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秋葉冬雪綴豐城,六科展技競名師。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鑄就師德高尚、業務精良、注重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教師隊伍,促進教師專業化水平提高和教學能力發展,依據遼源市教育學院評選方案,東豐縣組織參加了遼源市小學“教學名師”評選活動。并以此為契機,促進新課標理念落地生根,推動課程改革穩步發展。</h3> <h3> 一、高度重視,統籌組織</h3> <h3> 東豐縣教育局、東豐縣教師學校高度重視此次活動。繼遼源市教育學院下發《2022年遼源市小學“教學名師”評選方案》后,立即下發《東豐賽區初評方案》。東豐縣教育局副局長劉先鋒在“市級評比”的“現場課堂教學”期間親臨會場。東豐縣進修學校校長姚紅霞、副校長王乃發全程參與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小教部李永勝主任統一調度活動的全過程。</h3> <h3> 二、賽前動員,積極備賽</h3> <h3> 經過“學校推薦”和“縣級初評”兩個階段,語文、數學等六個學科共選出61名選手參加“市級評比”。評比包括“筆試考核”和“現場課堂教學”兩個環節。為幫助教師更好參與評比,東豐縣教師進修學校于9月26日下午召開賽前動員大會。王乃發副校長和李永勝主任做了動員講話,希望參賽選手:把握機遇,充分準備,全力備賽。緊接著六個學科的負責人分別對本學科的參賽教師組織了筆試培訓。11月5日,參賽選手于遼源市實驗小學完成了“筆試考核”。</h3> <h3> 三、研磨教學,助推成長</h3> <h3>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為使教師們更好地應對最激烈的“現場課堂教學”環節,各學科教研員具體負責本學科參賽教師的研課磨課。李宇慧、林德庫和劉喜龍三位老師負責語文學科;李永勝主任、樸鐵斌主任和于德莉老師負責數學學科;孫英和李浩老師負責英語學科;付敏老師負責科學學科;趙瑩老師負責道德與法治學科;劉喜龍老師負責書法學科。他們立足新版課標精神,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幫助參賽教師推敲教案,研磨細節,助推成長。</h3> <h3> 四、現場競技,精彩綻放</h3> <h3> 11月16日至18日,遼源市小學教學名師評選活動——東豐賽區“現場課堂教學”全面展開。遼源市教育學院楊飛華副院長蒞臨各個會場觀看評選活動,遼源市教育學院小教部董繼敏主任統一組織評選活動。活動分設東豐縣新城小學、東豐縣第二實驗小學和東豐縣實驗小學三個會場。姚丹丹、烏鐵成和康成寶三位校長對本次活動給予大力支持,他們組織學校領導、教師為活動提供了優質、周到的服務。評委由各學科市教研員、縣區教研員組成。</h3> <h3> 語文教師以學科任務群為導向,全方面地從聽、說、讀、寫入手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h3> <h3> 數學教師圍繞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努力踐行學科育人的理念。</h3> <h3> 英語教師把抽象的語言、單調的詞匯形象化,構建了一個個情境化的教學氛圍。</h3> <h3> 書法教師將交流示范與媒體演示完美融合,凸顯學科實踐。</h3> <h3> 科學教師引領學生觀察、實驗、記錄,構建問題解決的課堂。</h3> <h3> 道德與法治教師創造性的地運用教材,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精彩紛呈。</h3> <h3> 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成靈光。本次名師評選活動為我縣教師提供了業務切磋、相互學習、提升自我的一個平臺,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愿教師們一路成長,一路用智慧與實踐,澆灌東豐教學的花開滿徑,滋養東豐教育的濃郁綠蔭……</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海市|
双牌县|
广宗县|
文登市|
海林市|
邯郸市|
孟津县|
玛纳斯县|
上思县|
镇雄县|
济阳县|
曲水县|
金乡县|
房产|
兖州市|
宜州市|
酒泉市|
巴林右旗|
黎川县|
汉寿县|
富顺县|
绵竹市|
柳州市|
浦县|
南澳县|
汉寿县|
鄱阳县|
乌拉特中旗|
涪陵区|
射洪县|
赤水市|
芦山县|
漳州市|
界首市|
宝山区|
杭锦后旗|
保亭|
托里县|
麻江县|
吉安县|
明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