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為發揮名師工作室引領、輻射、帶動、幫扶作用,提高名師工作室成員和學員的專業水平和教學素養,做好鄉鎮中學地理教師復習課課堂教學指導,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有效性,提高備考復習能力。</p><p class="ql-block"> 玉溪市教科所于2022年11月14日﹣16日舉行云南省基礎教育領域省級教學名師張華俊地理工作室暨玉溪市初中地理名師工作室研修活動,由玉溪市教科所中學室主任、中學地理教研員王青松老師,省市兩級初中地理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通海秀山中學張華俊老師,帶領省級地理名師工作室和市級地理名師工作室相關成員、學員齊聚元江二中,與元江縣所有初中地理老師共同聆聽專家講座,觀摩玉溪市兩區七縣推送參加的精品課賽。</p> 簽到 <p class="ql-block"> 參加講座的專家、省市兩級工作室成員和元江所有初中地理教師簽到,參與課賽老師當場抽簽。</p> 活動開始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動主要由玉溪市教科所王青松老師和省市兩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張華俊老師主持召開。</p> <p class="ql-block"> 14日下午14:30分,由易門縣教科所副所長楊堂坤老師給我們帶來了《優化復習設計 提高復習效率》的專題講座。楊老師主要從以下方面給所有的老師講解在復習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復習建議和指導。他強調,復習課如果是盲目的,那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生苦學,老師苦教”,復習課最終的目的歸納為兩個詞語就是:有用,有效!</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張華俊老師結合自己多年教學及復習的經驗,與所有老師分享了他對復習課所做的知識梳理,把所有初中地理知識復習的內容共分為13個模塊,并強調在教學實踐中,適時調整,復習應與時俱進,且具有針對性!</p> 省級工作室集中活動 <p class="ql-block"> 14日晚19:30分,張華俊老師召集云南省基礎教育領域張華俊名師工作室所有成員,進行第一次的集中交流討論會。</p><p class="ql-block"> 會上,張老師對該工作室成立的初衷,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都給予了細致的講解。接下來的環節,張老師給相關人員頒發聘書。</p> <p class="ql-block"> 關于工作室未來的發展,工作室成員共同討論,發表看法。</p> <p class="ql-block"> 為師者,要提高自身素養和教學能力,除了勤學善思,不斷學習與實踐,還得多讀書,讀好書,讀對自身成長有用的書,因此,張老師給成員們分享了兩本好書,請大家抽空閱讀,并做好讀書筆記和心得。</p> 觀摩市級課賽 <p class="ql-block"> 通過抽簽,來自各個縣區的參賽老師講課順序如下:</p> <p class="ql-block">其中,蔡曦瑤,楊卓冀,周凡三位選手來自省市兩級名師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第一節 新平縣戛灑一中 周凡</p><p class="ql-block">參賽課題:《中國的河流》</p><p class="ql-block"> 周老師以年輕活力,自然大方的教態,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以貼近生活的元江—紅河概況,讓學生發現身邊的地理,整堂課以引導學生如何讀圖,用圖為主,在講解練習時的糾錯及備注,注意細節的處理,值得借鑒。</p> <p class="ql-block">第二節 澄江市路居中學 毛嬌</p><p class="ql-block">參賽課題:《世界的海陸分布》</p><p class="ql-block"> 毛老師的課件色彩鮮明,引人注目,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地球,突出地理學科空間思維的運用,一條主線貫穿始終,讓課堂框架更加清晰,再加上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講地理,學生接受的速度就更快了。地理,也沒這么難學!</p> <p class="ql-block">第三節 易門縣龍泉中學 李春敏</p><p class="ql-block">參賽課題:《中國的地形》</p><p class="ql-block"> 李老師扎實的地理專業素養,在這一堂課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她流暢且富有文采的語言,豐富且色彩明亮的課件制作,引導學生讀圖的細節處理很到位并很有技巧,高效且輕松得完成了普通老師兩節課才能完成的內容,是一堂地理味道很濃的課,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也是非常值得學習!</p> <p class="ql-block">第四節 玉溪第十三中學 馬艷萍</p><p class="ql-block">參賽課題:《世界的語言與宗教》</p><p class="ql-block"> 馬老師結合途徑元江的中考昆萬鐵路,現場教學生六個國家的語言,瞬間提起了學生興趣。她親切和藹,循循善誘,手寫的愛心卡片更是讓這樣一位用心的老師得到學生的肯定,整堂課氣氛活躍,將世界的語言和宗教講得生動有趣。</p> <p class="ql-block">第五節 峨山縣化念中學 張曉蒙</p><p class="ql-block">參賽課題:《經線與緯線》</p><p class="ql-block"> 張老師的這堂課,將學生覺得非常難懂的經緯網知識,利用貼近生活的例子讓學生輕松學習,課前的各種準備非常充分,學生根據教師提前錄制的海洋球手繪經緯網視頻學畫經緯網,體現了求真務實的教學風格。</p> <p class="ql-block">第六節 通海縣九龍中學 蔡曦瑤</p><p class="ql-block">參賽課題:《中國的民族》</p><p class="ql-block"> 蔡老師以書信的對話和民族攝影導入,體現出我們國家民族豐富多樣,在教學過程中,以出彩的搶答環節把整節課程升華,讓同學們在玩樂中學習。最后倡導同學們利用特色文化發展家長,給同學們種下回報家鄉的種子。并在最后以快板的形式總結本堂課的重點,別具風格!</p> <p class="ql-block">第七節 峨山縣錦屏中學 馬瑞</p><p class="ql-block">講課課題:《俄羅斯與日本》</p><p class="ql-block"> 馬老師利用對比法,高效的為我們呈現了一堂精彩的《日本和俄羅斯》兩個國家的復習課,該課容量很大,對比的形式還能快速記住這兩個國家的共同特點和區別,復習形式多樣,但是復習要點鮮明,檢測方式靈活,并結合近幾年有關這兩個國家的中考題,及時鞏固,為所有聽課的教師講了一堂具有代表性和指導性的復習課。</p> <p class="ql-block"> 當天參賽和示范課結束后,元江縣各個學校的代表老師對當天的課賽進行了點評。</p><p class="ql-block"> 王青松老師希望所有聽課的教師能夠盡快成長,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張華俊老師為在場老師指明了評課需要注意的地方評課圍繞的四個維度:</p> <p class="ql-block">第八節 元江縣第二中學 白江輝</p><p class="ql-block">參賽課題:《中國的地形》</p><p class="ql-block"> 白老師的課堂,親切溫和的教態,層次分明的講解,形式多樣的引導和落實知識點,讓同學們激情高漲中愉快的度過一節課。在講解山區知識點時融入了習主席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點,體現了地理核心素養觀中的人地協調觀。</p> <p class="ql-block">第九節 華寧縣第七中學 郗鵬</p><p class="ql-block">參賽課題:《中國的民族》</p><p class="ql-block"> 作為最年輕的參賽教師,郗老師對課堂的掌控力和對知識的理解力,就已經有很高的認識,他的課,核心素養目標明確,帶領學生從“知民族”“找民族”“認民族”三個部分來學習,內容層層遞進,聲音鏗鏘有力,講課形式新穎獨特,課堂氛圍活躍。最后以宣誓詞,神秘大“講”結尾,使學生感受到了56個民族的文化魅力,突出鄉土地理、愛國情懷的教育,各民族共同繁榮,一律平等深入內心。</p> <p class="ql-block">第十節 元江縣曼來中學 劉思祺</p><p class="ql-block">參賽課題:《海陸變遷》</p><p class="ql-block"> 劉老師的這堂課以學生感興趣的動漫短片導入,再以獨特的報告會形式進行授課,整堂課教學內容分隊及學生分組明確,知識框架結構合理清晰。其中在小組合作學習的的過程時,劉老師利用泡沫紙板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課堂最后,還進行了一個防震演練,提升了學生的防震常識,學以致用,講練結合。</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節 江川區雄關中學 楊卓冀</p><p class="ql-block">參賽課題:《海陸變遷》</p><p class="ql-block"> 楊老師的課堂,開篇就是點睛之筆,利用親自到帽天山實地考察的視頻,使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的探索和實踐意義,講解海陸變遷證據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素材,打破常規,富有創新精神!教學方式多樣化且直觀,利用自制模具演示板塊碰撞,讓學生將書面的知識瞬間活學活用,再加地震演練等實踐活動,突出了學科的綜合素養,并提倡學習“魏格納”探索精神,情感價值觀升華到位。</p> 專家評委精準點評 <p class="ql-block"> 本次參賽課程結束后,16日下午,由王青松老師主持召開本次課賽的評課會,他首先介紹了本次課賽的專家評委:省市兩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張華俊老師、新平縣專職地理教研員陳玉老師、玉溪四中紅塔區兼職教研員賈黎老師、易門縣教科所副所長楊堂坤老師。本次比賽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最終結果由評委打分占60%和參賽教師互評40%計算得分。</p><p class="ql-block"> 接下來,各專家評委分別對參賽的課程進行了較為細致和全面的點評。他們都共同對參賽老師的教態,教學設計,語言表達,課件制作,活動組織,知識點的落實,板書設計,時間分配,課堂的把控能力,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等方面都給予充分的肯定。每位評委還就每一堂課的亮點和不足一一點評,并提出較為中肯的建議。</p> 領導寄語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動受到了元江縣各級領導的重視,元江縣第二中學校長段云介紹了學校相關情況,并代表學校感謝各位專家和老師們,各位老師展示了水平,賽出了風格。希望二中的老師秉承學校的優良傳統,再續學校輝煌。</p><p class="ql-block"> 接下來,元江縣副縣長李志江對玉溪市教科所將比賽地點選在元江,表示熱烈歡迎和感激,希望這樣的活動可以多在元江舉行,讓元江的老師有更多和各區縣老師交流學習的機會,并對參賽教師的精品課呈現和專家評委的專業點評表示感謝,對元江縣的初中地理老師做了三點建議和期望:一、希望老師盡快補齊思想認識的短板;二、盡快補齊能力素質的短板;三、盡快補齊精神懈怠的短板。希望老師們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在教學理論上有所收獲和啟示,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有所提升。 </p> <p class="ql-block"> 元江縣副縣長李志江,元江縣教育體育局副局長李紅芳等相關領導為參賽教師頒獎。</p> 結束語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動得到了玉溪市教科所,元江縣各級教育部門和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在頒獎儀式后完美結束。愿聆聽了專家的講座和點評后,能夠為我們今后的教學指明更清晰的方向,在觀摩了那么多節高水平的精品課后能夠從中受益,逐步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快速成長!</p> <p class="ql-block">圖片來源:參會教師</p><p class="ql-block">記錄和編輯:張蘭</p><p class="ql-block">審稿:張華俊</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孚县|
浮梁县|
桐庐县|
郑州市|
会理县|
青冈县|
陇西县|
呼图壁县|
肇州县|
广水市|
合山市|
锦屏县|
达孜县|
丹东市|
准格尔旗|
晴隆县|
皋兰县|
东乡族自治县|
营山县|
翁源县|
肇庆市|
资源县|
德钦县|
璧山县|
双峰县|
焦作市|
视频|
宁强县|
资阳市|
普陀区|
新疆|
林西县|
体育|
八宿县|
西平县|
平潭县|
太原市|
云南省|
郴州市|
通化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