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div><br></div> <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 從獨唱演員到音樂教師 賀麗君</b><br></h3> <h3> 賀麗君是一名優秀的獨唱演員,演唱過諸多讓人喜愛的歌曲。賀麗君也是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從事音樂教學幾十年,培養的學生、指導過的學員逾萬。這些學生,大多走入人民教師的隊伍,也有很多是中央音樂學院及國內外其它音樂院校的高材生,也有部分成為了專業的聲樂、器樂以及表演專業的演員。賀麗君多次獲得全國專業演唱的一等獎,被評為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科帶頭人??梢哉f是桃李滿天下、碩果累累,是中國音樂教育界的一名奇才。 </h3><h3> 賀麗君來自小興安嶺的大森林之中,少年時代家庭條件艱苦,但對音樂卻有著無限的憧憬和熱愛。走出校門當了三年的知青,繁重的體力勞動之余,她始終如一地堅持修練聲樂。憑借自己的天賦和執著,她進入了伊春市友好區的文藝宣傳隊,兩年多的文藝排練和演出,使她的羽翼逐漸豐滿。先后考入了黑龍江省藝校、黑龍江林業文工團、哈爾濱師范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在大慶師范學院任教幾十年,直至退休。</h3><h3> 賀麗君是靠自己對音樂的苦苦追求和不懈的努力,逐步邁向成功,被譽為“小興安嶺飛出的百靈”。<br><br><br><br></h3><h1><b><font color="#ed2308">本集展示了賀麗君演唱的23首歌曲,如果您能欣賞到2首,便會對賀麗君的演唱水準有一個基本了解。</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br><h1><b><font color="#167efb">撰文、攝影、攝像、制作 賀文佩</font></b></h1><br><br><br><br> 前程萬里<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h3><h5><font color="#167efb">賀麗君(14歲)在伊春市雙子河中學文藝宣傳隊時的合影</font></h5><br><br> <h3></h3><h5><font color="#167efb">1972年知青時代 賀麗君</font></h5><br><br> <h5><font color="#167efb">1973年知青時代 賀麗君</font></h5> <h3> <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小興安嶺飛出的百靈</font></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記賀麗君的成長歷程</h3><div><br></div> 賀麗君是我的妹妹,是在艱苦年代里出生,貧窮家庭里長大的苦孩子。她天生麗質、人見人愛,從小就有一副好嗓子、喜歡唱歌,且聰明好學、刻苦努力。每個年齡段都有聰慧過人的展示,即使艱苦條件下也都會有很多精彩故事綻放,可謂逆境出英雄。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著自己頑強的努力和拼搏,賀麗君在十分艱苦的背景下考上了黑龍江省藝校,當上黑龍江林業文工團的獨唱演員,考入了哈師大音樂系,最終走進了中央音樂學院。之后獲得過很多全國聲樂比賽的第一名,受到過諸多的獎勵和贊譽,1993年被評為高級技術職稱時才39歲。如今,她桃李滿天下,在學校正常授課的學生太多暫且不計,三十年間只是拜她門下,上小課而考進各類藝術院校的弟子就有160多位。包括她自己的女兒宋賀,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畢業。我的女兒賀丹丹,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畢業,現從事影視劇演藝工作。這些年她辛勤耕耘、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培養了眾多的藝術人才。被評為大慶市教育能手、優秀學科帶頭人,當上政協委員。受到家鄉的親朋、街坊、同事及同學們的喜歡和稱贊。被稱為大森林飛出的百靈。 <h3> 麗君比我小六歲,在家里排行第二,是我家五個孩子中唯一的女性。父親是普通工人,母親是家庭婦女,他們都沒有文化。小的時候家里孩子多,父母照顧不過來,是我帶著她相依為伴一起成長。那是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我們幼小的心靈都受到過很大的政治傷害,生活艱苦,前途渺茫。是共同的愛好和志向,讓我們共同努力、形影不離。在那生活無助、充滿未知的時代,她是我的最愛、我是她的依靠,她是我的期盼、我是她的榜樣。長大了她成就了輝煌,是我們全家人的驕傲。她成家之后,孝敬父母,尊敬兄嫂、愛護弟弟、弟媳。引導、傳授我們家族的孩子們學習音樂、熱愛藝術,并為他(她)們的進步和成長嘔心瀝血。由于她的努力和付出,使得我們的家族的文化藝術氛圍濃郁,團結、友愛、拼搏和興旺。在幾十年的生活中,我們兄妹姐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她是我們家族的“功臣”,是最值得我稱贊的親人。 </h3><h3> 1954年12月12日,農歷甲午年冬月十八,賀麗君在最寒冷的季節,出生在最寒冷的伊春市雙子河區的一個小林場。那是一個艱苦的年代、一個窮山溝、又是一個困難的工人家庭,注定了她要經歷一個苦難的童年和一個貧窮的少年。上學前她并沒有名子,乳名叫丫蛋。一歲半時弟弟文同就出生了,她無奈7個月就斷奶。她的童年,什么大躍進、大搞鋼鐵、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災害都趕上了。那個年代物質匱乏、家家都貧困,糧食國家統一定量,根本都不夠吃。尤其是我們家,孩子多,只有父親一個人掙錢,基本工資48.50元,加上津貼也就60多元,且幾十年不漲工資。父親本分,不論是做保管還是當更夫,從不私自拿公家一分錢的東西,別人偷拿,他看見了一定要堅決制止。家里沒有副業、沒有菜地,生活極其艱苦。那時的主食就是苞米面,常吃的飯是稀溜溜的糊嘟粥。冬天里幾個月沒有蔬菜吃,只有咸菜。每頓飯都由我媽媽來給大家分著吃,我爸爸上班干體力活、吃一大碗,里面有點面疙瘩。我吃一中碗、有時也放一點面疙瘩。妹妹弟弟們就是大半中碗稀的,輪到我媽媽時就剩盆子底,咔嚓咔嚓連一小碗都不到。我們頓頓都吃不飽,吃完飯大家都把飯碗舔的溜干凈。就是這樣分著吃,到月末還總是缺糧,只有靠媽媽舍臉上鄰居家去借了,有時一連走幾家都借不來,因到月末時很多人家都斷糧。缺糧時我們基本上是每天只吃兩頓飯,一天吃一頓飯也是常有的。我清楚地記得,1961年的一個夏天,我們全家六口人,曾經三天沒進一粒糧食的慘狀。小時候的丫蛋嚴重營養不足,四歲半 還不會走路,大人們甚至擔心她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到了五、六歲能走路了,但腿伸不直,類似羅圈腿。走路一瘸一拐的,人們擔心這樣長大了怎么找婆家?好在這個“羅圈腿”的毛病以后好了,但是她的個子卻沒有長起來,成人后身高只有162厘米,如果個子能再高上幾厘米,那該多好哇。這是時代和家庭的罪過,造成了我們終生的遺憾。 </h3><h3> 丫蛋小時候好可愛了,經常掛著笑容的臉蛋,白白的、嫩嫩的,真像個煮熟扒了皮的鴨蛋。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透射出伶俐和聰慧。說話好聽、嗓門亮,總愛問個為什么。愛說愛唱愛跳,跟著有線廣播就學會了好多歌。1959年我們的二叔從湖北來,被只有四歲半小丫蛋的歌征服了。那首“九九艷陽天”的歌,唱的旋律優美、聲音甜亮,情感交融,太好聽了。當場鼓掌表揚她唱得好:“就像是廣播里播放的一樣”。丫蛋大一點了,要上學了,該起個名字了。媽媽愛聽評書,她羨慕古時有個叫“孟麗君”的才女,希望自己的丫蛋也能像孟麗君一樣多才多藝,讓人欽佩,所以取名賀麗君。賀麗君也真的很有靈性,又頗有天賦,在小學校里就是有名的漂亮小姑娘,是能說會道、能歌善舞的“小才女”。等她到了小學三年級,我已經上了高中。我也愛好音樂,這時候笛子吹了四、五年了。經常吹奏和哼唱樂曲旋律和曲譜,對好學的麗君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家里經常是小妹妹唱歌哥伴奏,不時的招來很多街坊鄰居,前來圍觀和贊揚,那情景至今讓我想起來還是心有余興??上?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全國的學校都停課鬧革命。只讀小學五年的她不得不中斷學業,投入到那場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中去。 </h3><h3> 這場文化大革命我們是直接的受害者,“文革”前父親因工傷,不能再做重體力勞動。工作由貯木場調到衛生隊,就是現在的環衛工人,過去這工作都是國家正式職工。那時衛生隊有個女收費員,是個臨時工。因貪污衛生費,被時任隊長的大老崔發現,開會公開點名批評。父親是工長也發言批評了她,惹怒了收費員的老公。她老公是雙子河區衛生科的科員,主管衛生隊?!拔母锲陂g”是文化大革命的造反干將,他鼓動雙子河中學的紅衛兵把大老崔當“反動當權派”,把我們的父親當“牛鬼蛇神”來批斗。1967年初,我們的父親多次被戴上高帽游街,還被關進臨時禁閉室里反省。十三歲的麗君不得已要經常到“牛棚”里給父親送飯。我們兄妹深受政治影響,在同學們面前都抬不起頭來。尤其我面臨高中畢業,正值命運抉擇期。在分配當教師和知青轉工人的兩次關鍵時刻,皆因父親這個原因而落榜。文革后期麗君回到雙子河中學去復課鬧革命,那時學校也不怎么上課,除了搞運動,文藝宣傳隊倒是非常活躍。賀麗君雖然是能歌善舞,但進學校的文藝宣傳隊需要政審,她是幾經周折、幾進幾出。還有一次是要交30元的宣傳隊服裝費,她知道家里經濟拮據拿不出這筆錢,自己放棄了參加排練和活動。是宣傳隊指導老師崔秀珍親自家訪勸她歸隊,父母才知道此事。之后按照崔老師的建議,自己買來相同的布料,請我的準丈母娘免費裁縫,才解決了這次的“隊服”之急。 </h3><h3> 1968年5月到1970年3月我下鄉當知識青年這段時間,結交了幾位愛好文藝的“五、七”戰友。一個是付廣達,此人音樂修養特別好,高中時代就曾經在友好區文化宮的舞臺上演奏過口琴獨奏,后改為吹笛子(此時我也改為拉小提琴)。另一個是王春堂,此人舞蹈跳得非常好,后來成為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錦州市歌舞團編導、業務團長。當時我們都是因家庭有“政治問題”感覺前途渺茫,想在文藝上另外尋找一條出路,而同病相憐結合在一起的。在朝陽青年點的“抗大三連”,受到連長王永貴的歧視和虐待。說我們不好好接受改造,“吹拉彈唱”不務正業,是一群沒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壞、右的狗崽子”,并在大會、小會上不停地敲打,逼迫我們去城區里的公共廁所掏大糞,惡狠狠地說“如果你們身上沒有沾上大糞,你們的思想就沒有改造好”。為了躲避王永貴的殘酷迫害,我們就常在家里,偷偷地排練節目或是演奏樂器,而每次的排練都邀請賀麗君一同來練唱,久而久之她就成為我們其中的一員了。 </h3><h3> 那個時代只有幾個樣板戲在全國的各類舞臺、廣播里反復翻唱和播放,其它沒有任何形式的文藝節目。我們學習音樂即沒有老師、也沒有教材,都是自己悟,憑愛好、憑感覺。用有限的業余時間,自己偷偷地練。雖然水平不高,因練的人少,所以還是相對有點名氣的。那時我們三人是二十歲左右,麗君也就是個十三、四歲的孩子。在音樂理論方面我們懂的比她多一些,這些活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我們也逐漸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特別是王春堂有一個哥哥叫王春芳,是遼寧省撫順市文藝宣傳隊的揚琴手,妻子張春杰是一名很好的獨唱演員。他們夫妻經?;匾链禾郊??;貋淼臅r候我們就常在一起演奏或者切磋技藝,自然形成了一個私家樂隊。麗君很喜歡樂器,尤其是王春芳帶回來的四排碼的揚琴,太專業了她很羨慕?;氐郊依锞驼蘸J畫瓢,在舊報紙上畫出揚琴碼和琴弦,找出1,2,3,4,5,6,7位置后,用兩根筷子敲打報紙上的“琴弦”來練習打揚琴。有點眉目了她就找機會,在王春芳的揚琴上敲幾下,王春芳也欣賞她的聰明,很愿意教她,這樣她報紙上也練,揚琴上也練,一來二去揚琴就打的不錯了。剛好雙子河中學的宣傳隊買來揚琴,沒人會擺弄它,“打揚琴”這個“艱巨的任務”就很自然地落在了她的肩上。小小麗君歌唱的好、舞也跳的好、又會打揚琴,成了宣傳隊里的多面手、小紅人。 </h3><h3> 1970年友好區排演革命樣板戲《沙家浜》,這是個大型劇目。在當時還帶有政治任務,剛好處在友好區和雙子河區兩區(局)合并的興旺時期,友好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僅劇組成員就一百余人。因很多演職人員都是市文工團下放到友好區的專業演員,這個戲拍的不錯,很受歡迎,是當時伊春市紅極一時的優秀劇目。我在這個劇組里當了一年零八個月的小提琴手,每天回家都要長時間的練習拉琴,這對還在學校宣傳隊的賀麗君影響很大。尤其這期間我搞到一本《基本樂理》書,這是文革前出版的五線譜本,當時這種書,書店里是沒有賣的,也禁止流通和閱讀。我看了幾天就送給了賀麗君,她如獲至寶,不知費了多少功夫,竟然把整個一本書重頭到尾的全部抄寫了一遍。要知道在當時沒有五線譜稿紙,他就利用記賬本上的橫豎線抄寫。這本書使得她如虎添翼,音樂理論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沒用幾日她就能視唱五線譜,簡譜還能看譜直接唱詞。成為友好區、雙子河區兩區合拼后,遠近聞名的音樂小能人?! ?lt;/h3><h3> 1971年秋,賀麗君也“高中畢業”了,被分配到友好區“五、七”農場的一連,就是到所謂的“青年點”參加勞動。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這是她人生中最艱苦的一段時光。農場一連坐落在湯汪河東畔的半拉青山,離我家二十來公里。道路不好、也不通任何車輛,回家一次要步行三、四個小時。那時的天不知怎么那么冷,經常是零下四十多度的天氣。茫茫雪原上,一個十七歲的小姑娘穿著單薄的衣服,背著沉重的包袱,頂著寒風、冒著大雪,瑯瑯蹌蹌地走在一條幾乎被雪掩埋了的小路上。這情景真有點像“賣火柴”故事里的小女孩,頂風冒雪、漂泊流浪的凄涼。等回到家里不是累個半死,也是身體多處被凍傷。但是回到家里見到親人,再苦再累也是快樂的,太想家了!在農場勞動幾個月不讓回一次家。冬天的勞動,就是上山拉木頭、打柈子。天不亮就出發,一干就是一整天。農場吃的不好,上頓下頓都是大餅子、咸菜梗子、凍白菜湯,俗稱“老三樣”。而且還吃不飽,糧食是定量的。住的帳篷非常單薄還八面透風。硬板大鋪上撲點草就睡覺,屋里一個大鐵爐子,燒的是濕木頭,滿屋子冒青煙,嗆的人直流眼淚。因煙在屋子上面飄著,人在屋里都要貓著腰走路來躲避煙嗆。一句廣為流傳的順口溜,形容那時的天冷或是條件艱苦:“吃飯戴手套,睡覺戴棉帽,屋里哈著腰,開會代口罩”;“讀的是“老三篇”,吃的是“老三樣”。每天早晨吃飯前要“天天讀”,集體學習毛主席語錄。比如朗讀“艱苦的工作就像擔子,看你敢不敢去承擔”。晚上不管多累、多晚、晚飯后還要“晚匯報”,不是開大會、就是開小會??偨Y一天的工作情況,匯報一天的思想情緒。比如今天太冷,干活有為難情緒,違背了毛主席的教導,是資產階級思想在頭腦中作怪,甚至還要牽扯到家庭問題對自己的思想影響,要檢討自己,要斗私批修等等。簡直不如現在監獄里在押犯人的待遇好?! ?lt;/h3><h3><br></h3><h3> </h3> <p class="ql-block"> 勞動鍛煉一干就是兩、三年,后來麗君又從農場“支工”到了一個偏遠的林場。我記得1972年夏,我已經結婚單過,并到雙子河照相館上班了。照相館派我們幾人去林場拍外照,在西瑪魯河林場(后改名團結林場)我們兄妹相見了,麗君這個哭。這里好苦啊!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不說,還要受各種冷眼和歧視。已經是幾個月沒見到親人了,好像與世隔絕了一般。這個林場離家130多公里,是很遠很遠的深山里面。每4天才有一趟森林小火車來到這里。那時候太落后了,小火車開的特別的慢,路也不好,中間要停十幾個車站,全程運行十幾個小時,如果是現在十幾個小時,大慶都可以到北京了。而且不出事故還好,要是出了事故就更沒準點了,一天兩天也是常有的。那時小火車掉道出事故是經常事,家常便飯一般。每次到達零點站時都是后半夜,而零點站離我家還有十幾公里路。要說我們的麗君就是特別的懂事、顧家。知道家里弟弟多糧食不夠吃,每次回家都要把幾個月來,從嘴邊上節省下來的口糧、豆油背回來。而每次的回家,都要坐十幾個小時的小火車,走這十幾公里的僻靜夜路,挨累、挨餓、受凍、害怕,百味俱全、百感交加。這滋味現在的年輕人是無法體會到的,要知道那時候的賀麗君才只有十八歲。 </p><p class="ql-block"> 這期間我曾試圖給麗君另尋點出路,可在那個大背景下是太不容易了。麗君自己也在伊春區找到一位聲樂老師叫蔣高雯,她們很投機,經常聯系,我很支持她的學習,還以家長的身份在我家里招待過蔣老師。我到照相館工作時就有點活動能力了,家里買了一臺“留聲機”,去區廣播站找來很多的老歌曲唱片,這讓麗君受益匪淺。其中劉淑芳《春暖花開》的美聲唱法,對她的影響很大,乃至是一生的指導。那時侯唱歌的人很少有人研究發聲位置,一般都是用大白嗓子,能把歌譜唱準了、音唱入耳了就不錯啦。這期間麗君的聲樂修養有了質的飛躍,1973年冬經我的一個叫李庶友的藝友介紹,認識了福利屯文工團一位姓康的團長,他看中賀麗君的才藝,準備錄用她。記得那也是個大冬天,天是嘎嘎的冷,我和王春堂兩人去送麗君赴職,到了福利屯(集賢縣)我們的心就涼了半截,這地方交通不便非常荒涼。文工團條件也十分簡陋,想它以后也不會有什么好前途。但那時的麗君也太需要一份專職的文藝工作了,就讓麗君暫時留下來試試看吧。和麗君分別時她又是一陣痛哭,真好像是生離死別似的,后來麗君真的沒在那呆幾天就跑了回來。</p><p class="ql-block"> 到了1974年春以后,賀麗君的好運逐漸來了。憑著一副好嗓子,被抽調到友好區文藝宣傳隊。這一步很關鍵,她脫離了繁重的體力勞動和艱苦的生活環境,唱歌的愛好竟成了她的工作。從此再也沒什么苦難了,在區宣傳隊她逐漸成為活動骨干,1974年還進入伊春市代表團,參加黑龍江省的“知青文藝匯演”,表演女聲獨唱。1975年伊春市師范學校文藝班到友好區招生,招生老師把自己創作的一首歌曲貼在墻上,讓考生們視唱。大多數考生曲譜都唱不準,而賀麗君是直接看譜唱詞,而且旋律準確聲音好聽,這讓老師們一片驚訝!甚至有的招考老師說“賀麗君是一位音樂奇才,音樂修養在我之上”,當場表示錄取。但是,那時上學還有“單位推薦”及“指標分配”一關。結果,賀麗君的名額被別的“有門子”人代替了,沒有去成。但這并不是什么壞事,卻因禍得福。不久,黑龍江省藝術學校就來伊春招生了,而且專考藝術,賀麗君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p><p class="ql-block"> 在省藝校她讀了三年的藝術??疲@屆的省藝校是為黑龍江省曲藝團定向招生的,麗君不喜歡“曲藝”這個專業。在這里只是認真學習文藝理論,堅持私下學習唱歌。這期間我已經到友好區文化館工作了,經常利用出差去哈爾濱的機會去學校看望她,學校就在南崗區秋林商店附近的省曲藝團,見她非常方便,了解了她的情況后,支持和鼓勵她的私下練習聲樂。學業快結束時她不想留在省曲藝團,便私下聯系北京的一些專業歌舞團體,有幾個團的領導真的“相中了她”,但是明確指出“畢業后不能留在省曲藝團,最好到業余或群眾文藝機構,這樣方便調動”,否則,文藝團體相互挖墻腳是不允許的。這樣畢業后賀麗君申請回到伊春,意思是去伊春市群眾藝術館落腳。但組織關系到伊春文化局后,被時任伊春市歌舞團的團長呂藝生看中,當時他們團正缺演員。由于他的堅持,賀麗君被安排到了歌舞團。所以聯系好的北京歌舞團體就沒有去成。</p><p class="ql-block"> 在伊春市歌舞團,她當了聲樂隊的獨唱演員。三年的演藝生涯讓她走遍了小興安嶺的山山水水,南從鐵力北到嘉蔭,到處都留下她的足印。1981年,她又憑自己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系,從此奠定了她音樂人生的堅實基礎。</p><p class="ql-block"> 在哈師大音樂系,她可是如魚得水,多少年的期盼、多少年的苦練就是為了有這一天。六年的文藝宣傳隊排演,三年的藝校學習,三年歌舞團的獨唱演員生涯,賀麗君在樂理知識、演唱技巧上已經日臻成熟。加上她的聰明、加上她的刻苦,麗君是學校響當當的高才生。在音樂系,很多學生都是單修課程,要么單一休練聲樂、要么單一修練樂器。而賀麗君是聲樂、鋼琴雙休。彈鋼琴是在大學里剛剛開始學習的,好在那年代很少有人在上大學前就會彈鋼琴。有了老師的教授、有了鋼琴的練習,她如獲至寶,拼了命的苦練。學校鋼琴少,學生分時間段排號去琴房練習。麗君就起早貪晚或利用吃午飯時間、睡覺時間去琴房練習。由于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學習鋼琴對于她基本只是手指的練習了,兩三年她又是鋼琴能手了。1985年大學畢業時學校本想把她留在母校任教,但她經高人指點,說大慶是我國新興的工業化城市,職工待遇非常高,在多人的幫助下,最終如愿以償,分配到大慶市師范學校當了音樂教師。</p><p class="ql-block"> 在大慶師范學校(后升級為大慶師范學院)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其中1991-1993年她又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之后,她曾多次代表大慶市、大慶油田,參加全國的聲樂比賽、或演出。獲得過很多的一等獎、二等獎。2010年賀麗君光榮退休,但她還經常被學校返聘任課,還兼職到老年大學教聲樂和鋼琴課。三十多年間,她培養萬余名音樂學生和學員。為國家和世界各類藝術院校、文藝團體,輸送了大批音樂人才。被評為大慶市教育能手,優秀學科帶頭人,大慶師范學院專家組成員,編入《中國音樂家詞典》。實現了為音樂奮斗一生的崇高理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賀文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h3><h5><font color="#167efb">1973年賀麗君去福利屯文工團赴職途中,和陪同前往的賀文佩、王春堂在佳木斯火車站合影。</font></h5><br><div><br></div><div><br></div> 奮勇向前<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5><font color="#167efb">賀麗君多次參加國家級重大活動及演出,演唱的節目多次在中央電視臺播出。</font></h5><h3><br></h3><h3><br><br><br><br></h3> <h3></h3><h5><font color="#167efb">賀麗君在擔任政協委員期間,為機關干部義務講授唱歌方法,這是講課間與主席副主席合影。</font></h5><br><br><br> <h5><font color="#167efb">賀麗君在義務為機關干部講授音樂課</font></h5><h3><br><br><br></h3> <h5><font color="#167efb">2018年 賀麗君</font></h5><h3><br><br><br></h3> <h3></h3><h5><font color="#167efb">2018年賀麗君</font></h5><br><br> <h5><font color="#167efb">賀麗君在《教育探索》雜志 發表的論文截圖</font></h5><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5><font color="#167efb">賀麗君曾馳騁國內外的各類舞臺,但她始終心系故鄉小興安嶺,感恩家鄉對她的哺育。并于2016年和2019年兩次回到伊春,在伊春林業藝術劇院及伊春區、友好區的多個舞臺上,多次為家鄉人民獻歌、表達感激之情。</font></h5><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春天的芭蕾》<br><br><br><br></h3> <h3>《瑪依拉變奏曲》</h3><h3><br><br><br></h3> <h3>原創歌曲《油田夜色美》<br><br><br><br></h3> <h3>原創歌曲《薩爾圖月光曲》<br><br><br><br><br></h3> <h3>《把愛織進國旗里》<br><br><br><br><br></h3> <h3>原創歌曲《青春大愛》</h3><h3><br></h3><h3><br><br></h3> <h3>原創歌曲《啊,黨旗》<br><br><br><br><br></h3> <h3>在全國老年春節聯歡會上演唱《為愛干杯》<br><br><br><br><br></h3> <h3>《節日歡歌》<br><br><br><br></h3><div><br></div> <h3>《一杯美酒》<br><br><br><br></h3> <h3>原創歌曲《挺拔的紅松》<br><br><br><br><br></h3> <h3>《在銀色月光下》<br><br><br><br><br></h3> <h3>在《祖國頌》大合唱中領唱<br><br><br><br></h3><div><br></div> <h3>在云南參加《阿詩瑪》活動 演出<br><br><br><br></h3> <h3>《紫羅蘭》(意大利語)<br><br><br><br><br></h3> <h3>《共和國之戀》<br><br><br><br></h3><div><br></div> <h3>《軍營里飛來一只百靈》<br><br><br><br><br><br></h3> <h3>2016年在友好籍老文藝人聯歡會上賀麗君 賀文龍及參會人員即興表演《節日歡歌》<br><br><br><br><br></h3> <h3>2016年友好籍老文藝人“省親文藝晚會”上演唱《我和我的祖國》<br><br><br><br></h3> <h3>2021年友好籍老文藝人“家鄉那條河”活動中,在伊春林業藝術劇院演唱《春天的芭蕾》《瑪依拉變奏曲》兩首歌間的致辭。<br><br></h3><div><br></div><div><br></div> <h3>《在希望的田野上》演出實況<br><br><br><br><br><br><br></h3> <div>意大利歌曲《妮娜》 意大利語 演唱</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壯麗航程》 賀麗君 吳文雄 領唱<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看望恩師<h5><font color="#167efb">2021年6月賀麗君由北京回到大慶,她的學生們聞訊到家“登門看望恩師”,情景很感人。</font></h5><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本篇作者賀文佩簡介<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font color="#167ef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藝術攝影家協會理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優秀攝影家”稱號獲得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席全國“光彩之星"(2003)</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獲“首屆中國文藝杰出成就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入編《中國攝影家大辭典》</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入編《世界名人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版圖書多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2000余幅作品發表各類報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雜志、出版物、展覽及各類媒體</div></font></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吉安县|
丰都县|
龙泉市|
阿克陶县|
丰原市|
太湖县|
五指山市|
湖南省|
祥云县|
二手房|
缙云县|
瑞安市|
宁阳县|
灵川县|
桐梓县|
金昌市|
岳普湖县|
杭锦后旗|
来安县|
肇东市|
明光市|
隆尧县|
乡宁县|
陈巴尔虎旗|
宜川县|
镇原县|
米脂县|
达日县|
兴文县|
东方市|
宜州市|
衡阳市|
安义县|
石台县|
宣威市|
临高县|
大庆市|
行唐县|
库尔勒市|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