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看到李建波、林宗波兩位攝影大咖拍攝的五顯鎮店仔田坂下的白灰宮的“過火”儀式,信眾們赤腳抬著護國尊王的神輦,呼嘯著沖過地面上熾熱的炭火方陣,鑼鼓喧天、旌旗翻卷、場面火星飛濺、熱浪炙人,驚心動魄的神奇瞬間讓人難忘。<br> 你注意到了扛著神輦的信眾背著的那個花帔包袱了嗎?黑白方格里面包的是啥東西?<br> 許多外地人來到同安,看到城鄉大街小巷山區沿海,婦女懷抱中的嬰兒都包著、裹著、或蒙著一條黑白格子的薄薄的四方巾,很是驚奇。各位,那是同安的“花帔”,千百年來此地民俗的一種極重要日常用品。<br> 別看這條長寬一米左右的黑白格子方巾,卻是包出了諸如宋代名相蘇頌、清代抗英武將陳化成、漢語拼音文字首倡者盧戇章、近代華僑旗幟陳嘉庚、著名詩人魯藜、開國少將彭德清等這樣的星級人物。你不妨想象一下這些個大咖小時候被媽媽用花帔抱著裹著,他們那伸手蹬腳的奮力掙扎,一定是很有趣的場景。<br> 同安的風俗,女兒出嫁,娘家給準備的嫁妝中,必定會有一條黑白格子的方布,俗稱“花帔”,結婚當天新娘出門時要蓋在頭上,類似北方的新娘紅蓋頭。花帔的正中,用紅線繡個“卍”,叫做打萬字,并壓上一個小鉛片。鉛片叫作“鉛錢”,在閩南話里“鉛”與緣分的“緣”音同,是希望新娘到了婆家“有人緣,得人疼”。<br> 同安早年的花帔,多是縣城南門橋邊上的銅魚館小巷里頭的織布坊手工織出的。花帔上的這個“卍”(讀作“萬”字),看似簡單,可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繡的,她必須是具備家里人“四腳在在”——即家有兒女,丈夫、父母和公婆都健在的資格,才可以在花帔上為他人繡萬字,“四腳在在”意味著身心健康家庭健全的繡者會給新娘帶來同樣的福氣,穩穩當當,一生幸福順利。<br> 現今的花帔在喜鋪店都可以買到,全是機器織的,紅繡線的萬字也已經打好。銅魚館小巷里頭的老式木質織布機,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還偶爾可見,當時新加坡民俗館意欲收藏,派人去老店那里洽談購買,大抵是價格談不攏而作罷,如今那種老式的織布機徹底湮滅,可能連本地的民俗館也沒有吧?<br> 花帔閩南各地都有,但是稍有區別,廈門同安和泉州一帶的格子大,漳州的格子小。在同安中山路的一間喜鋪店里,你會看到花帔被擺在最為醒目的位置。這是因為花帔不僅僅是新娘出嫁時必備必用的,它還是為即將出生的小寶貝準備的。<br> 同安的習俗,孩子一出生到整個童年,就與花帔相伴。花帔有保暖、擋風、遮光、防塵等諸多功效,在各種環境下十分醒目,使寶寶倍受呵護,更重要的據說是花帔能夠辟邪,保護襁褓中的嬰兒不受外界危險因素的侵擾。年輕的父母帶著寶貝出門,特別是晚間出門,爸媽會囑咐他們一定要帶上花帔。有人總結花帔的六大用處:一是為嬰幼兒擋風遮雨;二是為嬰幼兒遮光保暖;三是保護哺乳私密,小寶貝肚子餓了哭鬧起來,隨時就要吃奶。年輕的媽媽卻不能隨時袒胸露乳于廣庭大眾之中,這時花帔正好派上用場:一角搭在母親肩膀上,一角遮住胸部和嬰兒;四是做安全帶使用。農村婦女駕摩托車或自行車帶寶貝,花帔可輔助用來把寶寶固定在媽媽的胸前后背。在餐廳也可將寶寶固定在兒童餐椅上或者嬰兒車上防止跌落。五是使用花帔,是對婆婆和媽媽等老一輩的尊重和對習俗的認同,增進家庭和諧。六是同安傳統民俗認定,使用繡“卍”的花帔,具有避邪的功能。<br> 花帔這個代代相傳的習俗用品,內中蘊含著外公外婆對小外孫的保護和深愛,對女兒永遠的牽掛和祝福。現代育兒科學研究表明,初生嬰兒的視覺系統還不完整,出生后一個月里只能感知黑白兩色和看見20厘米范圍內的東西。黑白格子的花帔蒙著寶寶,他看見自己能認知的色彩環境,會感到安全舒適而安靜入睡。<br> 但是花帔的的作用不是僅僅如此,還有大場合要派上用場。<br> 在同安民間習俗活動中,各地村莊神廟的迎神過火,是信眾們熱衷參與的一項隆重熱烈的大型活動,在沖天的鞭炮和鑼鼓聲中,在震耳的搖旗吶喊聲中,一群健壯彪悍的漢子,矯健飛快抬著神輦,赤腳踩過地面上一大片熾熱的炭火,以示神明的威嚴和法力。現場讓你見證:如此高溫的木炭火,過火的人光腳丫走過都安然無恙。神奇!讓你不可思議,眼見為實,不得不服!肩抬神輦的人身背花帔包袱,里頭的物品不得而知,而花帔的黑白相間格子,在五彩繽紛的旗幟翻飛和熾熱炭火的映襯之下,分外搶眼!<br> 農村神廟的“過火”,抬神輦的人背著花帔包袱,據傳里裝的是嬰兒飾品、衣服以及金銀細軟。據說帶上這些東西過火會讓主人一生一帆風順,平安發財;嬰兒出世用上這些物品會聰明伶俐,前程無限。所以背著花帔包袱的那份虔誠和隆重,和把球衣塞進飛船帶入太空再帶回來一樣的意義重大。<br> 各位看官,原來花帔在人與神明交集的莊重神圣場合也大有妙用!哈。 在喜鋪店里,你第一眼就被花帔所吸引 這就是同安花帔 同安的習俗,孩子一出生到整個童年,就與花帔相伴。 花帔上的這個“卍”(讀作“萬”字),看似簡單,可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繡的。 同安農村的婚嫁場景——注意看看花帔在哪? 同安農村的婚嫁場景——注意看看花帔在哪? 年輕的爸媽正在細心呵護寶貝。看到包著寶貝的花帔了嗎? 寶貝長大了,還喜歡頂著花帔嬉戲 同安早年的老式木質織布機 老式木質織布機 同安早年的老式木質織布機 迎神過火的莊重熱烈場景 迎神過火的莊重熱烈場景 迎神過火的莊重熱烈場景 迎神過火的莊重熱烈場景 迎神過火的莊重熱烈場景 本文使用了林宗波、李志藝、黃火生、楊基立、許財旺諸位先生的精彩照片,以及網絡圖片,謹向作者致以十二分感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启东市|
曲沃县|
梅河口市|
台南县|
安吉县|
喀什市|
水富县|
万山特区|
武鸣县|
衡阳市|
砚山县|
闻喜县|
广东省|
洞口县|
石阡县|
唐海县|
温州市|
蒲江县|
高陵县|
双辽市|
余江县|
宜良县|
临高县|
琼结县|
阿克苏市|
黑山县|
长海县|
慈溪市|
饶阳县|
海淀区|
阿克苏市|
澄江县|
南召县|
禹州市|
井冈山市|
安溪县|
阿克陶县|
祥云县|
洞口县|
苏尼特右旗|
淅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