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夜窗外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也是日了怪了,這個季節作為一貫寒冷的張家口——對了,就是剛不久舉辦了冬奧會的那個張家口竟然還下雨!</p><p class="ql-block">以前都沒聽說過,今天見著了。果然疫情使一切都不正常,詭異的很。</p><p class="ql-block">邊聽雨邊燈下翻看拍的一些照片,文件夾挺多,看到這張,于是想起了一些事,一些舊事。</p><p class="ql-block">在農村,毛驢拉車毛驢耕地、馱東西依然常見,這也是現在農戶人家養毛驢的主要用途。</p><p class="ql-block">?至于殺了吃驢肉那不是真正農民做的事,那是另外一波人搞的商業投資產業。畢竟現在有太多的科技代替了畜力,使得原先的牛馬驢騾在農耕文化歷史進程中的作用逐漸減弱。</p><p class="ql-block">這個驢拉碾子現在是很難見到了。</p><p class="ql-block">城里人絕大多數人沒見過,即使農村,年輕點的恐怕也沒見過,在一些地方,即使能看到也是一種文化展示,表演而已,假的。</p><p class="ql-block">作為一個攝影者,總是想記錄一些文化傳承,一些我們先輩曾經經歷過的人文歷史,那些隨著人類發展進程逐漸消失的東西在我看來是無比珍貴,磨刀匠、釘馬掌、紡線、擰麻繩、鋸缸鋸碗、吹糖人、鐵匠鋪、納鞋底、燒窯……等等,我曾經在蔚縣一個燒窯的作坊竟然見過做夜壺的,據師傅說還是有人訂做的。</p><p class="ql-block">哈哈,夜壺,黑夜用的壺,也不知道有人研究過這個東西的歷史沒有,估計也有上千年了,人們真會想辦法,在那個沒有塑料的寒冷夜晚的年代。哈,扯的太遠,沒邊了。??</p><p class="ql-block">所有即將消亡的工藝、工具和技藝,都是人類祖祖輩輩一步一步走向今天和未來的足跡。</p><p class="ql-block">隨著科技發展和工具的進步,這些手藝以及工具逐漸退出社會,以后只能是傳說。</p><p class="ql-block">我拍到的真正用毛驢拉碾子只有兩次,還有一次是毛驢拉磨在磨豆腐,但那個毛驢磨豆腐是半真半假,故意作為一種文化碎片保留,而且還有某機構給予了資金贊助。</p><p class="ql-block">不太喜歡那種場景,感覺有些過于刻意。</p><p class="ql-block">這張毛驢拉碾子是真的生活場景,在太行山深處一個周圍無數大山但很大的村莊里。</p><p class="ql-block">?一條街就這么一個碾房,門外還有幾個排隊等著,該誰家了,于是誰家就換上自家的毛驢提溜著米谷開始工作。</p><p class="ql-block">?這個場景不知道延續了多少年。</p><p class="ql-block">依稀記得?,在童年時差不多都是人推碾子,那會兒人們家里似乎沒有毛驢。</p><p class="ql-block">現在,電開關一按,搞定了。</p><p class="ql-block">曾經問孩子們:</p><p class="ql-block">你知道大米是怎么來的嗎?</p><p class="ql-block">答曰:超市買的。</p><p class="ql-block">其實,答的也沒錯。</p><p class="ql-block">社會、時代、科技和人們的生活方式都不同了,這個世界一切都在改變,誰知道再過五百年是什么樣子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邛崃市|
景德镇市|
焦作市|
临潭县|
城固县|
临邑县|
辰溪县|
武安市|
昌图县|
阿瓦提县|
通江县|
合江县|
临沧市|
黑河市|
普兰县|
莱西市|
昆山市|
本溪市|
独山县|
奎屯市|
聂荣县|
琼海市|
乌恰县|
高淳县|
彭山县|
玉门市|
营口市|
华宁县|
康定县|
恩施市|
临猗县|
汉川市|
玉树县|
新密市|
赤水市|
盐山县|
舞阳县|
长寿区|
南丰县|
阳信县|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