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觀音峽</b>位于玉龍關關口處,有“麗江第一景”的美譽,有山、有水、有峽;有森林和湖泊等自然奇觀,人文景觀包括茶馬古道、納西民俗等等,據說當年徐霞客就是從這里來到了麗江。</p> <p class="ql-block"><b>拉市海</b>位于麗江城西面10公里處的拉市壩中部,是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自然保護區。湖的一邊是山,一 邊是草原,一路上風景都好美。湖底長滿了草,有些還開了小花,還有野鴨在湖面上游弋覓食。這里湖泊寧靜,人煙稀少,水草豐美,聽說每年初冬都會有上萬只侯鳥遷徙至此直到第二年春天。</p> <p class="ql-block"><b>指云寺</b>位于麗江古城西18公里拉市壩西部山麓。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后幾毀幾建,寺院本身不大,比較清靜,為麗江五大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 <b>麗江</b>是中國少有的將漢族傳統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水乳交融著,<span style="font-size: 18px;">創造了融合納西、漢、藏、白等多民族傳統的文化大觀的城市,它擁有麗江古城、三江并流、納西東巴古籍文獻三</span>個“世界遺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麗江也是中國慢生活的典范之都,麗江慢生活源于自然環境和人文文化的浸潤。</p> <p class="ql-block"> 麗江的三個古鎮-大研、束河、白沙,她們都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 大研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僅有的兩個沒有城墻的古城之一;束河吉鎮是游覽麗江古城、玉龍雪山、瀘沽湖、長江第一灣和三江并流風景區的樞紐點;白沙古鎮是最具有納西遺風的古鎮,是最原生態的納西村落。<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個古鎮距離不遠,都在玉龍雪山腳下,仿佛雪山的三朵姐妹花,各有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b>麗江古城</b>也稱大研古鎮麗江古城海拔2416米,四面環山。始建于末末元初,盛于明清,迄今己有800余年歷史,屬中國少數民族納西族聚居區。城依山而筑,街臨水而成,瓦房櫛比,市井稠換,家家流水,戶戶垂楊,一街一景,皆可入畫。是各民族多元文化和民居建筑的集中展示區,是延續厚重歷史文脈的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 1997年12月,麗江古城以其科學合理的布局、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人居環境和歷史文化的真實性,摘取了世界文化遺產桂冠。</p> <p class="ql-block">大水車是麗江古城的標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麗江古城是滇西北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手工藝品產地,因此,西南各地的特產在麗江均可買到。在麗江古城中心有一塊近6畝地的方形街,四周均是整齊的店鋪,是麗江最具傳統的購物集市。</p><p class="ql-block"> 四方街并不水平,而是向東稍有傾斜。因為四方街是個熱鬧的集市,沒幾天就會有許多垃圾,古代沒有固定的清潔工,古城人民就根據地勢,在下午集市散了后,用三塊鋪板在賣豌豆橋下(科貢坊前的小橋)一閘,西河水就漫上河岸流向廣場,四周店鋪的主人則用棍乘水勢挑撥,污水流入東河,去灌溉千頃良田。這種利用河水自流洗街,既干凈又免了掃地之勞,這在我國的城市中比較少見。</p> <p class="ql-block">仁和昌大院是麗江古城保存最完好的12個重點保護民居之一,也是麗江古城文物保護單位,迄今已有260余年歷史,整個四合院歷經百年風雨,七級地震,房屋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現文巷現在是“網紅”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 大石橋建于明代,己有五六百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納西族絕大部分居住在麗江市,納西族有本民族語言,納西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詩文、繪畫、雕塑、樂舞藝術名揚古今中外。</p><p class="ql-block"> 曾是"一門三舉”故居的天地院其建筑能夠作為麗江古城民居的典型。這里每天有定時的三場原生態歌舞表演,沒有音響話簡,沒有華麗奢靡,淳樸而精彩。</p> <p class="ql-block"><b>木府</b>是木姓納西族士司府邸。納西族首領木氏自元朝世襲麗江土司府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二十二世470 年,在各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儀〞而著稱。因為土司姓“木”所以在建設麗江城時特意沒有建設城墻,以免“木”字被圍成“困”字。木府歷經幾百年的整修擴建,規模越來越大,明代徐霞客曾感嘆地記載:“宮室之麗,擬于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筑毀于清末兵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毀手“十年動亂”,1996 年大地震后,世界銀行貸巨款相助重建木府。</p><p class="ql-block"> 現在矗立在麗江古城中的木府是仿照當年制式用了3年時間重建的,占地 46 畝。木府建筑藝術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氣魄,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中的古樸風韻。而木府坐西朝東,府內玉溝縱橫,活水長流的布局,則體現了納西傳統文化精髓。</p> <p class="ql-block">東巴許愿風鈴</p> <p class="ql-block">系上一個風鈴許下心中愿望</p> <p class="ql-block"><b>束河古鎮</b>地處麗江所有景區的核心部位,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也是納西先民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渡的活標本。</p> <p class="ql-block"> 慢餐飲、慢旅行,慢讀書,慢休閑、慢工作、慢運動,這次在麗江,讓我體驗了 “慢生活”真實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漫步束河古鎮,店鋪一個連著一個,設計得極富個性,原木、納西人生活用品,都露出一股原始自然的氣息,與環境相和諧的是,這里店鋪的主人也是很悠閑的,靜靜地做著自己的事情,任游客進進出出,仿佛一切與他無關,他只畫著自己的畫、刻著自己的木雕,剪著自己的皮革、用古法制造著銀器,當你問到價格時,他也是靜靜的回答,讓人感覺不是在經營生意。在束河古鎮,生活節奏很慢,看不到來來往往的車流,看不到行色匆匆的人群…這里有的是小橋流水的平靜悠閑,仿佛在這里最充裕的就是時間。</p> <p class="ql-block"><b>白沙古鎮</b>納西語稱“崩石”,因地表多白色沙粒而得名,位于麗江壩子北部、玉龍雪山腳下,距離大研古鎮8公里,是納西族最早的發祥地,木氏土司曾在此建有家院和別墅。有-些明清時期的古建筑現在仍保存完好,如大寶積宮和玉峰寺。</p> <p class="ql-block">白沙古鎮讓人驚艷的,不僅僅是她那自然風景的美,讓人驚艷的,還有你不得不跟隨她的慵懶和愜意的慢生活。挑一處慵懶的陽光,坐下來,什么都不用想,也可以什么都想想,那些古老的街巷,泛著光芒的石板路,隱隱約約的淙淙溪水流過的聲音,納西老人黝黑的臉上烙滿發月痕跡的皺紋,仿佛停住了的時間,處處都是靜謐也處處都是安詳。</p><p class="ql-block">白沙古鎮是麗江最原始不商業化的一個鎮子, 在這里靜靜地享受古樸幽雅、自然、富有民族特點和地方特色的小城故事,你會不知不覺被打動,留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陪伴了我一周的“冬至”,眼巴巴地看著我的行李箱,像是知道我要回家了,一臉的不舍,其實我也不舍這里哦……</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蕲春县|
长白|
巫山县|
西贡区|
聂拉木县|
翼城县|
阿坝|
浮山县|
沭阳县|
永州市|
沧源|
双江|
马关县|
靖边县|
石嘴山市|
称多县|
台南市|
浪卡子县|
临澧县|
庆云县|
奉贤区|
通辽市|
托克逊县|
广宁县|
泉州市|
屯留县|
深州市|
区。|
南阳市|
密山市|
晋中市|
连平县|
上虞市|
治多县|
上饶市|
阿拉善盟|
城市|
都江堰市|
涡阳县|
教育|
义乌市|