牌跑車,在公路上呼嘯而過時,青年們紛紛行注目禮。90年代的年輕人認為騎摩托車瀟灑、自由、省時、省錢、鍛煉身體、愉悅心情,相信美滿的生活從騎摩托車開始。</p> <p class="ql-block">騎著摩托,奔向幸福。</p> <p class="ql-block">因此,彩電、空調、組合家具和摩托車便成了上世紀90年代青年結婚的4大件。</p><p class="ql-block">需要指出的是,90年代后期,有的地區年輕人結婚時開始出現了“萬紫千紅”和“一動不動”的景象,即“萬紫”:1萬張紫色5元的人民幣疊在一起,“千紅”:1千張紅色的100元的人民幣捆在一起;“一動”:是一輛小汽車,“不動”:是房產。</p><p class="ql-block">6,21世紀頭10年:房子、車子、票子和首飾。</p><p class="ql-block">進入新世紀,結婚的年輕人普遍文化水準較高,深信《漢書·元帝紀》所說“安土重遷,黎民之情;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狈孔樱瑢χ袊硕?,是依靠、是保障、是家、是安身立命的場所,有了房子才有了在這個世界上的歸屬感。</p><p class="ql-block">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私家車作為出行的交道工具日益普及。商品經濟的發展,使人們深切地感到,在日常生活中,錢少了常常是尷尬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年輕人對美的追求日益強烈。這些認識的發展和強化,使得房子、車子、票子和首飾在新世紀到來之時成為了結婚大件。</p><p class="ql-block">高檔住宅。</p> <p class="ql-block">漂亮小車。</p> <p class="ql-block">令人心動的鈔票。</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首飾。</p> <p class="ql-block">7,21世紀的第2個10年:洗碗機、智能馬桶、電竟椅。</p><p class="ql-block">21世紀的年輕人渴望自由與快樂,想像如谷愛凌那樣,冬天去滑雪,夏天去沖浪,但社會復雜、職場險惡、竟爭激烈、壓力山大,因而他們的實際生活主要以“宅”為主,業余時間在家舒適生活,養精蓄銳,以迎接殘酷的竟爭,于是,洗碗機、智能馬桶、電竟椅等便成為了結婚的大件。</p> <p class="ql-block">洗碗機可自動清洗碗、筷、盤、碟、刀、叉等餐具,還具有碗柜的功能。洗滌、消毒、烘干后的餐具干燥且光潔如新。</p> <p class="ql-block">美制智能馬桶。</p> <p class="ql-block">智能馬桶起源于美國,改良于日韓,自動開蓋、自動沖水、自動沖洗、自動烘干、自動關蓋,以人體工程學為出發點,做到保護臀部和脊椎,還利于排便。</p><p class="ql-block">該馬桶有噴頭,具有自動水洗功能,且噴頭可以隨意前后移動噴出溫水,直接水洗烘干后的臀部比洗完澡還干凈,不再需要用手紙,基本上可以告別手紙時代,可避免細菌的二次感染。</p> <p class="ql-block">電競椅。</p> <p class="ql-block">電竟椅是電子竟技參與者比賽時所坐的座椅,其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調節方便、舒適度強,即使長時間保持某種姿態,也不覺得疲倦,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深受宅男宅女喜愛。</p><p class="ql-block">重慶是一座有著3000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地域遼闊,有8.24萬平方公里,人口眾多,有3205萬人,海納百川,有55個民族,正與祖國一起前進。建國后重慶結婚大件變化的劃分只是大致的,有些物品在不同階段互有交叉,不同地區有所差別,城鄉也有不同,民族不同,更有差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建國以來,重慶青年結婚大件的變化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我國的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的發展是巨大的。</p><p class="ql-block">過去結婚更講究排場和實用,而現在不同了,消費需求從求同轉向求異、轉向優越、轉向追求自然以及轉向追求和諧。</p><p class="ql-block">重慶人民的生活從生存型、溫飽型正步入小康型,崇尚人性和時尚,不斷塑造個性和魅力已成為人們的追求。</p><p class="ql-block">我相信,以后重慶青年結婚大件必將更加時尚美好。</p> <p class="ql-block">文/lyq</p><p class="ql-block">圖/網絡</p><p class="ql-block">2022年11月22日于重慶兩江新區恒大華府小區。</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沽源县|
商南县|
庆安县|
佳木斯市|
宁德市|
清远市|
盐亭县|
大港区|
盐山县|
五寨县|
东港市|
鄄城县|
饶平县|
台江县|
大竹县|
都江堰市|
洱源县|
琼结县|
三台县|
玉山县|
新建县|
晋城|
正镶白旗|
黎城县|
昌乐县|
孙吴县|
房山区|
伊吾县|
确山县|
来凤县|
卢氏县|
石首市|
驻马店市|
牡丹江市|
双鸭山市|
霍山县|
安乡县|
黎平县|
金乡县|
湖北省|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