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唐三彩—唐代彩色釉陶的總稱。早期出土的唐代陶塑制品,因色彩豐富,故稱其為“唐三彩”。唐三彩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采用堆帖、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獷有力,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唐三彩的種類大致上為人們喜愛的馬俑和人物。馬俑揚足飛奔,徘徊佇立,引頸嘶鳴,表現出栩栩如生的各種姿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馬的造型特點是以靜為主,但是靜中帶動,顯示出唐馬的內在精神和內在的韻律,可見制作匠人高超的制作工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人物造型有婦女、文官、武將、胡俑、天王,根據人物的社會地位和等級,刻畫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貴婦人面部豐圓、梳成各式發髻,穿著色彩鮮艷的服裝,文官彬彬有禮,武士剛烈勇猛,胡俑高鼻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壯氣概,足為我國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唐三彩主要是在陶呸上涂上彩釉,烘制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色彩自然協調,花紋流暢,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在色彩的相互輝映中,顯出堂皇富麗的藝術魅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唐三彩的制作工藝復雜,以經過精細加工的高嶺土作為坯體,用含銅、鐵、鈷、錳、金等礦物作為釉料的著色劑,并在釉中加入適量的煉鉛渣和鉛灰作為助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唐三彩最能體現大唐的盛世風采以及大唐雄渾博大的氣度,無論是造型、裝飾,還是燒制工藝,都閃爍著中國社會鼎盛時期的藝術光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先將素坯入窯焙燒,陶坯燒成后,將焙燒過的素胎經過冷卻,通過畫師們上釉掛彩,再次入窯焙燒至800℃即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為了使唐三彩這一古老藝術得到新生,積極建立研究機構,開辦復制工廠,挖掘傳統,繼承技藝,設計、仿制各種人物、動物、器具幾百余種,使這一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精湛藝術煥發青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隨著社會的進步,復制和仿制工藝不斷提高,唐三彩的品種越來越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唐三彩作為傳統的文化產品和工藝美術品,不僅在中國的陶瓷史上和美術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上也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唐三彩的復制和仿制工藝在洛陽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經過歷代藝人們的的研制,使洛陽唐三彩的工藝技巧和藝術水平發到了一定的高度,唐三彩的制作工藝也得以繼承和發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們來到洛陽孟津朝陽鎮,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耀奇給我們介紹了唐三彩的大致內容,我們親見了楊氏家人著色、燒窯,制作唐三彩的過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些美輪美奐的藝術品,讓我們寧靜傾聽兩千多年前神秘社稷大業的感人故事,昭示著遠去時代先人對故人的思念和寄托,讓人深深感動,嘆為觀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唐三彩:一段彌久歷新的歷史,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一幅興旺平厏的畫卷,一行西向悠遠的長歌。</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益阳市|
无锡市|
涞源县|
周宁县|
盖州市|
泗阳县|
昌吉市|
武定县|
长海县|
泾源县|
宁化县|
屯门区|
正安县|
宁城县|
剑河县|
平定县|
大埔县|
黔西|
获嘉县|
白朗县|
乾安县|
宁南县|
孟连|
临江市|
巴东县|
延川县|
临汾市|
莲花县|
武宁县|
海安县|
周口市|
县级市|
海丰县|
台前县|
东山县|
黄冈市|
浏阳市|
齐齐哈尔市|
剑阁县|
垣曲县|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