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條魚,因為有了洪家水的滋養,便有了靈性。一棵梅樁,因為有了姓洪的藝人在藝術的傳承,便成了盆景藝術的流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題記</span></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賣花漁村,魚形之村,徽派盆景發源地。洪氏后裔祖祖輩輩以梅為生計,山水間濃墨重彩地勾畫著藝術圖景,把盆景技藝不斷推向歷史新高,是中華文明一顆璀燦的明珠。而漁村的人們,每個人都是這片土地長出來的美術師。</p> <p class="ql-block"> 洪源繼是我認識久遠的同事,家住賣花漁村。說起漁村,我最早的印象,便是三十年前的回憶了。八十年代初,歙縣一中改為省職業中專,其中開了個園林班,為傳承賣花漁村的盆景制作技藝,培養人才。走進歙縣多景園,還有行知藝術園,深深為這些徽派盆景藝術所震撼。讓我們對徽派盆景那種氣韻的美,有了更多的藝術感知。賣花漁村,一個傳奇的存在,于是,自唐朝洪氏入駐以來,便名滿天下,漁村,從山頂腑看,魚臥峽谷,山嵐蔥翠,溪水潺潺,自洪氏入駐以來,"魚"才在洪流中游刃有余。這魚才翱翔洪水濤濤中,翻卷波浪。洪氏族人,富于了村無限生命力。漁村人不賣魚,只賣花。</p><p class="ql-block"> 漁村人把徽派盆景藝術發揮至歷史巔峰,是明清時期,徽商的繁榮。亦商亦儒的他們,在收獲了財富后,購買宅地,建造私家園林,在山水之間追求立體、高雅的意境,也提供了旺盛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制作盆景的人們,也在藝術的道路上,精益求精,在審美情趣上,更加成熟,意韻無窮。</p> <p class="ql-block"> 徽派盆景技藝,一直是中國盆景中奇葩的存在,就起源于徽州群山的折褶子里,八百年來,他們世代相傳,這里的人們,從大自然那姿態萬千的古樹狀中獲得靈感,小小的盆栽中,藝術性,濃縮性展現其內心世界的精神,以立體畫的神韻,和詩的風骨無聲地訴說這片土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漁村人最具代表性的盆景,當是以梅塑龍了,形如游龍,活泛的展現,生動的在一棵棵梅樁上觸入了繪畫、雕刻的藝術,形成獨立的流派。龍的精神,以盆景的藝術表現出來時,骨子里融入了徽州人特有的堅韌和執著。這點我從洪源繼身上能讀到,三十八世洪氏后裔,在盆景藝術和創新上的追求。雖是滿臉滄桑,卻依然神彩奕奕。</p> <p class="ql-block"> 一棵梅樁從幼苗到成品,能成一條長滿傲骨的蒼龍,須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光,在風霜雨雪中,在冰雪凌冽里。從小精細培育,主桿整形加工,形成盤曲古樸、虬勁靈動的舞姿,勢若蟠龍,呼之欲出。庭院門口擺上兩棵梅,掩映在白墻粉黛的碼頭墻下,那點裝的庭院,整個的氣場便更加生動。在春寒料峭時,乍暖還寒,卻妖嬈繽紛,暗香浮動、疏影橫斜。徽州的塑龍盆景所展現出來的身姿,得益于徽文化深厚底蘊的滋養,都賦于無窮生命力,駐足于此,心靜如水,進入詩畫田野,于水清淺中,彌漫歲月黃昏里。</p> <p class="ql-block"> 洪源繼師傅對待自己的梅園,如同養著孩子,傾盡所有心思,修剪、施肥、整形、除病蟲害,事無巨細,躬耕原野,每年伏天多旱,總能看見他辛勞灌溉澆水的身影。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一從不間斷。而梅總是有靈性的,總在冰雪覆蓋初春,點點梅香,伴隨著一場雪,此時是他一年最開心時刻,漁村萬重山,芳菲在春色里,如同一幅巨型油彩畫。那些等待整型的梅樁,次弟開放,明媚了一春的繽紛,雪下紅梅,白里透紅,晶瑩剔透,嫵媚妖嬈。正是“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此時的漁村,游人如織,線上線下交易火爆,都想把自己的院子擺上幾棵梅,扮上春色的沉醉,在梅莊盛開的花海里招蜂引蝶。</p><p class="ql-block"> 洪師傅每天陶醉在咫尺的乾坤里,每天遺忘在造型里藝術世界里,每棵梅莊,很普通。但有著不同特點的骨架,而他的任務,則是從大自然的靈感中,在陽光雨露成長里,在冰雪風寒里,凝香春化,慢慢沉淀,蛻變成藝術品。有如出龍的探海,或亭亭玉立,或錯落有致。總之,每棵苗在洪師傅手中,成了亮眼驚艷,但絕不雷同的藝術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次偶然機會,洪源繼讓我和胡永升去另一個基地去幫忙,我深深為他家這片私家園林震撼了,他家開了直播間,那片梅,造型各異,卻每盆豐姿綽約,有的主次分明,若一篇唯美散文;有虛實相伴,如一幅丹青入畫,意境曠遠;有疏密得當,鋪展有序,如訴說時光里的故事;有動靜相宜,剛柔并濟時,如一首交響,不斷變化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b> 賣花漁村,以龍騰圖案為標志的梅樁,在振興鄉村浪潮中,集旅游、觀光、文旅為一體的新模式,如同一條集徽文化的巨龍,在騰飛。</b></p> <p class="ql-block">作者:鴻雁南飛,黃山市作家協會會員,美篇官方管理員。江山文學社,東籬社團副社長,優秀編輯,江山之星。長期從事徽文化鄉土文學創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右旗|
鄱阳县|
平度市|
同仁县|
禹州市|
乾安县|
无棣县|
兴业县|
寿阳县|
邯郸市|
土默特左旗|
延川县|
托克逊县|
朝阳县|
东光县|
晋州市|
乐亭县|
蓝田县|
普兰县|
江门市|
余江县|
大港区|
西充县|
嘉祥县|
上高县|
武强县|
东莞市|
兰西县|
伊金霍洛旗|
元谋县|
德清县|
富平县|
渑池县|
石楼县|
江津市|
白山市|
独山县|
黄山市|
马龙县|
昆山市|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